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金貝比教育溫馨園-教學點滴(玅瑾老師) (220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日常-喀!喀!喀!玩響板

老師拿出奶粉罐,她將奶粉罐的蓋子掀起來又蓋上去罐子,老師問大家:

“請問~有什麼東西也是有蓋子的?”佳勳說“把奶瓶放上去,給它蓋上的那個(盒子)”;存恩說“奶瓶”;祐指奶粉罐,老師說:“不可說奶粉罐,那個老師說過了,要動頭腦想一想!”沒幾秒祐仍指“奶粉罐”,老師還是對祐說“那個老師說過了,一定要想別的!”因為老師一直威脅祐,祐開始皮皮挫~,最後他不知所措地轉向坐他旁邊的小奕,然後向小奕求救說:“朋朋奕”,只見小奕很鎮定地不發一語,但心裏回應祐說:“ㄏㄟ 恁兜ㄝ代誌!”;芽說“電風扇”;小奕說“我要尿尿~”;元說“令雪老師喝水的那個瓶子(保特瓶)”!~老師說:“濕紙巾.藥.筆.熱水瓶...上面都有蓋子唷!”...接下來老師拿出已經用蓋子做好的響板(取下罐裝餅乾的塑膠蓋子,將其對折一半,最後在對折的兩端黏上硬幣,簡易的響板就形成了   !)老師問大家:“你們覺得這個響板的形狀長得像什麼呢?”佳勳說“像牙齒”;存恩說“像牙齒被吃掉了”;祐說“魚”;芽說“像大嘴巴的鯊魚”;小奕沒說;元說“像鱷魚”!...老師發給每位小朋友老師親製的響板,唱歌前要先發音練習,敲響板前要先節拍練習~因為用蓋子做的響板操控不易(很容易翹起來),所以老師請大家用單手或雙手來壓響板!老師先讓大家一拍一拍練習,當老師喊:“1.1.1..”時,小朋友就要一拍一拍慢慢地壓,老師喊:“12.12..”時,小朋友壓的速度就要越來越快...,最後老師喊:“1234.1234...”時,ㄛ,那響板被壓的速度可是快得不得了!...待大家都很熟悉節奏後,老師拿出大家最熟悉的“台語唸詩歌”讀本,老師隨意挑了“阿嬤欲看戲”這首,老師先一拍一拍地壓響板,最後以1234非常快速的節奏來替“阿嬤欲看戲”伴奏,剛開始大家都看嚨無“老師在做啥?”等到一回生二回熟,小朋友略知該如何為歌謠伴奏後,最後大家都能跟得上老師的節奏壓起節奏來,唯獨這位林先生~祐,他聽到自己甲意的台語童謠時,竟然放下屠刀,..ㄛ,不是,是放下響板,開始比手劃腳起來~他用手比出老師教的動作,用腳劃出自己掰的動作,呵,整堂課下來,就屬祐活在自己的世界裏~自High到最高的那一點,佩服!佩服!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體能-到底在哪裏?

老師拿出許多顆乒乓球,她把玩乒乓球一陣子後問大家:“請問~要怎麼把這些乒乓球通通都變不見呢?”佳勳說“叫小天使給它變不見”;存恩說“放口袋”;祐說“要把它用洗手變不見”;芽說“丟遠遠的就不見了”!

...老師說:“嗯,把球藏在手裏.藏在衣服裏.丟到盒子裏...,球就會通通不見了~!”老師把球先收起來,接著拿出3個保麗龍杯,老師拿著杯子假裝喝水.裝東西...,然後說:“嗯,我們可以用杯子來喝水.裝東西...,可是如果我們把杯子倒蓋(即杯口朝下),那這時候的杯子可以做什麼?或是它像什麼呢?”佳勳說:“像吹喇叭的”;存恩說“打電話”;祐說“藏去後面”;芽說“包魚的”!...遊戲開始,老師說:“記不記得老師剛才問大家~要怎麼把乒乓球變不見?現在有一個方法可以讓球變不見唷~就是我們把球放進倒蓋的杯子裏,呵,球就不見了!”老師先拿出2個杯子並將它們都倒蓋著,接著將其中一個杯子裏放進一顆球,另外一個杯子則都不要放球,老師將兩個杯子乾坤大挪移...,而當杯子不再移動時,老師說

:“呵,猜猜看,球在哪一個杯子裏啊?”當然囉,最後答案揭曉時,答對的小朋友一定是樂翻天,那答錯的小朋友一樣笑翻天,畢竟他們覺得這個遊戲實在是太奇妙了,怎麼老師的頭腦會想出這玩意兒,實在是太難得了~!剛才是大家一起猜答案,現在老師則請大家輪流來猜答案,不過先來簡單一點的:2個杯子就好~老師一樣在其中一個杯子裏放球,另一個杯子則不放球,結果揭曉:老師不斷在移動兩個杯子時,佳勳和存恩瞪大眼仔細盯著剛才有放球的那個杯子,結果當杯子停止移動時,佳勳和存恩非常肯定加確定地指了有放球的那個杯子,而當老師掀起兩個杯子時,佳勳和存恩看到自己答對時,歹勢地竊笑了起來!祐和芽自認“何必張大眼睛看呢,凡事只要平常心看待就好!”於是他們以輕鬆的心情看待這兩個杯子,不過當最後答案揭曉卻不是他們說的那個答案時,祐和芽愣到無法自拔,直到老師呼喚他們“回神”了,他們才得知自己犯了“全天下女孩和男孩都會犯的錯~亂猜一通”!...為了增加遊戲困難度,老師再加1個杯子,所以總共有3個杯子和1顆乒乓球,玩法同上述,結果出爐:佳勳和存恩這兩位憑著她們的一對靈魂之窗,一眼就看出“球在哪個杯子”,真不愧~“薑還是老的辣”!至於為了扳回剛才的顏面,努力地撐大他的眼睛看杯子(祐的眼睛撐得真的比用牙籤撐出來的還大顆呢),最後皇天不負苦心人,老天爺終於讓他光宗耀祖“猜對了”!至於還是活在她天真的世界裏,完全不以上回的結果為戒,芽一樣以輕鬆的態度面對“3個杯子”,結果當然答錯了,看來天下真的沒有白吃的午餐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作-拼貼畫

