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波浪鼓(玅瑾老師) 

   我是個不喜歡浪費資源的人,或許是這樣,所以養成了我常做“廢物利用”的事,其實“廢物利用”也不是啥壞事,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它是可以激發我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所以~沒啥不好的!因為我希望自己教出來的孩子未來能成為一個不失社會秩序但卻有自己想法的人,所以我一直在傳授“如何讓自己擁有飽滿的創造力”的祕訣給孩子,這些祕訣的祕訣就是“不花一毛錢”,“不花一毛錢”又能讓自己“越來越變通”,這就是我教育孩子的原則!~今天的“波浪鼓”製作就是一例,我將引導侑晨如何將不起眼的“線+瓶蓋+免洗盤+吸管”製作成有趣的波浪鼓,上完這堂課後我期許侑晨有這樣的啟示:“原來多動腦就可以將不可能變可能!”..首先,波浪鼓長什麼樣一定要讓侑晨瞧一瞧,否則後面的戲碼要他如何演下去??..老師直接將真的波浪鼓教給侑晨,什麼話也沒說,就是要親眼看侑晨如何把玩它???呵,這隻侑晨大概玩過波浪鼓,因為老師還以為他拿到波浪鼓會把它當成蒼蠅拍跳起來打蒼蠅呢,結果沒有耶,他是緊握波浪鼓,然後“左右左右”地不斷搖愰波浪鼓~~對,就像搖旗子那樣揮舞著,雖然他不是用旋轉的方式玩波浪鼓,但他發明的“左右揮舞”動作竟也能讓波浪鼓發出“咚咚”的聲音,真有他的,比老師還行,不過老師還是忍不住示範一遍正確玩波浪鼓的方式給侑晨看一下,老師不是要填鴨侑晨,而是希望他多看就能多學,把所看所學當成一種經驗,最後融會貫通,變成頭腦更奸詐的小子,~ㄛ,打錯了,是頭腦更高竿的小子!老師用雙手去動波浪鼓的桿子,就像搓湯圓那樣地搓,搓了很久雖然搓不出湯圓來,但侑晨卻看得雙眼都快脫窗了,因為他發現原來老師用“搓”的方法比他用“揮”的方式要來得能使波浪鼓發出“咚咚咚”的聲音,看侑晨的表情似乎也很想馬上來兩下,為了滿足侑晨的願,老師再次將波浪鼓交給侑晨,然後在一旁靜待侑晨的佳音~,準備開始囉..哇喔~~侑晨舉起雙手做投降樣,一手拿波浪鼓,一手握空氣,接著還是用他自己的方式,但比剛開始還更用力更興奮地“揮舞”波浪鼓,他揮動的角度隨著腺上腎素激增而越來越大越來越大,波浪鼓旁邊的2粒珠子也跟著甩來甩去,越甩越大越甩越大,為了給侑晨面子,老師裝鎮定地坐原地,但隨著內心的忐忑不安,天啊,老師好想溜,因深怕波浪鼓的2粒珠子甩到老師的2粒眼珠子,雖然都是“珠子”,但是“天然的”會比較好~~,為了不挫侑晨的自信,老師引開侑晨的注意,老師再拿出另一支波浪鼓,呵,侑晨真的停止揮動手中波浪鼓喔,老師趁機將他收中波浪鼓拿過來,接著老師再一次搓動波浪鼓,老師問侑晨:“咦,有什麼聲音跟波浪鼓是一樣的,會發出咚咚咚的聲音呢?”我知道侑晨一定聽不懂我的題目,但他聽不懂不表示我就會放棄,我用另一種方式讓他懂(這叫作~“變通”)..我開始做會發出咚咚咚的動作:1.雙腳猛踏地板-侑晨看得一愣一愣的,還會幫老師配音“碰碰”,我是他肚子裏的蛔蟲,所以我知道他正嘀咕著:“ㄛㄛ,原來這樣做可以發出“碰碰”(咚咚)聲喔,我懂了!”2.運用舌頭和嘴巴-為了讓侑晨仔細聽由舌頭和嘴巴發出來的“咚咚”聲,老師很靠近很靠近侑晨的臉,侑晨不知是因老師的臉越靠近他越像一隻母獅子?還是因為他實在是惡人沒那個膽?或是“只准自己耍別人,不准別人耍自己”?..他可是猛搖頭,他越搖老師就故意越靠近他的臉,因地下沒洞讓侑晨躦,他無處可逃,最後他只好用手推開老師的臉,還不忘猛搖頭..老師好怕他的頭掉下來,只好停止再戲弄他,為了讓侑晨了解“老師並不是一位戲子,而是一位要帶他往康莊大道的貴人”,所以老師趕緊拿出今天的材料:線+瓶蓋+免洗盤+吸管,讓侑晨了解~“玅瑾老師真的是他的貴人,而不是他的仇人!”..波放浪鼓製作:為了節省時間,老師已先將吸管用熱溶膠緊緊黏在盤子上,並讓侑晨先瞧一瞧老師的傑作,侑晨一拿到只完成一半的波浪鼓(我們俗稱“半成品”),眼尖的他竟然會發現~“盤子兩旁還少了可以發出咚咚聲的那2粒”,他用疑惑的雙眼先看看盤子再看看老師再看看盤子再看看老師,老師對他說:“這支波浪鼓不能玩喔~”,接著老師拿出“2個瓶蓋+2條線”出來代替那2粒,然後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引導侑晨如何用膠帶將這些材料貼在正確位置,完成四不像的波浪鼓!“膠帶”是今天的選擇,“白膠.膠水.雙面膠或米飯..”是未來的選擇,我會讓侑晨親身經歷並親自了解:“原來要把某物品固定在某物品上不一定只能選用膠水,其實還有其它選擇..”,這就是培養孩子“變通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方式~我都是這樣教孩子的,希望侑晨從“做中學”體悟到他想要的人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