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不透水的網子(Q.安安.存恩.佩芸*...*...*令雪老師)

  把玻璃瓶裝滿水以後再到過來.水一定是流光光嘛!所以請大家想想看"有什麼方法可以把玻璃瓶倒過來.然後裡面的水都不會流光光的呢?"QQ說:“我用杯子給它(玻璃瓶)遮住~”;佩芸說:“用蓋子蓋住~”;安安說:“用抹布給它(玻璃瓶)遮住~”;存恩說:“用很多厚厚的紙撕下來~蓋住(玻璃瓶)”;老師把大家說的辦法都試一遍.用杯子水會流進杯子裡.用蓋子的話還可以.用抹布呢水還是會漏出來喔!如果用紙那也只能撐一下而已.很快就破功了.老師把大家的意見演練一次之後.發現只有佩芸的方法是行得通的.把玻璃瓶加上蓋子水就真的倒不出來了"可是瓶子加上蓋子.除了水不會溢出來以外.它還可以...??"QQ說:“把螞蟻壓死~(哇!有點殘忍ㄋㄟ~)QQ補了一句爸爸都這樣做 ”;佩芸說:“讓螞蟻.蟑螂不能跑進去吃糖果餅乾~(這麼實用的方法也只有佩芸才想得到吧!!)”;安安說:“讓(玻璃瓶)裡面的小娃娃不會淹到水~(安安聯想到以前用玻璃杯作的實驗~)”;存恩說:“(玻璃杯)當一個家給螞蟻(住)~(存恩把玻璃杯用來養螞蟻~)”;實驗嘛用對照比較的方式最清楚了.所以老師把2個裝滿水的玻璃瓶.一個蓋上蓋子.一個以紗網(玻璃窗用)罩在杯口,再同時倒過來結果用殺紗網罩住的一定是流光光囉!如果只是要讓大家看流光光的玻璃杯那有什麼好玩的.所以老師把紗網(玻璃窗用)罩在杯口的那一組.放進水中再垂直拿出來,大家猜猜看瓶子裡水會不會流出來?大家都說會.一定會~但老師偏偏要讓它不會!一定不會~這是要練過的.注意看!老師取一個玻璃杯,將杯子放入水槽中,再以紗網(玻璃窗用)罩在杯口,杯子的大小形狀不拘,但是瓶口一定要平整,並注意沙網與杯口要緊密接和,不會凹凸不平。再將杯子連同紗網垂直拿出來,這樣瓶子裡的水就不會流出來?這可不是老師說了算.大家也可以試試看啊!它的原理是因為大氣壓力大於杯子的內壓,所以所提供的向上推力足以支撐杯內液體的重量。當大氣壓力向上推擠時,若空氣進入杯內,則杯內的水會被排擠流出;紗布的網格中因水分子的表面張力效應,以致形成一層水分子薄膜,阻擋了空氣,使其無法進入杯內,在此水膜下方因大氣壓力大於水膜上方的水壓力所以能阻擋杯內的水,使其不流出。若將杯子傾斜,則杯內壓力失去平衡,空氣便會從壓力較小的一端擠壓進入杯內,使水流出來。唉呀!說這麼多作什麼ㄋㄟ~大家作了就知道老師說的是什麼東西囉!所以做就對了!這些原理以後大家有興趣再去研究吧! ∩ω∩

 

◎科學-不透水的網子子昕.芽-小萍老師) 

  今天來做個很像實驗的實驗~透明玻璃瓶內裝些水,瓶口套上網子(不需蓋蓋子),再以“快.狠.準”的速度將瓶子倒蓋在裝有水的臉盆裏,再以“快.狠.準”的速度將瓶子趕快從臉盆裏拿起來,注意,在拿時瓶子要快速立起來(即瓶口朝上),結果~瓶內的水不會因為瓶口套的是“網子”而漏水,水反而還是在瓶子內,這除了是你以“快.狠.準”的速度將瓶子拿起的原因之外,還是因為大氣壓力大於杯子的內壓,所以所提供的向上推力足以支撐杯內液體的重量。當大氣壓力向上推擠時,若空氣進入杯內,則杯內的水會被排擠流出;紗布的網格中因水分子的表面張力效應,以致形成一層水分子薄膜,阻擋了空氣,使其無法進入杯內,在此水膜下方因大氣壓力大於水膜上方的水壓力所以能阻擋杯內的水,使其不流出。若將杯子傾斜,則杯內壓力失去平衡,空氣便會從壓力較小的一端擠壓進入杯內,使水流出來。~~哈,實驗原理“有看有懂.再看好像又不懂~”,那你就慢慢看,我不打擾你了,因為看到最後你一定會看得懂的~!至於那些小孩兒,非得要老師一步一步引誘他們進入實驗才能恍然大悟,而這“一步一步”老師是這樣做的...老師先在玻璃杯內裝水,但不蓋蓋子,接著故意將杯子倒過來,結果水當然流出來了,為了讓大家清醒一點,所以上述動作老師重覆做了幾次,待老師觀察大家都清醒後,老師就問大家啦:“你們有什麼方法可以讓瓶子倒過來的時候,水不要從瓶子流出來???”子昕說:“()很厚的紙給它蓋住.黏起來”;芽說:“我用手遮住,(瓶子裏)裝一些水就不會掉下來”!~好啦,你們說的老師替你們現場示範一遍...咦,“厚的紙”不妥,“用手遮”不行...,這樣吧,老師把瓶子遺失的蓋子找出來吧~~你們看,這個瓶子蓋上蓋子,再將瓶子倒過來,結果...水真的沒有流出來ㄟ,哇,這蓋子還真好用ㄟ,可是你們想一想:“這麼好用的蓋子除了可以讓瓶子裏的水不會流出來,它還可以...”子昕說:“不要讓螞蟻喝(瓶子裏的)水”;芽說:

“還可以用養樂多的紙(代替蓋子,因為養樂多的紙)很厚~”!~嗯,大家說的真好,看來以後老師說話只要說一半,之後你們就知道要接啥話了,呵,老師看你們的能力越來越好,心裏還真是癢得不得了地高興呢~~嘻!...哈,癢歸癢,實驗還是得讓大家自己動手來做~~,你們可以試著在瓶內裝“很多或很少或普通多”的水,或是以“快.狠.準”.“慢.不狠.不準”的速度來實驗唷,畢竟“實驗”就是“這樣也試.那樣也試.通通都試”..最後自己得到了“啟發(示)”嘛,所以如果你做的實驗不如老師做的實驗結果,你們放心,老師不會逼大家成“仁”,因為你們就是實實在在的“人”,“人”跟“仁”唸法雖一樣,但意義還是有那麼一點不同的,老師只希望大家能在每一次的實驗中,有一番體認就夠了,因為這就是教育的本質與意義~不是被逼的,而是主動體會出來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