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律動球(玅瑾老師) 

   特此一提:很多孩子都很會背數字1-100,“背”也可以說是“唱數”,就像是唱歌一樣,但是很會背數字1-100的孩子就一定有“數概念”嗎?那可不一定喔,例:拿3顆糖讓他數,如果他真的會數1.2.3,共有3顆糖,那代表他有數概念,可是如果他無法數出共有3顆糖,那麼即便他很會背1100或至萬,其實也是枉然,所以說~教孩子不要只重視“表面”,其實“有沒有真的懂”才是重點,“懂不懂”也代表一個人的內涵,一個人的內涵很重要,因為它會跟你一輩子,表面功夫是虛華不實,不容易長久的!~因為我要讓侑晨變成一位有內涵且有用的帥男人,所以今天我要教他“數量”(數量=數字+量),也就是說,代表1顆球,代表2顆球,代表3顆球..老師拿出3顆乒乓球及數字卡1 2 3 ,每當老師拿起1顆球放盤子內時,就會配合字卡說:“1”, 老師再拿起第2顆球放盤子內時(盤內共有2顆球了),就會配合字卡說:“2”,老師再拿起第3顆球放盤子內時(盤內共有3顆球了),就會配合字卡說:“3”,全部的球都在盤內後,老師邊數盤內球邊說:“1.2.3,總共有3顆球~”,老師配合字卡反覆數,數的過程中老師的動作是很慢的,因為教孩子不能快,“快”只會摔破碗,沒效率的,“慢動作”才能讓孩子印象深刻,也才能達到學習效果!~當老師不斷數數量時,侑晨一點都不覺得煩,他一直都很認真在看(孩子有沒有認真或有沒有在學習,其實從他們的眼神就看得出來了),換侑晨來數數看囉,老師拿出字卡,並說:“1”,然後問侑晨:“是要拿幾顆球放進盤子裏啊?!”侑晨拿1顆球放盤內,然後就不再拿球了,ㄛ~不賴嘛,竟然答對了,接著老師再拿出字卡,並說:“2”,然後問侑晨:“是要拿幾顆球放進盤子裏啊?!”結果侑晨很順手地拿了1.2.3,3顆球放進盤子內,老師說:“不對喔~”於是將3顆球通通拿出來,並示範一遍“什麼叫2顆球?”,示範完老師要侑晨再重新拿一遍“2顆球”,結果他真的拿2顆球到盤子內,或許他是不懂而模仿老師的,但你看看,模仿對的事何嘗不是件好事呢?..最後老師要侑晨拿3顆球放進盤子內,結果1.2.3,他真的拿3顆球至盤內了~~,上述我不知道侑晨到底有沒有懂1.2或3的真正數概念,但至少今天他有了新的且正確的數概念,過程中也願意積極參與,我真的覺得很棒,畢竟身為人類就要不斷學習且無時無刻學習,現在不懂,將來絕對懂!~今天的律動球是這樣做的:將2顆乒乓球各用膠帶貼在一條線的兩端,然後從線的中間拉起,兩顆乒乓球就會隨著你的手在動而互碰,互碰之餘就會產生奇玅的律動感(節奏感)~,那麼什麼是律動感(節奏感)呢?我想,對年幼孩子我們就不要給他們太複雜的節奏,簡單的“快.慢”就行了,老師配合鈴鼓設計了快慢節奏...:慢v~v快vv,“慢v~v”的話老師就慢慢地拍鈴鼓2下:碰~碰~!換侑晨來練習“慢節奏”了,呵,侑晨竟然在鈴鼓的鼓膜上“抓龍”,雖然他是用抓的,但他的節奏真的很慢喔:抓~抓~抓~抓~,哈哈,挺可愛的!接著老師示範“快vv”的節奏-快快地拍鈴鼓2下:碰碰!換侑晨來練習“快節奏”了..哈哈,他不拍鈴鼓,反而拍手給老師看,而且真的用快的速度拍手喔“拍拍拍拍拍”,太好了,才教一次,侑晨對快慢節奏真的稍有概念了!~好啦,我們來做律動球囉...老師示範將毛線的一端貼在乒乓球上,剩的一顆球及毛線我就交給侑晨來處理..,侑晨接過毛線及球後,突然伸手跟我要“東西“,”他到底要啥啊?“我身上又沒黃金,我四處張望~原來他是要跟我拿膠帶..哈哈哈,這小子上課都有在看喔,老師都忘了將膠帶給他,他竟然還會跟我要膠帶,看來他的腦袋整天都在裝上課的東西,佩服佩服...律動球完成啦,侑晨你可以去玩玩看囉..唉呀,看你抓律動球的模樣怎麼跟抓老鼠沒兩樣啊..這隻老鼠被你抓了還會有節奏的跳動呢,,只差沒”吱吱叫“,咦,你都不怕老鼠喔....那別怪我無情喔,老師先溜為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