老師拿出一本廣告紙,她翻著廣告紙說:“這本廣告紙在大潤發.超市.報紙裏都拿得到,或是有叔叔阿姨會把它投進去你們家的信箱..,那廣告紙是要做什麼的呢?它可以告訴我們~麵包特價5元而已,真的很便宜,還有很多台大的和小的電視讓大家選,..,如果大家沒有蠟筆了,也可以來這裏買

...”,老師簡單介紹完廣告單的功能後,她問大家:“如果你拿到了廣告紙,你會拿廣告紙來做什麼?”佳勳說“看完很便宜後,就要買東西”;存恩說“可以買手錶”;祐說“拖地”;小奕沒說;元說“看”;老師拿了一張和一本廣告紙到Q面前,她問Q:“Q,你最喜歡哪一張?”Q不加思索,立刻指了“一張”的廣告紙,老師興奮地告訴大家:“哇,Q不貪心ㄟ,她只選”一張“的廣告紙,不是選”一本“的廣告紙ㄟ~”老師再測一遍,不過她換了另外“一本”的廣告紙,老師一樣將“一本”和“一張”的廣告紙擺在Q面前,結果Q竟然指了“一本”的廣告紙,老師納悶~難道Q變貪心了?正當老師感到疑惑時,老師的餘光瞄了一下那“一本的廣告紙”,頓時間老師恍然大悟,原來~Q喜歡“吃”的,所以剛才的“一張”和現在的“一本”廣告紙裏,不是水果就是麵包,呵,老師終於懂Q的心了...!老師拿出一張上面畫有一顆大愛心的白紙及一張比愛心還大的廣告紙,老師說:“哇,現在這顆愛心都沒有顏色,不好看,怎麼辦呢?嗯,老師不想用蠟筆去把愛心塗上漂亮的顏色,因為那樣太簡單了,老師想來一點不一樣的~對了,老師要把廣告紙貼在愛心上..“說完,老師把整張廣告紙蓋在愛心上,因為廣告紙比愛心還大,所以當廣告紙蓋在愛心上時,老師就說:“哇,看不到愛心了,怎麼辦啊?”佳勳指著心形旁邊的空白處說“可以把紙貼這邊”;存恩將白紙翻到反面(心形是在正面),然後說“把紙貼在愛心的裏面(即白紙的反面)”;祐說“貼愛心的旁邊”;小奕說“白白的”;元說“把紙摺一摺(摺小張一點),再貼到愛心裏”;老師順著元的方法~用摺的,老師拿一張廣告紙給Q,而自己也拿一張,老師告訴Q:“來,Q,就讓妳來摺廣告紙!”說完老師就將紙摺一半,摺完老師對Q說:“Q,摺,摺,摺~”老師話才一說完,沒想到Q真的將紙也對摺一半,雖然摺得不是很標準,但至少摺出七分像呢!老師將摺好的紙放愛心上,結果部份紙是在愛心裏了,但仍有部份的紙還是跑出愛心外了,最後老師告訴大家:“其實我們可以先將廣告紙用撕的或用剪的,先將紙撕(剪)成一小張一小張的,最後再將這些小張的廣告紙貼在愛心裏,貼的時候不要將廣告紙貼超出去愛心外面,而愛心裏的廣告紙重疊了沒關係,因為今天的拼貼畫主要目的是要將愛心佈滿顏色!”小朋友大概是第一次接觸今天的拼貼畫,所以特別地認真看老師如何示範,當然囉,認真的小孩做出來的作品肯定也聞得出認真的味道,這意謂著大部份的小朋友都會將廣告紙佈滿愛心,而不會貼出愛心之外唷!”..多培養小朋友的創造力,或許將來他們可以靠自己的創造力來度日也說不定!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中間概念

