目前分類:金貝比教育溫馨園-教學點滴(玅瑾老師) (215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數-紙上作業~誰最大(玅瑾老師) 

    印象很深~學生時代老師曾問我們一個問題:“到底0-7歲的孩子可不可以教注音符號?”就發展言.就專業理論言,還未有教學經驗的我們答案有:“可以.不可以..!”這時老師就說了:“答案是~可以的,但就看你是用什麼方式去教,如果你是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認識注音符號就可以教,原因是:學前階段的孩子本來就是從”遊戲中學習“,而”認識“並非揠苗助長,”認識“就是讓孩子輕鬆去了解注音符號並從中得到啟示;但如果你是用揠苗助長或逼迫的方式讓孩子一定要記住注音符號或一定要會寫出標準的注音符號,那就千萬不要教,原因是:你已經違背了學前階段孩子生心理發展的原則~你的嚴格要求已經造成孩子心理無形的壓力,你的要求已經讓小肌肉還未發展成熟的孩子受到極大傷害了!”~我一直認為其實老師的話(原理)可以運用到其它學習上,例:“今天的紙上作業~比比看誰最大?把最大的圈起來!“..我一直很反對孩子學前就強迫他們握鉛筆寫字(尤其是小學用的細字鉛筆),但到底可不可以讓他們寫作業??我認為可以的,但是關鍵就在於您是讓孩子用啥工具來寫字(其實與其說是”寫字“,我倒覺得對他們目前的發展而言,用”畫字“一詞會比較來得恰當)??我覺得這個很重要..因為我知道現階段孩子十根手指根本沒啥力氣,所以我會讓他們使用粗的蠟筆來”畫“今天的紙上作業,一來讓他了解有紙上作業這東西(這也是一種刺激),二來用蠟筆輕輕一畫就能呈現出現條來,這會讓他們有極大的成就感!~好啦,我們開始吧..因為紙上作業是個很抽象的東西,所以在進行紙上作業前,我勢必得先將紙上作業所要呈現的觀念先轉化成實體,這樣他們才比較了解這堂課我到底要給他們啥概念..既然紙上作業是要”把最大的圈起來“,所以”最大“就是我要的點,而這個”最“跟以前我上過的”相反詞“是有扯到邊的,所以我準備了很多相反詞的字卡+實物,接下來我就要來幫他們複習相反詞順便了解他們對相反詞是否已有些許概念~~我拿出字卡最高-最低,並唸:”最高.最低“,接著我將兩個高矮(低)不一的公仔交給詠綦,我請詠綦將兩尊公仔放在對的位置,結果詠綦一下子就將”高公仔“放字卡”最高“的下面,將”低(矮)公仔“放字卡”最低“的下面;接下來我拿出字卡最圓-最扁及”圓+扁“的黏土要來考心怡,但在還沒把黏土交給心怡前,我只唸出:”最圓“,唸完我問詠綦:”最圓,還有最?“詠綦就說:”最圓-最短“,我指著字卡上的字說:”最圓-最扁“,唸完我將”圓“的黏土交給心怡,但我並沒有跟心怡說:”這是圓黏土“,我只是請心怡將黏土放在對的字卡上,結果她一下子就將圓黏土擺字卡”最圓“處,我用一樣的方式要她擺”扁“黏土,結果心怡一下子就將扁黏土擺字卡”最扁“處,心怡的”一下子“動作讓我更加確定~”她至少有80%懂啥叫最圓?啥叫最扁?“;柏誌年紀雖小,但接下來我還是要考考他,免得他浪費生命在我這兒..我拿出字卡最大-最小,我只唸出:”最大“,唸完我問詠綦:”最大,還有最?“詠綦就說:”最大-最低“,我指著字卡上的字說:”最大-最小“,唸完我只呈現字卡”最大“,然後我交給詠綦”最大“和”最小“的玩具,我請詠綦拿”最大“的玩具給柏誌,算是由他來教柏誌認識”到底什麼叫作最大?“正當詠綦要從”最大.最小“玩具中挑出”最大“玩具時,可能是詠綦挑太久了,柏誌實在看不下去了,所以柏誌就趁詠綦還在用腦時想要一把抓玩具,而詠綦也是出了名的”動作敏捷“~他趕緊高舉”最大最小玩具“不讓柏誌得逞,其實詠綦的舉動只想暗示柏誌:”做人要老實點兒,不要老想著白吃的午餐~“,最後詠綦就將”最大“玩具交給柏誌,但柏誌卻不領情~狠狠地看了”最大“玩具幾眼之後又狠狠地將”最大“玩具給丟了,沒關係,”最大“沒有了還有”最小“的,”最小“的任務就交給心怡了..心怡要將”最小“玩具交給柏誌時,柏誌卻推開不要,而心怡也不是省油的燈,她趕緊”緊緊地“抓住柏誌的手,然後將”最小“玩具交給柏誌,再”緊緊地“握住柏誌的手不讓他將”最小“玩具丟了,看來最後的贏家是心怡,不是柏誌!~紙上作業中除了比較”大小“中”最大“的之外,還有一個觀念:比較”大中小“裏”最大“的..這個觀念我一樣用”大.中.小”玩具來呈現,最後詠綦一下子就挑出3個中“最大”的那個;而心怡原本挑了“中”的玩具,之後又拿不定主意,最後她乾脆“大中小”玩具通通挑起,想說這樣一來她鐵定能中標一枚的..老實說心怡這方式我從小到大都沒想要用過,唉~只因為我是老實人啊;柏誌老是不按牌理出牌,我要他摸“最大”玩具,他卻抓走心怡手中的牌,我要他再摸一次“最大”玩具,他卻抓走地上的字卡,這時的詠綦竟也給了柏誌一個牌,我真懷疑~詠綦是柏誌派來臥底的,要不然怎麼搭得如此好?!~開始畫作業囉..這個詠綦不用我多教了,因為他的作業全是他自己一人包辦完成的,甚至我見著心怡開始塗鴉起來,我請詠綦教教心怡時,詠綦還會有模有樣地握著心怡的手說:“妹妹,來,最大的在這裏,圈~起~來~”,還好心怡是個好學生,全程可是很配合這位小老師的手勢呢;至於柏誌就交給我..我握著柏誌的手要將最大的圈起來時,每圈一個他就很想使力將我的手甩開..我想柏誌應該還不太了解我的個性~對於“對的事”,我可是活到老都會堅持到底的,我怎麼可能任他要怎麼就怎樣呢,如果我任他擺佈,我想我的前半生就要重修了,但我是不會重修的~~~~!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作-當我們綁在一起(玅瑾老師) 

“把數支蠟筆綁(握)一起並在紙上作畫,最後揮灑出獨特線條”~這是今天的工作課,我設計這課程的主要目的是讓他們多一個可以使”小肌肉更靈活”的方式,方式還有很多,所以我盡量呈現在日後的課程安排上,我的目的只有一個:“我誠心希望有心在金貝比成長的孩子,未來的路越來越順遂,從外觀看起來比起其他同儕更有質感,更有一種令人形容不出來的優良氣質!”~我們開始吧..“線條”是我從這堂工作課抓出來的重點,而“線條”的重點再重點就是~“長度保留概念(兩條長短不一的線條,將”長“線條彎曲成比”短“線條還短,但他們仍了解”長線條還是比短線條長“!)”..我就先從“彎曲的線條”開始吧..我在白紙上先用黑筆畫出彎曲的線條(〥),我問:“為什麼老師要畫這種線條?”瀅羽說:“因為小朋友才知道老師畫一個線條!”當我要問詠綦同樣問題時,瀅羽就幫詠綦說:“因為走走走!”這時詠綦就說:“不是走走走,它是上課耶,它是一個點要讓人家吃西瓜的!”..我拿出一條黑線,我請瀅羽“模仿”我所畫的彎曲線條(〥)排一次,我的原意其實是要讓瀅羽在地板排就好,但她一拿到黑線就將它放在我剛畫的白紙的彎曲線條(〥)上面,然後她開始找出自認為的“重點”~“○”,是的,瀅羽開始將亂七八糟的線條設法先喬出個“○”形,接著她再拉直兩端的線,最後呈現出八成像樣本的彎曲線條(〥);詠綦一拿到線條好開心,因為他早就想好該怎麼模仿老師畫的線條了..詠綦左右手各抓住線的兩端,並狠狠地將它們拉直,接著他將直黑線放在我剛畫的白紙的彎曲線條(〥)上面,然後開始將線的兩端慢慢靠近慢慢靠近,直到完全緊密結合後,黑線就成了一個很大很大的“○”,成功後詠綦高舉雙手笑瞇瞇地說:“YA~YA~YA~”;本來在打瞌睡的心怡一拿到黑線後“開心地驚醒了”,她笑嘻嘻地用雙手將線拉得很直很直很直,我原以為看到她燦爛的笑容應該會給大家一個很標準的答案,結果這答案比她驚醒的表情更令人“驚奇”喔~她將拉很直的線放她雙腳踝上,接著她很有神地望著那黑線,但還沒等她的下個動作我就請柏誌上場了,因為如果我沒趕快進行下一段,心怡恐怕會用黑線綑住自己的腳也說不定..別說我多慮了,實在是我看過太多小孩的“突發狀況”,所以能防盡量防啊;我牽著柏誌的手示範給大家看“最標準的模仿彎曲線條(〥)到底是該怎麼擺的?”..我先自己將黑線擺直,柏誌也非常仔細看我如何擺..,接著我牽柏誌的手拉起線的一端,然後懸空讓線造個“○”再放下,因“懸空造“○””這動作較難也較複雜,所以我的動作很慢很慢很慢,比烏龜慢很多倍,

沒想到柏誌竟也能“耐心順著我的手勢將線造個“○””,雖然柏誌可能不知道我在做啥,但我相信他應該有感覺“線在不斷轉來轉去”,這樣的感覺就是一種“刺激”,記住,“刺激才能激發每個年齡層孩子的潛能”!~為什麼一開始我要將線搞成彎曲(〥)樣??別浪費時間問為什麼了,因為繼續看下去大家就知道我的目的了..我拿出一長一短的兩黑線,我以尺當起點(界線),接著我將一長一短的兩黑線從界線上開始拉直,然後一比較之下瀅羽和詠綦就很清楚地知道“長線”和“短線”,接下來“短線”我不動它,我拉起“長線”並將它造成“彈簧狀”,重點是這“彈簧狀”乍看之下比“短線”還短,這時我將字卡“長+短”交給瀅羽,我請她將字卡放正確位置,“彈簧線=短,短線=長”~這就是瀅羽的答案;為了不打草驚蛇,我將字卡“長+短”交給詠綦,而“彈簧線=長,短線=短”~是詠綦的答案;不管我有沒有打草驚蛇,這對正打瞌睡的心怡是沒影響的..為了讓瞌睡中的心怡還是有點兒參與感,於是我請坐心怡右邊的瀅羽去牽心怡右手去放字卡,瀅羽牽心怡的右手將“字卡放短線”,既然心怡的右手已完成任務,那心怡左手就交給詠綦,但又因字卡已被放了,所以詠綦只好將錯就錯~牽心怡的左手拿“字卡擺彈簧線”處..,我牽著柏誌的手高舉牌,那到底答案是啥呢?..既然這題目之前詠綦答對了,所以我請詠綦牽柏誌的手,然後將彈簧線拉直,答案就一目了然了..只是,當我把柏誌抱到地上後,他開始抓起尺,這時詠綦趕緊將尺拿走,然後彎下腰湊到柏誌耳邊說:“不行拿尺,會打到小朋友!”這時的柏誌就趴下想一想,不一會兒他開始抓起彈簧線..,詠綦眼見弟弟終於覺悟了,於是趕緊把握時間牽弟弟的手將彈簧線拉直...看來“混齡教學真是一件世界上最棒的事!”~~好啦,來畫線條吧..這工作對瀅羽似乎不是件難事,不管同時握2.3或4支蠟筆作畫,瀅羽都是輕鬆揮灑;詠綦畫到最後左右手各握2支蠟筆作畫,因為這是他發明的方式,那我就不打擾他了;心怡永遠只拿一支蠟筆(但會換色),她一下撇來撇去畫“毛毛雨”,一下點點點畫“綠豆紅豆黃豆”..,她畫得很開心,因為這是她的創作,所以我很尊重;至於柏誌..一開始我牽他的手享受畫線條的樂趣,但最後他卻以“準備啃蠟筆”為目的,雖然我還是得尊重發展還在口腔期的柏誌,但“隨時戰備”是我一貫作風,要不然我怎能一人搞定這4個無厘頭呢~!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學-動物喝水(玅瑾老師) 

