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計算機
如果要加深小朋友對數字123..的認識,千萬別讓小朋友跟我們面對面,然後再拿著數字卡對著小朋友說:“這個數字是多少?3在哪裏?...你不會,讀書讀那麼了,連簡單的3你都不認識,你真的很笨ㄟ...“傷害孩子的話千萬別說出口,再者,前幾天的記錄中有提到~要給孩子知識或常識,一定要這樣的步驟~實物-抽象-半抽象,今天孩子不認識3,問題不在於”他上學已經好一段時間了.他笨.他記憶力不好..“主要的原因是他對3認識不夠深,既然認識不深,那我們就必須用一些特別的方式讓他對數字
“印象深刻”,而不是死板地拿著數字卡跟孩子說“3”,要他一定要記住3,更不要讓孩子透過不斷寫字來認識3,這不僅是揠苗助長,更是嚴重影響孩子的發展!基於上述原則,老師利用計算機來加深小朋友對數字的認識!
...老師拿出很多款的計算機,並讓大家先輪流摸摸看.按按看,接著老師就問大家:“奇怪,為什麼這些(計算機)上面都有很多數字123
...啊?”存恩說“這個1234是有貼紙,就可以看了”;祐說“因為它沒電了”;芽說“因為我按不見了”!老師說:“這些就是計算機,計算機是要做什麼的呢?如果有人去跟老闆買菜.水果.魚...,老闆就會用計算機算算看,客人總共買了多少元的東西?如果有10顆糖果,你吃了3顆,剩下多少顆糖果你不會算,你也可以用計算機算算看...”老師再繼續說:
“可是如果計算機壞調了,或不見了,或你沒有錢買計算機了,那要怎麼辦啊?你要用什麼方法來算總共有多少錢啊?”存恩說“要修理好,媽媽就要買糖果,就要算”;祐說“用電池”;芽什麼都說,不過她眼睛四處張望,一直做“找計算機”的動作!...今天課程的目的是要讓小朋友更認識數字,於是老師和每位小朋友手中都拿一台計算機,剛開始老師出題~來,按3(老師按的3(計算機)並沒讓大家看),結果存恩和芽都按對了;老師再出題~按1,結果只有芽按對,存恩和祐都按錯;老師再出題~按5,結果這次竟然全軍覆沒,沒有一個人對,老師眼看情勢不對,改用另一種方式~她要大家都將手中的計算機都放在地上,老師按自己的計算機7給大家看,有人領悟力高
,看到老師按7,也在自己的計算機上按了7,至於一直搞不清處狀況的人,老師用手指著小朋友計算機上的7說:“7在這裏,你按一下,它(螢幕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學-吸吸看
之前我們就安排過許多跟“磁鐵”有關的課程,所以相信小朋友對磁鐵一定不陌生,也因此今天一上課老師就問大家:“來,請你們告訴大家~什麼是吸?”存恩說“睡覺還有冰箱的奶嘴”;祐說“奶嘴的吸”;小奕沒說;元說“吸就是吸紙”!...老師邊做動作邊告訴大家:“吸一口氣.喝水.吸奶嘴...都是吸~”老師拿出磁鐵說:“這個磁鐵也會”吸“東西唷~”,老師把一塊磁鐵及一個計算機擺在Q面前,老師先示範~她把手中的磁鐵拿去吸地上的磁鐵,當地上的磁鐵被老師手中的磁鐵吸上來的時候,老師就說:
“可以吸!”老師再拿手中的磁鐵去吸地上的計算機,計算機當然不能被老師手中的磁鐵吸起來,這時老師就說:“不可以吸!“...就這樣老師不斷重覆上述的動作及話,接著老師讓Q拿著磁鐵,並跟Q說:”Q,地上的磁鐵和計算機不可以吸起來?“Q不加思索就用手中的磁鐵去吸了計算機(答對了),為了怕Q是矇到的,老師將計算機和磁鐵互換位置,再考一次Q“哪個是可以吸起來?”結果Q就用手中的磁鐵去吸地上的磁鐵(答對了),...這隻小小的Q看不出來是一匹強而有力的黑馬,看來以後老師可要好好地應付她了!...老師在大家面前放了2塊一模一樣的磁鐵及2罐一模一樣的藥,老師把2個磁鐵放(疊)在一起再拿起來,結果2塊磁鐵互相吸住而沒掉下來,老師一樣將2罐藥放(疊)在一起,結果當老師要拿起藥時,下面那罐藥仍停留在地上,這時老師就問:“奇怪ㄋㄟ,為什麼2塊磁鐵會(互相)吸住?2罐藥不會(互相)吸住呢?”存恩說“要滾在一起才可以吸”;祐說
“因為瓶子不可以轉來轉去”;小奕還是沒說;元說“那個(藥罐)平平的不能吸”;老師不斷重覆上述動作,做完後老師告訴Q:“哪個不會吸住?
