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紙上作業~輕重概念(如附件)(Q.佩芸.安安.存恩-小萍老師) 

  大家都知道“翹蹺板”有兩大功用~一是“玩”,二是“看誰重”!那好啦,我們到底要如何才能判斷是A重還是B重?...當然,蹺蹺板的哪邊掉下去就表那邊重,反之則輕!然而~老師無法搬個正港的蹺蹺板來現場讓大家瘋一下,沒關係,用厚紙做的“迷你型蹺蹺板”也是能讓人勉強瘋一小下的...,咦,你們瞧,這蹺蹺板的兩邊桿子都沒坐人或放東西,“那為什麼左邊桿子會往下掉?右邊桿子會往上翹呢?”Q說:“因為呢~就是要去動物園把蹺蹺板拿去放著(,然後)搖搖搖!”;佩芸說:“因為(是)老師給它弄這樣~”;安安指著蹺蹺板的左右桿子說:“因為你這裏(左邊桿子)太過去(,離中心點太長,所以很重就掉下去),這裏(右邊桿子)一點點(,離中心點太短,所以很輕就翹起來)”;存恩說:“我覺得是老師把這個(左邊桿子)弄下去(掉下去),那(右邊桿子)弄上去(翹上來)”!~來,換老師來猜了,老師覺得可能是..蹺蹺板壞掉了?!可能是..蹺蹺板上面坐了隱形人?!也有可能是..老師的手巧得太超過了,所以蹺蹺板適得其反~做壞了?!...剛才老師說的都是“可能”的答案,不是“一定”唷,若要答案更準確,那請大家有時間再去研究清楚,不要未求證就確定,因為這種作為不是人幹的啦!~好啦,回到最原點,我們既然都知道翹翹板是可以順便拿來“看誰重”?那麼,“如果今天個兒沒了蹺蹺板,那你怎麼知道身材相當的芽和子昕誰重誰輕呢?”Q把雙手上下打開分比去比子昕跟芽的身高說:“用(手)比的”;佩芸讓子昕和芽背對背靠著說:“用量的(比身高)”;安安先抱子昕再抱芽說:“用抱的”;存恩說:“用問的~”存恩說完就問子昕說:“你有沒有很高?”子昕答:“沒有!”存恩再問芽說:“你有沒有很低?”芽說:“(我)沒有很”低“(,我是很”矮“!)”!~嗯,你們做的說的方法都值得令人好好參可一番,而老師也有方法唷..我們呢,可以用“目測”的,也可以用手摸一摸或捏一捏誰的肥肉多?誰的油少??對了,如果用繩子量一量他們的游泳圈,應該也能看出端倪...不過最準確的還是站在體重機上面秤秤看你有幾兩重啦~?...好的,老師的每句話中幾乎都提到“蹺蹺板”,會這麼說當然是有企圖的...就這張紙啊,上面有好多組動物在玩蹺蹺板,眼尖的你們應該目測得出誰重?誰輕?誰不相上下?不管誰的份量如何,你們都該給他們來個OXv,讓他們了解~該減肥的就別懶惰,該吃肥點兒的就別浪費,該維持的就繼續保持,這樣...身體才會健康,財富就會因為健康滾滾而來~!

 

◎數-紙上作業-輕重概念~如附件(子昕.芽令雪老師)

  把翹翹板放在大家面前.它很自然的呈現出一高一低的狀態."為什麼翹翹板上面都沒有坐人.翹翹板怎麼會一高一低的呢?"子昕說:“因為老師在上面(做翹翹板)的時候做~做~做~做好了!(再)用手用(壓)下去~(翹翹板就一高一低了~)”;芽芽指著翹翹板的2邊說:“因為呢~老師可能把這邊弄太長~可能把這邊弄太短~(所以就一高一低囉!)”;對啊!真的很奇怪~為什麼翹翹板上面都沒有坐人.翹翹板怎麼會一高一低的呢?老師覺得它可能是壞掉了!或是上面有坐隱形人...大家目瞪口呆的望著老師ω好像老師怎麼掰大家都相信ㄋㄟ~這個懸案先擱著.老師接著把芽芽+子昕請到前面來.請大家看看子昕重?還是芽芽重?一團混亂中有人指著長很高的安安說它最重.也有人指著圓圓的佩芸姊姊說它比較重.唉呀!注意聽嘛老師是叫大家看芽芽+子昕重點是這2個大小差不多的人.要如何來分辨呢?這下大家"醒"了開始有人去抱他們.摸他們.比高度...老師要請問大家囉!"你用什麼方法知道誰重?誰輕?"子昕很有自信的指著自己說:“我~我啦!”子昕不用比.不用看也不用抱...就篤定的說反正就是我.我一定比芽芽重的啦!  ;芽芽則說:“我用(手)比~這裡(高)子昕就比較高~這裡低~我就比較低~(不管是這裡低?還是那裡高?芽芽重點是高跟低都不能比出重量唷!︿)”;老師還幫大家想了一些辦法像是量腰圍啦!目測啦!用抱的...最後老師搬出體重機.我想大家都忘了最正確的還是要量體重啦!往上頭一站不就知道答案了 最後紙上作業的部分請大家從圖片上翹翹板的高低來判斷輕重,再把重的打ˇ,輕的打×,一樣重的打Ο.以上就是今天的"輕重概念"謝謝大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