    記得「烏鴉喝水」是我讀小學時課本所記載的變通故事,既然它是則值得學習的故事,那今天我就以這則故事為主軸,讓他們了解並實驗「動物到底要如何喝到杯底的水?」~數的邏輯概念中有一項:容量保留概念-將等量的水分別倒進兩個“等高但胖瘦不一”的瓶內,最後2杯子的水量還是一樣多..,雖然這保留概念約實歲11歲才會形成,但~是這樣的,我這人最喜歡透過各種方式去了解孩子的發展概念程度,即便這概念可能須幾百年後孩子才會有,但我就是喜歡“隨時隨地.想到就給.通通攪在一起..”給孩子很多概念或,因為~“學習是沒有時間空間限制的,不是嗎?!”..我們開始吧~~我準備了兩個“等高但胖瘦不一的玻璃瓶”,我將兩瓶子齊放並在它們上面同時放支筆,因為我要讓他們了解“這兩瓶子確實是等高的”,確定後我拿這兩瓶子問瀅羽:“這兩個瓶子一個長怎樣?一個長怎樣?”瀅羽不假思索說:“一個大,一個中!”我問詠綦:“你呢?”詠綦說:“一個大,一個小!”我說:“這兩個瓶子一個胖,一個瘦!”..完後我在另外兩個量杯中倒入等量的色水,接著我將這兩個量杯的色水分別倒入“等高,但胖瘦不一”的瓶子內,結果產生:胖瓶子=水位低,瘦瓶子=水位高,這時我問瀅羽:“為什麼這兩個瓶子的水,一個高?一個低?為什麼它們的水位不同呢?”瀅羽笑瞇瞇地說:“妳問它啊,我又不是瓶子!”我面無表情地說:“妳不可以說這個答案,一定要想別的答案!”結果瀅羽就很正經地回我:“因為一個是胖嘟嘟的,一個是瘦嘟嘟的!”我轉向問詠綦:“你呢,你覺得為什麼它們的水位不同呢?”詠綦說:“因為它是大的,它是小的!”我說:“因為一個瓶子是胖的,一個瓶子是瘦的!”..在我近20年的教學經驗發現了一個真理,有時我們真的不用太擔心有些太深奧的名詞或原理孩子會不懂,因為這些深奧名詞(例:水位)或真理(例:容量保留概念)只要透過我們“做”給孩子看,其實幾次後他們就很自然懂在心裏了,我還發現有時我們解釋太多反而會讓孩子更聽不懂,要說“必極必反”應該是合理的形容!..我在胖瓶子貼上字卡,在瘦瓶子貼上字卡(這兩張貼在瓶子上的字卡是等等我要讓那兩個小隻回答我的問題“對應”用的),我另外準備了兩字卡,我先示範“把字卡擺胖瓶子處,把字卡擺瘦瓶子處”給心怡看,之後我將字卡給心怡(字卡還是放原處不動),並請她放在瘦瓶子處(瘦瓶子上已貼有字卡讓心怡作對應),結果心怡一下子就擺對了..我如法泡製要心怡放放字卡,結果心怡還是一下子就擺對了,大家可能會說,兩瓶子上有“高低”字卡讓心怡作對應(照),心怡當然會擺對..,不是喔,大家看孩子的觀點絕不能這樣看,我們思考的方向要往:不到2歲半的孩子~1.她可能真的了解“何謂高低”?!2.她可能已經漸漸在認識“國字的形狀了”(對應)..看事情的角度不同,結論就會不同唷!..對心怡的測試還沒完..我將高低兩字卡通通拿開,然後只拿給心怡字卡“低”,我請心怡將“低”擺正確位置,結果她躊躇不前,遲遲沒行動,這時的我以為心怡不會,於是我請老大哥詠綦教教心怡,結果詠綦就指著“高”水位的瘦瓶子處跟心怡說:“放這邊,放這邊,放這邊~”,結果心怡一直看著詠綦不放,心怡心裏肯定想著:“靠哥哥一定倒,還是靠自己最好!”想完心怡就將手中的“低”字卡擺“低”水位的胖瓶子處..到現在我都還一直納悶著:“詠綦到底是在誤導心怡?!還是在陷害心怡?!”看來我的小心小心詠綦了~;好啦,換已經等到流口水的柏誌了..我用最簡單的測柏誌~“把字卡擺胖瓶子處,把字卡擺瘦瓶子處,之後我拿起字卡再將字卡放回原處(字卡都保持不動),接下來我再次拿起字卡並將它給柏誌,我跟柏誌說:”放回去!放回去!放~回~去去去!“ 我話一說完,柏誌就開始打量手中的字卡”高“,1秒鐘.2秒鐘.3秒鐘.4秒鐘.5秒鐘..,時間就這樣“咻~過了30秒鐘”,老師的白髮也多出了30根,正當我猶豫著“該不該換個題目考考柏誌?!否則再這樣等下去的話,我可能要變成白髮魔女了..”時,柏誌開始“心動不如馬上行動了”~他以“搶購百貨公司週年慶特價品“的速度開始用右手抓起桌上的字卡”低“+兩瓶子上的字卡”高低“,然後再將這3張字卡”丟丟丟“,丟往地上上去了,丟完他又開始看剛剛打量很久的字卡”高“,這張字卡還緊緊的握在他左手上,量我怎麼呼喚柏誌,他還是愛戀它有加,都沒在理我的,看來”每個人的價值觀跟審美觀真的不一樣“,沒啥好評價的,柏誌,你說對吧?!~~在進行實驗前,我要他們輪流在大瓶子內倒入色水,因為要呈現實驗所帶給大家的啟示,所以這色水鐵定不能過多,加上我擔心之前的歷史重演,所以我特別跟大家交待:”等一下你在倒的時候,你一定要慢慢倒“一..點點,一..點點,一..點點就好,老師說停就要停了,不可以繼續再倒了,懂喔?!”..瀅羽和詠綦不愧是有長大的感覺,在倒的過程中他們完全遵守紀律,不再犯以前他們都會犯的錯,甚至輪心怡要倒前,詠綦還特別湊到心怡耳朵邊跟她說:“要倒一點點,知道嗎?”說完詠綦還用手壓低心怡的頭說:“說知道!”心怡就笑笑地開始倒了,不知是心怡歡喜過頭還是怎樣?!她都忘記哥哥言了,不是倒“一點點的水”,而是倒了“一大灘的水在桌上”,這時瀅羽見著瞪大了眼但啥都不敢說,她可能只敢心裏低咕著:“心怡,妳怎麼還是犯了小孩都會犯的錯啦?!”..柏誌眼睜睜的看著剛的慘狀一動也不敢動,這時我牽起柏誌的手慢慢地一點一滴地倒水給大家看,大家對於柏誌小小年紀就可以順著老師的手勢倒著這麼“順~”都看得目瞪口呆了,還好我有叮嚀大家:“午餐時間還沒到,口水先不要流出來..”,不然我應該會收不完..!~實驗開始了,石頭我讓他們輪流來放,我特別交待:“石頭一定要輕輕放,否則玻璃瓶會破掉..”,這點他們通通都遵守了,但我就忘了交待:“石頭放到適可而止啊..”,所以他們手中的動物通通都喝不到水,反而吃起石頭來了..我想這也是他們對這堂實驗的啟示吧?!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體能-抱球翻滾(玅瑾老師) 

  雙手抱球並高舉過頭,接著進行翻滾動作~這就是今天我們要玩的遊戲!記得以前在幼稚園任教時,我常聽到家長對家長說:“小孩子太早上學不好,因為都只是在學校玩而已,老師都沒在教什麼?”其實我認為這句話擺錯了2個重點:1玩(遊戲)對孩子相當重要,因為孩子可以從“玩(遊戲)”中“玩(遊戲)中學”,可以在“玩(遊戲)”時與同伴發生爭執討論時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點對孩子能否在社會上“適者生存”最重要)!2.“不是太早上學不好”,而是帶班老師是否有那個能力把整個班級經營好?!是否有那個專業將教學“化腐朽為神奇”?!是否真的了解品德勝過於成績?!是否有那個心平等對待每個孩子?!~“用心的老師有機會讓孩子出淤泥而不染!”~~我們開始上課吧..因為“球”不是平面的,所以才可以滾,基於這個點,我選了同樣都是綠色的“長方體+圓柱體”,我跟瀅羽說:“來,妳先來試試”到底是長方體會滾?還是圓柱體會滾?“瀅羽還沒試之前她就說:”圓柱體才會滾!“說完她就將圓柱體放地上,然後用嘴巴不斷吹它,瀅羽不斷吹,圓柱體就不斷滾,這時我說:“妳來試試長方體~”我一說完,瀅羽還沒吹長方體前她就說:“長方體不會滾!”說完她連吹都不想吹了,我說:“好,那妳覺得為什麼圓柱體會滾?為什麼長方體不會滾呢?”瀅羽說:“我也不知道,要問它自己!”我說:“不可以說不知道,一定要說出一個答案!”瀅羽馬上說:“因為它(長方體)不是圓圓的”;我請詠綦用自己的方式試滾“長方體+圓柱體”看看,詠綦輪流“用嘴吹+用手推“長方體及圓柱體,完後我問詠綦:”那你覺得為什麼圓柱體會滾?為什麼長方體不會滾呢?“還沒等詠綦回答,瀅羽的櫻桃小嘴就立刻靠近詠綦的耳朵,不僅嘴巴靠近,瀅羽還用她的右手緊緊地搭在詠綦肩膀上,以代表”美女一定會救落難兄弟的“,美女對著兄弟開始說起俏俏話:”它(長方體)沒有圓圓的,它(長方體)上面沒有寫!“聽完瀅羽的俏俏話後,詠綦很有自信地回答我:”我們不知道!“我說:”怎麼可以不知道呢?一定要知道,來,趕快說出一個答案~“我逼供後,詠綦用很無辜的口氣說:”因為它(長方體)就就就就..不會滾啊!“好啦好啦,既然你都有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了“,老師也算你的回答是一個答案啦~~;”為什麼?因為..所以..“~這樣需要一點的邏輯思考的題目還不能考這兩隻小的,因為如果我出這樣的題目,若他們回答不出來,恐怕會造成有心人士對心怡和柏誌評頭論足的,這是我最忌諱的事,所以”因材施教“是我最重視的,也就是什麼樣年齡發展的孩子我就給什麼樣的教育,這樣他們才能把潛能發揮最極致,也才能得到應有的讚許與自信..既然前面已有大哥大姐示範過到底是長方體會滾?還是圓柱體會滾?接下來我就考考心怡”剛才她到底有沒有在觀察兄姐的示範(觀察力)?“或者說”心怡是否真了解只有圓滾滾的積木才會滾動?“..我將”長方體+圓柱體“積木擺心怡面前,我跟心怡說:”哪一個會滾啊?“我一說完心怡就直接拿起圓柱體,然後將它放地上,接著用她的手去”推“圓柱體,心怡每推一次,圓柱體就滾遠遠的一次,心怡就大笑一次,心怡再推一次,圓柱體就再滾遠遠的一次,心怡就笑得比前一次更開心,屢試不爽,感覺”圓柱體就是逃不過心怡的手掌心“,所以心怡才有那得意的笑~~;我將”長方體+圓柱體“擺柏誌面前,我手上拿了另一個與柏誌面前一模一樣的圓柱體,我指著柏誌面前的”長方體+圓柱體“跟他說:”拿跟老師手上一模一樣的圓柱體給老師~“我話一說完,柏誌就抓起”長方體“起來啃,我將快被柏誌啃光的長方體放好,然後跟他說:”不是這個(長方體),是這個(我指圓柱體給他看)~“,我一說完,柏誌的手又準備伸向長方體時,我趕緊把”長方體和正方體“對調位置,沒想到柏誌竟然會將他的手”轉彎“去拿長方體,我想~”長方體+正方體“擺一起時長方體高度比正方體高,或許是長方體的”突兀“引起柏誌的食慾吧,要不然我不斷將”長方體+正方體“對調位置,為什麼柏誌的眼裏只有”長方體“呢?為什麼?為什麼呢?這問題我等柏誌會講話後再來與他一起回憶吧~!~我準備了很多“會滾和不會滾”的綠色物品,接下來我要讓瀅羽和詠綦一起“合作”來進行““會滾和不會滾”的分類活動,我一直認為孩子的“合作行為”很重要,其實這也是每個孩子最終都要學習的,因為從孩子出生的自我中心(這不是自私,而是孩子都是以他自己的觀點去看任何事務,不會考慮任何因果),隨著年紀越來越大,他們所接觸的人事物越來越多,相對地他們就得學習更多的情操,而不再只以自己的觀點為出發點,所以常有句話說~“小班以下的孩子都很自我中心,因為常發生爭吵..但雖如此,大人還是得不斷教育他們”分享.輪流.等待..“的態度,若這段過渡期有好好教育,孩子中班之後就會有很明顯的成長;若這段過渡期沒有好好教育,讓孩子為所欲為,恐怕孩子中班之後的人際關係就會慘兮兮~”..好啦,我們就來看看瀅羽和詠綦的合作關係如何?!..瀅羽並沒有和詠綦討論哪個會滾?哪個不會滾?她都是拿到一個物品就自己在地上試滾看看,會滾的就放一邊,不會滾的就放另一邊,其實詠綦也沒閒著,因為他一直在觀察瀅羽的一舉一動,連瀅羽最後的一個動作~故意把會滾和不會滾的放在一起,詠綦都看不下去了,他還會跟瀅羽說:“重來一次”,而瀅羽還真的有重分類一次,看來他們這點互動也算有“合作”到;為了再次確認哥哥姐姐分類的對不對,我將瀅羽和詠綦分類好“會滾”的物品端到心怡和柏誌面前,我請他們倆試滾看看..心怡好像鍾愛“圓柱體”,這麼多會滾的物品她就直接抓起圓柱體來個剛才的“歷史重演”,至於柏誌不再鍾愛“突兀”的什麼什麼,畢竟他正處於口腔期,沒挑個像樣的來吃怎行了,於是他一把抓起“很像但確定不是甜甜圈的”圓環起來猛舔,舔到連我看了也想去跟他搶來吃了~~!~前戲進行差不多了,接下來開始遊戲吧,話說這遊戲我得犧牲形象示範示範,犧牲是不打緊,只要他們玩得開心就好...瞧,他們滾得多開心啊~個個笑嘻嘻,個個癱軟在地.個個球不離身,...表示這遊戲~不好玩才怪呢~!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對對書(玅瑾老師) 

   對對書:上半頁將色卡依紅黃藍綠排列,下半頁依綠藍黃紅排列,最後進行上半頁與下半頁對應!“對應.配對.序列.分類”~皆屬邏輯概念,而這些概念我常利用生活教育或課程“不斷”幫他們“複習”,“不斷複習”是因為“記得快,忘得也快”是每個小孩的特質,所以我必須這樣做才能鞏固他們邏輯概念的地基,然而我是個很不把“成績”看在眼裏的老師,因為“成績”不會比“道德”重要,所以當我在幫他們“複習”邏輯概念時,我們都是輕鬆愉快.自由自在地在學習,這樣的學習過程也常造就了他們令人驚訝的學習效果!~“對對書”主要學習的是“對應”概念,不過“顏色+序列”倒是我想要額外幫他們複習的點...首先,我準備了3組都是圓形,但顏色不一樣的教具(○紅 ○黃 ○藍 ○綠=3組),因為“序列”概念古早以前我就上過N遍了,要考驗他們是否已具序列概念?!最好的方式就是“我不示範”,所以我先排好2組教具:○綠○黃○藍○紅.○綠○黃○藍○紅,接著我將剩下的一組教具交給瀅羽,我請瀅羽按照我所排的“(顏色)順序”繼續排下去,第一次瀅羽這樣排:○藍○紅○黃○綠,

○綠○黃○藍○紅.○綠○黃○藍○紅.○藍○紅○黃○綠

      【老師】     【老師】     【瀅羽】

乍看之下我覺得瀅羽錯得離譜,但我仔細觀察卻發現~其實不能說瀅羽完全沒有序列概念,因為至少她會“由後往前大致按照顏色順序(題目:○綠○黃○藍○紅,瀅羽:○藍○紅○黃○綠)”,為了讓瀅羽“好還要再更好”,於是我請瀅羽重新再排一遍,結果瀅羽卻將2個顏色相同的○擺一起~“○○綠○○黃○○藍○○紅”,擺完後她笑瞇瞇的跟我說:“眼鏡”,我說:“答錯了”,這時瀅羽就跟我說:“要放怎樣才對啊?”原本不想示範的,但既然瀅羽發問了,那我就順勢示範給他們看一遍,如果往好處想,“我的示範對他們也是一種正能量的刺激啊~”..我邊示範邊唸:“綠黃藍紅,綠黃藍紅,綠黃藍紅”, ○綠○黃○藍○紅.○綠○黃○藍○紅.○綠○黃○藍○紅..,好啦,既然我都已經示範過了,那我相信接下來應該難不倒詠綦了..,我將第3組教具交給詠綦,我也請他來“序列”一遍~詠綦將第3組教具這樣排:○藍○黃○紅○綠,

