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杯子跳高(玅瑾老師) 

   今天的實驗挺有趣的:將一條橡皮筋從杯口套到杯底,將另一杯子放在此杯子上面,最後用手壓住上面杯子,手放開後上面杯子會被下面杯子杯口上的橡皮筋彈出!~我拿出許多橡皮筋跟杯子跟他們說:"今天我們要上杯子跳高的實驗喔。。這裏有很多橡皮筋跟杯子,如果你是老師,你會想問你的小朋友關於橡皮筋跟杯子的什麼問題呢?"秉耘說:"我會跟我的同學說~杯子跳高",我說:"好,那第2個問題你會問什麼呢?",秉耘說:"我會跟我的朋友說~杯子一定會跳舞",我說:"好,那第3個問題你又會問什麼呢?",秉耘說:"我會跟我的同學說~杯子跟橡皮筋綁在一起會跳舞的",我說:"那柏誌呢?",柏誌說:"橡皮筋跟杯子沒有了~",我說:"好,那第2個問題你會出什麼?",柏誌說:"很多橡皮筋很多杯子",我說:"第3個問題呢?"柏誌說:"(原來4個)杯子要拿起來(2個),就變3個了,橡皮筋沒有3個就二個了~",我說:"不管你們出什麼題目都可以,因為這是你們想的題目,老師也有老師想到的題目要考考你們,就是"比較"~"。。我把杯子和橡皮筋排成一列~~~~~~~~~~~~~

□(杯子)○○(橡皮筋)□(杯子)○○(橡皮筋)□(杯子)○○(橡皮筋)□(杯子)

,我說:"現在老師要你們來比較~橡皮筋和杯子,誰多?誰少?為什麼?"秉耘主動把橡皮筋移位成這樣作比較。。□(杯子)□(杯子)□(杯子)○○(橡皮筋)□(杯子)

          ○    ○    ○           ○ 

,秉耘說:"橡皮筋多,因為橡皮筋有123456條,杯子有4個,所以杯子才不夠",我說:"杯子不夠,那杯子不夠多少?"秉耘數著第3個和第4個杯子中間的橡皮筋說:"1。2,這個是橡皮筋多的",我說:"對,橡皮筋多了2條,也代表杯子不夠2個~!"~我問柏誌:""那你覺得誰多?誰少呢?為什麼?",我一說完秉耘就提醒柏誌說:"你也要抓重點喔"。。,

柏誌把我排成一列的杯子+橡皮筋。。拿走了2個杯子,柏誌說:"杯子多,因為把2個杯子藏起來~",我說:"你答錯了,秉耘,你告訴柏稚為什麼他答錯了?",秉耘對著柏誌說:"柏誌,你知道你為什麼答錯了嗎?"柏誌說:"不知道",秉耘說:"因為你沒抓住重點~",我說:"秉耘,我就是要你告訴柏誌他錯在哪裏啊?那你知道重點是什麼嗎?",秉耘搖頭,我說:"要作比較的重點是一定要~對齊,這樣就會很清楚比出誰多?誰少?"我把橡皮筋移位~~~

□○○□○○□○○□→□□□□

           ○○○○○○,這樣一比較後我們就知道橡皮筋多,多了2條!~~~

他們對"合成"並不陌生,而合成的呈現方式有很多。。我在3個杯子上分別寫上了1。2。3,接著我把杯子疊成這樣: 

            ,然後我示範寫出"橫式算式":(1)(2)=(3),接下來我交給秉耘寫有2。3。5的杯子,我請秉耘自己疊杯子並寫出橫式算式,秉耘這樣疊杯子~

 

 ,他也成功寫出:(2)(3)=(5);我把標有1。2。3的杯子讓柏誌自己疊,柏誌不太會疊,由秉耘協助柏誌疊成這樣:

                  ,不過最後柏誌自己寫出:(1)(2)=(3),完全不用我或都叫別人要抓住重點的秉耘提醒~!~實驗囉,我給了他們每人4個杯子,1組實驗組(2杯子+1橡皮筋),一組對照組(2杯子)。。當秉耘和柏誌各自把橡皮筋都套在杯口後,我請他們倆各自把雙手心放在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杯子上,當我說:"手放開"時,秉耘和柏誌實驗組的杯子都跳起來,對照組杯子一動也不動,這時我說:"為什麼只有在橡皮筋上面的杯子才會跳起來呢?"沉默許久的秉耘和柏誌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原本打算請他們今晚在夢中尋求答案後,明早再來告訴我答案,想想算了,因他們睡覺都只顧著流口水,哪記得要尋找真相?!所以最後我拉拉橡皮筋跟他們說:"因為橡皮筋有彈"秉耘說:"彈簧",我說:"你有看到橡皮筋上面有彈簧喔",我說:"是因為橡皮筋有彈性,所以才能讓杯子被壓下去後,ㄉ一ㄡ~ㄉ一ㄡ~ㄉ一ㄡ~彈跳出去",我說完他們笑得不亦樂乎,不是因為恍然大悟,而是因為"ㄉ一ㄡ~ㄉ一ㄡ~ㄉ一ㄡ~"。。孩子很好懂的,只要我們抓住"他們常抓不到重點的重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