幼兒的“大中小”概念發展順序為~最大-最小-中間,平日老師就觀察到全部的小朋友對於“最大.最小”的概念已經很清楚了,所以今天介紹“中間概念”真的不為過!...一上課老師開門見山就問:“來,什麼是”中間“?”中間“到底是什麼?”佳勳說“在一個動物的翅膀的中間,牠們翅膀是粗粗的”;存恩說“睡覺的晚上就叮咚叮咚,媽媽就來了”;祐說“我們家有那個..那個...ㄞ~(祐說不出個所以然,最後就無奈地喘了一口氣)”;芽說“那個...ㄚ~大野狼來了”!...小朋友對“中間”概念真的是一知半解,看來老師得來個實物說明了~老師拿出3個一模一樣的底片盒,她將3個底片盒一個一個疊起來,再問一下大家:“哪一個盒子是在中間?”佳勳和存恩都指中間那個盒子(答對了);祐指下面那個盒子(答錯了);芽指上面那個盒子(答錯了)!...老師指上面的盒子說:“上面”,再指下面的的盒子說:“下面”,最後指中間的盒子說:“中間”!老師不斷重覆上面的動作並不斷說著:“上面.下面.中間!下面.上面.中間!”待大家對中間稍有概念後,老師把底片盒先收起來,接著拿出長短(高低)不一的3個圓形盒子,老師由左至右依序將3個盒子排成一列(亦即最高-中間-最低),接著老師問大家:“咦,這3個盒子排成一列你們覺得很像什麼呢?”佳勳說“像騎摩托車的(手把)”;存恩說“是海棉寶寶”;祐說“開機車”;芽說“像罐子”!...老師依上述長短盒子的排法再介紹一次“中間”概念,老師指右邊的盒子說:“很長(高)”,再指左邊的盒子說:“很短(低)”,最後指中間的盒子說:“中間”!老師再隨意將最長(高).最短(低)的盒子對調位置,但中間的那個盒子永遠不變,老師一樣用上述的方式介紹“中間概念“!...從小朋友的眼神,老師很清楚知道大家對”中間“的陰影已經揮之不去,老師打鐵趁熱~準備多樣物品,如:橡皮筋.夾子...,這些物品皆有“大中小”的尺寸,老師任取一樣物品,並依序擺好在大家面前,接著老師就會問:“中間,中間是哪一條(張.個...)?”(塑膠圈)佳勳會指中間那個圈子,嗯,佳勳的“中間概念”真的很清楚;(夾子)存恩把小夾子塞進大夾子裏面,然後說“媽咪的小baby是中間的”;(紙)祐先指大張紙說“這個”,老師在旁邊“嗯~”了一聲,祐驚覺似乎自己指錯了,於是再改指小張紙說“這個”,老師再說一聲“咦~”,祐開始皮皮剉了,他趕緊指中間那張紙,老師故意說:“你確定?”祐深感自己不久應該會遭遇不測,於是抬頭撒了謊告訴老師:“中間(的紙)不見了!”~呵,祐的反應挺快的嘛!(橡皮筋)芽連想都沒想,一指就指了放在中間的橡皮筋“指對了”!...教育是要一步一步來,基礎打好了再進行下一步,就像老師知道“小朋友的大小概念很清楚了”才會進行下一步的“中間概念”一樣,多多去了解“幼兒發展”,這樣教學才能事半功倍!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學-回力鏢

老師從厚紙板上剪下數條長長的長條形,她拿著長條形問大家:“咦,這些長長的長條形像什麼啊?它們可以拿來做什麼呢?”于庭說“它像大象的嘴巴”;元說“可以把它(們)變成(組合)圓形”;佳勳說“把它(們)變成(組合)正方形”;老師猜測存恩接下來一定會說“變三角形”,果真存恩說“變三角形”,老師說“不可以再學別人說變什麼形了,要想別的!”存恩不到一秒就說“可以用小白兔的毛毛來穿尿布”;祐說“要用打開來(意思是把許多的長條接起來排成一列)”;小奕說“用那個”;老師拿3條長條,Q也拿3條,老師將長條排成,並要Q也跟老師排一樣的形狀,結果Q將其中兩條排這樣   (快要像△了),Q看看老師排的△,再看一下自己排的,Q好像發現“還不是很像△”,於是想了一下之後,就將手中的那條擺在剛才那兩條的右下角    ,Q排的看起來有點像變了樣的,不過還好啦,還是有沾到一點邊啦!...老師拿3條長條形,並分別在它們的尾端剪一刀

  ,接著再將這3條長條形交叉組合成回力鏢   ,組合完後老師問大家:“你們覺得這個回力鏢像什麼呢?”于庭說“像我們的手”;佳勳說“像ㄚ,還有像剪刀”;存恩抓起她的一搓頭髮說“像我的頭髮”;祐說“像電風扇吹一吹”;小奕說“像剪刀”;元說“像風車”;老師把回力鏢放在地上讓它旋轉,老師要Q也做一遍她剛才旋轉回力鏢的動作,結果Q拿起回力標,然後將回力鏢左右左右地轉(有點兒像開車一樣),不過才轉幾下,Q就將回力鏢舉高對準天花板的電風扇,Q一直叫著“ㄚ ㄚ ㄚ”,彷彿在告訴大家~“旋轉的回力鏢真的很像電風扇”!...老師拿起回力鏢,並將回力鏢像飛盤一樣射出去,老師來回射了幾次之後,她問大家:“ㄟ~,這個射出去的回力鏢好像什麼呢?”于庭說“像飛機”;佳勳說“像風車”;存恩說“像花”;祐說“飛機”;小奕說“剪刀”;元說“像飛盤”;老師將回力鏢射來射去,並要Q也拿回力鏢射射看,Q右手拿回力鏢有做射(丟)的動作,不過當她射完之後,回力鏢還是被她緊緊抓著,Q看了一下自己手上的回力鏢,沒一下子就將回力鏢摺爛了,看來Q小小年紀就會判斷“這物品是否是瑕疵品”了~真是高竿!...因為剛才小朋友已經看過老師是如何製作回力鏢的,加上小朋友的表情露出飢渴的模樣~我們要...我們也要...我們也想要拿剪刀來剪長條形~!由於老師從出生至今~心都是呈現紅色的,非常地有良心,看到大家如此渴望,又怎麼可能讓大家失望呢,所以最後當然開放讓小朋友拿著厚紙板及剪刀來~剪!剪!剪!不過我們對小朋友也別抱太大希望~期待他們能剪出漂亮的長條形,因為他們是不受控制的,剪出“不規則形”是他們現階段的發展,雖然如此,老師對“他們在進行剪紙時的神情簡直太像天使”已經相當滿意了,老師很珍惜這一刻,畢竟過了這一刻,教室就會出現許多小惡魔了...!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常-鑼鼓響連天