○綠○黃○藍○紅.○綠○黃○藍○紅.○藍○黃○紅○綠

      【老師】     【老師】     【詠綦】

當詠綦排好後,瀅羽就立刻對詠綦說:“答錯了”,詠綦就對瀅羽說:“重來一次”, 瀅羽就對詠綦說:“我們把它連在一起變聯結車~”,詠綦就說:“好啊”..於是他們倆就將所有的○靠在一起○○○○○○○○○...,靠好後他們就開始唱起垃圾車的歌來了..,眼看著他們快要一發不可收拾,我立刻制止他們無厘頭的行為,並將所有○收起來,這時詠綦就哭了起來,邊哭邊說:“我好傷心ㄋㄟ~”,而詠綦的好麻吉卻在一旁哈哈大笑,“一哭一笑”成了強列對比,這樣還算是一對“難姐難弟”嗎?!這個問題就留給他們倆好好去研究研究吧;我簡化考驗心怡的題目..我將教具這樣擺,而且只擺出一組:○綠○黃○藍○紅,我拿另一組教具給心怡,我請心怡把“一樣顏色的○擺一起(這樣擺屬”對應“概念:○綠○黃○藍○紅○綠○黃○藍○紅)”,結果心怡愛怎麼擺就怎麼擺,完全沒把我的話放耳裏,這時的我只能對心怡降低標準:“至少心怡願意擺,”願意“很重要,因為”願意=踏出成功的第一步“!”;對於柏誌我更要簡化再簡化題目了..我將貼有字卡的○擺柏誌眼前作樣本,然後我左右手各拿紅.藍○,我問柏誌:“藍色在哪兒啊?”結果柏誌對我左右手的紅○.藍○完全沒興趣,反倒對貼有字卡的○特別有興趣~他抓起字卡,先是瞧了它幾眼,不久之後他的口水就從他的嘴角給流了下來,這時的我很想跟柏誌說:“字卡還沒煮喔,請保持理智啊!”~~好啦,接下來我要對他們來個“記憶大考驗”..我在字卡上寫著:3個紅色.1個藍色.2個黃色.1個綠色,並不斷唸著它,接著我請瀅羽拿出字卡上所示的○教具,結果結果結果..瀅羽竟然一下子就拿對了,她的記憶力簡直嚇壞我了;詠綦則拿了1個黃色.1個藍色.2個紅色.1個綠色,其實詠綦也不錯啦,至少“顏色”他通通拿對了,至於“數量”~他大概只是一時“犯了全天下小孩都會犯的錯~還在開竅中”;我請心怡拿:1個藍色.2個黃色,結果她通通拿了紅色,所幸瀅羽佛心來著,見著心怡還傻傻分不清楚,於是瀅羽就來個“美女救美女”,還好有拯救成功;我先跟柏誌介紹幾遍紅色○,接著我的左手拿紅○,右手拿藍○,我問柏誌:“紅色是哪個?”結果柏誌拿了最靠近他的紅○,我再將我左右手的○對調,一樣問柏誌:“紅色是哪個?”結果柏誌還是拿了最靠近他的藍○..總之~柏誌是沒把“顏色”放眼裏的,只要“最靠近他的”就是標準答案啦..我還是老話一句:“孩子願意參與就是跨出成功的第一步!”~~好啦,對對書也不用我教要怎麼玩了,因為光靠那兩隻大姐(瀅羽)大哥(詠綦)來帶領我就可以暫時到旁邊納涼去了,很想跟瀅羽和詠綦說一句:“有你們真好!”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作-扇子爸爸(玅瑾老師) 

   父親節將至,今天我就讓他們親手利用“扇子當成爸爸臉形,再用棉花黏出爸爸年老後長鬍子的模樣”!我這人比較重心意,所以禮物的好壞.美醜.價錢..我一點都不在意,而我也認為大人在教育孩子的價值觀時要特別慎重,因為”外表虛華不會永久,內在真善美才能長久“,以孩子的作品為例,我顯少動手去修改孩子親自做的作品,除非裝飾品或..掉了沒黏好我才會去補足,除非孩子年紀太小無法自己動手我才會大手牽小手..,因為每個孩子都是個體,每個個體都需要被尊重,包括孩子發自內心自己完成的作品..,記得十多年前我在幼稚園任教中班時,角落時間結束我要某孩子把自己的作品帶回家時,那小孩就笑瞇瞇地跟我說:”老師,我媽媽說我每次都帶“垃圾”回家..“,偏偏那小孩先天藝術天份特別高..現在他大學了..聽說他讀的科系就跟藝術有關..那孩子的父母到最後還是被孩子的天份給打敗了..”尊重孩子的思想實在很重要“!~我們開始上課吧..我拿出日曆並翻到8/8這天,我說:”因為平常媽媽很辛苦,所以我們就有一天來祝“母親節快樂”,那爸爸呢?“這時瀅羽說:”爸爸也很辛苦,爸爸都在上班很辛苦~“我說:”是啊,爸爸也很辛苦,所以我們就要在8/8這天跟爸爸說什麼?“瀅羽大聲說:”母親節快樂!“我說:”不是啦,是“父親節快樂”!“說完我拿出一本他們都不陌生的繪本:我的爸爸不上班(信誼基金出版社),繪本裏有很多孩子的爸爸,簡單跟他們回憶完故事內容後,我拿出字卡說:”為什麼大家的爸爸都長的不一樣呢?“瀅羽說:”不知道!“我說:”不可以說不知道,一定要說出答案..“瀅羽就說:”因為他(a爸爸)放假,他(b爸爸)沒有放假;因為每個人的爸爸都開不一樣的車!“我問詠綦:”你覺得為什麼大家的爸爸都長的不一樣呢?“詠綦專心翻閱繪本小聲地說:”不知道!“我說:”不可以說不知道,要想一想答案~“,詠綦還是專心翻閱繪本小聲地說:”不知道!“我說:”不可以說不知道!“瀅羽眼看我好像要將詠綦逼到黃河了,於是她就跳出來幫她的好麻吉代言說:”因為每個人的爸爸都開不一樣的熊,然後詠綦的爸爸開小老鼠的車,老師的爸爸要去上班了..“,瀅羽啊,妳嘛幫幫忙,說個正經的答案給妳的麻吉學學啊,難道妳都不知道妳不只是詠綦的好榜樣,也是弟妹的好模範,更是老師的好幫手呢,妳說妳說~”有沒有道理啊?!“;我將繪本交給心怡,我跟心怡說:”去找找書裏面,哪一位是爸爸?“心怡一拿到繪本好開心,她聽到我說”爸爸“這二字她就很認真地開始指著書名”我的爸爸不上班“,我跟心怡說:”打開書,找找爸爸在哪裏?“心怡還是很開心地指著書名”我的爸爸不上班“,瀅羽看到心怡指到開心忘我,她就在心怡耳邊溫柔地跟心怡說:”爸爸在(書)裏面啦~“,說完瀅羽和詠綦就一起打開書,然後開始跟心怡說:”這是小美的爸爸,這是阿花的爸爸..“,心怡邊聽邊看邊笑,這時原本在一旁納涼的柏誌聽到哥哥姐姐在嘰嘰喳喳講話,他立刻翻身,然後以開高鐵的速度立刻將繪本抓了過來,哥哥姐姐心胸也算寬大,雖見柏誌弟弟搶書,但他們了解”弟弟也想學習看書,學習很重要“,於是他們就一起放過弟弟..既然柏誌這麼想學習閱讀,那好,我就趁此開始以跳躍式並看圖說故事的方式講故事給柏誌聽.看,當我在講時,時而會指指書,時而會做做表情,時而會發出不一樣爸爸的聲音..,我所做的變化柏誌相當有反應~我指書時,柏誌就會看看我的手指到書的哪裏,我在做表情時,儘管柏誌抬頭看我抬到快斷時,他還是硬要看我的表情,我再指書時,柏誌又會低頭看看我的手指到書的哪裏,我在發不一樣的聲音時,柏誌再抬頭看我的嘴巴..我屢試不爽,柏誌也屢試不爽..太好了,這小孩真的孺子可教也,一個”讚”字送給他!~接下來在製作“扇子爸爸”前,因為這作品跟“爸爸表情”有相關,所以我決定請他們先做個“我爸爸的表情‘”讓我驗收驗收..這個瀅羽不是我在說的,表情鬼靈精怪的,一下做賤兔表情,一下做疆屍吐舌頭表情,一下做呼呼大睡表情,我都在懷疑“妳爸爸是孫悟空轉世的嗎?”不過懷疑歸懷疑,倒是瀅羽畸型的表情讓我這位攝影師補捉了不少量瀅羽變少女後也不可能再做的傻事;詠綦可說是個“單純”的男孩兒,他所做的5個表情通通都是吐舌頭的表情,無論他抬頭.低頭或轉頭,他都是吐出那個好像好想舔我一口的表情,我是願意讓他舔一口啦,只是他可能沒那個膽;心怡見完兄姐示範後,她也開始主動做起“我爸爸的表情”了,心怡先做“沒表情”,再做“嘴角下垂的無奈表情”,再做“沒表情”,再做“嘴角下垂的無奈表情”..,看了心怡她爸的表情後,我心想,心怡的老爸在家日子是不是過得很苦啊?要不然女兒怎麼會有這樣的反應呢?真想報給心怡爸爸“張老師電話”;當三位兄姐盡情在發揮表情時,柏誌雖然很睏了,但他還是打起精神猛盯兄姐表情,猛盯,真的是猛盯喔,因為兄姐的表情實在是太精彩了,但也可能是柏誌“猛盯”的原因,所以他的“原氣”立刻用完就“倒頭瞇一下”,才瞇一下他又翻過身子再猛盯兄姐表情,完全沒在擔心他已經快變成“洩了氣的汽球”了,或許柏誌想多刺激一下自己的大腦吧,所以“犧牲睡眠是值得”的!~好啦,製作扇子的過程就不再贅述了,因為不管“畫的黏的”技巧他們可熟得很,至於柏誌的小手我一定要牽起的,因為現在“大手牽小手”,相信再過不久我一定可以對柏誌“大手放小手”,一定可以的~!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學-消失的液體(玅瑾老師) 

  先說說今天的實驗是怎麼做的:“取50cc水倒入容器中,再取50cc酒精倒入容器中,最後將容器中的水和酒精倒入量杯內,看看是否有100cc液體?!”原理:水和酒精的分子大小不同,所以混在一起的酒精分子和水分子會比各自存在時結合地更緊密,導致體積縮小,結果不及100cc!~因為50和100就讓我聯想到“10個一數”,所以這也是在未進入實驗前,我設計的第一個題目..我拿出數字卡,邊唸邊將它們依序排列:10.20.30.40...100,接著我將30.50和90拿給瀅羽,在我將這3張字拿給瀅羽時我並沒有唸出它們正確的數字,我跟瀅羽說:“來,現在妳要將這3張數字卡放在正確的位置,然後唸出它們是多少?”瀅羽拿著30就說:“30”,接著她就將30擺在20和40的中間,接著她又拿出50說:“50”,接著她將50擺在40和60的中間,最後的90她說:“90”,再立刻將90擺80和100之間..,哇,平日觀察瀅羽的數量概念還有點兒2266,沒想到她還知道30.50和90怎麼唸的,還知道它們的位置該擺哪兒,她的驚人之舉讓我不得當面對著瀅羽說:“妳太厲害了吧!”聽我這樣一誇,瀅羽笑到嘴巴差點兒歪了;詠綦平日的數量概念就很不錯,所以接下來他的表現我是沒在挫哩等的..瀅羽拿了80.90和100給詠綦,一開始詠綦拿著80就說:“18”,我說:“是80”,詠綦也說了:“80”,接著他就將80擺70旁邊,詠綦再拿著90說:“90”, 接著他就將90擺80旁邊,詠綦再拿100大聲說:“100”, 最後他就將100擺90旁邊..呵呵呵,看了瀅羽和詠綦的表現真令人感到欣慰,因為這絕對不是揠苗助長下教育出來的結果,而是快樂學習的成果;心怡的學習成果如何呢??瀅羽挑了40給心怡,一開始心怡將40擺10的旁邊,正當心怡一擺下去時,瀅羽就尖叫(真的是用尖叫的):“啊”,心怡一聽到有人“啊”了一聲,她立刻將40改擺30和50的中間,看來“啊”還真好用,我學起來了..,詠綦拿起80給心怡放,心怡還是將80放10的旁邊,因為詠綦沒有“啊”一聲提醒心怡,所以心怡放錯了,這時詠綦撿起80改放70和90的中間時說:“不行放這邊,亂七八糟的!”;我牽著柏誌的手拿起最靠近他的10起來,柏誌會順著我的手勢去拿10,然後我再牽著他的手將10放回原來的位置,當我一放下時,原本背對我的柏誌就抬頭起來笑瞇瞇地看我,感覺他好像在告訴我:“我懂了!”我重新拿起10給柏誌,我.瀅羽.詠綦和心怡一起拍打地上10的位置,示意柏誌將他手中的10擺地上,但柏誌一直研究手中的10,完全無視大家的呼喊,最後我請老大姐瀅羽去教教柏誌,正當瀅羽去牽柏誌的手時,柏誌緊抓10不放,瀅羽就說:“他會吃”,我說:“那妳要教他啊!”我一說完瀅羽就對柏誌說:“放下!”瀅羽一說完柏誌還真的放下手中的10,然後改抓瀅羽的頭髮,這時瀅羽就大聲說:“他抓我頭髮,不行,收起來了!”說完瀅羽就把地上被柏誌弄亂的數字卡通通收起來,柏誌看到數字卡通通被收起來時也不吭聲,只是猛流著口水對著瀅羽瞇瞇笑罷了!~因為等等實驗跟“倒水(酒精)”及“?cc”有關係,所以我準備了2容器,並在2容器上分別標示出10及20,我先問詠綦和瀅羽:“10和20的中間在哪裏?指給我看~”我才一說完,瀅羽就還真的用“目測”的方式指出10和20的中間,原本詠綦不知指哪兒,但他一見姐姐指那兒,他也跟著指了,指完後我交給他們倆人一人一枝筆,我說:“現在把10和20的中間畫出來~”,結果瀅羽一下子就畫對了,詠綦則在一旁嚷嚷:“在哪裏啊?在哪裏啊?”我說:“我不知道耶!”結果詠綦只好摸摸鼻子自己去找正確答案..他揣摩瀅羽所畫的揣摩好久,最後所幸在10和20的中間,但近10處畫了一筆,雖然不是在“中間”畫一筆,但至少比畫在20之上或10之下好吧;簡單的“倒水”就讓心怡和柏誌來操作吧~我將瓶水+容器交給心怡並跟她說:“倒10cc的水”,心怡當然不知道10cc到哪兒,但還好她倒得慢,所以當我們大家喊:“停~”時,心怡就不再倒水了;至於柏誌別考他啥10cc了,只要他會倒水這個動作就很偷笑了..我牽著柏誌的手倒水,柏誌很專心地注視著瓶裝水和容器,而正當我握著他的手將瓶裝水倒進容器內時,柏誌就開心地笑,並抬頭一直看我,我說這個柏誌啊應該也是個很受教的小子,瞧瞧他一副~“我不管給他什麼刺激,他就樂在其中的樣子就知道!”~~好啦,因為時間有限,加上整堂課都是他們在“倒”,我都沒倒過,再說有人已經耐不住性子了,所以實驗就由老師來操作,大家惦惦看就好,畢竟“看”也是一種“無聲的學習”,不是嗎?!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體能-鬥牛(玅瑾老師) 

