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鑼鼓響連天

老師拿出鐵盒及臉盆問大家:“要怎樣做才能讓鐵盒和臉盆發出聲音呢?”于庭說“用衣服”;佳勳說“給它打一下”;存恩說“用手”;祐說“用毛巾”;芽說“打下去就有聲音”!...老師把大家說的意見通通試一遍,結果用手打的效果最好,當臉盆敲下去就會像鼓聲-樣發出“咚”聲,而當鐵盒敲下去就會像鑼聲-樣發出“鏘”聲,這時老師再問“有什麼東西的聲音跟臉盆和鐵盒一樣,會發出”咚.鏘“聲的?”(鼓聲-咚)于庭說“我們家有咚咚隆喔!”;(鑼聲-鏘)佳勳說“鈴噹”;(鼓聲-咚)存恩說“要用湯匙“咚””;(鑼聲-鏘)祐說“電風扇也會鏘”;(鼓聲-咚)芽說“爸爸媽媽的鈴噹也會”咚“”!...老師拿出“廟會”的圖片,圖片裏有人在敲鑼打鼓,老師說“如果要讓活動更熱鬧的話,就可以敲敲鑼,打打鼓唷...可是你們有沒有發現,圖片裏的人手都拿棒子在敲鑼和鼓ㄟ,我們也可以學他們用棒子來敲臉盆和鐵盒,這樣我們的手就不會紅紅的,也就不會痛了喔!...可是老師這裏沒有棒子ㄟ,乾脆我們用湯匙來敲好了”(進入主題)要呈現今天的主題~鑼鼓想連天,老師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配合音樂”,老師找了較恰當的樂曲~鳳陽花鼓(歌詞皆有提到“鑼和鼓”),為了讓小朋友更加熟悉此音樂的節奏,所以上週老師利用大家在遊戲場遊樂時,就不斷地播放此音樂了...!以老師教幼兒律動的經驗只有一個原則~“節拍.舞步簡單不複雜,重覆性要高!”...“鳳陽花鼓”這曲子老師從頭到尾都數著“1234,1234,1234,...”邊數邊敲手中的臉盆或鐵盒,等大家比較熟悉這曲子的節奏後,老師用更容易熟記的口訣來代替1234的節拍,口訣如下:前進  ,後退  ,左邊  ,右邊  ,上面  ,下面  ,轉圈圈 !...整首曲子就這樣不斷重覆上述的口訣與動作!老師讓大家手中都拿一根湯匙,然後再自行選擇臉盆或鐵盒,于庭.佳勳和祐皆選擇鐵盒,存恩和芽則選臉盆,音樂開始,老師就請大家起立,然後帶領大家一起敲鑼又打鼓,結果如何呢?老師只能說大家都挺有慧根的,因為他們幾乎都能跟得上老師唸得口訣及舞步,不過或許是整首曲子有點長,所以于庭跳(敲)到一半就原地站好,然後雙腳站得很開(畫面有點兒粗魯啦),最後把鐵盒ㄎㄨㄟ(放)在她的大腿上,繼續敲!芽敲臉盆到一半大概覺得太無趣了,所以她改拿湯匙去敲牆壁,不過敲沒幾下芽大概覺得“還是臉盆的聲音她較甲意”,於是她就拿著臉盆坐下來繼續敲,芽不只敲臉盆的外面(底部),連臉盆裏面她都不放過哩!佳勳看到芽坐下來她也跟著坐下來了,佳勳的節奏感還不賴,從頭到尾都正確無誤地跟著老師的口訣敲,她偶爾還會轉頭看一看芽敲得如何呢!祐敲到一半對著存恩說“我的(鐵盒)跟妳交換好不好?”存恩很肯定地說“不要啦!”祐只好把目標轉向Q~祐偷偷換了Q的樂器,Q當然沒反抗,畢竟Q什麼都好啦!存恩拒絕了祐,沒多久存恩轉頭跟佳勳說“我的(臉盆)跟妳的(鐵盒)交換好不好?”佳勳非常堅定地說“不要!”呵,這是存恩的現世報嗎?...不管如何,今天的課程算是圓滿結束啦!

..............................................................................................

◎科學-洞變大了嗎?

