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熱旋轉的紙杯(玅瑾老師) 

    今已想好要寫我的理念-教育"主題",恰巧11點多我正上課時來了通電話,電話那頭是打來詢問我這兒是否還有名額的家長,她的小孩一個近2歲一個6個月,聊完收費接著不知不覺聊到"理念",我說:"小孩其實剛出生就要開始刺激他了,刺激就是跟他互動.給他東西,我遇到很多一歲多孩子的家長來參觀,他們來的目的就是因為發現家裏長輩帶小孩時,整天把小孩關在車內,也不想讓他下來玩,因怕下來玩會搞破壞,然後整天讓小孩在車內看電視.玩,也不教他一點東西,我們上班又忙,又覺得一歲多了,應該讓小孩學一點東西才對..",電話那頭家長聽到這兒直說:"對,出生就應該要刺激了,而且教育很重要,我很重視教育..",我繼續當演說家:"現在政府不斷釋出美意,給家長育兒津貼,當然家長有他的經濟考量,所以會把才2-3歲的孩子往大環境送,因家長的經濟考量,我無法說什麼,但是我要講的是小孩"品德"這一塊,因為大環境,所以老師無法顧慮到"每個小孩的問題",尤其規矩,因老師不是神..",電話那頭的家長比剛才更激動的說:"對,像我的2歲小孩現都會推人.打人.搶人玩具,我很怕到大環境會出事,把別人的小孩弄傷了..",我說:"3歲前本來就是自我中心時期,很多小孩都會推打搶,但是就是要教,3歲前沒告訴他們是非對錯,3歲後鐵定變霸王~",家長又比剛才激動一倍說:"對,我發現我的小孩現2歲就開始有霸道的傾向,而且很多大人真的都不知道3歲前的小孩其實都還在自我中心時期,我很重這方面的規矩,只是我有發現現在帶我2歲孩子的保母..帶越久我漸發現她的理念跟我不合..那老師,您那邊會收幾個小孩..",我說:"4個,2個太少,無法發現他們相處的問題,4個相處時才有辦法"清清楚楚"看出~"小孩的問題到底在哪裏?"大環境人數多,要抓出小孩的問題除非老師是神仙投胎來的~"..掛電話前,家長忍不住跟我預約參觀環境~~!~我們繼續上課.."紙杯周緣取四等分距離各剪下一片,然後在杯底穿上線拉起來,杯底下點燃蠟燭,觀察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情?"是

今天的課..一上課我就帶著他們做實驗,實驗前為了讓他們了解什麼叫"旋轉",於是我請他們各拿一塊布以螺旋狀轉動布,3個小孩中~定若最配合了,但也不能怪定鑠和宸叡"配合度不高",那是因為定鑠和宸叡這幾天生病,精神不濟,定若則是前幾天生病,慢慢復原中..,我們都要用一種將心比心的態度去體諒生病的人,尤其是小孩,所以對待生病的小孩標準要暫時降低,因我相信他們也很想專心上課,只是他們體內的病毒眼紅,硬是要擋小孩往康莊大道走,不過我相信"休息就是為了要好好打敗病毒",只要他們把病毒打敗了,我又得備戰中~~!~我把點燃的蠟蠋放杯內,我請他們輪流擰著綁線杯子,並把杯子放在蠟蠋杯上..當我說:"預備起"時,無論是誰擰著綁線杯子,定鑠.宸叡和定若竟不約而同"吹熄蠟蠋",為了不讓他們誤認今天上的是"慶生課",於是我親自示範一次該如何操作..真的是有示範有差~當我再度請他們各就各位擰著綁線杯子,並把杯子放在蠟蠋杯上時,他們就"上軌道"了,順多了..,知道嗎,人生"順"很重要的,這樣才不會浪費生命!~實驗完就結束了嗎?當然不,有時間我還是希望給他們多一點,再多一點.."刺激很重要的"..我準備了4個杯子,8個蠟蠋,"一個杯子1個蠟蠋",照理說,4個杯子準備4個蠟蠋就好了,但為何我要準備8個蠟蠋?因為~我故意的,我想測試他們..當分完4個蠟燭時,他們會不會就此住手?"就此住手"就可以觀察出他們目前理解力的發展狀況..結果:定鑠→▍▍▍▍▍▍▍▍.□把8個蠟蠋分配在前3個杯子,最後一個杯子什麼都沒放;宸叡→▍▍▍▍▍▍;定若→▍▍▍▍▍▍▍▍.□.□ →有沒有發現,他們3人又是不約而同"把"8個蠟蠋放光光",原本有準備要測試他們"一個杯子2個蠟蠋",但看到這結果,我就~"就此住手","設計課程"真的都只是"設計"而已,"角色互換"真的常發生在我的教學上,其實不是課程設計不好,而是小孩都是這個樣,不然,您來教教看..!~我快速利用黏土教他們如何用刀子把1塊黏土切成四等份,口訣:"這是1,切一半再切一半,就是1234,4等份"..,來,看一下照片,這3個小孩有哪一個是我的影子???沒有,通通沒有,沒有一個把黏土切像樣的,原本宸叡和定若有在思考到底該如何切成4等份,但看到定鑠如此摧毀黏土,宸叡和定若開始蠢蠢欲動,我在他們還沒動手前我先動手~趕快善後,不然,您,就是正在看我的您,要當我的助手嗎?要的話趕快來報名,包您閒不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