   在進行今天的鬥牛:一人拿一塊布當鬥牛士,另一人扮演鬥牛並想辦法穿越鬥牛士手上的布遊戲前,我就先利用布來讓他們做一些指令動作,我的專業+經驗告訴我:“如果大人沒事先提醒或示範說明,其實孩子聽懂越多詞彙相對地也代表著孩子開竅越多..”,我的教學方式可能是世界獨一無二,因為這是我自創的,我自創主要的點其實就是源自於~“我一定要設法讓我經手的孩子學會變通..”而該怎麼教??這就考驗著我“變通的腦”了~!我一向不喜歡“開門見山”上課,這樣會讓我及孩子覺得挺無趣的,也無法達到我想讓孩子學習變通的目標,故每每上課前我總喜歡來個各式的“引導”,因為他們經驗豐富,所以我就不先示範了,我直接拿給他們每人一塊布,我說:“來,現在請你們將這塊布~對折.對折再對折,聽好,是~對折.對折再對折,總共有3次對折喔!”我一說完瀅羽就開始將布用力“甩一次”,布只被瀅羽“甩一次”就平了,看來布還真給瀅羽面子..,之後瀅羽就快速將布撫平,然後把布的這邊對折到那邊,對折後她再撫平一次,接著她再將布的這邊對折到那邊,對折後她再快速撫平一次,最後她再將布的這邊對折到那邊,對折後她說:“好了”,看到瀅羽這麼會將布對折.對折再對折時,我開始納悶:“為何每次睡覺起來,她都無法如此善待她的棉被呢?感覺她都想把棉被”放給它爛“了..”;來,我們趕緊來看看詠綦對折的如何了?奇怪,時間過了這麼久了,怎麼老聽到詠綦一直“吼吼”叫的??ㄛ~,原來他每用力甩一次布,布就被電風扇的風給吹了起來,也就是說,詠綦每叫一次“吼”,就表示“電風扇又來搞破壞了”,只是詠綦“吼”了幾百次,電風扇還是很不識相地搞破壞,好脾氣的詠綦也不因此而暴怒,因為“吼”是他的極限,即使布始終還是“一塊布”,但詠綦還是持續努力中,因為他相信“人要先苦,最後一定能樂翻天!”;心怡“甩了一次布”做做樣子後就將布放地上,見著地上的布“皺皺的”她還會將它“撫平”,好不容易撫很平後,心怡又把布拿起來“甩一甩”做做樣子後再將布放地上,見著地上的布“皺皺的”她一樣將它“撫平”..“好不容易撫很平後,心怡又把布拿起來“甩一甩”做做樣子後再將布放地上,見著地上的布“皺皺的”她一樣將它“撫平”..“~這樣的動作心怡可是”屢試不爽+樂在其中“呢,好吧,既然心怡這麼樂,那我也不打擾她了,因為我太喜歡小孩”自然不做作“的模樣了!~好啦,我們開始遊戲吧..,為了能夠呈現比較真實的”鬥牛“遊戲,我請瀅羽先拿著模型牛,然後我拿塊布,我跟瀅羽說:”妳等一下讓牛衝到老師這塊布來,看看妳的牛會不會撞到老師的布啊..,但是妳的牛要衝過來之前,妳要先學牛叫2聲喔..“,我一說完示範開始了..瀅羽要將牛撞到我手中的布前,還真的很認真地叫了2聲”ㄇㄛ ㄇㄛ“,而且第2聲的”ㄇㄛ“還很用力叫呢,我一聽到瀅羽的叫聲忍不住”噗吱“地大笑出來,因為聽到這牛叫聲頓時讓我起了疑~”到底瀅羽是牛?還是模型牛是牛啊?“只不過瀅羽看我笑成那樣一臉狐疑,我再看一看瀅羽狐疑的臉,真的又忍不住笑到差點兒翻肚了,..當瀅羽手中的那頭牛衝撞了我手中的布後,詠綦和心怡笑得好開心,而瀅羽呢?還是一臉很狐疑的模樣..好啦,為了能讓瀅羽也有笑瞇瞇的臉,我就讓心怡拿布當鬥牛士,瀅羽和詠綦來當鬥牛..,牛的特徵就是那兩支角,瀅羽和詠綦好可愛,不約而同將兩隻食指放在眼睛旁邊當角,而當我喊:”預備~開始“時,這兩隻鬥牛就往布方向衝,當他們撞到布時就假裝自己撞到”很硬的布“後就哈哈大笑地倒下陣亡了,陣亡後又哈哈大笑爬起來再撞一次”很硬的布“後又哈哈大笑陣亡了..心怡本來很稱職地在當她的鬥牛士,也本來以為牛只會”ㄇㄛ ㄇㄛ“叫,但當她看到兩頭牛竟然也會”笑“後,比起她這位鬥牛士快樂的樣子,於是她丟下布,然後也學哥哥姐姐將兩根食指擺兩眼旁當成角,只是當兩根食指擺兩眼旁時她就感覺怪怪的,但也說不出哪裏怪?於是她就左瞄瞄擺左眼的左食指,再右瞧瞧擺右眼的右食指,但還是研究不出個所以然來,最後哥哥姐姐來拯救她了,瀅羽跟詠綦對著妹妹說:”妹妹,走,我們一起去兜風!“於是三頭”蠻牛“就浩浩蕩蕩地往”想玩但又玩到沒體力“的”虛牛“柏誌弟弟那兒去了~~哇,兩品種的牛乍看之下還真對比呢..太好了,下回上到”相反詞“的課程時又有例子可以舉了!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合成(加法)(玅瑾老師) 

合成即加法,加法通常以“+”符號代之,不過因為“符號=抽象概念”,對於現階段還沒發展到那兒的瀅羽.詠綦和心怡而言似乎太遙遠了點兒,不過沒關係,路是用嘴巴問出來的,教法是我想出來的,所以今天要帶給他們合成(加法)概念還是難不倒我的,畢竟我的專業和經驗還是有的!~“合成概念”我就以“?和?合起來就是..”的方式進行,也就是說“和.合起來”就是“合成概念”的關鍵字,這兩組關鍵字也算白話的了,比起“+=的符號抽象概念”應該更簡單更能明瞭,不過在進行“透過實物,例:2顆糖和1顆糖合起來就是?顆糖,認識“總共”的概念“之前,我想先利用實物進行”配對“活動,還記得我曾解說過”配對=這個和那個放在一起就可以一同進行(完成)某事”嗎?也就是說,筆和紙放一起後就可以用筆在紙上寫字了;碗和湯匙放一起後就可以吃飯了;畚箕和掃把擺一起就可以拿來掃地了..,現在我就利用“配對”概念漸漸引導他們進入“合成”概念!~我準備了3組實物:筆+紙;碗+湯匙;畚箕+掃把,我一一介紹它們的名稱,但我並不說出它們配對後的功用,因為“功用”是他們的功課,自己的功課當然由他們自己做啦~~當我介紹完這3組實物的名稱後,我任取“掃把.畚箕”擺在兩字卡中間(掃把(和)畚箕(合起來)..),接著我問瀅羽:“掃把(和)畚箕(合起來)就是什麼?”瀅羽說:“推土機”,我說:“為什麼呢?”瀅羽說:“不知道!”這時詠綦就拿起畚箕在地上推,邊推還邊說:“就像這樣~ㄥㄥㄥ..,推推推,像推土機一樣!”;我將“湯匙.碗”擺在兩字卡中間(湯匙(和)碗(合起來)..),接著我問詠綦:“湯匙(和)碗(合起來)就是什麼?”詠綦說:“湯匙!”我說:“啊?湯匙??”詠綦說:“碗!”我說:“到底是湯匙還是碗啊?你真的是三心二意耶..”,這時瀅羽就拿起湯匙和碗假裝吃飯的樣子說:“(湯匙和碗)要吃飯的!”看來詠綦和瀅羽真的是“患難見真情”的好麻吉,麻吉有難還會主動提醒,不會逃之夭夭,在這現實社會中,這樣的麻吉少見囉;接下來要考心怡的題目不要由我出題好了,因為如果讓心怡再繼續聽我的魔音,恐怕她就立刻打盹了,所以接下來這段我就讓心怡聽聽姐姐哥哥的指令,或許可以讓周公再等等她也無妨..我先將三組實物(筆+紙;碗+湯匙;畚箕+掃把)擺齊,接著瀅羽說:“妹妹,把碗和湯匙拿去放”和.合起來“的字卡那邊~”,可是心怡只顧用腦波聯繫周公趕快到來,哪管姐姐在喊啥麼,此刻詠綦驚覺不對勁,趕緊牽著心怡的手去拿碗+湯匙,才足以暫緩“心怡與周公的約會”!~“這個和這個合起來是..”的概念他們應該是有一點點了,所以接下來的“合成”正是我要觀察他們對“數量”是否有真概念的重點,也就是說,“合成”他們會不會我倒沒放在眼裏,我比較想了解的是~“數字5=5顆糖,數字7=7顆糖..”,他們是否真有這樣的概念,因為會“數字5=5顆糖,數字7=7顆糖..”比只會唱數123..100還來得厲害呢!

(詠綦抽數字卡,瀅羽擺糖果)

詠綦抽了2張數字卡,分別為7.8,而且他會知道這兩張叫“7.8”,他將7.8分別放字卡“和.合起來”之間(7和8合起來..),接下來瀅羽自己將糖果一顆一顆擺在數字卡7的下面,邊擺她會邊唸:“1.2.3.4.5.6.7”,她再將糖果一顆一顆擺在數字卡8的下面,邊擺她邊唸:“1.2.3.4.5.6.7.8.9.10..”,見著她唸成像趕火車的速度般,我帶領他們重新唸+數一遍正確糖果數7.8,完後我將7顆糖和8顆糖全倒進大盤子內,這時我請瀅羽數數共幾顆糖?此刻的瀅羽已改坐高鐵,坐上高鐵後她開始以快速的口吻數著糖果1.2.3....20,一共數了20顆,我真的很想跟瀅羽說:“妳下次改用走的好不好?這樣才有機會數得比較正確喔~~!”

(瀅羽抽數字卡,詠綦擺糖果)

瀅羽抽了數字卡8.5,而且她知道這兩張叫“8.5”,她將8.5分別放字卡“和.合起來”之間(8和5合起來..),接下來詠綦將糖果一顆一顆擺在數字卡5的下面,邊擺他會邊唸:“1.2.3.4.5”,當詠綦正在擺5顆糖時,他的好麻吉瀅羽就來幫忙擺數字卡8下面的糖果了,只可惜瀅羽沒衡量過自己到底有幾倆重,數字卡8就應該擺8顆糖,她卻擺了7顆糖,這也難怪我們把兩盤糖果集中在大盤子要數總共幾顆糖時,就多了那1顆糖,為了不讓詠綦發現這多的1顆糖就是他的好麻吉做的好事,所以我就偷偷將那多的1顆糖送給螞蟻當大餐了,免得他們倆為了一顆糖傷感情!

(瀅羽和詠綦分別擺數字卡1和2,心怡擺糖果)

我將3顆糖給心怡,瀅羽和詠綦要妹妹將糖果放在對的位置,數字卡1=1顆糖,數字卡2=2顆糖,只可惜心怡一直望著那3顆糖都不動,或許那3顆糖讓心怡看見了3個字:望春風.夢周公.好可口..到底是哪組字?我.瀅羽和詠綦到現在都還猜不透~~~~~~!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作-交叉的線(玅瑾老師) 

  使用細字彩色筆及長短不一的尺描繪出交叉的彩色線條~這是今天我們要上的工作課,“尺+交叉”就是接下來我出題的關鍵字~首先,我準備了數支長短及外型不一的尺,因為第一個問題我想考驗的人就是心怡,但我又不想事先告訴她哪支是長尺?哪支是短尺?畢竟心怡也算步入“中鳥”了,不過我又擔心她聽不懂題意,所以我想到折衷的方式便是..我們先“比手劃腳”給她看好了,或許這樣比較可以喚醒她的記憶..那“比手劃腳”的工作就交給詠綦和邦名好了,畢竟他們倆是心怡的左右護法,“如何比劃才能讓心怡看懂”或許他們比較懂..“長尺:兩隻手臂張很開;短尺:兩食指距離短短的就好!”~這是左右護法的比法,看完何謂短尺,何謂長尺後,我將字卡長尺交給邦名,我請邦名出題:“長尺在哪裏?”邦名對著心怡說:“妹妹,長尺在哪裏?拿給哥哥!”心怡一次就連續摸了兩把長尺給邦名,這時我說:“還有沒有長尺啊?”我一說完心怡就將兩隻手臂張很開,雙掌心朝上,我說:“到底還有沒有長尺呢?”心怡還是維持兩隻手臂張很開,雙掌心朝上,這時邦名就替心怡補充說明:“沒有了!”..我將字卡短尺交給詠綦,我請詠綦出題:“短尺在哪裏?”詠綦對著心怡說:“妹妹,短尺給哥哥..”一開始心怡抓了長尺要給詠綦,詠綦見著立刻抓住心怡的手,然後用手遠遠地指著短尺的位置,詠綦指完心怡就把“全部的短尺”通通交給哥哥,當詠綦開心地抱著全部短尺時,這時心怡又將地上所剩的兩支長尺交給詠綦,而此刻的詠綦心情立刻從天堂掉到地獄,表情也從開心變成苦瓜臉!~好啦,順著“尺有分長的短的”,那接下來我就來讓他們玩玩“替換語詞”,我說:“尺有長的短的,還有什麼的什麼的?”詠綦說:“小的”,我說:“小的,還有什麼的?”詠綦說:“嗯..中的”,我說:“很好,尺有長的短的,小的中的,那還有什麼的什麼的?”詠綦說:“嗯~我不知道!”我說:“不可以不知道!”詠綦說:“嗯..嗯..短的短的”,我說:“不能說短的,因為短的老師剛剛說過了~”,詠綦說:“嗯..長的長的”,我說:“不能說長短的,長的剛剛我已經說過了~”,詠綦說:“ㄚ..我不知道啦!”我說:“不能不知道,尺有長的短的,小的中的,那還有什麼的什麼的?”詠綦說:“中的中的!”我說:“嗯,很好,尺有長的短的,小的中的,中的中的(此2中雖然重覆前面的中,但至少都是詠綦自己想的,所以我就算他過關了!)”~接下來我要讓他們利用各種尺比出“交叉”,但在此之前,我先請他們利用身體各部位呈現出“交叉”,當我說出:“交叉”時,詠綦用他的雙手臂做了一個大交叉,心怡看到哥哥這麼做,也用她短短的手臂做了一個小叉叉樣,邦名則是用他的兩食指打了一個小叉..既然身體部位已呈現交叉了,那接下來我們就來試試用兩支尺呈現交叉~這題目一點都難不倒邦名和詠綦,但卻考倒心怡了..心怡一下子看看邦名哥哥的叉,再看看詠綦哥哥的叉,看完兩個叉心怡更糊塗了,最後乾脆直接將手中的兩支尺還給我,這時邦名見著就跟心怡說:“妹妹,把這支尺黏在(那支尺的)上面就是交叉了!”邦名說得很清楚,可惜心怡還是聽不懂哥哥的話,還好還有一個護法可以幫助心怡..詠綦看到心怡還是不會用尺比劃交叉,他就主動輕輕地握著心怡的手,然後一步一步慢慢地教心怡,最後終於讓心怡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今天的工作課是簡單的,所以我只須示範個幾線條就能讓他們明瞭如何用尺畫出交叉的線..詠綦似乎“不愛靠尺畫交叉線,只愛徒手完成格子線”,因為他只用尺畫了一個“直角”後,接下來他就不靠任何工具,只靠他的“心+筆”~他慢慢地先畫了好多橫線(畫得挺直的),接著專注地畫了好多直線(也畫得直挺挺的),乍看之下詠綦似乎完成了“格子畫”,但最後他跟我說:“這是火車.工程車.垃圾車.鐵軌..”,我就跟他說:“ㄛ,ㄛㄛ,ㄛㄛㄛ..”;一開始心怡也很想神來一筆,但是..她畫得很認真,筆蓋卻忘了打開,最後我乾脆請邦名協助妹妹..邦名跟妹妹說:“妹妹,來,蓋子要先打開喔,然後你的左手按住尺,右手拿著筆..”當心怡右手拿筆後,邦名就握著心怡的右手開始描尺的直線,描完一條線後,邦名將尺斜放與剛的線呈交叉,最後再握著妹妹的手將此線畫下來,就這樣..心怡在哥哥的協助下,心怡在配合哥哥的指令下,真的畫出了3個大交叉,“我們是一家人”正是金貝比進行混齡教學最大的目的!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學-消失的氣泡又復活(玅瑾老師) 