老師擺1元和10元硬幣在大家面前,老師也不介紹它們的面額是多少,老師直接問大家:“哪個的錢(面額)比較多(或少)?”(哪個多?)于庭指“1元”(答錯);(哪個多?)佳勳指“10元”(答對);(哪個少?)存恩指“1元”(答對)接著存恩又指著10元說“可以是這個,可以很多很多”;(哪個多?)祐指“10元”(答對);(哪個少?)小奕指“1元”(答對);(哪個少?)元指“1元”(答對);老師把1元及10元放Q面前,問Q“哪個多?”Q二話不說,兩手各去拿1元和10元,老師告訴Q:“妳太貪心了,重來~!“當老師再把1和10元擺Q面前時,Q還等不及老師出題,她又急著用雙手將1元和10元搶走了,老師可以形容Q”見錢眼開?“至於其他小朋友,老師只能讚許他們~”很有金錢觀念啦!....老師先將1元和10元擺旁邊,她拿出已經在紙上剪好的洞,她問大家“哇,這張紙上面有一個洞ㄟ,你們告訴大家~哪一個地方或是什麼東西也有洞呢?“于庭說“尿布”;佳勳說“衣服”;存恩說“耳朵”;祐說“牆壁”;小奕說“&*那個這個&*$”;元說“用櫃子的那個(鎖)”!...老師說:“你們看,老師剪洞的這張紙都沒像這張這樣~旁邊都破掉唷   ,因為老師是這樣剪的,有兩個方法:1.先把紙對摺   ,再剪成月亮的形狀,最後把紙打開,紙上就會有洞   ,而且紙都不會破掉唷!”2.在紙的中間用剪刀刺一個洞   ,最後用剪刀沿著刺破的洞剪一個圓圈,這樣的紙也不會破唷!當Q在看老師示範剪紙時,她特別安份地坐在位子上,老師剪紙時她還不斷替老師配音“ㄉㄚ ㄉㄚ ㄉㄚ...”,不過老師太了解Q了,心想~“Q一定在打什麼主意?否則怎麼這麼安份,這不太像Q,怪怪~”果真,當老師剪完紙放下剪刀的那刻,Q趁老師不注意時將剪刀拿走,Q似乎為了掩人耳目,不讓人發現“兇手就是她”,Q還故作鎮定地發出“ㄉㄚ ㄉㄚ ㄉㄚ...”的音,然後張開嘴巴,再偷偷地把剪刀放嘴巴內啃一啃,還好老師手腳快,阻止悲劇發生~!...雖然Q想做傻事,但老師還是很信任大家,發給每人一把剪刀及一張紙,老師要大家也試試看老師剛才示範“在紙上剪洞而不讓紙破掉的方法”!~大家都很認真地研究到底該如何剪?不過最後還是剪不出個所以然,沒關係,來日方長,以後有的是時間,大家有機會還是可以再練習剪剪看!..實驗開始:1.紙上剪一個1元大小的洞2.將1元和10元輪流放在洞上面,看看錢幣是否會從洞上掉下來(結果是不行的)?3.試圖將紙稍對折,錢幣就會從洞掉下來了   !

小朋友也親自實驗一番:

于庭和元皆會照老師的方式~將紙對折,所以最後錢幣當然從洞掉下來了!佳勳和祐比老師還ㄎㄧㄠ,他們倆將錢幣塞進洞內,結果錢幣就輕而易舉從洞掉下來了,祐是得意地大叫“我成功了!”佳勳則是履試不爽!存恩的腦袋則是無人能比的,因為她將錢幣放在紙上後,雙手拿著紙並開始用力上下振動紙,沒多久錢幣就從紙上直接跳下來了,存恩看到後就大聲告訴老師“我好了!”的出頭也挺多的~她左手拿紙,右手將錢放在紙上,不到一秒Q又用右手將錢從紙上拿起來丟地上,然後她自己再叫一聲“ㄜ”,又不到一秒,Q又用右手將錢從地上撿起來放在紙上,而不到一秒Q又用右手將錢從紙上拿起來丟地上,然後她自己再叫一聲“ㄜ”,...Q就這樣重覆玩得樂此不疲!那小奕在做啥呢?他則閒閒在一旁觀賞“大家到底是在搞什麼把戲?”

.............................................................................................

◎數-紙上作業~幾何圖形(如附件)

老師把剪好的幾何圖形(○□△)擺在大家面前,然後直接問大家:“你們最喜歡什麼形,為什麼呢?”于庭指著△說“我喜歡三角形,因為我跟△是好朋友”;存恩指著○說“這個是盤子,它是圓形,我愛它”;祐指□說“正方形,下雨時用電風扇吹一吹(祐在回答時,外面剛好在下雨)”;芽指○說“圓形,我跟○相親相愛”!~由上述大家回答的狀況是否發現,小朋友對○□△的名稱都能正確說出來,說真的,平常老師可都沒刻意去教,偶爾只是透過機會教育來提醒大家○□△的名稱罷了,大家看看,在不被強破記憶下小朋友也都能理解它們的名稱,這再次證明~“強迫記憶是沒用的,從自然中學習的效果才是最棒的!”

