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手工小拖鞋(玅瑾老師) 

    幼兒教育=生活教育=【快樂沒有壓力】的童年生活,不過可能我的個性想得比較多比較遠,所以光是這個【快樂沒有壓力】的觀念就會讓我跟別人產生很多不同的觀念,尤其規矩,其次學習~~孩子規矩不好,那要不要好好調教?!我說:"肯定要,不然要讓孩子爬到大人頭頂撒野嗎?!",但有人說:"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權,所以我們不要對他嚴格,要讓他快樂自在沒壓力~";孩子很受教也喜歡學習新事物,那可不可以引導他們認識更深奧的事物?!我說:"肯定可以,不然要讓孩子童年空白嗎?!要讓孩子浪費他自身的求知慾嗎?!"但有人說:"讓孩子學太多深奧事物孩子會有壓力,這樣孩子會不快樂,所以我們不用給他學太多,不用要求他太多,孩子快樂就好,喜歡就好,隨他去就好~!"【快樂沒有壓力】會產生很多不同的觀點,孩子能不能進步來自大人的觀念與選擇,而我,身為一位有幼兒園教師證照的幼教老師,【不讓孩子童年空白,不浪費孩子資質,不讓孩子到外面被別人指指點點沒規矩】~我沒有任何選擇,因為這是我的責任!。。"用心備課。加強上課實力。想辦法提升孩子程度"就是我的責任之一,"國語的拼音,數學的數量與單位詞"都是秉耘和柏誌已經接觸很久的觀念,我不喜歡孩子的能力停滯不前,所以我會去思考很多,然後想出盡量適合他們兩個各自程度且可以提升他們能力的方式,就像今天的課程(西卡紙上畫出並剪下腳型,看著動物圖片並在鞋面上用麥克筆畫出動物,最後貼在腳型上~),"手工小拖鞋"並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呈現了3組鞋,每組鞋量都不同:【○】【○○】【○○○○。。。】,我準備了3張字卡:,我把字卡交給秉耘和柏誌,我要他們將這些字卡放在"正確的"鞋量上,並且要告訴我:"為什麼你覺得這是?"。。孩子說的【為什麼】對我相當重要,因為這是我判斷他們發展能力的重要關鍵,而很多人都會忽視了這樣的關鍵,我還是那句話~選擇很重要,選對或選錯【這位老師到底有沒有抓到重點】絕對會影響孩子很多很多方面。。,下面就是秉耘和柏誌的能力~~

●秉耘

-他說:"ㄓ",我說:"ㄉㄨㄟ",他把放在"一堆拖鞋上",他說:"堆就代表一堆!

-他說:"ㄕㄨㄤ",我說:"ㄓ",他把放在"一隻拖鞋上",他說:"隻就代表一隻!

-他說:"ㄕㄨㄤ",他把放在"一雙拖鞋上",他說:"是代表2雙",我說:"是2雙嗎?"這時柏誌說:"答錯了",我問柏誌:"為什麼哥哥答錯了?"柏誌說:"因為他沒有答對",我說:"是啊,哥哥就是答錯了,那為什麼答錯了呢?"柏誌說:"他不可以答錯",這時秉耘就跟柏誌說:"為什麼答錯啊?!"柏誌說:"你不要跟我講話,不要吵了~"!

~看來秉耘和柏誌還不太會解釋這些單位詞的定義,不要小看"解釋"喔,"解釋是可以看出一個孩子的語文和思考能力",非常重要的,既然他們不太會解釋,那我就必須用他們的程度來解釋給他們聽,順便讓他們學習如何表達這些單位詞的定義,其實除了閱讀外,他們學習我的解釋方式也是一種提升他們語文能力的方式之一。。。我說:"隻就是1,雙就是2隻,堆就是~太多太多太多了,我數都數不完,我不想數不用數時就可以用一堆來形容它!"~~我解釋完單位詞定義後,換我來驗收柏誌的程度。。。

●柏誌

-我說:"ㄉㄨㄟ",他把放在"一堆拖鞋上",他說:"堆就是我不要再數了!(還不錯,有抓住我剛解釋的重點。。會抓重點的小孩真的不簡單!)

-我說:"ㄕㄨㄤ",他把放在"一雙拖鞋上",他說:"是二雙",這時秉耘對柏誌說:"錯,要說兩雙,二怪怪的~",我說:"因為1雙就是代表2隻的意思!"

-我說:"ㄓ",他把放在"一隻拖鞋上",他說:"隻就是1個鞋子",為了讓柏誌多講一點,我故意說:"為什麼呢?"他說:"這個對了(堆),這個對了(雙),這個對了(隻),講不完。。","講不完"就是我抓到的重點!

~單位詞有概念後,接下來我要他們來書寫的拼音,秉耘大班,柏誌幼幼班,差距如此大的年齡我該怎麼"同時"測試他們的拼音能力?秉耘我就當考他聽寫,我唸國字發音他寫出拼音,結果3個單位詞的拼音秉耘全部都寫對了()(ㄕㄨㄤ)(ㄉㄨㄟ),接下來我拿已經被我寫好拼音的字卡:()給柏誌,我再拿著秉耘剛寫的標準答案: ()給柏誌當範本,我說:"柏誌,你覺得你的這張字卡()需不需要寫拼音?"柏誌觀察好了一會兒後,他告訴我:"不用",我說:"很好,你的()跟秉耘哥哥的()已經一樣了,所以不用寫~",我以同樣的方式請柏誌觀察秉耘寫的標準答案並判斷是否需要寫出"缺少的拼音"?!結果答案出爐了,柏誌把雙ㄕ ㄤ補寫上雙ㄕㄨㄤ,把堆ㄉㄨ  補寫上堆ㄉㄨㄟ,ㄛ,真的比我想像得還強,【混齡教學就是要這樣:老師的方式要因孩子而異,孩子就會因老師而強大!】~~~國語測試完後數學接棒。。地上我擺了"10隻鞋",我拿出3個人,我說:"1個人要穿1雙鞋,3個人就要穿3雙鞋,現在有10隻鞋,請問鞋子夠不夠?"秉耘說:"夠",我說:"為什麼?"秉耘說:"3個人就要1雙(1。2),1雙(3。4),1雙(5。6),還剩2雙(7。8。9。10)",我說:"是嗎?"秉耘說:"4雙",我說:"我們可以說~夠,因為3個人就要穿3雙鞋,所以多了2雙鞋~";我問柏誌:"2個人要穿2雙鞋,現在這裏有1隻鞋,夠不夠?"柏誌說:"不夠",我說:"為什麼不夠?"柏誌拿起1個人,然後把人的2隻腳藏在人的裙子裏,接著告訴我說:"因為她腳伸進去了,她沒有鞋子了~",呵呵呵,原來"把腳藏起來"也是一種思考方式,那我懂了~!~製作"手工小拖鞋"的時間到了,當你們在鞋面上看著動物圖片畫出"像又不太像"的動物時,老師是不會管太多的,老師管的只有在你們不太會把鞋面貼在腳型時幫你們一把,不然,"創意"真的沒啥好管的,就像老師也不喜歡人家來管我的創意是一樣的道理,記住,【創意有多大,希望就有多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