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能-拖鞋擲筊(玅瑾老師) 

    今天我要讓他們把拖鞋當成筊子,然後將拖鞋往上拋,最後看看是否能擲出一正一反的聖杯

?!~~一上課我就先拿出筊子,並告訴他們:"這個東西叫作筊子",說完我將筊子往上拋數次,筊子若呈現"哭杯",我就直接說:"哭杯",筊子若呈現"笑杯",我就直接說:"笑杯",筊子若呈現"聖杯",我就直接說:"聖杯","直接說"是有時無法形容物體狀態時我就會用的方式,因我發現過多的解釋有時反而會干擾孩子的思緒,所以"直接說"會比"囉哩吧嗦"要來得有效率!~當筊子呈現3種杯狀後,我先將筊子收起來,然後我說:"等一下的遊戲我們會用拖鞋代替筊子來擲筊,看看你們能不能擲出聖杯(一正一反)"。。說完我拿出很多物品,每種物品各2樣,例:玉米。馬。豬。眼鏡。杯子。圍兜。人和筆,我說:"現在老師要請你們把這些物品擺成一正一反的樣子,但你們要先告訴老師,什麼叫作一正一反?"詠綦說:"就是要按照順序"的意思,柏誌指著我手上的字卡,然後以唸一個字指一個字的方式說:"一正一反",我說:"一正一反就是相反。顛倒的意思",我一說完就請詠綦先來將每種物品各2樣的玉米。馬。豬。眼鏡。杯子。圍兜。人和筆來擺成"一正一反"的樣子,結果詠綦每樣物品一下子就都擺對了我的要求~"一正一反",而不是擺成他所說的:"按照順序",這也表示詠綦完全可以理解剛剛我說的"一正一反的定義";換柏誌了,柏誌對每樣物品的擺法總讓我會心一笑,他是這樣擺的~例:當他已經幫2支筆擺成一正一反樣後,他又立刻將2支喬回一正一正樣,當他把豬喬成一正一反樣,他又立刻將2頭豬擺成一正一正樣。。,就連詠綦在旁邊看了也長嘆一口氣說:"唬~不是這樣啦",我說:"那詠綦,你就負責來教柏誌。。",我一說完詠綦就心甘情願地牽起柏誌的手開始重擺這些物品成一正一反樣,擺的過程中詠綦還會對著柏誌說:"來,這邊。。對。。然後放這樣。。還有這邊。。對。。就是這樣。。",而柏誌也會順著詠綦的口訣把物品擺在對的方向,2個人算是合作無間啦~!~既然這些物品已擺在他們面前,那我就順便來考考他們這些物品的單位詞吧。。別小看看似不起眼的"單位詞"好像對孩子的學習是微不足道,但我要說的是,孩子從小的學習就是要特別注意小細節部份,忽略小細節或不重視小細節

等同沒有打地基就開始建房子,這樣的房子即使建得再華麗,總有一天會崩塌的!~在進行物品與單位詞的對應之前我說:"什麼是單位詞?"詠綦說:"就是把相同的用成別的東西"(還好他不是說:就是按照順序。。,所以詠綦進步了);柏誌指著字卡:單位詞說:"詞。詞。詞",我說:"單位詞就是形容物品的量的詞",我把單位詞唸一次給他們聽:"根。匹。頭。幅。個。件。個。支"。。完後我請詠綦把各樣物品放在對的單位詞下面,詠綦是這樣放的:根-玉米。匹-馬。頭-豬(詠綦告訴我:"牛也可以用頭(一頭牛)")。幅-眼鏡。個-杯子。件-圍兜。支-筆;柏誌是這樣放的:根-馬。匹-玉米。頭-圍兜。幅-筆。個-杯子。件-豬。支-眼鏡,當柏誌放完後詠綦就說:"你都放錯了,來,重放",於是詠綦就指著"根"說:"根,來,去拿玉米",柏誌就去拿玉米,詠綦再指著"匹"說:"匹,去拿馬",柏誌真的就去拿馬。。詠綦和柏誌就這樣一來一往完成了"物品和單位詞對應"活動,而我心裏卻想著:"乾脆下次我負責備課,詠綦負責教學,柏誌負責接收知識。。如此的"一舉多得"多省力啊~!"~我們開始遊戲吧,我帶著他們簡單唸唸有詞:"神明在上,弟子。。,您覺得我上課都有認真的話,請給我一個聖杯。。"唸完我們就拿著拖鞋擲筊,當詠綦擲出聖杯時,我說:"神明說你有認真上課耶";當柏誌擲出聖杯時,我說:"神明很開心地笑,神明說你有沒有認真上課要問你自己,不用問祂唷";當我擲出哭杯時,我說:"神明不開心,祂不想回答老師的問題"。。不管是哭杯。笑杯或聖杯,詠綦和柏誌都擲筊擲得很開心,我想今天的遊戲又可以讓他們多長一點常識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