老師拿出鐵盒及臉盆問大家:“要怎樣做才能讓鐵盒和臉盆發出聲音呢?”于庭說“用衣服”;佳勳說“給它打一下”;存恩說“用手”;祐說“用毛巾”;芽說“打下去就有聲音”!...老師把大家說的意見通通試一遍,結果用手打的效果最好,當臉盆敲下去就會像鼓聲-樣發出“咚”聲,而當鐵盒敲下去就會像鑼聲-樣發出“鏘”聲,這時老師再問“有什麼東西的聲音跟臉盆和鐵盒一樣,會發出”咚.鏘“聲的?”(鼓聲-咚)于庭說“我們家有咚咚隆喔!”;(鑼聲-鏘)佳勳說“鈴噹”;(鼓聲-咚)存恩說“要用湯匙“咚””;(鑼聲-鏘)祐說“電風扇也會鏘”;(鼓聲-咚)芽說“爸爸媽媽的鈴噹也會”咚“”!...老師拿出“廟會”的圖片,圖片裏有人在敲鑼打鼓,老師說“如果要讓活動更熱鬧的話,就可以敲敲鑼,打打鼓唷...可是你們有沒有發現,圖片裏的人手都拿棒子在敲鑼和鼓ㄟ,我們也可以學他們用棒子來敲臉盆和鐵盒,這樣我們的手就不會紅紅的,也就不會痛了喔!...可是老師這裏沒有棒子ㄟ,乾脆我們用湯匙來敲好了”(進入主題)要呈現今天的主題~鑼鼓想連天,老師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配合音樂”,老師找了較恰當的樂曲~鳳陽花鼓(歌詞皆有提到“鑼和鼓”),為了讓小朋友更加熟悉此音樂的節奏,所以上週老師利用大家在遊戲場遊樂時,就不斷地播放此音樂了...!以老師教幼兒律動的經驗只有一個原則~“節拍.舞步簡單不複雜,重覆性要高!”...“鳳陽花鼓”這曲子老師從頭到尾都數著“1234,1234,1234,...”邊數邊敲手中的臉盆或鐵盒,等大家比較熟悉這曲子的節奏後,老師用更容易熟記的口訣來代替1234的節拍,口訣如下:前進  ,後退  ,左邊  ,右邊  ,上面  ,下面  ,轉圈圈 !...整首曲子就這樣不斷重覆上述的口訣與動作!老師讓大家手中都拿一根湯匙,然後再自行選擇臉盆或鐵盒,于庭.佳勳和祐皆選擇鐵盒,存恩和芽則選臉盆,音樂開始,老師就請大家起立,然後帶領大家一起敲鑼又打鼓,結果如何呢?老師只能說大家都挺有慧根的,因為他們幾乎都能跟得上老師唸得口訣及舞步,不過或許是整首曲子有點長,所以于庭跳(敲)到一半就原地站好,然後雙腳站得很開(畫面有點兒粗魯啦),最後把鐵盒ㄎㄨㄟ(放)在她的大腿上,繼續敲!芽敲臉盆到一半大概覺得太無趣了,所以她改拿湯匙去敲牆壁,不過敲沒幾下芽大概覺得“還是臉盆的聲音她較甲意”,於是她就拿著臉盆坐下來繼續敲,芽不只敲臉盆的外面(底部),連臉盆裏面她都不放過哩!佳勳看到芽坐下來她也跟著坐下來了,佳勳的節奏感還不賴,從頭到尾都正確無誤地跟著老師的口訣敲,她偶爾還會轉頭看一看芽敲得如何呢!祐敲到一半對著存恩說“我的(鐵盒)跟妳交換好不好?”存恩很肯定地說“不要啦!”祐只好把目標轉向Q~祐偷偷換了Q的樂器,Q當然沒反抗,畢竟Q什麼都好啦!存恩拒絕了祐,沒多久存恩轉頭跟佳勳說“我的(臉盆)跟妳的(鐵盒)交換好不好?”佳勳非常堅定地說“不要!”呵,這是存恩的現世報嗎?...不管如何,今天的課程算是圓滿結束啦!

..............................................................................................

◎科學-洞變大了嗎?

