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提起三角鼎(玅瑾老師) 

    上週放學時間當我在跟若妘媽媽談話時,若妘執意要拿某物品,我當著若妘媽媽面前拒絕了若妘,若妘開始用耍賴的方式,若妘媽媽當著我的面跟若妘說:"這邊是老師的家,這裏所有的東西都是老師的,妳要經過老師的同意,老師說好妳才能拿。。",當若妘媽媽說出這段話時,我有刻意去感受一下"若妘媽媽說的是真心話還是表面話",我的感受告訴我:"若妘媽媽是用"很理智的腦+真誠的心"去跟若妘講了這段很理智的話"~~我知道很多家長都會認為"金貝比應該要以服務業的態度去讓孩子予以予求",但我要慎重地說"沒有這種事",因為我很重視"尊重"這2字,就像若妘媽媽說的"這是我的地盤,地盤上所有物本來就得經過主人受權才能取得(這跟服不服務業根本兩碼子事),但主人也沒必要每次都答應別人的請求,因為"會讓別人變習慣",包括孩子,習慣什麼?習慣孩子心裏有數"反正我就問個意思,老師最後一定會答應我的請求",這也是為什麼有時我會拒絕小孩要求的主因,即便是微不足道的事,因為我要讓小孩知道:1。尊重,2。不是什麼事你認為應該的就應該的,2。社會上不是什麼事都能讓你予取予求!~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重要~!~~"筷子折成V型,另一根折斷為二半,V型與半根筷子互相支撐成三角鼎,最後利用剩下的半根筷子試著把三角鼎提起"是今天的實驗課。。。"提起三角鼎"是今天的課程名稱,因為要讓他們進行"造詞-提?",所以一上課我必須把今天的實驗簡單做一遍,做完我就把"提起"的"提"給圈起來(<![if !supportFields]>提<![endif]>起),這樣還不夠,我必須配合實物再舉例,加深他們對造詞(提?)的概念。。皮包=茶壺=提水。。。,舉完例後,我要他們跟我一樣,把"提"字圈起來,就像這樣~皮包=<![if !supportFields]>提<![endif]>高,茶壺=<![if !supportFields]>提<![endif]>水,包裹=<![if !supportFields]>提<![endif]>貨。。。,這也是加深他們對"造詞"印象的方式。。。,3個人。3張詞語,1人負責1張~~~

皮包=提高亦帆先把"提"圈起來,我心裏開心地想著:"不錯耶,還知道要圈重點~"提

       "字"。。當我這樣想沒幾秒,亦帆就順便再把"高"圈起來,接著再把"提高

       "胡亂畫了很多圈,亦帆邊畫邊說:"要畫好,我畫到"提高",我畫這麼多~

       "!

包裹=提貨又文指一個字唸一個字給若妘看說:"提~貨~",若妘真的很認真看著又文的

       教法,接著又文馬上把"提貨"二字"一起猛塗鴉",或許他覺得這樣的速度會

       比亦帆先圈"提",再圈"高",最後塗鴉"提高"來得快呢~!

茶壺=提水若妘走的路線總喜歡跟又文亦帆相反,即便又文剛教若妘唸著"提貨",即便

       亦帆先圈"提"再圈"高",但"逆著圈又怎樣?"。。於是若妘先圈"水",

       再圈"提",不過值得鼓勵的是,若妘是一個字一個字圈,她並沒有2個字一起

       胡亂圈,一個字一個字圈的優點是~"至少我還看得到"提水"2字"!

~~造詞:提。。除了提水。提高。提貨。提起,還有提?呢?~若妘一直說:"提什麼。提什麼。提什麼。。",亦帆一直看著?說:"問號,問號,問號,不知道",又文則開始編故事說:"大野狼來了,然後爸爸拿殺蟲劑,爺爺拿一個殺蟲劑,羅衣拿殺蟲劑"。。。,說不出還有提?沒關係,反正至少你們學到了"提水。提高。提貨。提起",但你們得告訴老師:"為什麼要練習造詞呢?"亦帆說:"因為不知道,問號",若妘說:"因為它的名字叫作溜冰,還有噴",

又文說:"因為有病毒,病毒很強要用肥皂"。。我告訴你們,練習造詞就是要"增廣見聞。讓自己有更深更廣的常識",就這麼簡單~!好啦,實驗前我簡單給他們"一半+一半=1根"的概念,我就利用筷子把。。。把1根筷子折半,就變一半一半,一半跟一半合起來就是1根,1根可以分成一半跟一半。。。,就這樣,"合成(+)分解(-)"的可逆性思考就學起來囉。。,

實驗實驗實驗了,實驗可能成功可能不成功,這要看技巧看專注力看很多很多。。,反正老師也時而失敗時而成功,所以真的不是靠美貌就可以成功的,那到底要看什麼呢?。。。答案:問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