...為了避免複雜性過高,老師僅利用□△來玩接龍遊戲,老師先出題,接著請大家輪流來接龍~老師排□△□△,接著于庭將手中的□△排在老師已排好的前面~□△□△□△(排對了);老師排□△□△□,存恩將手中的□△排在老師已排好的後面,但她先排△,再排□~□△□△□□△(排錯了);祐和芽頭腦都很清楚,當老師排完□△□△後,他們倆都會將手中的□△排在老師已排好的後面,而且他們排的順序是對的唷~□△□△□△!...老師告訴大家:“剛才的○□△是用紙剪出來的,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一起合作用身體做出○□△的形狀!”△~老師請于庭先在一旁觀賞“用人體排出來的形狀像不像△?”老師請存恩

.祐和芽躺下排成△,但芽不從,老師只好讓Q來代替芽的位置,當他們三位躺下排成△時,于庭猛點頭表示“真的好像△”!接下來的○□老師請于庭也一同來參與,芽呢~她看到剛才用人體排出來的△原來這麼好玩,她也主動說要玩了~,所以最後的○□小朋友都非常配合地排出它們的形狀,同時也讓大家領悟到~“原來○□△也可以這樣弄出來啊!”...紙上作業:老師示範如何將剪好的○□△貼在紙上正確的位置上,示範完接下來當然要看大家的功夫囉~好佳在的是,小朋友都能親自將紙上作業正確無誤地完成,可喜的是~過程中他們都沒請教老師唷,而當他們將完成的作業交到老師手中時,老師非常感動,因為小朋友竟然都能將○□△貼對位置,老師感嘆著~老師上課在講,小朋友真的有在聽!

..............................................................................................

◎工作-蝸牛慢慢走

這幾天下雨,很幸運地被老師發現有一隻大蝸牛在牆上慢慢爬,為了配合今天的主題,於是老師很誠心地邀請蝸牛來教室坐坐,讓大家瞧瞧~!當小朋友仔細觀察完蝸牛的特徵後,老師問大家:“為什麼蝸牛的身上有一個殼啊?”佳勳說“牠長得很像貝殼”;存恩說“牠打開了(意思牠的頭伸出來了)”;祐說“掃地”;小奕說“ㄚ牙齒ㄧ...”;元說“牠家住在殼裏”;Q很仔細看著蝸牛的殼,不久蝸牛的身體慢慢跑出來,而牠的觸角慢慢伸出來,Q看到了用食指指著蝸牛的觸角,蝸牛的觸角馬上縮回去(但身體仍在外面),沒多久蝸牛的觸角又伸出來了,Q看到了這個情況,竟然馬上伸出她的食指對著蝸牛左右搖愰,意思好像是在告訴蝸牛:“NO NO NO,你就讓我多看幾眼嘛,我對你可是很有興趣的!”沒想到蝸牛好像聽得懂似的,不再將觸角縮回,反而勇敢地往前慢慢爬,Q看見蝸牛很聽她的話,於是Q也釋出善意,開始對正在往前爬的蝸牛喃喃自語!...老師再問大家:“那為什麼蝸牛的殼沒有穿衣服.穿褲子.穿裙子呢?真是奇怪ㄟ?”佳勳說“因為它(衣服)會用到蝸牛的黏黏的”;存恩說“因為牠會走”;祐說“牠吃布丁”;小奕沒說;元說“牠的貝殼會黏黏的,(衣服)弄上去會黏黏的”!...為了讓大家認真思考老師的下一個問題,所以老師暫時先把蝸牛收起來,然後拿出一張紙,老師用筆在紙上畫出螺旋狀   給大家看,然後問大家:“有什麼東西跟蝸牛的殼及這張紙上畫的一樣~它的形狀也是一圈又一圈的圓形組合起來的螺旋狀呢?佳勳說“貝殼還有花”;存恩說“時鐘(也對,因為教室牆壁的鐘面是圓的,外面形狀也是圓的)”;祐說“刷紙紙”;小奕沒說;元說“電風扇”;老師在紙上畫螺旋狀給大家看時,Q根本沒在看,她一直左顧右盼,原來她是在找剛才被老師收起來的蝸牛,老師看Q對蝸牛這麼有興趣,最後乾脆再把蝸牛請出來~老師把蝸牛放在Q的手臂上,而蝸牛開始在Q的手臂上慢慢爬,Q一點兒都不怕,還很鎮定地看著蝸牛是如何爬的?不過Q對蝸牛的熱情只有三分鐘熱度~因才沒幾秒,Q就看膩了蝸牛,於是她就用手抓起蝸牛,然後狠狠地將蝸牛往地上丟,就像丟玩具一樣地順手,丟完蝸牛Q立刻發聲“ㄉㄚ ㄉㄚ ㄉㄚ”,老師見狀猜想Q大概想“吃”蝸牛,於是撿起蝸牛並故意將蝸牛拿到Q的嘴邊,沒想到Q真的張大嘴巴準備要吃蝸牛了,...真的是嚇壞大家了!....進入主題:1.在紙上畫蝸牛形狀2.將蝸牛的殼塗上醬糊3.拿一條毛線照著蝸牛殼的紋路開始繞圈(毛線若太長而手太短,就可站著做     )小朋友的手大概還無法聽使喚,所以活動在進行時會不時聽到有人喊著:“老師我不會!”要不然就是做出的作品是一坨線混亂地黏在蝸牛殼上...不過沒關係,老師重視的不是大家非得做出漂亮的作品,而是希望大家了解~“原來毛線也可以用來代替蠟筆或色紙!”      