老師擺1元和10元硬幣在大家面前,老師也不介紹它們的面額是多少,老師直接問大家:“哪個的錢(面額)比較多(或少)?”(哪個多?)于庭指“1元”(答錯);(哪個多?)佳勳指“10元”(答對);(哪個少?)存恩指“1元”(答對)接著存恩又指著10元說“可以是這個,可以很多很多”;(哪個多?)祐指“10元”(答對);(哪個少?)小奕指“1元”(答對);(哪個少?)元指“1元”(答對);老師把1元及10元放Q面前,問Q“哪個多?”Q二話不說,兩手各去拿1元和10元,老師告訴Q:“妳太貪心了,重來~!“當老師再把1和10元擺Q面前時,Q還等不及老師出題,她又急著用雙手將1元和10元搶走了,老師可以形容Q”見錢眼開?“至於其他小朋友,老師只能讚許他們~”很有金錢觀念啦!....老師先將1元和10元擺旁邊,她拿出已經在紙上剪好的洞,她問大家“哇,這張紙上面有一個洞ㄟ,你們告訴大家~哪一個地方或是什麼東西也有洞呢?“于庭說“尿布”;佳勳說“衣服”;存恩說“耳朵”;祐說“牆壁”;小奕說“&*那個這個&*$”;元說“用櫃子的那個(鎖)”!...老師說:“你們看,老師剪洞的這張紙都沒像這張這樣~旁邊都破掉唷   ,因為老師是這樣剪的,有兩個方法:1.先把紙對摺   ,再剪成月亮的形狀,最後把紙打開,紙上就會有洞   ,而且紙都不會破掉唷!”2.在紙的中間用剪刀刺一個洞   ,最後用剪刀沿著刺破的洞剪一個圓圈,這樣的紙也不會破唷!當Q在看老師示範剪紙時,她特別安份地坐在位子上,老師剪紙時她還不斷替老師配音“ㄉㄚ ㄉㄚ ㄉㄚ...”,不過老師太了解Q了,心想~“Q一定在打什麼主意?否則怎麼這麼安份,這不太像Q,怪怪~”果真,當老師剪完紙放下剪刀的那刻,Q趁老師不注意時將剪刀拿走,Q似乎為了掩人耳目,不讓人發現“兇手就是她”,Q還故作鎮定地發出“ㄉㄚ ㄉㄚ ㄉㄚ...”的音,然後張開嘴巴,再偷偷地把剪刀放嘴巴內啃一啃,還好老師手腳快,阻止悲劇發生~!...雖然Q想做傻事,但老師還是很信任大家,發給每人一把剪刀及一張紙,老師要大家也試試看老師剛才示範“在紙上剪洞而不讓紙破掉的方法”!~大家都很認真地研究到底該如何剪?不過最後還是剪不出個所以然,沒關係,來日方長,以後有的是時間,大家有機會還是可以再練習剪剪看!..實驗開始:1.紙上剪一個1元大小的洞2.將1元和10元輪流放在洞上面,看看錢幣是否會從洞上掉下來(結果是不行的)?3.試圖將紙稍對折,錢幣就會從洞掉下來了   !

小朋友也親自實驗一番:

于庭和元皆會照老師的方式~將紙對折,所以最後錢幣當然從洞掉下來了!佳勳和祐比老師還ㄎㄧㄠ,他們倆將錢幣塞進洞內,結果錢幣就輕而易舉從洞掉下來了,祐是得意地大叫“我成功了!”佳勳則是履試不爽!存恩的腦袋則是無人能比的,因為她將錢幣放在紙上後,雙手拿著紙並開始用力上下振動紙,沒多久錢幣就從紙上直接跳下來了,存恩看到後就大聲告訴老師“我好了!”的出頭也挺多的~她左手拿紙,右手將錢放在紙上,不到一秒Q又用右手將錢從紙上拿起來丟地上,然後她自己再叫一聲“ㄜ”,又不到一秒,Q又用右手將錢從地上撿起來放在紙上,而不到一秒Q又用右手將錢從紙上拿起來丟地上,然後她自己再叫一聲“ㄜ”,...Q就這樣重覆玩得樂此不疲!那小奕在做啥呢?他則閒閒在一旁觀賞“大家到底是在搞什麼把戲?”

.............................................................................................

◎數-紙上作業~幾何圖形(如附件)

老師把剪好的幾何圖形(○□△)擺在大家面前,然後直接問大家:“你們最喜歡什麼形,為什麼呢?”于庭指著△說“我喜歡三角形,因為我跟△是好朋友”;存恩指著○說“這個是盤子,它是圓形,我愛它”;祐指□說“正方形,下雨時用電風扇吹一吹(祐在回答時,外面剛好在下雨)”;芽指○說“圓形,我跟○相親相愛”!~由上述大家回答的狀況是否發現,小朋友對○□△的名稱都能正確說出來,說真的,平常老師可都沒刻意去教,偶爾只是透過機會教育來提醒大家○□△的名稱罷了,大家看看,在不被強破記憶下小朋友也都能理解它們的名稱,這再次證明~“強迫記憶是沒用的,從自然中學習的效果才是最棒的!”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作-香包(如附件)

