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手指冒白煙(玅瑾老師) 

   實驗:撕下火柴盒上的砂紙並將其燃燒,再以手指沾灰燼,摩擦一下手指就會冒煙。原理:火柴盒上的砂紙含紅磷的化合物,若燃燒砂紙就會留下紅磷的灰燼,在指間磨擦,紅磷會產生摩擦熱而使溫度升高造成汽化產生白煙!~課程要開始囉..老師故意將火柴盒內的火柴棒散落一地,因為我要讓侑晨來收拾火柴棒,“收拾火柴棒”看似很簡單,但是要將火柴棒一根一根全部放進“小小”的火柴盒內,對一個1.4個月的小娃兒著實不容易,就因為火柴盒容積小,加上很多小娃兒手眼是很不協調的,所以要他們看準火柴盒,再準確將火柴棒放進盒內,並且完整收拾,這比爬玉山攻頂還難啊~,但是喔,侑晨可能常爬山,因為他三兩下就將地上散落的火柴棒快速放進盒內了,而且沒一根漏掉,沒一根跑出盒身,這也代表他“專注+手眼夠協調”,真的很厲害!~好啦,火柴棒放盒內後總得將盒子套進盒蓋內,怎麼套呢?老師示範一次給侑晨看好了,免得到時他不會又找不到台階下,這可糗了!..老師小心翼翼地示範如何將盒子套進盒蓋內,接著交棒給侑晨來套看看~~呵,侑晨因為要將盒子套進盒蓋內,所以他就將已經放在盒身的火柴棒先倒出來,然後將盒子成功套進盒蓋內,之後他看到地上被他丟掉的火柴棒散落一地,他又把盒身抽出來,再把火柴棒一根一根放進盒內,最後要將盒子套進盒蓋內時,搞了好久都套不進去,因為卡住了,不過他也沒因這點挫折而ㄍㄞ ㄍㄞ叫,反倒乾脆不套了,再把火柴棒通通倒出來,拿起一根火柴棒開始研究它~哈,我覺得小孩就是小孩,單純就是單純,不過這也是我喜歡教小小孩的原因,因為“最單純的生活就是最快樂的人生”!~ 在進行今天的實驗前勢必要先將火柴盒上的砂紙撕下來,不過在進行撕砂紙前,我想先看看侑晨“撕”的能力如何??首先我拿一張白紙,然後我先示範如何撕它~我從紙的頭頂慢慢撕慢慢撕,以一直線的方式一氣呵成撕到尾,我剛撕時侑晨似乎感覺“這沒什麼!”直到我“一氣呵成”撕到尾,呵,侑晨的眼睛可是越張越大,越張越大,張到實在不能大了才停止,我知道他非常驚訝老師撕的手法,不過我這人就是這樣,從不炫耀自己有多行,因為行行出狀元,大家行的地方都不一樣,所以根本不須去比“誰最行”, 大家只要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在對的地方,發揮到最極至,這世界絕對有你立足的地方,這也是為何孩子一踏進金貝比,我就會開始不斷在觀察他們,因為我在找他們的“能力”,像侑晨也是,我把白紙交給他,我要他“撕紙”,我明知他不可能“一氣呵成”將紙撕成一條直直的線,但我還是希望他撕給我看..他的雙手將紙抓成“棒狀”,然後開始旋轉它,他試著用旋轉的方式想將紙撕下來,但遲遲未成功,不過他也沒“亂叫”,繼續研究該怎麼“撕”~他開始用“一片一片”的方式將紙撕下來,結果真的成功了,在撕的過程中,侑晨好認真~好認真~好認真~,不輸老師的認真呢!~一個小小的“撕紙”,我看到了侑晨的能力~“夠專注.不放棄.懂得啥叫”撕“..”,這些能力看似沒什麼,但我卻認為它們是很重要的“學習態度”,學習態度好,未來就有希望朝向自己想走的人生路,學習態度不佳,永遠只是原地踏步!~好啦,該進行的前戲都做完啦,現在我要帶著侑晨進入今天的實驗了,嗯~其實我一直都認為“實驗是否成功根本不是我要給孩子的重點”,我只希望他們透過一個課程,學到.看到或發現他們想學的,這才是教育的重點,畢竟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們都無權阻止“你只能學這個,不能學這個”,“尊重孩子的想法”才是讓孩子快樂學習的不二法則..回到今天的實驗,正當我點火燃燒火柴棒的砂紙後,我用手去摸了一下灰燼,侑晨也忍不住去摸灰燼,因我怕他被灰燼燙到,所以他“突然伸手摸灰燼”的動作嚇到我了,於是我大叫一聲“啊”,沒想到侑晨也跟著大叫一聲“啊”(還好沒叫“啊啊”,不然他就變鴨子一隻了~),他叫完還主動去拿濕紙巾擦手,當下的我心想:“ㄛ,這小子會不會太懂事了啊,會摸會叫還會擦,服了他..”..對了,實驗結果有些失敗,不過我看出侑晨學了不少,他學到什麼??“燃燒.灰燼.冒煙.黑..”很多,這些又變成他腦袋的資料了..呵,如果您常看我的上課方式就會了解我的教育方式其實再簡單也不過了,只是難就難在您有沒有跟我一樣用心在仔細觀察孩子,並用一顆無分別心的態度在對待每個出生在不同背景的孩子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