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能-準不準
老師在大家面前擺了好多飲料的瓶子,然後問大家:“為什麼瓶子的上面會有蓋子?”存恩說“因為要挖東西,挖土地”;祐說“要捲一捲才可以喝”;芽說“因為妹妹打開才有蓋子”!...老師說:“我們把水或東西放進瓶子裏,再蓋上蓋子,瓶子怎麼拿,怎麼放,裏面的水和東西都不會掉出來唷,可是老師問你們,如果瓶子的蓋子不見了,裏面的水和東西就會跑出來,那要怎麼辦啊?”存恩說“倒出來的時候要把它拿好”;祐說“因為要裝ㄉㄧㄝ ㄉㄧㄝ(水)喝”;芽說“打開的時候,回來的時候再把它蓋起來”
!...老師說:“瓶子除了可以用來裝水之外,它還可以拿來玩遊戲喔~”老師把瓶身放在地上,然後手中拿著蓋子,但蓋子距離瓶口約10-15公分,老師就這樣懸空試著放開手上的蓋子,技術好的話,蓋子就會剛剛好蓋在瓶口,如果手一直顫抖,蓋子就會掉地上滿地滾~,當老師利用瓶子玩這種遊戲時,小朋友都露出訝異的表情,這也就是老師的目的~讓大家學會任何事情都可以“舉一反三”的,就樣瓶子不只可以拿來裝水...,竟然還可以拿來玩這種遊戲,這種“舉一反三”不僅可以培養大家的邏輯概念,同時也可以增進大家手眼協調能力,別小看“手眼協調能力”,如果它沒有建立好,我們更別去要求小朋友“要專心.寫字要好看.成績要好.要會...”,總歸一句話,小朋友的任何一種發展能力,都是息息相關的,家長總是把小朋友種種不會的是歸疚於老師沒教.不會教.教得爛...,那試問~家長平時是否就有善用機會好好培養小朋友那些看不到的能力,如:思考邏輯.協調度.平衡感...(孩子看不到的能力比看得到的能力還重要)?孩子只是老師人生中的過客,客人來家裏作客,老師能做的也僅是用自己的專業來款待孩子,孩子最終還是屬於家長的,家長和老師時常自我反省,最後的贏家一定是孩子!
...扯遠了,不過這真的是老師教學多年來對“家長各款教育方式”的感觸,還是孩子玩遊戲重要...
存恩先將瓶身放地上,接著雙手一起拿著瓶蓋,再慢慢將蓋子往瓶口蓋,存恩並沒有像老師那樣~懸空將蓋子放到瓶口,或許她是對自己沒信心,也或許是她比誰還聰明,想出這一招吧!
祐大概是夢遊中,以為老師要請她喝飲料,所以他一拿到瓶子,根本就沒玩老師教的遊戲,祐則是拿瓶子起來喝,不過祐喝不到一滴飲料,他喝的恐怕只有一堆空氣!
芽左手拿瓶身,右手拿蓋子,她不是用瓶身去碰瓶蓋,要不然就是用蓋子去碰瓶身,或許芽都太用力碰了,所以蓋子和瓶身總是無法一拍即合,最後芽乾脆將瓶身和蓋子放在地上不理它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