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能-吸管吸球(玅瑾老師) 

    前幾天跟定若媽媽討論到定若用餐的問題,當下媽媽對定若講了一句讓我挺"震驚"的話,她說:"媽媽最不喜歡過太好的小孩了",我之所以會"震驚"且認同是因為我意識到自己在這20幾年的幼教生涯中,前半段自己對小孩的心態如同定若媽媽講的~"小孩不應該一直處於太舒適的生活中,小孩應該漸漸學習如何解決問題?",但後半段自己好像受了"因少子化,所以家長對小孩特別寵愛,捨不得小孩怎樣又怎樣"的影響,使得我好像也被家長牽著鼻子走了小孩只要一點怎樣,我就要"戰戰兢兢"地跟家長報備,"戰戰兢兢"是因為小孩不是我的是家長的,所以我不應該也不能讓小孩怎樣又怎樣了..當然明理的家長還是很多,所以當跟家長聊到我潛意中對孩子原本的心態時,我就會有莫名的共鳴,就像定若媽媽的話"媽媽最不喜歡過太好的小孩了",我想~我應該慢慢找回對孩子的初衷(心態),這樣才是對的,畢竟一個老師被小孩牽著鼻子走→這樣像話嗎?~"乒乓球放在盤子裡,用吸管把球吸到另一個盤子裡"是今天的遊戲課,一開始我就想讓他們來練習"平均分配"的概念,"平均分配就是一樣,公平"→我一直重覆這樣跟他們這樣說..我拿出4個杯子4個碗4根吸管4顆球,我先示範:每個杯子放1根吸管,接著每個碗放1顆球,我邊放會邊說:"我一根你一根他一根他也一根,我一顆你一顆他一顆他也一顆",一根一根一顆一顆"輪流放","輪流放"就是我給他們平均分配的方式,

接下來我讓他們來練習看看:

★杯碗杯碗+4吸管4球→定鑠:杯(2吸管)→杯(2吸管)→碗(2球)→碗(2球)

★杯碗杯碗杯碗+3吸管3球→宸叡:杯(1吸管)→杯(1吸管)→杯(1吸管)→碗(2球)

                 →碗(1球)→碗(0球)

★杯碗杯碗+4吸管4球→定若:杯(1吸管)→杯(2吸管)→碗(2球)→碗(1球)

★杯碗+2吸管2球→莛莛:碗(1吸管2球)→杯(1吸)

~以上,不管他們有沒有做到真正的平均分配,但他們大部份都有做到"輪流放",我就是要他們學習"輪流放"而不是"通通都放","輪流放"的能力有了,日後我才能設計更多的概念讓他們學習!~~好啦,可以遊戲了,這遊戲不難,就像定鑠說的:"像ㄋㄟㄋㄟ一樣喝(吸)起來"這麼簡單,但ㄋㄟㄋㄟ可不要吐出來,我們只是把乒乓球重重吸起來,再輕輕放下就好了,

像老師這種沒在喝奶的都會玩了,天天離不開奶的你們一定難不倒你們..如果這遊戲難倒你們了也不要跟爸媽說,免得爸媽會無奈說:"奶真的白喝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