實驗:將汽水先倒入透明杯子中,待氣泡消失後灑一搓鹽巴,最後下沉的鹽巴會產生氣泡並一下子就罩滿整個汽水表面!~我準備了一瓶未開封的汽水並將它上下左右搖愰,沒一秒瓶內就充滿了氣泡,為了讓他們體驗一下自己搖愰瓶子後也會產生很多氣泡的感覺,所以我將汽水瓶子交給他們來輪流搖愰瓶子,其實我這麼做的用意也在於等等可以延續下個活動..當他們開心搖愰並親眼目睹自己搖出來的氣泡後,我拿出了一張紙,並隨意畫出了一個歪七扭八的圈,我說:“剛才的氣泡長這樣嗎?不是喔,氣泡是長得圓滾滾的,而且氣泡有大氣泡.中氣泡.小氣泡,還有迷你氣泡喔,可是老師不會畫出很圓很圓的氣泡怎麼辦??沒關係,老師準備了大大小小的圓形物品,我現在要用這些物品”描出圓形氣泡“..”,說完我挑了一物品置白紙上,我用左手壓住物品上端,最後右手拿筆將物品的“圓”描繪下來,這個活動看似簡單,但卻可以觀察孩子的“手眼協調發展程度到哪兒了?!”幼稚階段孩子的“基本發展”項目有很多,例:專注力.協調性.平衡感..等,而這些發展重不重要?!在我的想法中,既然是“基本”發展,那當然是重要,重要在哪兒?在於“基本發展如同建房子的地基”,所以一定是重要的,不過我也認為,如果孩子的發展“提早成熟”了,那當然是可喜可賀,但也要記住“勝不驕”;如果孩子的發展略慢,那也別把孩子的人生當成悲慘的,因為依我的經驗相信,“練習再練習”絕對是可以補足過往所失去的!~當我示範完如何善用物品描繪出大小不一的氣泡後,我請他們各挑一個物品,然後用筆描出氣泡來..心怡拿到筆後猶豫了好久,感覺她好像在思考到底要從哪兒下筆會比較好?!想了好久,她終於將筆擺在蓋子的“上面”,然後她就開始用筆在蓋子上塗鴨,我跟心怡說:“不是畫那裏,妳要用描的,描出一個圓圈..”,心怡一直注視著我,感覺這回兒“她懂了”,於是她開始動筆~她將她的美腿當成一張畫紙,最後開始盡情揮灑出只有她看得懂的抽象畫..;詠綦手眼協調發展進步實為驚人..他左手按住迷你小的圓積木,正當右手的筆畫完右邊準備轉向左邊時,這時詠綦發現“右手轉不過去左邊了”,於是他改用右手按住迷你小的圓積木,正當他換手時,圓積木並沒有被他的左右手移動喔,可見詠綦的“手+眼=細膩+協調”,而當他左手接過右手的筆後,詠綦也順利地將剩下的部份描完了,最後他將圓積木拿起來,哇~,紙上真的出現跟圓積木一模一樣的“小圓”呢!~描繪完大小氣泡後,我將大家的作品攤在陽光下,由於大家描出來的氣泡大同小異,如此一來整可以讓我去考驗心怡的辨別力如何?..我跟心怡說:“心怡,妳剛才畫的氣泡在哪裏?”可能“選眼前的紙”最省時,所以心怡就直接挑了在她正前方的錯的氣泡畫,這時兩位哥哥就出聲了,邦名跟心怡說:“妹妹,不是那張,是那張(邦名指擺在心怡左前方的氣泡畫)”,可惜心怡不懂邦名的心意,所以她仍執意拿眼前的那張畫,這時詠綦就忍不住牽起心怡的手去拿擺在心怡左前方的氣泡畫,詠綦對心怡說:“妹妹,是這張!”哇,看起來心怡還挺有福氣的,有兩位哥哥這麼護著她,看了還真令人羨慕得心癢癢的呢~~~雖然大家的氣泡畫大同小異,但還是有個“異”,所以我就問詠綦:“大家的泡泡都不一樣,所以..”,詠綦說:“不知道”,我說:“不可以不知道,所以怎樣..”,詠綦說:“哥哥講啦,我先不會講啦!”我請邦名來示範回答,邦名說:“所以不一樣就認不出名字來!”邦名說完我就小小逼詠綦一定要說出個所以然來,最後詠綦只好擠出說:“所以前面那個門,所以牆壁那個電話!”雖然詠綦的答案有夠離譜,但有說總比沒說好,所以我就放他兩馬了~!..實驗開始囉..我發給他們每人一根湯匙,然後聽著我的口令將鹽加入汽水中,這個實驗很成功,但我要說的是,我發現他們真的長大了,因為~“我說舀一匙鹽,他們就只舀一匙鹽;我說倒鹽,他們就真的只做倒鹽動作,不會有”加菜“動作;我說拿棒子攪拌鹽,他們就真的一直攪一直攪,不會把瓶子當鼓來打..”~孩子身心靈的正向成長就是成功的教育!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體能-神接手(玅瑾老師) 

    數個透明保特瓶兩端挖空並接起來當管子,一人將球由管子一端放入使其滾下,另一人從管子另一端接住球!~這就是今天要玩的遊戲,而這個遊戲正是可以培養孩子“專注力+手眼協調”的方式之一,在此我想告訴大家一個觀念:如果大家看到“培養”這二字真的不用把它想得太過嚴肅,例:人家的孩子手眼協調+專注力”這麼好,我家孩子不是動來動去,要嘛就是還不會怎樣又怎樣的..,“培養”二字並不是表示“早就已經會了”,而是代表“多練習就一定熟能生巧的,就一定能養成(好)習慣的”,這兩者含義可是大不同喔,會錯意的話很可能導致您高血壓啊,總之,對於學齡前孩子的發展切勿過度嚴格要求孩子一定要達到您的目標,我們只要懷著“順其自然+找機會讓孩子多練習”的胸襟對待孩子就行啦,這樣孩子一定會有讓您意想不到的驚人發展!~在未遊戲前,我為了想了解他們的“觀察力+判斷力”,我拿了一個透明保特瓶和一個兩端已挖空的透明保特瓶,我說:“這兩個保特瓶哪裏一樣?”瀅羽分別指著被挖空保特瓶的洞口和完整保特瓶的瓶口說:“上面也一樣,下面也一樣!”詠綦拿著兩個保特瓶一直觀察它們好久好久,但卻也不知道要擠啥話跟我說它們到底哪裡一樣,這時瀅羽就幫詠綦指著兩端被挖空的保特瓶的上面說:“上面剪掉”,再指下面說:“下面剪掉,這裏會漏水~”;剛才我問了“一樣”,現在我改問“不一樣”,我說:“那這兩個保特瓶哪裡不一樣呢?”瀅羽將兩個保特瓶接在一起,然後把它們當成望遠鏡說:“這個透明的不一樣!”我問詠綦:“你覺得哪裡不一樣呢?”詠綦拿著兩端被挖空的保特瓶看了好久,感覺他很想說出哪裏不一樣,但他又形容不出來,這時瀅羽看到“又~”來當詠綦的代言人了,瀅羽將手伸進兩端被挖空的保特瓶說:“這裏伸進去就可以看到手了~!”..聽完瀅羽和詠綦的答案,我認為他們還無法完全去形容這兩個瓶子到底哪兒一樣?哪兒不一樣?所以我決定把我的感覺說出來讓他們參考參考,“參考=學習”..我說:“它們都一樣有橫條紋.都一樣有洞口,都一樣是透明的;它們不一樣的地方是~一個洞口是大的,一個洞口是小的;一個瓶子是一個洞口,另一個瓶子有兩個洞口!”當我分析完瓶子“一樣”和“不一樣”的地方後,我將一個完整瓶子和一個兩端被挖空的瓶子擺地上,而我手中拿著另一個兩端被挖空的瓶子,我跟心怡說:“心怡,你去找跟老師手中長得一樣的瓶子給老師~”,正當心怡的手在地上兩個瓶子游來游去時,這時瀅羽“又~”來幫心怡的忙了,她牽著心怡的手去拿兩端被挖空的瓶子給我,我再跟心怡說:“心怡,你去找跟老師手中長得不一樣的瓶子給老師~”我一說完立刻將目光轉向瀅羽說:“李瀅羽,妳不要再告訴妹妹答案了,妳讓妹妹練習找答案..”,結果心怡才伸出手準備要一把抓時,瀅羽“又~“忍不住牽著心怡的手去拿完整的瓶子給我,所幸心怡也都很配合姐姐的手勢,沒有氣憤到將姐姐的手丟得遠遠的,但是..我真的很想做一件事,那就是幫瀅羽改名為”(妳(李)嘛)幫幫忙!“~接下來我要利用”瓶子+乒乓球“考考大家的”數量保留概念為何?!“(數量保留概念=實歲7歲開始發展=兩列物品的數量相同,將其中一列集中或排出其它形狀,但另一列完全不動它,最後孩子的答案仍是”兩列物品數量還是一樣多“!)..我拿出3個保特瓶+3顆乒乓球,我將3個保特瓶排上列,3個乒乓球排下列,我在排時特別將這兩列一一對齊,也就是第一個瓶子對齊第一顆乒乓球,第二個瓶子對齊第二顆乒乓球..以此類推,排完後我帶著他們清清楚楚地數這兩者的數量分別為”3個保特瓶.3顆乒乓球“,待他們都了解這兩者的數量都確定為”3“後,接下來我刻意將下列的3顆乒乓球”集中“為短一點的一列(3個保特瓶維持不動),然後我說:”瀅羽,保特瓶多?還是乒乓球多?還是它們都一樣多?為什麼?“瀅羽指著”保特瓶“說:”保特瓶多,我覺得它沒有黏在一起!“詠綦說:”乒乓球比較多,它沒有連在一起!“..呵呵,其實瀅羽和詠綦的答案我真的見怪不怪,因為這階段的小孩在看待事物本來就是”眼見為憑+自我中心(以自己的觀點去評價事物)“,那我既然預料他們會這麼答,又為何我要問他們?原因是”我要再次見證我的經驗無誤而已!“..我將一樣多的字卡給心怡,我說:”心怡,它們誰多啊?!還是它們一樣多呢?“結果心怡將兩張字卡分別放瓶子和乒乓球旁邊,雖然心怡啥都沒說,但我想或許心怡是”中庸主義“者,因為唯有”中庸”,瓶子和乒乓球才不會打架!~今天遊戲我覺得挺好玩的,但主要我也是滿心期待想觀察他們的“手眼協調如何?”..我請邦名來當大家的投手,心怡當第一位接球者,正當球從瓶子滾下來時,心怡雙手掌心朝上並打開迎接球的大駕光臨是沒錯,但是她的雙手也打太開了,以致球就從她的雙手中間掉了下來,還好心怡也以此為樂,沒有以此為恥;詠綦還挺絕的,當球快要掉下來前,他乾脆伸手進去瓶內等待球的降臨,等球掉進他的掌心後,他就直接將球給“挖”了出來,堪稱“挖功”了得啊;瀅羽做事大部份都是光明正大的,所以詠綦的“挖功”她一點都不會崇拜,她呢是直接把手堵在瓶口,這樣一來就能輕而易舉接住球了,大家看看,我們瀅羽是不是比君子還君子呢?!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對對書(玅瑾老師) 

    數概念包含:配對(兩者配在一起後可以共同完成某事,例:湯匙+碗=吃飯).對應(一樣的跟一樣的擺一起).分類(相同性質放一起).序列(按照順序排),今天的“對對書”-上半頁:將色卡依紅黃藍綠排列;下半頁:依綠藍黃紅排列,最後找出上半頁與下半頁相同顏色的色卡,這是屬“對應”,“對應”有了,那麼我將在進行此活動前先來個“分類”與“序列”..我拿出了以往較少介紹過的“(藍)橢圓形.(紅)六角形及(黃)長方形”各4個,我先一一介紹它們的名稱~當我拿出橢圓形時,詠綦說:“像蛋”,聽到“像蛋”,瀅羽立刻補充說明:“像老師生雞蛋一樣”(真不知瀅羽那隻眼睛看我生過雞蛋了?!),我說:“對,這個形狀很像雞蛋,它的形狀叫”橢圓形“!”這時詠綦就說:“像蛋一樣是橢圓形!”..接著我拿出六角形,這時詠綦和瀅羽就說:“三角形”,我說:“不是,三角形是有三個角..”,這時邦名就說:“六個角就是六角形!”我說:“對,六個角就是六角形,那你們一起來數數總共幾個角?”當我說:“一起數”時,詠綦和瀅羽就數著:“1.2.3.4.5.6.7.8”,為了擔心心怡“誤學六角形=八個角”,我立刻制止詠綦跟瀅羽並帶著大家一起數六角形的六個角說:“1.2.3.4.5.6,六個角就是六角形”,數完我順便拿起三角形數它的三個角“1.2.3,三個角就是三角形”,好讓他們可以跟六角形作個比較,完後我也拿起長方形,我說:“這個叫長方形,也可以叫四角形,因為它有1.2.3.4,4個角..!”簡單介紹過形狀後,我先將(藍)橢圓形.(紅)六角形及(黃)長方形各拿一個排成一列,接著再拿第2個(藍)橢圓形.(紅)六角形及(黃)長方形排在第二列:

(藍)橢圓形.(紅)六角形.(黃)長方形

(藍)橢圓形.(紅)六角形.(黃)長方形

完後,我將形狀拿給心怡,要她繼續跟我排出一樣的顏色與形狀,當然,2歲多的孩子鐵定還沒啥“秩序感”,所以心怡不管抓到哪個顏色的形狀,她都是靠她的直覺“想怎麼排就怎麼排”,不過這也無所謂啦,因為“參與的精神”才是我最重視的..心怡排完後我將形狀再重新分類排整齊:

(藍)橢圓形.(紅)六角形.(黃)長方形

(藍)橢圓形.(紅)六角形.(黃)長方形

(藍)橢圓形.(紅)六角形.(黃)長方形

(藍)橢圓形.(紅)六角形.(黃)長方形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作-押印畫(玅瑾老師) 

押印畫的做法是這樣的:將蔬果先切成平面,最後用蔬果的平面部份沾墨汁蓋印在圖畫紙上!其實這工作要稱“蓋印畫”也行,不過我倒覺得課程名稱訂啥都無所謂,重要的是孩子能從我設計的課程中啟發了什麼?!啟發他們什麼我也都無所謂,畢竟我的人生總有一個觀念:人家教你釣魚的方法,你必須永遠心存感激;而你會善用釣魚的方法才是教你釣魚撇步的人的用意!~好啦,人生道理道不盡,只看是否去實踐,所以我們就開始進行課程吧..“蔬果”是今天的主角之一,記得以前我曾教他們認識“分數(1/2,1/3..)”,“分數”是邏輯之一,而“等份”也是邏輯之一,我喜歡給孩子很多“邏輯概念”,因為“邏輯”正是解決問題的要訣,所以很重要!..因為他們第一次接觸“等份”,所以現在我就善用蔬果之一的小黃瓜來解釋什麼叫作“?等份”~首先我拿出小黃瓜讓他們摸摸看,我隨性地問瀅羽:“小黃瓜長得怎樣啊?!”瀅羽說:“它長得軟軟的!”我問詠綦:“你覺得小黃瓜長得怎樣呢?”詠綦把小黃瓜橫放地上說:“它像蹺蹺板!”我說:“老師呢覺得小黃瓜長得”細細長長的“,小黃瓜”又細又長“~”,“細細長長=又細又長”,其實“成語”對孩子也是一種刺激,我喜歡給孩子各式各樣的刺激,我只有一個目的:我教出來的學生內外氣質絕對宇宙不同,絕對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好感覺,這就是我的成就感!..我拿出字卡6等份,然後先將小黃瓜從中間切下去,最後再左右兩邊各切2刀,結果就將一條小黃瓜切成6小塊(等份)了,我示範6等份後馬上拿一條小黃瓜給瀅羽,我請瀅羽也將這條小黃瓜切成6等份,一開始瀅羽從小黃瓜的中間對半切,我心想:“很好,剛才都有看我怎麼切!”..接下來她再從兩個對半的小黃瓜各切一刀,我心想:“不錯嘛,切得很有秩序感!”..接著她又從左右對半的小黃瓜再各切一刀,我心想:“這也太厲害了吧,這樣嘟嘟好就切成6等份了!”但還沒等我開口說要幫瀅羽放煙火慶祝時,瀅羽開始以“快馬加鞭”的速度將6等份的小黃瓜切切切切切切切..,我眼看著她在“黑白切”立刻制止她:“不要再切了啦..”,這時詠綦在旁附和說:“ㄚ ㄏㄜ~妳完蛋了喔..”,瀅羽就跟詠綦說:“我要切得小片小片的啊..”,這時我說:“現在不是當廚師的時間啦..”,說完我就留下6塊小黃瓜,其它置盒內..;接下來我請詠綦將一條小黃瓜切成“4等份”,一開始詠綦從小黃瓜的1/3處切一刀(共2等份),再從2/3的部份再切一刀(共3等份了),切完詠綦就傻笑了,這時瀅羽就跟詠綦說:“2(刀)喔,要再切(1刀)~”,但詠綦實在不知剩下的一刀要從何切起?於是瀅羽就握著詠綦的手開始又來個“黑白切”,看來以後瀅羽很適合去賣“黑白切”,每天登門的第一位客人鐵定是詠綦..黑白切結束後,我請詠綦只留4等份的小黃瓜在盤子裏,剩下的全放盒內,結果詠綦“黑白留.黑白放”,盤內就剩1等份的小黃瓜,體諒“第一次總是比較緊張”,所以我不怪他們的“黑白來”,所以我就在盤內留下標準的“4等份小黃瓜”;最簡單的“2等份”就留給心怡了,因為只要切下那1刀,一條小黃瓜便立刻變2等份囉..只是心怡拿著刀子只會“輕輕地刺一下”小黃瓜,而且刺完她還跟我說:“好了!”但因為刺太輕,所以小黃瓜一點傷也沒有,就因為沒傷,所以心怡笑得可開心了,因為證實了“小黃瓜真的不是她殺的”,為了呈現真正的“2等份”,所以我請瀅羽.詠綦和心怡手握手一起將小黃瓜給切下去,對,就是要一刀斃命,結果~“2等份.4等份.6等份”通通有了,接下來我就要善用這些等份來讓他們好好認識“平均分配=一樣多”的概念..我拿出2個盤子並先示範“6等份”,其實要給孩子新概念我都會擅用“口訣”,“平均分配”我所發明的口訣是:“你一個.我一個.你一個.我一個..”,也就是要“輪流發”的意思,所以將6等份的小黃瓜平分到2個盤子我就是邊唸口訣邊輪流發到2個盤內,所以分到最後每個盤子都有3塊小黃瓜..接下來我就讓瀅羽和詠綦分別來將“6等份”和“4等份”的小黃瓜“平均分配”給2個盤子,結果真的不是我在臭彈的..我發現瀅羽和詠綦在平分“6等份”和“4等份”時,還真的學我唸著:“你一個.我一個.你一個.我一個..”,而且還是“輪流分”,最後還分對“3塊/盤;2塊/盤”,想想數個月前我要他們平均分配餅干給大家時,他們兩人都是“想分幾個就分幾個”,就是有一種“我喜歡分幾個,沒什麼不可以的”那種感覺..,沒想到才經過幾個月的洗禮,他們變精光了,呵呵,他們可真的是我的好徒弟啊;我們還有一隻心怡沒提到~我請心怡將2等份的小黃瓜平分到2個盤子裏,結果心怡一把抓起2塊小黃瓜並將它們放到1個盤內,這時瀅羽出聲說:“吼!”還好心怡搞不清啥是“吼”,所以她只是冷冷地看著姐姐,最後詠綦和瀅羽便牽起心怡的手放小黃瓜,放時他們還會說:“你一個.我一個”,雖然心怡可能不懂姐姐哥哥在唸什麼,但她可是樂得笑呵呵呢,哇~這種“我的家庭真可愛..”的畫面就是我要的家的感覺啊!~時間剩一點點,我趕緊將準備好的蔬果切開,再將它們沾墨水蓋印在紙上,當我在做這個動作時,詠綦開心地說:“好像印章一樣”,我驚訝地回說:“是的,這個就很像印章,這個就可以拿來當成印章!”..因為時間所剩不多,所以我就不再花時間跑來跑去協助他們進行押印畫,我讓他們自己動手,說真的這也是個“賭注”,沒關係,放手一搏或許可以帶來驚奇..哇哈哈,太好了,這三個小矮人真的不用我幫忙,竟然自己完成了押印畫,完成後桌子竟也一塵不染,這代表什麼??代表他們已經長大,已經懂得規範,已經可以出頭天啦,難怪今天的我沒有滿頭大汗,真好!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學-梅氏帶(玅瑾老師)

特別的科學實驗是這樣進行的:將長條紙先扭轉一次再黏貼長條紙的兩端,最後從中央剪開便成為長度比未剪前更長卻扭轉兩次的梅氏帶!~“長度+扭轉”是今天我要給他們的“新概念”,正因為詠綦和心怡的發展越來越頂尖,所以“長度”我就不再停留在“長”而已,“扭轉”我也不想只給他們只有“扭轉”的概念,“長度+扭轉”是“廣度課程”,“長.很長.更長+扭轉扭轉再扭轉”便是“深度課程”,我一直認為孩子的學習一定要重視“廣度和深度”,先給廣度再給深度,如果孩子的學習永遠只停留在“廣度”,那孩子所散發出來的氣息就是永遠會缺少了一種東西~叫作“質感”,我挺重視孩子的質感的,因為有質感的人在思考事物方向時一定會從“多角度去思考”,絕對不會被世俗所拖垮!~首先,我為了要呈現今天我想給他們的新概念~“長.很長.更長”,所以一上課我比出左右手的食指說:“我們要長.很長.更長喔..”,這時詠綦就說:“要短的”,我說:“先長的再說..”,說完我就先請詠綦用他雙手的指頭比出“長”的距離,結果詠綦就伸出他右手的大姆指說:“長”,雖然詠綦比的並不是我要的,雖然他短短的姆指還不足以代表“長”,但這是他的想法,我一定要尊重他,所以當詠綦比完後我就說:“好,這是”長“,那”很長“呢?”很長“怎麼比呢?”我一說完詠綦就伸出他右手的“中指+無名指+小指”,共3根短指跟我說:“這樣是”很長“!”我看了雖然很想笑,但還有“更長”的題目要問詠綦,所以我勢必得忍著不能笑,不然接下來詠綦的答案一定很不自然..,我跟詠綦說:“”長“是這樣(大姆指),”很長“是這樣(中指+無名指+小指),那”更長“呢?”我一說完詠綦就把他右手的5根手指頭通通都拿出來比,也就是他比出“5”,然後很有信心地說:“這樣!”為了不打擊詠綦的信心,我說:“好,詠綦是這樣比的,那老師比的跟你不一樣喔..”,我一說完便請詠綦和心怡試著跟我用左右手的食指分別比出“長.很長.更長”的長度(距離)..詠綦比得很標準,看來他又多學到一種“呈現長度(距離)”的方式了,心怡呢?可能剛才受詠綦比“姆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五指頭”的影響很深,所以她老是在研究~“到底要比YA好?!還是比OK比較恰當呢?!”當心怡一直在猶豫不決時,詠綦點醒心怡說:“妹妹太短了(用手指比太短了),要很高(要像比身高那樣,把手舉很高)..”更長“是毛毛蟲的,蝸牛的..”詠綦說到最後便把他的指頭放地上擺出毛毛蟲在蠕動的樣子,做出蝸牛在慢慢爬的樣子..看來詠綦中“手指頭”的毒也挺深的,這也難怪心怡看到最後連周公也來找心怡洗腦了,因為周公的出現,心怡頓時哇哇哭起來,詠綦見著便對著心怡說:“要處罰了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哇,數得還真”快狠準“),要打了喔~打(若真打,心怡就立刻打113家暴專線了)..”,詠綦恐嚇心怡1分鐘還是沒作用,最後詠綦只好放棄,然後對失去理智的心怡說:“亂~發~脾~氣~~!”~為了要呈現“長.很長.更長”的概念讓他們知道,我在界線上分別貼上3張字卡:很長更長,並準備了6支等長的玩具,我先將1支擺字卡處,接著我將剩下的5支交給詠綦排出“很長(2支),更長(3支)”,結果詠綦分別在字卡:很長更長處各併排了2支,然後很認真做出吃飯的樣子跟我說:“2個筷子要吃飯,要像水果叉來吃!”..詠綦只想著“吃吃吃”,難怪心怡在旁看了都搖頭不吃,只顧著哭,連筷子都不想去動了~!看著心怡只顧哭的份上,我得趕快進行下個題目,免得她想到又要出啥絕招讓我接招了..我拿出一張長條紙示範如果將它“扭轉扭轉再扭轉”,為了呈現3次扭轉,所以我再唸時特別放慢速度,我的目的就是要他們去發現~“是要扭轉3次才對唷~”..詠綦一拿到長條紙真的有做了“扭轉”的動作,而且還真的有把紙扭轉成功一次,正當他還想成功第二次時,他發現“台上一分鐘,台上十年功”,但他才三歲多,還差六年多才能練到十年功,所以最後他只好放棄不扭了,改成用“捲的”,就像捲春捲那樣用捲的,話說詠綦捲的功夫真的還不賴,只是捲完他卻沒將它當成春捲來吃,而是當成公車來開,還說:“像公車一樣!”..心怡呢??唉~~她真的中周公的毒很深啦,還是一直哭個不停,最後連詠綦都忍不住跟心怡說:“乖啦,老師要生氣了..”老師不會真生氣,老師只會生悶氣啊~!~好啦,你們最愛使用剪刀啦,梅氏帶老師先幫你們貼好,你們就專心剪個夠...心怡在老師的協助下完成了一條很長很長的梅氏帶,詠綦在自己的自信中剪出了一條自稱要綁在自己頭上的繃帶,詠綦還樂得跟我們說:“要受傷了,要站這邊!”..詠綦,你不是說受傷的要站好,你怎麼帶傷樂得跑來跑去呢?ㄛ~我知道了,原來你頭上的繃帶只是個幌子,其實它是“必勝”帶,這也難怪你樂得像“你已經戰勝全世界”似的..是啊,人生目標是要自己去訂.自己去闖的,老師也都這樣做,所以到現在才能~“一步一腳印,築夢又踏實!”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體能-平衡木(玅瑾老師) 

   因為我專業,所以我懂“動靜皆宜”對孩子的重要性,論教育環境而言,我一直認為影響孩子人格發展最重要的並不是學校的“硬體設備”,而是整天和孩子朝夕相處的“老師”,老師的身教言教,甚至老師的智慧影響孩子甚鉅,即便在不優的硬體環境下學習,一位有智慧的老師也能將學習化腐朽為神奇,總之,“老師”很重要!..在學習上,我不喜歡讓孩子一直動一直動,我也不喜歡讓孩子靜到我都懷疑他們是否還在呼吸?!所以我擅長以“遊戲”帶入“學習”,而“體能”就是其一,今天的體能:“站在平衡木上將手中的球往地上丟並接住彈回來的球”,如果只是讓他們玩玩這樣的遊戲,一堂課下來,他們一定只覺得“真好玩”而已,我覺得這達不到我要給他們的“學習”,所以上每堂課前,我一定先備課我要給他們“額外的常識或知識”,舉凡:語文.數..等概念,換言之,我很重視孩子學習的“廣度與深度”,因此這也隨時在考驗著我該用啥角度切入才能因材施教,所以~我也常在學習!~今天的體能是這樣上,而“拍球+平衡”正是我要觀察他們的重點,“拍球”攸關到“他們可以拍幾下球”,這“幾下球”就跟“

