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我最會塞

兩年多來,老師一直都以6W(what.where.how...)來對小朋友發問問題,為什麼老師要這麼做呢?目的就是要培養小朋友對題目(意)的理解力及大家的思考邏輯,不要以為這些都不重要,這些可是比填鴨式.認知性的教法重要太多了,所以當pa ma發現老師又要對小朋友發問時,千萬別覺得“老套”,其實pa ma應該多去注意孩子回答的思考模式,而不是老是去注意孩子會不會認123?會不會唸兒歌?會不會...?~~~回歸正題,一上課老師問:“來,請你們告訴大家,”塞“是什麼?”佳勳說“塞就是塞棉被,像袋子太小就塞”;存恩說“嗯~塞屁股”;祐說“塞巧連智,塞不進去就還給老闆”;芽躺在地上,然後開始滾來滾去,芽邊滾邊說“滾就是塞”!...老師擺了一張邊長約20公分的正方形報紙及一個口徑約3公分的空瓶子在大家面前,老師設法將正方形報紙放進空瓶子裏,可是再怎麼放報紙就是無法放進空瓶裏,這時老師就問大家“你們覺得要用什麼方法才能把這張正方形報紙放進瓶子裏,你們看,老師怎麼放都放不進去ㄋㄟ?”佳勳說“直接塞進去”;存恩說“要剪一半,剪小小才放進去”;祐說“把它(報紙)弄成三角形”;芽把報紙放(蓋)在瓶子的瓶口上,然後用食指去挖紙(挖蓋在瓶口上的報紙),芽挖進瓶口時就說“挖一挖”

!...老師還是不告訴大家要如何將報紙放(塞)進瓶子的正確方法,她發給每人一個空瓶及2張邊長約20公分的正方形報紙.2張邊長約1公分的正方形報紙,老師請大家自己試試將報紙全部放進瓶子裏~

佳勳一開始就將1*1公分的2張紙丟進瓶子裏,接著她先拿起1張20*20公分的紙,將它對折再對折...,折到小到不能再小的正方形,再輕而易舉地將它丟進空瓶裏,第2張紙也是這樣做~!正當全部的紙都被佳勳丟進空瓶裏時,佳勳再將瓶子倒蓋,然後又順利將瓶子裏的紙全部倒出來,這時佳勳就興奮地大叫~“老師,妳看,我剛才把紙放進去,現在又把它倒出來了ㄟ,呵~”,看到佳勳這麼高興,老師當然也得回應她一句:“哇,妳比神還要神ㄟ!“

存恩將20*20公分的紙先往內摺3公分,再摺再摺...,摺到最後由原本20*20公分的紙摺成3*20公分的紙,也就是摺成長條狀,想一想,這就應該很容易放進空瓶吧,可是不然,存恩大概是放紙的角度喬不好,所以紙老是卡住瓶口,最後存恩竟然雙手緊緊握住長條紙,握到身體直發抖,接著就氣到用雙手的長條紙去打自己的雙腿,不,應該是用雙腿去打紙,存恩氣到咬牙切齒,她氣什麼呢,當然是氣“長條紙太不給她面子了,竟然不掉進瓶子裏...”!

剛開始跟存恩一樣,先將20*20的正方形摺成17*20的長方形,才折這樣祐就想將長方形放進空瓶裏了,但祐再怎麼放,長方形的紙就是不掉下去瓶子裏,怎麼辦呢?祐像洩了氣的汽球開始鬱卒了起來,他悶了很久又開始動了起來~祐把紙揉一揉,揉成一團之後,他把紙塞進瓶口,結果發現還是塞不進去,最後祐用雙手在一團紙上抹一抹,像抹潤滑油一樣,幫紙抹完潤滑油後,祐再試一遍將一團紙往瓶口塞,結果紙真的掉進去瓶子內了ㄟ,連老師看了都覺得是天方夜譚呢!

看到20*20的紙連試都沒試就知道它放不進去瓶子裏,所以當她一拿到教材時,芽二話不說就直接將正方形的紙摺成2*20公分的長條紙,摺完馬上就將長條紙丟進瓶子裏,第2張20*20的正方形的紙芽一樣的做法...,當芽將全部的紙都丟進瓶子裏之後,芽就馬上舉手跟老師回報:“老師,我好了!”說真的,從大家一拿到教材到最後,芽算是動作最順利的一位,因為她一拿到紙就知道“這麼大張的紙是絕對放不進瓶子裏的!”所以她不加思索地就先將紙先摺成比瓶口徑還小的尺寸...,芽“搶先”的速度比“搶頭香“還快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