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硬幣變小了(玅瑾老師) 

   今天老師要在白紙中央剪出一元硬幣大小的洞,然後再將紙張對折,最後將十元硬幣放進對折紙張的洞,十元硬幣就能順利通過洞口(原理:紙張對折後原本圓形的洞就會變成橢圓形,而橢圓形的直徑大於圓形,所以十元硬幣就能順利通過!)!~在進行這實驗前,我們從頭開始,然後一步一步慢慢帶領侑晨進入“陷井”..不,是“課程精華”,最後看看侑晨又會搞啥把戲??~“洞要怎麼形成?”老師在白紙上先放上一元硬幣,接著用筆慢慢地~好好地出一元硬幣的輪廓,描完後我們先不要繼續往下一步走,因為雖然剛剛老師在描時侑晨看得挺認真的,但孩子總是“記得快忘得也快”,所以老師決定“老師描完換侑晨描”,讓侑晨“親自動手.印象才會深刻”!不要小看“描”這個動作喔,也不要以為“會描又怎樣?不會描又怎樣?”因為大家覺得的“又怎樣”在我眼裏可是我觀察孩子有何潛能的關鍵因子喔,而我是怎麼從孩子“會描又怎樣?不會描又怎樣?”去判斷孩子潛能所在?嗯~這就得靠我的“幼教專業+工作經驗+敏銳的心”了,那我的判斷準確度有多高??呵..我只能說不低啦~!~我們趕快來看看侑晨是怎麼“描一元”的?“一元擺中間,拿筆畫周邊,畫完像亂七八糟的麵線”~唉呀,侑晨能“描”出這樣的畫實在不令我意外啦,不過雖然如此,但我看到~“他一會兒推著筆畫麵線,一會兒又學大人握著筆畫麵線,一會兒又想試著描一元..”,他的“一會兒來一會”兒去証明了他在“做中學.學中做”,呵,這沒啥不好,因為大人不也是這樣,總是從錯誤中才能領悟出要訣,孩子也是啊,“孩子的嘗試錯誤“總比”他和老師坐著相看兩不厭“好吧?!~接下來老師一手拿白紙,另一手持剪刀,然後用剪刀先刺破剛描的一元輪廓(此刻侑晨的雙眼從原本的一元大小變成十元大小),接著沿著輪廓剪(老師越剪侑晨的雙眼撐得越大),剪完後就形成了一個一元大小的洞了(老師剪完後侑晨的雙眼也變回一元的大小了),侑晨的雙眼由大變小代表什麼?不是代表”從希望變成絕望“喔,而是代表”從“驚訝”到“ㄛ,原來是這樣,我終於懂了!”“,侑晨懂這些還不夠,因為老師要他懂得比同儕更多,所以老師放下屠刀,拿起剪好的洞放自己的嘴巴.眼睛和鼻孔,為什麼?因為我在讓侑晨了解~”原來洞像嘴巴.眼睛和鼻孔一樣,它們都是圓圓的”,老師甚至將紙當成玩具~“把洞套在自己的食指上,最後用食指去旋轉紙!”上述老師的做法主要是在幫侑晨增加他的想像力,我不希望侑晨的觀念只停在一般的刻板印象~“嘴巴就只是嘴巴啊,洞就只是洞而已”,我希望透過我的教學讓所有孩子的思維可以變通而不是老當師寶,我覺得這對孩子未來的人生相當重要!~為了增加侑晨的印象,所以上述動作我不斷重覆做,好笑的是,當我將洞先擺嘴巴時,我還做出鳥嘴的動作,侑晨看得是如癡如醉,我還發出“啵啵”聲,侑晨也忍不住發出聲,但他發的是“砰”,我發的是“啵”,當場我也不想糾正侑晨,因為我知道我一糾正他,他絕對會回我:“人家平常都故意不講話的耶,現在有出聲就已經不錯了啦,還挑!”只是老師持續“啵”了好幾聲,侑晨突然嚇到大哭起來,還一直推開老師的嘴,為什麼?因為“他突然想到”,想到什麼就要問侑晨啦..,哈,我們來實驗吧~~“洞和十元“都準備好了,我們先試試十元能不能順利通過一元的洞喔~~哇,不行,因為洞太小了,侑晨,你現在把眼睛張到碗公這麼大,準備看仔細喔..老師將紙對折,洞也被對折了,最後將十元硬幣放進洞,十元硬幣就能順利通過洞口囉,侑晨,你來玩玩看吧...哇啊,這小孩還真的有在上課耶,發現紙攤開的話無法將十元順利通過洞口,他還會自己將紙對折,十元一放,錢真的通過洞口了耶,通過後呢?????侑晨緊緊地握著錢,再順利將紙拋腦後,看來侑晨是位”要錢“先生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