老師拿出粽葉,然後問大家:“這是什麼東西啊?”存恩說“拔樹葉”;祐說“ㄅㄚ ㄗㄤ(肉粽)”!老師擺出包粽子的食材,如:糯米.肉.蛋.花生..,老師拿一片粽葉給Q,自己也拿一片,老師將粽葉摺成漏斗狀,她要Q也將粽葉摺成漏斗狀,但Q拿到粽葉就一把抓,把粽葉抓爛了,老師不計較Q的行為,開始包肉粽~老師先放一些生的懦米,放完要Q也學老師的動作放米,結果Q真的抓起一把生米,學老師把米丟進粽葉了,接著老師對大家說:“嗯,老師喜歡吃肉~”於是老師就將熟肉放進粽葉裏,老師一樣示意Q放熟肉進去,結果Q真的去拿熟肉,但是大家別忘了,Q可是出了名的老饕,她不將肉丟進粽葉裏,而是丟進自己的嘴裏,為了顯示老師真的有超大的肚量,所以對於Q的行為,老師僅看在眼裏,完全不跟Q計較!老師繼續將花生丟粽葉裏,Q還是脫離不了吃,她抓了花生就啃,呵,Q挺精明的,他知道生米不能吃,所以她就將生米丟粽葉裏,她知道花生及熟肉可以吃,所以她就塞嘴巴,看來Q頭腦在打什麼算盤,從她的外顯行為就可以一探究竟啦!...老師包完粽子後,她問大家:“咦,你們知不知道為什麼老師要包粽子啊?”存恩說“那個是要送給小狗的”;祐說“送給老闆”!...老師以圖示開始訴說“包粽子(端午節)”的由來,不過考量小朋友的理解力,老師僅“端午節故事”以簡單白話告訴大家,老師邊畫圖邊說:“有一個人他叫屈,他人很好唷,他都會跟大家相親相愛喔,可是其他的人都沒跟屈原相親相愛他們每次都對屈原說不好聽的話,屈原好傷心,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屈原到汨羅將散步,他一直哭,因為大家都不跟他當好朋友,結果他走著走著就不小心掉進汨羅江裏了,他的朋友看到了很緊張,一直說“怎麼辦?怎麼辦?”小朋友,你來幫他們想一個辦法好不好?不然汨羅江裏會有很多魚和蝦子把屈原身體的肉吃光光ㄟ?”存恩說“爸爸不要救他”;祐雙手做合掌的動作,然後說“蓋著”;Q看見老師畫出魚和蝦子,Q就猛指魚,指完再指自己的嘴巴,然後說“ㄉㄚ ㄉㄚ!”(Q~妳也當個有肚量的老饕嘛,連假魚妳也不放過,妳叫妳爸媽臉往哪兒擺啊?!)...老師看大家想不出一個好方法,於是就拿出剛才包的粽子說:“對了,那些魚和蝦子一定喜歡吃粽子,我們把粽子丟進汨羅江裏,魚蝦就不會吃屈原的身體了...!小朋友,五月五日端午節快要到了,現在有很多人都在包粽子,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就是要紀念屈原唷...!”老師再說:“還有,端午節那天大家為了要把髒的東西或恐怖的東西趕走,所以也會做香包來”避邪”,就像快過年的時候,年獸可能會來,所以大家都會放鞭炮趕走年獸一樣唷...!”老師分給每一人一個“多啦ㄟ夢”的香包半成品,老師請大家將阿夢的身體.五官黏在正確的位置,最後不管大家怎麼黏的~眼睛黏到腳上.肚子黏到頭上.手黏到鼻子上...,只要是小朋友自己做的香包,真的是超級宇宙霹靂地可愛!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觀察日期:97.06.02-97.06.04

◎日常-我會收拾(分類書籍)

因為書的尺寸.種類.顏色..都不同,而要讓小朋友依“尺寸或種類或顏色..”來分類,其實大家的認知點及標準都不同,為了摒除上述困難點,所以今天老師只挑~“什麼都一樣,只有大書和小書”,其中每本的大書都是一樣大,每本的小書都是一樣小,如此才讓小朋友更好分類,而且知道標準在哪裡?...老師將許多本大小書全散放在大家面前,然後問大家:“有什麼地方或東西跟這些書一樣~亂七八糟的?”存恩說“我們家的書和積木也是亂七八糟的”;祐從地上亂七八糟的書中拿起一本說“這本”;芽指著地上的書說“這樣亂七八糟的”!...老師再問:“這些書這麼地亂,要怎麼辦啊?”存恩說“要收起來”

;祐把地上亂七八糟的書一本一本撿起來放整齊;芽說“怎麼辦?”說完她馬上拿了一本書並打開來看!...老師說:“對的,這麼亂,我們就要把它們分類.把它們收整齊,可是要怎麼收呢?”存恩說“我教你們”,說完她就從地上拿一本書放她手中,放完再從地上挑一本和她手中一樣的書來放她的手中...,存恩不斷地拿書到她的手中,最後她手中都是尺寸一樣小的書,其它大本的書她都留在地上;祐和存恩差不多,只是祐知道他手中的書放得不夠整齊,所以最後他將書立在地上,然後用雙手上下左右地拍書的邊緣,讓書更整齊;芽拿起一本書,然後一下子將書用力放她右大腿的旁邊,再一下子又放左大腿的旁邊,邊放邊敷衍地說“要這樣放,這樣放!”說完她又急著打開書,認真地看起書來了!...老師開始示範如何分類:她先從亂七八糟的書中挑大本和小本的書並將它們各擺一邊,接著再從一堆書中拿起一本,若是大本的就放剛才已分類好的大本上面,若小本的當然放小本的上面,過程中老師會故意放錯,還好大家神智都還很清楚~發現老師放錯了,他們會立刻猛搖頭,表示老師放錯了...!老師再將所有的書弄亂,要大家輪流來將書分類放好,存恩和祐很清楚知道大書要和大書放在一起,小書要和小書放在一起,而芽呢~老師從沒看過這麼愛看書的小孩,芽對“分類書籍”一點興去也沒有,當老師開放給大家來分類書時,芽則隨意拿了一本書起來看,芽看書看到忘我,根本忘記“現在到底應該做什麼事”,老師看芽這麼認真,說真的也不忍心打斷她,直到課程結束,老師要求芽把書還給老師準備吃飯,結果芽不從,最後還因為老師收走她的書而發怒哩!

..............................................................................................

◎科學-哇!串在一起囉!

