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底片盒的律動(玅瑾老師) 

   底片盒是今天的主角,所以我要善用它們來幫他們複習“數概念”..“多練習寫測驗卷就能增強孩子的認知能力”~這是很多家長的迷思,這不是“不熟就不能生巧”的問題,而是當孩子腦袋裏沒有很多正確的邏輯概念時,即便給他們寫了一大堆認知性的試題,其實這也是一種揠苗助長,孩子還是不會懂其中原理的,就因如此,所以我是個很不喜歡給孩子紙筆測驗的老師,我喜歡透過不同情境的生活教育幫孩子“複習”各種觀念各種概念,長久下來我發現孩子不但不會覺得枯燥乏味,反而經過歲月洗禮他們漸漸擁有根深柢固的邏輯觀念,這才叫作真正的幼兒教育!~我準備了6個底片盒及數字卡1-6,將6個底片盒排成一列後,我順便按順序排上數字卡1-6(這不是量也不是數字,而是兩者結合的“數量”).. 

● ● ● ● ● ●

1 2 3 4 5 6

跟他們一起複習數量1-6後,我請詠綦將其中一張數字卡拿給心怡,再請心怡將那張數字卡放回原來位置..詠綦拿起3並跟心怡說:“妹妹,3,3要放在哪裏?”心怡可能不懂詠綦的語意,所以遲遲沒行動,詠綦見狀就主動去牽心怡的手將3擺在2和4的中間,接著詠綦再拿起5和6跟心怡說:“妹妹,5和6要放在哪裏呢?”承上題心怡大概已經懂詠綦的用意了,所以詠綦話才一說完,心怡就立刻將5.6擺最尾端,而且她還知道5要擺6的前面了,所以1.2.3.4.5.6就全到齊了;詠綦拿起2和4中間的3給柏誌,他說:“弟弟,3要放在哪裏?”柏誌一聽完哥哥的指令竟馬上會將數字卡放地上,雖然他將3放到4和5中間,但柏誌“聽完指令就馬上遵命照做”真的是一大進步,給他100個讚都嫌太少呢!~接下來我要幫他們複習“2的倍數”概念,我先示範將底片盒“2個2個放一起”,放完我順便排上數字卡2.4.6,

  ●●2

  ●●4

  ●●6

完後我把6個底片盒全交給心怡,我請心怡一樣以“2個放一起”的方式將底片盒排列好,結果心怡每排一個,嘴巴就唸:“2個.2個.2個..”,唸了6次2個後,一看~她竟將6個底片盒排成一排,或許心怡認為“底片盒也要學習什麼叫排隊吧”,所以才有這樣的情形產生;我將6個底片盒再“2個2個放一起”,接著我拿起後面2個底片盒並交給柏誌,我跟柏誌說:“把2個底片盒放下!”結果柏誌還真的將2個底片盒放下,且主動去排在第3.4個底片盒的後面呢,重點是他放下後還跟我“點點頭”呢,呵,有趣;接下來難的題目就留給詠綦了..2個2個2個放一起”的底片盒共2.4.6,6個,我將最後一個底片盒拿起來,我請詠綦用2的倍數下去數,當詠綦數著:“2.4”時就停了,這時我就問他:“總共幾個底片盒啊?”詠綦想了3秒說:“5個”..我再重測試他..我以“2個放一起”的方式擺了3個底片盒,前2個擺了數字卡2,最後一個我呈現數字卡3.5.4,我問詠綦:“2(前面2個底片盒)..然後是多少呢(最後1個底片盒)?詠綦剛開始拿了數字卡5,我說:”是嗎?“他改拿”4“,我說:”是嗎?“他再改拿”3“,我說:”答對了,就是2,3,總共有3個底片盒!“~好啦,該測的都測了,沒複習到的概念以後機會多的是,我一樣會以因材施教的方式設計不同題目考驗不同發展的孩子,這樣對他們的學習才有助益..線黏在2個底片盒上”~我都幫他們黏好了,剩下的~“線套在手指上,手上下擺動讓2個底片盒規則碰撞產生律動”就看他們的功力了,功力不好也不能代表聰明或不聰明,因為“過程”每個人要的都不一樣,更別論“結果”了,只要上課態度認真,啟發絕對有,有啟發就有智慧,有智慧就能化解一切苦厄,人生靠得就是智慧在生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