”結果Q做了跟老師一樣的動作~她將2罐藥放(疊)在一起再拿起來,結果下面那罐藥仍停留在地上;老師再問Q:“哪個會吸住?”結果Q還是做了跟老師一樣的動作~她將2塊磁鐵放(疊)在一起再拿起來,結果2塊磁鐵互相吸住而沒掉下來...唷,Q真的是黑馬中的黑馬啊!..老師在教室各個角落放了許多有磁性的物品,如:磁鐵.鐵碗.鍋子...,及沒有磁性的物品,如:奶嘴.吸管.紙...,老師發給每人一塊磁鐵,並開放一些時間讓大家去尋找“有哪些東西是可以被你手中的磁鐵吸起來的?”大家一拿到磁鐵像是拿到了一千萬,還等不到老師發號口令,大家就興奮地衝到各角落去尋找“磁鐵”,或許大家是受剛才老師示範時的影響,幾乎都認為“磁鐵才能吸住磁鐵”,等過了一小段時間,老師就問大家:“來,請你們告訴老師~你用磁鐵吸到了什麼東西?”存恩拿圓柱形的磁鐵給老師看並說“口香糖”;祐拿磁鐵給老師看,但他說不出“磁鐵”;小奕拿磁鐵說“這個”;元說“磁鐵”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常-我最會塞
兩年多來,老師一直都以6W(what.where.how...)來對小朋友發問問題,為什麼老師要這麼做呢?目的就是要培養小朋友對題目(意)的理解力及大家的思考邏輯,不要以為這些都不重要,這些可是比填鴨式.認知性的教法重要太多了,所以當pa ma發現老師又要對小朋友發問時,千萬別覺得“老套”,其實pa ma應該多去注意孩子回答的思考模式,而不是老是去注意孩子會不會認123?會不會唸兒歌?會不會...?~~~回歸正題,一上課老師問:“來,請你們告訴大家,”塞“是什麼?”佳勳說“塞就是塞棉被,像袋子太小就塞”;存恩說“嗯~塞屁股”;祐說“塞巧連智,塞不進去就還給老闆”;芽躺在地上,然後開始滾來滾去,芽邊滾邊說“滾就是塞”!...老師擺了一張邊長約20公分的正方形報紙及一個口徑約3公分的空瓶子在大家面前,老師設法將正方形報紙放進空瓶子裏,可是再怎麼放報紙就是無法放進空瓶裏,這時老師就問大家“你們覺得要用什麼方法才能把這張正方形報紙放進瓶子裏,你們看,老師怎麼放都放不進去ㄋㄟ?”佳勳說“直接塞進去”;存恩說“要剪一半,剪小小才放進去”;祐說“把它(報紙)弄成三角形”;芽把報紙放(蓋)在瓶子的瓶口上,然後用食指去挖紙(挖蓋在瓶口上的報紙),芽挖進瓶口時就說“挖一挖”
!...老師還是不告訴大家要如何將報紙放(塞)進瓶子的正確方法,她發給每人一個空瓶及2張邊長約20公分的正方形報紙.2張邊長約1公分的正方形報紙,老師請大家自己試試將報紙全部放進瓶子裏~
佳勳一開始就將1*1公分的2張紙丟進瓶子裏,接著她先拿起1張20*20公分的紙,將它對折再對折...,折到小到不能再小的正方形,再輕而易舉地將它丟進空瓶裏,第2張紙也是這樣做~!正當全部的紙都被佳勳丟進空瓶裏時,佳勳再將瓶子倒蓋,然後又順利將瓶子裏的紙全部倒出來,這時佳勳就興奮地大叫~“老師,妳看,我剛才把紙放進去,現在又把它倒出來了ㄟ,呵~”,看到佳勳這麼高興,老師當然也得回應她一句:“哇,妳比神還要神ㄟ!“
存恩將20*20公分的紙先往內摺3公分,再摺再摺...,摺到最後由原本20*20公分的紙摺成3*20公分的紙,也就是摺成長條狀,想一想,這就應該很容易放進空瓶吧,可是不然,存恩大概是放紙的角度喬不好,所以紙老是卡住瓶口,最後存恩竟然雙手緊緊握住長條紙,握到身體直發抖,接著就氣到用雙手的長條紙去打自己的雙腿,不,應該是用雙腿去打紙,存恩氣到咬牙切齒,她氣什麼呢,當然是氣“長條紙太不給她面子了,竟然不掉進瓶子裏...”!