老師拿出1000元及500元紙鈔,她問大家:“這兩張是什麼東西啊?它們是要做什麼的啊?”存恩說“那是ㄎㄡ ㄎㄡ.錢錢,那是要買我的巧虎的餅乾的”;祐說“好多錢錢,那是要買尿布的”;老師把1000元和500元擺在Q面前,看Q愛哪一張?結果Q雙手一抓,兩張都拿,Q拿到1000元和500元後,嘴巴立刻發出類似“這個”的音,看來未來的Q鐵定是富婆!...老師把1000元及500元再擺到大家面前,她問大家:“這張1000元和這張500元有什麼不一樣呢?”存恩指500元紙鈔說“它有動物在騎馬”,存恩再指1000元說“還有小鳥飛啊飛”;祐拿起500元紙鈔並將它打開來說“這個有不一樣,因為打開來”;老師擺了3張1000元及3張500元在Q的面前,老師拿了1張1000元及1張500元在手中,她要Q也跟老師拿一樣的數目(量),但這回Q並不像剛才那樣貪心,Q只拿了1張500元的,不過她並沒有將500元塞口袋或吞進嘴巴,Q用手一直指著500元上面的圖案(鹿),還一直發出“嗯嗯嗯”的音,老師示意Q“還要再拿1張1000元才對!”Q很聽老師的話,把目標轉向(看)她眼前的那張1000元,不過Q並沒將1000元拿起來,Q還是把重心擺在1000元上面的圖案(一群小朋友)~Q用手邊指小朋友,邊發“ㄚㄚㄚ”的音,不過Q也沒忘記剛才那張500元的存在,所她就一下子指1000元發“ㄚㄚㄚ”的音,一下子又指500元發“嗯嗯嗯”的音!...實驗開始:

1.把橡皮筋套進紙鈔中間   2.將紙鈔折成3部份   3.紙鈔兩端別上迴紋針   4.將紙鈔往兩端拉   ,結果橡皮筋就會神奇地將剛才別在紙鈔上的2根迴紋針一起串在一起了!...實驗結果出爐,老師就問:“咦,為什麼橡皮筋會將兩根迴紋針串在一起呢?剛才它們明明是分開的啊?”存恩說“因為它沒有分開”;祐說“它沒有用錢錢(意指橡皮筋沒將紙鈔也串起來)”;老師在做實驗或問大家問題時,Q根本沒在看.沒在聽,那Q在做什麼呢?她唷~趁老師不注意的時候將其它紙鈔拿起來仔細端倪,呵,不知道是不是該稱Q是“標準的錢嫂”啦?!...老師把紙鈔再用迴紋針別好,然後讓大家也來親自拉拉看,結果~存恩真的成功拉到最後讓橡皮筋與迴紋針串在一起了,存恩大概覺得這實驗挺好玩的,所以最後她又嚐試著將紙鈔摺一摺,然後把迴紋針套進紙鈔...!連拉紙鈔也沒有,在他的觀念裏~拿到不詳物品,首要原則就是“先破壞再建立”,所以祐就將迴紋真解體(還好紙鈔沒被解體)從紙鈔上面拿下來再將紙鈔打開,打開後再將紙鈔摺一摺再套上迴紋針,當迴紋針套不進紙鈔時,祐還知道要將迴紋針扳開再套~,在老師眼裏祐永遠不是一個破壞者,而是一個潛力無窮的創造發明者!夠狠的了,她一拿到老師為她摺好的紙鈔就立刻將紙鈔揉爛,揉爛後還緊抓紙鈔不放,看來她心裏應該在盤算著~“哼,我得不到的錢,別人也別想得到!”

..............................................................................................

◎數-5的倍數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觀察日期:97.05.19-97.05.23

◎日常-我會收拾

  老師擺了好多個抽屜在小朋友面前,她問大家“咦?這些是什麼東西啊?它們是要做什麼的啊?”于庭說“要關的;它是要放衣服的”;佳勳說“盤子;它是放東西的”;存恩說“桌子;可以把玉米放進去”;祐說“盒子;裝鑰匙的”;芽說“盒子;可以裝菠菜”!...老師再問“那它們(抽屜)長得像什麼東西呢?”于庭說“高麗菜”;佳勳說“高麗菜要放的”;存恩說“可以放那個~嗯,青菜的”;祐說“放鑰匙”;芽說“像盒子”!其實由上述大家的回答中老師就可略知~“誰較能理解題意?“這就是為什麼老師喜歡常問大家”為什麼?像什麼?~~~“畢竟這也是讓老師觀察小朋友發展的方法之一啦!...老師展示有抽屜的櫃子給大家看,她告訴大家”這些是抽屜,哪裏會有抽屜呢?寫字的桌子.放書的櫃子.放鞋子的鞋櫃...這些幾乎都會有抽屜!那這些抽屜是要做什麼的呢?如果我們有很多東西沒地方放,就可以放抽屜裏面...!“~接著老師就將很多東西放抽屜裏,如:筆.紙.玩具熊.盒子.積木..,老師故意將這些東西弄得亂七八糟,接著老師說“現在我要寫字,可是筆呢?”老師在亂七八糟的抽屜裏故意找不到筆,於是老師問大家:“怎麼辦啊,抽屜這麼地亂,老師都找不到筆ㄋㄟ?!”于庭說“跟它積木放在一起”;佳勳說“給它整理好”;存恩把抽屜裏的“小熊”拿起來放在旁邊的盤子說“把熊收在一起”;祐說”把蘋果放玩具這邊“;芽在亂七八糟的抽屜中去找”熊“,並說“我幫妳(老師)找熊”~想也知道,芽不是好心要幫老師找熊,而是她自己想玩熊!...老師參照佳勳的意見~“給它整理好”,老師邊將抽屜裏的物品分類,邊說“嗯,一樣的東西要跟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筆跟筆要放在一起,積木跟積木放在一起...”老師不斷地重覆這句話~“一樣的東西要跟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老師目的就是要讓大家了解分類的意義!...待大家都稍微了解分類的意義後,老師讓小朋友兩人一組,並請他們一起將面前抽屜裏亂七八糟的東西整理.分類整齊!...結果佳勳和存恩這組挺厲害的~把物品分類的井然有序,積木跟積木.熊和熊.筆和筆...都分門別類地放在一起;至於這兩組~于庭和芽.祐和Q,老師只能頻搖頭,因為抽屜裏的物品仍是“亂中沒有序”,不過這也不能怪他們啦,畢竟抽屜裏的“小熊”玩具挺吸引他們的,若不趁機把玩一下小熊,人生真的是會白走地球這一遭啦!

