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葉子鳥(玅瑾老師) 

 書名:葉子鳥/作者:孫晴峰/圖:睡眼/信誼基金出版社。。今天我就要利用這本繪本延

伸出來讓他們在葉子上先用打洞器打洞作造型,最後將葉子貼於白紙的枯樹下面!。。我拿葉子給他們,並且讓他們先觀察一下葉子的長相,接著我拿出已寫好的字卡葉子上面有葉脈,還有。。。

但這回我並不想先唸出題目,我想讓已漸漸在認識國字的詠綦唸一遍題目,詠綦邊看著題目的每一個字邊唸:"金(葉)山(子)廚(上)香(面)回(有)答(葉)正(脈),確(還)問(有)題(。。。)",我說:"詠綦,你確定題目是這樣嗎?"詠綦說:"嗯",我說:"那我唸一遍,然後請柏誌指一次給你看,我們也來看看柏誌會不會~老師唸一個字,他會指一個字?"我開始一個字一個字慢慢唸著,而當我唸"葉",柏誌就會指"葉"字,當我唸"子",柏誌就會指"子"字。。。當我唸到最後一個字"有",柏誌還真的會去指"有"字而不是去指符號"。。。",也就是說,我唸出題目上的9個國字,柏誌也會依序指對這9個國字,姑且不論柏誌是否真的認識國字,但至少他會~我唸一個字他會指一個字,而不是亂指一通,這是好事,因為再這樣下去,柏誌鐵定能夠很自然的識字,都不用靠鞭策的!~當我唸完題目後我說:"詠綦,你說,葉子上除了有葉脈外,還有?"詠綦說:"還有葉子",我說:"好,1。葉子,那2呢?"詠綦說:"還有(葉子旁邊)刺刺的。尖尖的",我說:"1。葉子,2。刺刺的。尖尖的,那3呢?"詠綦說:"還有根(莖)",我復述詠綦的話說:"所以葉子上面有葉脈。葉子。刺刺的。尖尖的。根(莖)",詠綦很開心地說:"對",我說:"好,那柏誌呢?"我一說完詠綦就對著柏誌說:"不行跟我說一樣",我繼續說:"柏誌,葉子上面有。。1什麼呢?"柏誌說:"葉子",我說:"2呢?"柏誌說:"樹子",我說:"那3呢?"柏誌說:"噹噹",我說:"4呢?"柏誌說:"澆花",我說:"還有嗎?"柏誌說:"沒有了",我說:"那你覺得葉子上面有~葉子。樹子。噹噹。澆花~",我一說完柏誌就笑笑地說:"對!"~~我繼續利用葉子考問他們的觀念。。我在地上將5片葉子排成一列,我說:"你們先告訴我,3片(葉子)和第3片(葉子)哪裏不一樣?"詠綦說:"都長得不一樣",柏誌說:"一樣一樣一樣",我再問:"那3片(葉子)和第3片(葉子)哪裏一樣?"詠綦說:"都是一樣的",柏誌說:"一樣一樣一樣"。。,"?片""第?片"其實不好解釋,所以我先讓他們來實地操作看看,我問詠綦:"詠綦,請你拿第3片葉子",結果詠綦拿了前面的:"123,總共3片葉子起來",我說:"你拿這樣對嗎?你都忘記第3片怎麼拿了喔?都忘光光了喔?"詠綦忿忿不平地告訴我

:"第3片就不要拿,你叫我不要拿啊,弟弟,對不對?"我說:"我哪有叫你不要拿啊?!我們讓柏誌來拿看看,看看他跟你拿的有沒有一樣?!"我跟柏誌說:"柏誌,請你拿3片葉子",當柏誌拿起1片葉子時我故意說:"夠了嗎?"柏誌沒理我繼續拿第2片葉子,我再故意說:"夠了嗎?"柏誌還是沒理我繼續拿第3片葉子,當他拿了第3片葉子時我又故意說:"夠了嗎?"沒想到這時柏誌不再拿葉子並且抬頭告訴我:"夠了夠了"。。哈,真有趣,接著我將5片葉子再排成一列,我問柏誌:"第3片在哪裏?"結果柏誌從第1片到第5片通通把它們拿起來。。

看來他們對"?片。第?片"還沒那麼懂,所以我就示範幾遍,好讓他們有更紮實的概念。。!~結束前戲後,我們要來點兒好戲了。。,在葉子上面用打洞器其實挺特別的,我會設計這樣的課程主要也是希望孩子可以擁有多一點的創造力,以前他們可能以為打洞器只能在紙上打洞,今天他們終於懂了~原來打洞器可以在任何物品上打洞(只要洞打得過去的話),"從以為至沒想到"其實這個就是創造力正在萌生。。我想今天的課程真的很吸引柏誌和詠綦,當我認為葉子的洞打得差不多時,我說:"可以了嗎?!"詠綦和柏誌竟異口同聲說:"還沒",因為詠綦正專注在我教他打洞的技巧,柏誌正在研究我剛剛是教他如何把葉子放進打洞器內。。當他們要用白膠將葉子貼在枯樹上時,因白膠不好擠,所以我教了他們一點擠的技巧,之後詠綦和柏誌也是很專注地將白膠擠在葉子上。。因為他們的"專注",所以我知道今天這堂課他們學習到的東西比我想像得還要多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