祐剛開始跟存恩一樣,先將20*20的正方形摺成17*20的長方形,才折這樣祐就想將長方形放進空瓶裏了,但祐再怎麼放,長方形的紙就是不掉下去瓶子裏,怎麼辦呢?祐像洩了氣的汽球開始鬱卒了起來,他悶了很久又開始動了起來~祐把紙揉一揉,揉成一團之後,他把紙塞進瓶口,結果發現還是塞不進去,最後祐用雙手在一團紙上抹一抹,像抹潤滑油一樣,幫紙抹完潤滑油後,祐再試一遍將一團紙往瓶口塞,結果紙真的掉進去瓶子內了ㄟ,連老師看了都覺得是天方夜譚呢!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體能-蜈蚣慢慢走
若要給小朋友一些常識或知識,呈現的方式最好是先“實物,如:真的蘋果.真的鞋子.真的...”,等小朋友理解力夠了,就可以以“半抽象的物體呈現,如:影片.圖片.模型...”,等小朋友的思想超越神仙了,可以用“抽象的方式,如:口頭說明.以符號代表實物~2+2=4...”,
“實物-半抽象-抽象”的呈現並沒有年齡限制,而只在於理解力,也就是說~如果連大人用說的都聽不懂,那就得改以畫圖或影片..(半抽象)說明,再不懂,就改“實物”說明了!由於0-3歲的孩子並沒有太多舊經驗(也就是過去有的經驗.人生的經驗..)所以更該先以“實物”來說明,不過若礙於現實考量,就只好退而求其次~“以模形.模仿.圖片..(半抽象
)”來說明一切,就像今天的遊戲一樣,老師無法把動物園搬到遊樂場,也無法帶著小朋友去森林裏探險,所以只好以“圖片.模仿”來代替了!