數”有關,所以一開始上課我先拍個球給他們看,為了讓他們看清楚拍球的技巧,所以我只“拍1下球”就好,“每次1下”就足以讓他們看得清清楚楚怎麼拍球才能接到球,說也奇怪,每當我拍1下球,瀅羽.詠綦和心怡就笑翻天了,真的是笑翻天,真的是“1下”就能滿足他們囉..當我示範後,接下來我要觀察他們是否真有“數量”概念,也就是拍球“5下”,就真的會拍出“5下”..,以此類推!我事先已寫好字卡5下 3下 1下,我請瀅羽拿著這3張字卡讓詠綦來抽出1張,詠綦抽到了5下,我請詠綦“拍5下球”,詠綦開心地將球往地板丟再立刻接住,我說:“你要一直拍一直拍一直拍,就拍5下再接住..”,詠綦笑笑地說:“ㄛ!”說完他開心地將球往地板丟再立刻接住..屢試不爽,其實無所謂啦,反正我也看出詠綦接球接那麼準=他的手眼協調發展相當好..這樣就夠了,還有他那燦爛的笑容,真的就夠很多了;換詠綦拿著這3張字卡5下 3下 1下讓瀅羽來抽出1張,瀅羽跟詠綦說:“我要9,我要10,我要30”(呼~瀅羽也太x心.貪x了吧..),詠綦說:“沒有啊??”瀅羽說:“我要13”,結果詠綦就拿3下給瀅羽,接著我請瀅羽“拍3下球”,瀅羽跟詠綦一樣~很開心很開心地將球往地板丟再立刻接住,我說:“妳要一直拍3下才能接住..”,我一說完瀅羽一樣很開心很開心地將球往地板丟再立刻接住,看來她跟詠綦是同黨的~手眼協調好得很;換瀅羽和詠綦一同拿3張字卡5下 3下 1下給心怡抽出1張,但還沒等心怡伸出手,瀅羽就拿1下的字卡給心怡,心怡開心地抱著球,然後將球丟得遠遠的再開開心心地跑去撿球,每次她一丟球就說:“拍”,每次她將球撿回來時,詠綦就開心地說:“輸了!”..看來不管拍幾下的球對他們好像都不重要,他們心中只要“你開心.我開心.他開心”就不錯了!~延續拍球的“次數”,接下來我要看看他們是否有“合成”概念,也就是“?下+?下=(合起來)?下”..,為了方便數數,所以我拿出字卡1下5下並配合手指頭,我問瀅羽:“1下5下合起來是幾下呢?”瀅羽跟我一樣都比出6根手指頭,但她指著我的5根指頭卻忘了數另外的1根手指頭跟我說:“合起來是5下,數到5(其實瀅羽連數都沒數)就是要說5下!”我拿出字卡3下5下並配合手指頭,我問詠綦:“3下5下合起來是幾下呢?”詠綦很認真地數著我的5根手指頭說:“1.2.3.4.5,5下~”,雖然詠綦忘了數另外3根手指頭,但他會“數1根才唸1根”,這跟我教他們識字的技巧“唸1個字指1個字”是一樣的,這表示~詠綦真的有在學習,不是開玩笑的;我出簡單一點的題目給心怡,好讓她有點兒成就感..我拿出字卡3下並比出我的3根手指頭,我跟心怡說:“妳也跟老師一樣比出3根手指頭..”,結果心怡把她的10根手指頭通通打開,還把其中的3根跟我的3根緊緊地貼在一起呢,看來才2歲多的心怡早就知道這招~考試的時候通通寫o,反正總會答對1題的,至少還有1分可得呢~!~上面談的都是“拍球“,接下來我要跟他們談談”平衡“,我跟他們說:”平衡就是你的身體都不能東倒西歪!“接著我就以”金雞獨立“的站姿站在平衡木上,然後許久都沒掉下來,這表示我的平衡感還不賴..,接下來我要他們也發明一種讓自己平衡在平衡木上的方法,而且還要幫這方法取個名字..,瀅羽和詠綦都是用”雙腳站平衡木上“,瀅羽跟我說:”這是踩紅蘿蔔的ㄏㄨㄤ法!(還好我正音能力不差,還聽得出瀅羽的“此ㄏㄨㄤ是彼方”!)“ 詠綦跟我說:”我的是踩汽車的方法!“至於心怡用的是啥方法呢???我問好幾次她都不回答我,因為她正開心地將平衡木當成一條水溝,然後開心地跨過來快過去的,我看我就幫她取個”跨來跨去的方法“比較快吧~!~”拍球“和”平衡“都試過了,現在我們就將它們兩者結合,這樣就能看出誰有真實力了??...我覺得小孩真的是不能”一心二用“,因為瀅羽.詠綦和心怡竟然不約而同(真的是沒約好的)~拍球就忘了走平衡木,走平衡木就忘了拍球,哈哈哈,看來他們三人要跟我學的功夫還挺多的~~~~~~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冷熱.乾濕(玅瑾老師) 

    “冷→熱.乾→濕”是”相反詞”,“相反詞”在以往我已教過不少,例:大小.胖瘦.高低.上下,而“冷→熱.乾→濕”的相反比較大概是他們第一次在課堂上接觸,因為是“第一次”,所以我習慣利用實物實地做給他們看,這樣他們才能“勿忘它”!~ 【冷.熱】為了表現出“冷”的感覺,所以我在水中加了冰塊,為了不讓他們燙傷,所以我以溫水代表“熱”,“冰水.溫水=冷.熱”,那我們先將【乾.濕】暫放一邊,先從【冷.熱】開始,一步一步來,這樣他們才不會搞混今天我要給他們的到底是什麼?!..在讓他們觸摸冰水和溫水前,我很想了解他們對“感覺的定義是什麼?”瀅羽說:“感覺就是水的感覺的意思!”詠綦說:“感覺是冰塊!”看來小孩真的是現實的,看到誰對他好他就跟誰走,看到眼前有什麼他就說什麼..,“感覺”這東西的確很抽象,沒錯,想要把它說清楚是比較難的,不過“白話+舉例=小孩的最愛”,所以我說:“感覺就是~我覺得詠綦今天穿這件衣服看起來好帥;今天瀅羽的臉看起來多了一點肉,我覺得她昨天應該吃了很多東西;心怡看起來很想睡覺的樣子,我覺得她昨天晚上睡覺時一定都夢到老師對她哈哈笑..,感覺就是我覺得怎樣怎樣怎樣..“!”我認為孩子要有自己的感覺,不管他們的感覺是對是錯,大人都要鼓勵他們說出自己心中的感覺,尤其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鼓勵他們這麼做,因為這是培養他們的自信,自信之餘,大人一定要尊重每個小孩的感覺,少點兒否定,多點兒鼓勵,因為孩子的安全感也是從他們的自信中建立的,而自信來自大人的肯定!~感覺定義略之後,我請他們分別觸摸冷水和溫水,之後我問詠綦:“你摸冷水的感覺是什麼啊?”詠綦說:“是冷冷的.燒燒的!”我問瀅羽:“妳摸溫水的感覺是什麼啊?”瀅羽說:“是冷冷的感覺!”心怡還無法說出心中的感覺沒關係,因為或許她還不曉得要如何形容自己的感覺,所以我就用表演的方式來測試心怡了不了解“什麼是冷?什麼是熱?”..我將冷水和溫水擺心怡面前,我拿了張字卡給心怡,接著我擺出“假裝摸了之後會發抖的樣子”,之後我問心怡:“字卡要放在哪裏?”結果心怡把它丟進冷水裏;我再拿了張字卡給心怡,接著我擺出“假裝摸了之後會很燙的樣子”,之後我問心怡:“字卡要放在哪裏呢?”結果心怡把它丟進溫水裏,這時瀅羽看不下去了,她跟心怡說:“妹妹,不是什麼都要放進水裏啦!”心怡有聽見瀅羽的話,所以她立刻將兩張分別在冷熱水的字卡“撈”起來,然後哪兒也不敢丟了,牢牢地捏著字卡最穩當!~【乾.濕】接下來我讓他們感受一下乾.濕的明顯差別..我準備了兩條一模一樣的乾毛巾,我將其中一條淋上水,所以很明顯地這兩條毛巾一條是乾的,一條是濕的,我為了確定心怡了不了解“乾濕的差異”,所以我將瓶裝水交給她,我跟心怡說:“把”濕“毛巾再淋濕~”,結果心怡一拿到水就毫不考慮地在剛才我已淋過的毛巾上再淋上水,這時我問詠綦和瀅羽:“心怡有沒有答對啊?!”瀅羽就很大聲地說:“妹妹答錯了,因為她剛才倒太多水了~!”我想瀅羽忘了補一句:“我擔心心怡再這麼做下去,總有一天會步上我的後塵!”..接下來的詠綦和瀅羽我得考考他們難點兒的題目,因為我已經肯定他們的腦早已進化不少了..我將相反詞冷熱   乾濕同時擺出來,接著我另寫字卡,並將它們分別裁成3等份,是的,我將字卡變成了“拼圖”,我請瀅羽拿拼圖字,詠綦拿拼圖字,接著請他們看著相反詞冷熱 乾濕拼出手中的拼圖字卡,剛開始詠綦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所以他一直看著瀅羽姐姐“到底在做什麼?”瀅羽知道我的題意,所以她拿著被分解的“冷”字一直拼一直拼一直拼字,前兩半她試圖轉方向幾次,不久找到媒合線就將它們結合了,最後一小部份她喬好久好久,始終都沒放棄過,終於終於被她拼好了..;詠綦看完姐姐的拼法後,他還是不知如何下手,最後瀅羽乾脆協助他,結果一下子就將“乾”字拼好了,速度還比剛才拼“冷”時還快,所謂“團結力量大”就在此..正當哥哥姐姐在拼字時,心怡在做什麼呢?她啊可是在仔細研究著是要給哥哥姐姐o或x,因為評審是要很正派的,歪了就浪費父母努力生她養她育她的心了,所以慎重很重要!..好啦,“冷熱.乾濕”的實務都練過了,最後開放讓大家來摸摸剛剛摸不夠的...我就知道“冰塊你們最愛”,那我就爭隻眼閉隻眼讓你們摸個夠,誰叫老師也曾經童年過~!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作-魔術小畫家(玅瑾老師) 

  一學期下來“工作課”不少堂,但我盡可能查遍所有資料,盡量引導他們進行“千變萬化”的工作課,我只有一個目的,就是“透過千變萬化課程,激發孩子潛能”,這就是我與眾不同的“潛能”,這就是我的資質,這就是我從事幼教近20年的努力與用心,無老師能模仿的~!~魔術小畫家的工作課真的很魔術喔:“沾食塩水在紙上作畫,再用複寫紙按壓,最後紙上就會出現圖案(即有食鹽水畫過的部份不會有複寫紙痕跡,沒有食鹽水畫過的部份會有複寫紙痕跡,所以白紙上就會明顯呈現出用食鹽水作畫的圖案!)”..食鹽+水=食鹽水,“加法”是數概念之一,法律上並沒規定“幾歲才能學加法”,我認為孩子學什麼都不打緊,重點是大人一定要用對方式,而不是因為私慾只顧著對孩子揠苗助長,這是教育上最忌諱最要不得的事,“加法”可不可以教?!當然可以,只是在詠綦.瀅羽和心怡對“加法“一點概念都沒有時,我就得先從他們的”生活經驗 中先著手,否則您只顧著拿槍對著他們的頭頂說:“說,你給我說,1+1=?,不說就一槍斃命”,我看還沒等孩子說出答案,您早就被自己一槍斃命了..!以往我都是先請大哥大姐示範,現在我就要請心怡先來示範她的生活經驗:“鹽+水=食鹽水..我在盤子上倒了些鹽,再倒些許水,接下來我交給心怡一支”烤肉刷“,當我拿出烤肉刷時,詠綦就說:”那個可以刷的“,瀅羽也搶著說:”那是在刷電腦的“..我說:”對啊,烤肉刷不是只能在烤肉的時候才能用,你們看,現在我要請心怡拿著烤肉刷把水和鹽攪拌攪拌..“,心怡一拿到烤肉刷笑翻了,她大概心想:”天花板怎麼會在這個時候掉下這麼棒的禮物給她呢?!沒人送過她這麼棒的禮物的,原來人類比天花板還不如啊..“,心怡一拿到烤肉刷後,笑瞇瞇地將刷子從盤子的右邊輕輕刷過左邊,再從左邊以旋轉一圈的方式”拉一下“盤子,最後將刷子移到盤子中間”點一下“後把刷子拿起來確定一下”她已經加持完畢“,在加持的過程中心怡一直唸唸有詞:”攪拌,攪拌攪拌,攪~~拌!“ㄛ~原來心怡加持的咒語是”攪拌“啊,我偷學起來了!好的,既然”水和鹽“已經被心怡加持完畢,那接下來我就有戲可唱了..我拿出許多張字卡說:”鹽+水=食鹽水碗+湯匙=吃飯,那~瀅羽,老師+瀅羽=  ..“,瀅羽指著=的後面說:”等於“白白”的!“我說:”不是,聽好喔,碗+湯匙=吃飯,那老師+瀅羽=  “,瀅羽想了一下說:”等於吃飯!“我說:”好,老師+瀅羽=吃飯,那  +  =  呢?“瀅羽馬上說:”碗筷+狗“,我立刻接著說:”=什麼呢?“瀅羽就說:”+趴趴熊“,我說:”碗筷+狗+趴趴熊=什麼呢?“瀅羽很認真地接著說:”還有+兔子“,我說:”妳不能再加下去了,妳要趕快說=什麼?“瀅羽就說:”=吃!“我說:”好,姐姐說..碗筷+狗+趴趴熊+兔子=吃!“我將題目”替換語詞“改問詠綦:”鹽+水=食鹽水碗+湯匙=吃飯,那~心怡+詠綦=  呢?“詠綦很開心地說:”=吃飯要加魚“,我說:”好,心怡+詠綦=吃飯要加魚,那~  +  =  呢?“詠綦立刻指著我的相機和牆壁說:”照相機+相機=插座“,哈哈哈,雖然詠綦和瀅羽的”加法很自創“,雖然心怡靜靜聽著哥哥姐姐無厘頭的答案,但是我認為我用這樣的方式引導他們”認識加法“應該有一定的效果,應該!~鹽+水=食鹽水是今天的主角之一,主角之二便是”複寫紙“,在還沒真正進入工作課前,我想先讓他們了解一下”複寫紙“真正的功用,因為我認為”之其所以然“有助”理解力“的產生,理解力夠了,自然能夠在逆境中生存..我在複寫紙下面墊一張白紙,接著我用筆在複寫紙上面畫了一隻豬,這隻豬是瀅羽要我畫的,還好畫完後她沒有要求我將這隻豬牽到北京,她只挑了我”沒畫豬的身體“這個毛病而已..好啦,所謂”有福同享“並不是我要他們一同跟我享用這頭豬,而是我發給心怡.詠綦和瀅羽一人一支筆,我請他們也來複寫紙上面作畫,親自體驗一下”複寫紙“的神奇~~當他們開開心心.快快樂樂亂畫一通後,我將複寫紙拿走,白紙上呈現出”抽象畫“,這時我拿出字卡說:”哇~,複寫紙好特別好神奇,瀅羽,還有好什麼呢?“瀅羽立刻說:”好漂亮“,我說:”複寫紙好特別好神奇好漂亮,詠綦呢?“詠綦想了很久,最後用雙手遮住雙眼說:”我不知道..“,我說:”哇~,原來複寫紙好特別好神奇好漂亮好不知道..“,瀅羽和詠綦聽到我說:”好不知道“時,瀅羽就大笑了,詠綦就偷笑了,他們應該是在笑~”老師化腐朽為神奇的功夫也太厲害了吧?!“..其實不是老師厲害,老師只是要鼓勵大家”勇敢說出自己的想法,想法對不對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想法”!“既然每個人都要有想法,那心怡的想法是什麼呢???我看著心怡說:”複寫紙好特別好神奇好漂亮好不知道,還有好什麼啊?“自古以來,只要我笑瞇瞇地靠近心怡,她就覺得我一定又有好事的,因此她就會只顧著嘟起嘴跟我撒嬌,所以這回也不例外,要她說出個所以然來,她就只顧著嘟嘴,那好吧,我就用”複寫紙好特別好神奇好漂亮好不知道好嘟嘴“作個複寫紙的結論囉!~~為了讓大家更有成就感,所以雖然食鹽水剛剛已經被心怡拉過了,但我仍交給他們一人一支烤肉刷,這烤肉刷不是讓他們來刷我剛剛畫的那頭豬的,而是讓大家攪拌食鹽水的,攪完再將烤肉刷當成畫筆在紙上作畫,最後拿複寫紙壓壓壓...看見他們三人從頭笑到尾,肯定這堂課讓他們成就感十足,誰叫他們的老師要這麼善解人意呢?!習慣很難改的...................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學-沉入水中的乒乓球(玅瑾老師) 