..............................................................................................

◎體能-吃不到

老師在小朋友面前放了一堆糖果,然後說:“呵呵呵,今天有人生病請假,這些糖果給我們吃就好了,生病的小朋友都吃不到了,真的是太好了...!可是你們告訴老師,要怎麼樣做才能吃到這些糖果呢?”存恩說“我想到一個方法了~用袋子把它(糖果)裝起來”;祐說“打開(糖果紙)吃糖果”;芽說“挖很大力”!...老師說“嗯,你們說的方法都可以,但是這些方法都太簡單了,現在老師要讓大家玩一個很難的遊戲,有成功的才可以吃糖果...!”老師拿出一個上下蓋子都被剪掉及一個沒被剪掉的完整盒子  ,老師把這兩個拿來當望遠鏡,可是一個可以看到小朋友  ,另一個卻不可以   ,老師說:“怎麼會這樣啊?一樣都是盒子,怎麼一個盒子可以看到大家?另一個都不可以看到大家啊?”存恩指著完整盒子的蓋子   說“照不到,這個(蓋子)可以打開”;祐一樣指著完整盒子的蓋子   說“裝進去(意思是把蓋子塞進去盒身內,盒子就有洞了)”;芽說“把它(蓋子)剪掉,眼睛可以看到”!...遊戲開始,老師把剪好蓋子的盒子穿進右手臂,然後開始用右手拿糖果吃    ,因為右手肘被盒子卡住無法彎曲,所以右手拿到糖果後,也很難將糖果送到嘴巴裏,老師一直吃不到糖果,同時做出流口水的表情這時老師也問大家:“唉呀,老師吃不到糖果,都一直流口水ㄟ,如果你們吃不到糖果,會有什麼感覺?會覺得怎麼樣啊?”存恩說“要吃一個糖果,要拿起來”;祐說“要弄起來”;芽說“做笑笑的表情”!...老師也讓大家的手臂(肘)套上盒子,然後想辦法拿地上的糖果來吃,結果~

存恩很順利地拿到糖果了,但是她發現自己的手肘被盒子卡住無法彎曲而無法吃到糖果,她非常不甘心,絞盡腦汁地想盡辦法,最後她用了一個連老師都無法想像的方法~存恩將右手的糖果慢慢往手肘的盒子內移(藏),然後她的左手再伸進右手肘的盒子內拿糖果,沒想到糖果真的被存恩拿到了,好厲害的存恩啊!     

看到糖果眼睛就立刻亮晶晶,他只顧著“要吃糖”,所以當他拿到糖果卻一直無法彎曲手肘將糖送嘴巴時,祐都不會想想辦法,只想著~“糖,吃糖,我要吃糖!”結果祐就一直叫老師“老師,我吃不到,吃不到,我吃不到!”老師希望小朋友能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遲遲裝作沒聽到祐的喊救,最後祐只好“專情地看著糖果,而心中慢慢地在淌血!”

的狀況跟祐沒兩樣,不過芽算是比較有志氣,因為她沒跟老師求救!芽拿到糖果後想盡辦法要先打開糖果紙,再將糖果放嘴巴,但沒想到芽的手肘卡住紙盒,因為不好彎曲,雙手ㄎㄟ ㄎㄟ的,所以糖果紙根本很難被打開,於是芽就換一種方式~算了,糖果紙也不用打開了,乾脆把“糖果+糖果紙”整個放嘴巴好了,但芽萬萬沒想到~原來連“糖果要放進嘴巴”的這個動作也這麼難,最後她還是回到第一個步驟~先打開糖果紙,但芽弄了很久,糖果紙仍舊完好如初,看來都是手肘上那個紙盒的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