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厚與薄(玅瑾老師) 

   "厚與薄"是相反詞,而且孩子比較不會判斷,所以課前我努力找了很多厚。薄的實物(例:紙。手套。襪子。布),今天就讓他們透過這些實物來體認啥是厚?啥是薄?。。。一上課我呈

現"大小。長短。粗細。快慢。多少"的實物:玉米。積木。陀螺。。。等,不過我並沒有告訴

他們這些實物的相反詞,我只問他們:"你覺得這些東西可以比較什麼?"秉耘說:“(大小玉米)比較長,還有玉米很軟;(粗細積木)比較高,還有胖和瘦;(長短積木)一個是長,一個是短;(厚薄紙)這個是扁的紙,這個是厚的紙~” ,柏誌說:“(多少積木)打針,不行打針,會打到人;(大小陀螺)比較轉,我們家有戰鬥陀螺;(大小玉米)比較吃(奎鉉附和:"ㄘ"),因為這個不能吃了,要換別支;(長短積木)可以比較拼圖,可以穿進去~"。。我說:“這些物品可以拿來比較很多,其中一種是"比較相反詞",你們告訴我,相反詞是什麼?”,秉耘說:“就是相反的意思~” ,柏誌說:“就是不行過去了”,我把實物排成一列說:“(大小)玉米比較大小;(粗細)積木比較粗細;(長短)積木比較長短;(多少)積木比較多少;(快慢)陀螺比較速度快慢。。我把所有實物都先收起來,留下相反詞字卡:大小。粗細。長短。多少。快慢,我先示範:我把小陀螺先放"快"下面,接著我把大陀螺放"慢"下面,代表小陀螺轉得"快",大陀螺轉得"慢"下面,接著我把粗積木和大玉米各放字卡"粗。大"下面,然後我交給奎鉉"細積木",我請奎鉉把細積木放在對的字卡下面,結果他就自己把細積木放在字卡"細"下面(答對了),我再交給奎鉉"小玉米",我一樣請他放對的字卡下面,結果他把"大玉米"拿起來了,我說:"這樣不對吧?!"說完奎鉉就立刻把大玉米放字卡"大"下面,把小玉米放字卡"小"下面(答對了)。。,最後我把"長積木。多積木"分別放字卡"長。多"下面,然後我交給奎鉉

短積木,一開始奎鉉亂放,後來秉耘告訴奎鉉:"不是,要放在長積木旁邊",結果奎鉉還真聽話,立刻把短積木放長積木旁邊,也就是字卡"短"下面;我拿1根積木給奎鉉,奎鉉不知該放哪兒,柏誌指多積木旁邊跟奎鉉說:"弟弟,要放這裏~",於是奎鉉就把1根積木放多積木旁邊,也就是字卡"少"的下面!~為了讓秉耘。柏誌和奎鉉對"相反詞"更加熟悉,我特地去找了一本有關相反詞的書籍:反義詞旅行(幼福出版社),裏面透過各種插圖表現出"遠近。深淺。胖瘦。長短。。"相反詞概念,我請秉耘和柏誌當奎鉉的老師,"老師出題問學生",這樣的延申活動不僅可以讓奎鉉多認識相反詞,同時也能讓我順便從秉耘和柏誌出的題目中了解他們到底認識多少相反詞??。。。秉耘翻到大小狐狸那頁問奎鉉:“弟弟,哪一隻大?”只見奎鉉拿著指揮棒指著他比較有興趣的小雞,奎鉉的眼裏根本沒有狐狸的存在;柏誌胖瘦熊那頁問奎鉉說:“弟弟,小在哪裏?”奎鉉可能對熊比對剛才的狐狸有興趣了,柏誌一問"小在哪裏?"奎鉉立刻去指"瘦熊",柏誌又說:“大在哪裏?”,奎鉉又立刻去指"胖熊"了。。透過不同的型式呈現相反詞,我相信他們對相反詞一定會越來越熟悉的!~"厚薄"與"高低"概念很常被孩子混淆,所以在進行"厚與薄"實物分類前,我拿出高低(矮)熊和厚薄紙簡單問:""厚薄"與"高低"有哪裡不同?"秉耘說:“一個扁(薄紙),一個小(小熊);一個高(大熊),(厚紙)也是跟它(大熊)一樣高~” ;柏誌拿著大小熊說:“媽媽和爸爸和我和哥哥,全家人去散步,走走走~”。。。看吧,我就說厚薄和高低(矮)概念孩子很易混淆吧,沒關係,概念的形成要日積月累的,而且最好透過各種方式來呈現,而不是只有嘴巴說教。。,把~"厚襪。厚紙。厚手套。厚布"都歸類到"厚",把"薄襪。薄紙。薄手套。薄布"都歸類到"薄"~透過今天的練習一定能讓他們更有厚薄概念。。。即使這四種物品的厚薄對秉耘是輕而易舉,但也就是秉耘這樣的善舉才能讓柏誌和奎鉉從錯誤中學習,我最愛混齡教學的原因之一就是~我教大的,大的就帶小的;大的不足我來補足,小的不會我來協助。。這就是一個很像家的學習環境,混齡教學比常態教學好處多太多了,不過還是得看老師怎麼變通才能做到"同時提升一群不同年齡層孩子的素質"就是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