    有時我還挺佩服自己在培養或觀察孩子發展還挺有一套的,尤其在“邏輯思考”方面,我這樣的能力書上是沒教的,全都靠我“自學+經驗+專業+還算會變通的腦”形成的,我在觀察孩子各方面發展的角度真的是異於其他老師,也可以說很少老師會像我這樣教育孩子,我的教育方式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盡,更不是出個書就可以明瞭,而要了解我的為人及教育方式通常是靠~“每天放學時間,我跟家長進行親師溝通”,只有“每天面對面跟我溝通”,一點一滴累積下來,就能體會“我在每個孩子身上用盡多少心思了”!~實驗:寶特瓶底部切開,瓶口朝下,放入乒乓球,從上方倒水,再將瓶口浸入裝水臉盆,此刻乒乓球會從瓶內衝出!原理:當瓶口朝下,放入乒乓球,從上方倒水時,因為乒乓球上方承受水壓力,下方接觸的是空氣,在沒有水壓重量的情況下,乒乓球就會被來自上方的水壓壓住而不會浮(衝)上來;反之,當瓶口浸入裝水臉盆時,此刻乒乓球也會承受下面水的浮力,所以就會從瓶內衝出!~好啦,既然我準備了很多顆乒乓球,那麼我就先利用這些乒乓球來帶給他們新的數學概念~“比較概念(多多少)”,當孩子已經擁有某些概念後,我喜歡再給他們一點新概念,當新概念又變舊概念後,我又會再教一點新概念..我給的概念都是一點一點給的,如果真要說..那就是孩子讀越久,我就絕對能給他們“廣度+深度”概念!..首先,我將乒乓球分成“一顆”和“數顆(一堆)”來放,我指著它們說:“瀅羽,這兩邊的乒乓球哪裏一樣?”瀅羽指著“一顆”乒乓球說:“這裏一樣!”我又說:“是哪裏一樣?”瀅羽改指“一堆”乒乓球說:“這裏一樣!”我說:“不是,妳是要跟我說它們哪裏一樣?”瀅羽又改指著“一顆”乒乓球說:“這裏一樣!”我說:“不是不是啦,我是要妳跟我說它們哪裏一樣?”瀅羽想了一下,她開始“輪流”指著“一顆”和“一堆”乒乓球說:“這裏一樣,這裏一樣,這裏一樣,這裏一樣..”我說:“好吧,那詠綦呢,你覺得它們哪裡一樣啊?”

詠綦說:“是形狀的球的這邊!”嗯,還不錯,雖然詠綦說不出“它們一樣都是球體”,但至少他有發現它們“形狀”是一樣的..瀅羽可能發現詠綦既然可以說出和她截然不同的答案,瀅羽就說:“換我講!”我說:“好,那妳覺得它們哪裏一樣?”瀅羽說:“是形狀的球的不一樣!”看來再怎樣,瀅羽就是要跟詠綦拼到底就是了,所以即使她講出了個“讓我想很久還想不通”的答案她也甘願~!我跟他們說:“它們哪裡一樣呢?就是~它們都是乒乓球,它們都會滾,它們都是橘色.它們都是球體~”,當我說到球體時,瀅羽立刻指積木區說,那裡也有球體,我說:“那是圓柱體!”..接著我又問他們:“那它們(一顆.一堆)哪裡不一樣?”詠綦說:“這裏形狀的不一樣!”瀅羽說:“它們小小的不一樣!”我為了加深他們的印象,所以我將字卡一顆一堆分別擺在一顆一堆乒乓球處,因為接下來我想讓瀅羽和詠綦來引導我要出給心怡的題目,所以我得先考考這兩位小老師程度如何..我將這兩張字卡拿起來放瀅羽手中,我請瀅羽先拿起其中一張,我說:“妳拿的字卡是什麼?”瀅羽說:“一顆”,我說:“不對,是一堆,請妳將字卡一堆放一堆乒乓球那兒!”瀅羽一下子就放對了,瀅羽手中剩下的字卡一顆,我也引導他們說:“那是一顆的字卡,請妳去放對的位子!”瀅羽也放對了,看來瀅羽這小老師的地位有保住了;我用同樣的方式測試詠綦,結果詠綦把字卡一顆放一堆乒乓球處,把字卡一堆放一顆乒乓球處,瀅羽看見詠綦錯得離譜,直接邊說邊幫詠綦對調字卡說:“不對啦,你放錯了啦!”但詠綦自己“現在是他表現的時間,姐姐怎可來亂場?!”於是詠綦又將字卡對調回去,瀅羽某些時候還算是正派思想的人,她認為詠綦“不知誨改,事情實在大條”,所以她又將字卡調回去,..總之他們倆就這樣一來一往將字卡調來調去,心怡則卡在他們倆中間,完全不知誰對誰錯,只能一下看哥哥,一下看姐姐,一下看姐姐,一下看哥哥,還好心怡自知自己幾兩重,所以始終沒加入這場戰局,只是她的頭轉來轉去的,我都很怕她變“轉轉怡”了,於是我忍不住說:“好,停...,瀅羽,妳把字卡”一堆“給心怡,然後請妹妹將字卡一堆放一堆乒乓球那裏?!”瀅羽可能自信慣了,所以她忘了讓心怡自己練習放,而是牽起心怡的小手將字卡放在對的地方,心怡也很配合姐姐..剩下的字卡一顆就交給詠綦來當心怡的小老師吧~詠綦大概是過來人,他知道“多練習就一定能出頭天”,所以他將字卡一顆給心怡後,他並沒牽心怡的手放,而是用食指“偷偷”指著“一顆”乒乓球處,還好心怡有“瞄到”詠綦的用心良苦,所以就將字卡一顆放“一顆”乒乓球那兒了!~因為時間有限,加上“多幾顆”也算是“減法”觀念,所以我就簡單帶過..我將乒乓球“3顆”排上列,“1顆”排下列,我問瀅羽:“3顆比1顆多,多幾顆呢?”瀅羽數著上列3顆說:“1.2.3,數到3就是要說3顆!”詠綦從上列數到下列說:“1.2.3.4,有4顆乒乓球”..當瀅羽和詠綦很認真在“數數”時,心怡突然哭了起來,詠綦和瀅羽見著竟不約而同各自伸出左右手,這時的他們並不是要帶著心怡向左轉或向右轉,而是一同拍著心怡的背安撫心怡,瀅羽還對著心怡說:“妹妹,你想老師喔~”,心怡,妳先別急著想老師,等老師解說完“3顆比1顆多幾顆”後,老師再來愛你啊..我用尺從第1顆和第2顆中間切下去,所以很明顯地“3顆比1顆多了2顆”,萬事起頭難,有機會類似問題我會再出的!..實驗吧~玩水他們最愛的了,但玩也要有限度,有限度下就能發現~實驗10次,失敗9次,最後一次革命成功的眉角就在..從瓶子上方倒水時要慢慢倒,否則乒乓球會被水衝掉,水就會從瓶口流出而導致實驗屢試屢敗,這實驗也道出一個理~“越挫越勇,”圓滿結局”就是給你的!”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體能-下傳球(玅瑾老師) 

  兩人中間放紙箱(把箱子當成山洞),兩人背對背彎腰,一人將球由胯下往後傳出去經過紙箱,另一人將球接住!”~今天的體能就是這樣玩的唷,既然是玩跟“洞”有關的遊戲,那麼在遊戲前我就先設計個有關“洞”的題目先來問問他們..我說:“想一想喔,我們的身體哪裡有洞啊?”瀅羽立刻指著她的五官說:“鼻孔有洞,嘴巴也是洞,還有耳朵也有洞!”眼看著答案都快被瀅羽講光光了,我趕緊問詠綦:“詠綦,你的身體哪裡有洞啊?”詠綦立刻抓起他的頭髮說:“我的頭髮有洞!”我想詠綦的頭髮有洞指的應該是“頭髮間的縫隙吧”,其實這樣的想法也沒錯啦,也算“很有想像力”的一種,既是詠綦的想像力,我倒也就不潑他冷水了,因為想像力本來就很重要了,沒有想像力就無法創造精采人生的;心怡呢?我問心怡:“你身上的洞在哪裏啊?”這時的心怡將雙手舉高,只說了個“洞”字,瀅羽看見心怡雙手舉高後露出肚臍時趕緊指著心怡的肚臍說:“肚臍也有洞!”心怡看見姐姐指了她的肚臍後,心怡也將舉高的雙手放下去指她的肚臍,然後說:“洞!”看來心怡的老師是瀠羽不是我~!~接下來我請他們站起來,我說:“現在請你們用自己的身體做出”洞“!”瀅羽立刻將雙腳打開,詠綦見姐姐打開雙腳後也跟著打開雙腳,我說:“ㄛ,這是個很大的洞,還有洞嗎?”瀅羽又改將雙手張開,我說:“嗯~,這個也是洞!”詠綦聽我這麼一說,也學著姐姐將雙手張很開,我說:“很好,你們的身體已經有兩個洞了,還有沒有洞啊??”這時瀅羽用雙手比OK並放她的雙眼,詠綦也跟著姐姐這樣做,我說:“很好很好,你們真的都會用身體做出很多洞!”心怡在做什麼呢?她可能不知題目含意,所以從頭到尾只是站一旁專心觀看哥哥姐姐在做什麼?而“專心觀看一定有看出個所以然”,所以接下來我要跟心怡一起用身體做出更多的洞,換句話說,為了讓他們增廣見聞,為了了解心怡懂不懂“洞”真正的涵意,我要請心怡“請你跟我這樣做”,當然瀠羽和詠綦要跟我這樣做也行,畢竟“身體力行”比什麼都重要...我用手比出ok,心怡也用手比出ok;我用雙手比出大圓圈,心怡的手雖短,但人家她也試圖用她的短雙手比出一個迷你圓圈;我將雙腳張開成有點像又不太像的圓形,心怡也盡量將雙腳張開,雖然她張開後的形狀比較像雞蛋形,但她真的有在盡力了,“盡力”最得我心;之後我跟他們三人一起手搭著手變成一個大山洞,這時瀅羽大喊說:“沒有火車ㄟ!”我看他們三人好像只想搭山洞不想當火車,最後只好由我當老爺火車,當我行駛過山洞時,瀅羽.詠綦和心怡就不約而同開心地唱起“火車快飛火車快飛”的兒歌了,還好他們唱的是“快飛”而不是“慢開”,因為這代表我在他們心中永遠是那麼年輕,沒有“老”這個字的!~既然剛才出現了這麼多洞,那麼接下來我就要出個“數量+替換語詞”的題目,我最喜歡聽聽他們的“替換語詞”了,因為一定很無厘頭,人生如果是黑白的,偶爾聽聽“無厘頭的話語”,人生鐵定立刻變彩色..我拿出字卡說:“1個洞,2個洞,3個洞;1個?,2個?,3個?”瀅羽說:“1個碗,2個球,3個球!”詠綦說:“1個1,2個泥土,3個怪手!”“替換語詞”對心怡太難了,所以我請瀅羽出個有關“洞”的題目來考考心怡,瀅羽打量了周遭環境後說:“妹妹,去找(牆壁上的佈置)紅蘿蔔的洞!”這時我說:“妳出的題目妹妹摸不到啦!”詠綦聽到我這麼一說就趕緊跑到牆壁那兒,然後墊起腳尖指著牆壁上的紅蘿蔔說:“妹妹,紅蘿蔔在這裏!”心怡看見紅蘿蔔的位置雖然高到像天空那麼地高,雖然她知道作弊是不道德的行為,但是哥哥竟然好心偷報她答案了,她不照單全收真的對不起哥哥對她的好,於是心怡就以跑百米的速度開心地衝到牆壁那兒,然後高舉她根本搆不到紅蘿蔔的手大喊說:“紅蘿蔔,紅蘿蔔,紅蘿蔔..”!~好啦,前戲該戲的都戲過了,現在我就拿出遊戲必用的紙箱,這紙箱他們只知事前被我用膠帶黏起來,所以興奮程度不到百分百,但正當我將紙箱變成一個大山洞,然後示範如何讓球滾進山洞後再從山洞滾出來,他們驚訝程度可達百分之千了,因為他們萬萬沒想到老師怎麼會想出這麼好玩的遊戲,沒辦法,老師腦子裏想的都是“要用啥辦法激發大家的潛能”,所以腦子功夫當然了得...瀅羽.詠綦和心怡玩這遊戲真的很開心,不過他們開心之餘我也正在偷偷觀察他們的發展,尤其是“大肌肉+手眼協調”這部份~瀅羽不僅屁股跟山洞連在一起時能順利接住球,就連她的屁股離山洞遠遠地,她也都能順利將球滾進山洞或接住球,勘稱“難不倒小姐€”;詠綦有試圖將屁股離山洞遠遠的,但他後悔了,又把他的屁股拿回來與山洞相連,或許沒把握的事詠綦是不會去做的,這叫“不會畫大餅的先生”;心怡背對山洞可能感覺天地好像反,她很不習慣,所以每次背對山洞後她又自動轉回來面對山洞,這樣一來她無論接球或滾球可能很自如,那麼我就給她個“來去自如的妞兒”好了...今天的遊戲不僅他們大豐收,我也心得滿滿呢,是真的!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