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紙上作業~錢幣(如附件)

大人愛錢,那小人呢?ㄛ,不,是小孩呢?他們到底愛不愛錢呢?今天的課程就可以看出小孩的思想是否被大人給污染了!..老師擺1元和1000元在大家面前,她問大家:“你們最喜歡哪個(張)?”存恩選了1元,老師問她說“妳為什麼喜歡1元呢?”存恩指著1000元想了很久說:嗯...這個...嗯..這個發票(1000)五百萬!”;祐很有眼光拿了1000元,老師說“為什麼你喜歡它啊?”祐指著1000元的“1000”說

“因為這個”,說完再去指1000元的圖案說:“那個”,說完又去指1000元的另一個圖案說“這個”..,祐來來回回慌慌張張說了很多這個那個,看得出祐非常緊張,也看得出祐再多的解釋也不過是要澄清“我真的沒有那麼愛錢啦,真正愛錢的是我老爹啦!“;芽指了1元,老師說“哇,芽不貪心ㄟ,可是妳告訴大家:”為什麼妳選1元呢?“芽說:“因為這個(1元)很好啊!”嗯,如果芽到老都還是覺得1元很好,看來她的爸媽從現在起就要開始替芽存養老金了!...老師拿1元和1000元告訴大家:“這個就是錢,那你們告訴老師,錢可以做什麼事?“存恩說“那個要買東西的,哥哥要買飲料就買飲料”;祐說“買肉肉”;芽說“妹妹喜歡買這個東西”!

...老師說:“是的,錢可以買很多東西,可是如果沒有錢了,你要怎麼辦?”存恩說“要帶來東西,要去拿發票來”;祐說“小熊有錢可以買肉”

;芽說“要拿小熊維尼”!...待小朋友對錢的意義稍有概念後,老師拿出1元和5元,並告訴大家如何辨別銅板的金額(看銅板上標示的1和5)

,至於1元和5元的數量到底怎麼算,就在今天的紙上作業(如附件)~老師拿出已在紙上畫出1元和5元的面額,接著用貼紙貼出與面額數量相等的貼紙,如:5元-●●●●●   1元-   小朋友一向很愛貼貼紙,也因此愛貼之於就會忘形,忘了什麼形呢?當然就是忘了5元就貼5張貼紙就好,1元就貼1張貼紙就好,現代的小孩真的很隨性,因為他們想貼幾張就貼幾張,而老師又得稟持著開放.尊重孩子的胸襟,所以只能眼睜睜看著大家“誤入歧途”,最後老師想出一招“尊重孩子.不傷孩子自尊.又能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的方法”,那就是課程結束前,老師請大家將自己完成的紙上作業放地上,而老師的示範作業也放地上,老師從第一題5元-●●●●●對照每個人的作品,老師邊對邊問大家:“存恩,妳看妳的5元貼得跟老師有沒有一樣,祐呢,5元就是要貼1.2.3.4.5張貼紙,老師貼了5張,你的都沒貼貼紙哩!芽呢~哇,妳貼1.2,2張貼紙而已唷,貼得比老師少ㄟ,老師貼5張ㄋㄟ...”上述老師不是在教訓小朋友,而是在溫柔地引導大家1和5正確的量,那小朋友接不接受老師的方式呢?呵,當然接受囉,畢竟他們都惦惦聽著老師數,傻傻看著老師指呢,看來老師用的招術算高招的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