................................................................................

◎科學-報紙會開花

老師拿出一張報紙給大家看,老師問“這張報紙可以做什麼啊?” 于庭說“可以看的”;存恩說“可以弄花的~把它修理好”;祐說“可以~剪!剪!剪!”;小奕說“弄一個”;元說“可以鋪,然後放水彩”!老師說“報紙可以拿來包東西.墊東西...,還可以揉成球來玩唷~”,老師手中拿一張報紙,同時也交給Q一張報紙,老師開始將整張的報紙揉成球給Q看,揉完後老師跟Q說:“Q,妳也揉一顆球給大家看!”但是Q不聽使喚,不將自己手中的報只揉成球,執意丟掉她自己手中的報紙,然後去拿老師揉的球,老師屢勸Q不聽,最後老師乾脆拿Q的報紙幫她揉球,然後再將老師的球和幫Q揉的球擺在Q面前,結果Q仍甲意老師的球,而老師幫她揉的球Q根本看不上眼!...老師拿著一張報紙再問大家:“請問要用什麼方法才能將一張報紙變成好多張報紙呢?”于庭右手做“切割”的動作,然後說“用湯匙把它用一用”;存恩說“要撕起來”;祐連說“剪剪剪剪剪”;小奕說“好多張”;元說“再去拿(報紙)”;小朋友每提一種方式,老師就去試試看,不過Q似乎對“剪”的這個方式最有興趣~老師將一張報紙一摺再摺,摺到最小張時,最後用剪刀一剪,果真報紙從一張變成好幾小張,Q看到傻眼,久久無法言語~ㄚ,忘了Q本來就還不會說話喔!...老師拿了一張正方形的報紙,然後當著Q的面將正方形的報紙延虛線摺成    ,老師也給Q一張正方形報紙,並示意Q也試試看~跟老師摺出一模一樣的形狀來,剛開始Q會專心看老師是如何摺報紙的,當老師摺完之後,Q也嚐試著摺摺看,Q真的有做出“摺”的動作,但她摺來摺去似乎摺不出個所以然,最後Q覺得“還是別人的卡好”,於是Q就丟掉右手的報紙,再立刻用左手去拿老師已摺好的報紙~!...老師拿著摺好的報紙問大家:“要怎樣才能將摺好的報紙打開    ?”于庭說“用車子壓過去(因為報紙上剛好有車子的圖案)”;存恩說“放水裏”;祐說“用剪的” ;小奕說“好了”;元說“把它弄(打開)起來”!...老師把摺好的報紙丟進水中,結果報紙被摺的四個角真的慢慢地打開了,這時老師就問:“哇~打開的報紙好像什麼啊?”于庭說“報紙”;存恩說“像游泳”;祐說“像洗澡,洗澎澎”;小奕說“在裏面”;元說“像正方形”!...老師分給大家水盆及數張摺好的報紙,並請大家將“一張報紙   ”及“數張報紙重疊    “同時丟進水中,然後觀察這兩款報紙打開的速度為何?結果單張   打開的速度最快,重疊的打開速度最慢,老師問大家“為什麼?”小朋友想了很久都說不出答案來,最後老師告訴大家“因為重疊的報紙太多張了,好擠,所以吸水的速度就很慢,當然打開得很慢囉...”大家別以為Q年紀小什麼都不懂,當老師說“丟”時,Q可是會聽老師的命令,真的將報紙丟進水中呢,而當老師什麼指令都沒下時,Q可是惦惦看,一點也不敢輕舉妄動唷! 

..............................................................................................

◎數-複習數量11-20

老師年輕不懂事,買了一大堆款式不一且沒在用的撲克牌,所幸老師的錯誤(撲克牌)剛好今天可以派上用場,這算是彌補了老師的罪過啦...!老師展示了上面有各式圖案的撲克牌,她問大家:“誰知道這些是什麼東西呢?”于庭說“大象”;佳勳說“奇怪的牌”;存恩說“蝴蝶”;祐說“卡片”;芽說“好多圖就翻過來”;品慈說“恐龍”!...老師開始說明及示範撲克牌的作用及玩法~老師拿著數張撲克牌,然後從坐在左邊的小朋友開始輪流發,每人先發一張,每發一張老師就會說“你一張,你一張...”(這也算是數學裏面的對應概念之一),當發到最後一位小朋友時,老師再從頭開始發...,為了了解大家的對應能力,所以老師也讓每位小朋友輪流出來發牌給大家,不過因為時間有限,所以老師也算好牌的張數,當所有的牌都發完之後,每人的手中應該都要有2張牌才對!以下就是大家發牌時的狀況~

于庭和佳勳她們倆發第一輪的牌時,都會從最左邊的小朋友開始依序先發一張,當發到最右邊的小朋友時,她們發現手中還有牌,于庭和佳勳又會再從頭(最左邊)開始發到尾(最右邊),當她們手中的牌發完時,每位小朋友的手上剛好都有2張牌,對了,于庭和佳勳在發牌時會學著老師說“你一張,你一張,你一張...”,這也代表著她們倆的“對應能力”(一人真的輪流發一張)不錯!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