...一上課老師就問大家:“你們最喜歡什麼動物?最怕什麼動物?為什麼呢?”佳勳說“我喜歡老虎,因為牠不會咬人;我怕獅子,因為牠會咬人”;存恩說 “我喜歡獅子拔的菜,因為牠很喜歡拔;我怕一些,一些的動物,嗯~兩隻馬,因為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祐說“(喜歡)狗狗的動物,我喜歡狗狗;我怕狗狗,因為狗狗會打我(看來祐祐的人生真的很矛盾)”;芽說“(喜歡)猴子,牠吱吱叫;我怕魚,因為她會沉下”!...老師再問:“哇,你們剛才說的動物好像都只有2隻或4隻腳ㄟ,你們可不可以告訴老師,有什麼動物有這麼多這麼多這麼多隻腳的?”佳勳說“駱駝有很多腳”;存恩說“獅子走路也是這麼多隻的腳”;祐說“我有看見電視的巧連智”;芽說“車在爬也是這麼多隻的腳”!...老師說:“你們看,我們人只有2隻腳,狗4隻腳...(老師拿出蜈蚣圖片),你們看,這隻蜈蚣有好多好多隻腳ㄟ...”老師傳閱圖片給大家看之後,接著又說:“現在我們來學蜈蚣一樣~變成有好多隻腳...”老師請大家出來排成一列,然後蹲下,再將自己的雙手搭在前面那個人的肩膀上,當大家還沒出發去找真的蜈蚣前,老師問大家:“你們看一看別人.看一看自己,你們覺得我們現在很像什麼動物啊?”佳勳說“像老虎”;存恩說“像老虎.豬的”;祐說“像狗的動物”
;芽說“跟眼睛一樣”!...遊戲開始,大家蹲下齊力往前行~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紙上作業~錢幣(如附件)
大人愛錢,那小人呢?ㄛ,不,是小孩呢?他們到底愛不愛錢呢?今天的課程就可以看出小孩的思想是否被大人給污染了!..老師擺1元和1000元在大家面前,她問大家:“你們最喜歡哪個(張)?”存恩選了1元,老師問她說“妳為什麼喜歡1元呢?”存恩指著1000元想了很久說:嗯...這個...嗯..這個發票(1000)五百萬!”;祐很有眼光拿了1000元,老師說“為什麼你喜歡它啊?”祐指著1000元的“1000”說:
“因為這個”,說完再去指1000元的圖案說:“那個”,說完又去指1000元的另一個圖案說“這個”..,祐來來回回慌慌張張說了很多這個那個,看得出祐非常緊張,也看得出祐再多的解釋也不過是要澄清“我真的沒有那麼愛錢啦,真正愛錢的是我老爹啦!“;芽指了1元,老師說“哇,芽不貪心ㄟ,可是妳告訴大家:”為什麼妳選1元呢?“芽說:“因為這個(1元)很好啊!”嗯,如果芽到老都還是覺得1元很好,看來她的爸媽從現在起就要開始替芽存養老金了!...老師拿1元和1000元告訴大家:“這個就是錢,那你們告訴老師,錢可以做什麼事?“存恩說“那個要買東西的,哥哥要買飲料就買飲料”;祐說“買肉肉”;芽說“妹妹喜歡買這個東西”!
...老師說:“是的,錢可以買很多東西,可是如果沒有錢了,你要怎麼辦?”存恩說“要帶來東西,要去拿發票來”;祐說“小熊有錢可以買肉”
;芽說“要拿小熊維尼”!...待小朋友對錢的意義稍有概念後,老師拿出1元和5元,並告訴大家如何辨別銅板的金額(看銅板上標示的1和5)
,至於1元和5元的數量到底怎麼算,就在今天的紙上作業(如附件)~老師拿出已在紙上畫出1元和5元的面額,接著用貼紙貼出與面額數量相等的貼紙,如:5元-●●●●● 1元-● 小朋友一向很愛貼貼紙,也因此愛貼之於就會忘形,忘了什麼形呢?當然就是忘了5元就貼5張貼紙就好,1元就貼1張貼紙就好,現代的小孩真的很隨性,因為他們想貼幾張就貼幾張,而老師又得稟持著開放.尊重孩子的胸襟,所以只能眼睜睜看著大家“誤入歧途”,最後老師想出一招“尊重孩子.不傷孩子自尊.又能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的方法”,那就是課程結束前,老師請大家將自己完成的紙上作業放地上,而老師的示範作業也放地上,老師從第一題5元-●●●●●對照每個人的作品,老師邊對邊問大家:“存恩,妳看妳的5元貼得跟老師有沒有一樣,祐呢,5元就是要貼1.2.3.4.5張貼紙,老師貼了5張,你的都沒貼貼紙哩!芽呢~哇,妳貼1.2,2張貼紙而已唷,貼得比老師少ㄟ,老師貼5張ㄋㄟ...”上述老師不是在教訓小朋友,而是在溫柔地引導大家1和5正確的量,那小朋友接不接受老師的方式呢?呵,當然接受囉,畢竟他們都惦惦聽著老師數,傻傻看著老師指呢,看來老師用的招術算高招的啦!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