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數字拼湊(拼圖)(玅瑾老師) 

    我自認為對"幼兒數學"的教學還蠻有一套的,但我卻是那種完全不把分數(成績)看在眼裏的老師,可能小時候常考高分(數),所以我對"分數"已經沒有感覺了,或許這麼說也行~"比分數還重要的還有很多,"實力"就是其中一種~!。。以前在幼稚園教書時,其實我最不愛聽到小孩把1-100唸到滾瓜爛熟,唸到爛就算了,唸得速度比開飛機還快,"熟"是好事,但"發音不標準+抓顆5顆糖讓孩子數,他也數得2266,這就是完全沒有數實力"~其實這都跟孩子用很快速度唸1-100時,大人只會在旁邊拍手叫好:"ㄛ,你太棒了"有關,如果我在場,如果那孩子是我的學生,我就會多管閒事一點兒說:"發音標準。。唸慢一點。。現在不是在唱歌。。,來,先好好數完這堆糖有幾顆再唸。。"。。我這人最愛孩子"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如果孩子"不知其所以然",那我就會因材施教。。別說我了,我覺得每個大人都該有責任用對方式教育孩子,說到用對方式,昨天聽廣播,主持人提到某天她去坐高鐵,前座有個小孩"叫整路的",她娘也坐視不管,主持人心裏想:"難不成這娘認為~就是要讓孩子叫個夠,叫夠了她就不叫了。。真的叫夠就不叫了嗎?在還沒叫夠前,這孩子難道不會吵到別人嗎?!"。。還好這母女提早下車,整車安靜多了。。。教育有很多的眉角,不是您為怎樣就是怎樣,其實多跟別人討稐,多聽聽別人意見,必要時可以"嘗試別人的方式",如果聽完別人意見還是照自己意思走,那孩子永遠不會改變成真!扯遠了,來看看今天我是如何讓他們"知其所以然"的~~"數字拼湊(拼圖)"(將完整數字剪成數張並將其散放,最後拼回完整數字)我會把它想作"分數",因為"分數=完整不完整",拼圖=不完整→完整,"不管"完整"先還是"不完整"先,我就是要想成"拼湊(拼圖)=分數",不然我無法接下去~~是的,又文我也要讓他來學習"分數",與其說學習,不如說先"認識",我覺得孩子很多刺激的第一關都是"先認識",先(剛)認識=新經驗,一但認識(新經驗)了就會立刻變"舊經驗",孩子的舊經驗真的越多越好,舊經驗就好比他們的"常識",孩子常識越多,當老師在引導他們認識下一個新經驗(刺激)或想幫孩子加深他們的舊經驗時,老師真的會比較好上手,孩子也比較聽得懂我要給他們學習什麼(至少我的經驗是如此),這就是為何我要給孩子多元化學習的原因(就是~廣度(新經驗)+深度(舊經驗)=我都想幫孩子顧到),別說我了,其實父母"多陪伴孩子+多跟孩子互動"就是孩子正向成長的最大推手!~~我先請秉耘和柏誌秀一下"啥是分數"。。我拿出字卡1/32/3說:"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是什麼?"秉耘用3根手指比劃說:“就是1。3。2。3,就是你切3等份,這2個(根)把它包起來就是3。1。2。3”;柏誌說:“3跟1合起來就是三分之一”,我對又文說:"又文,你要特別注意聽,等一下換你操作。。。"又文還真的有準備張大眼睛要聽我好好說,可惜現場沒牙籤,不然他的眼睛可以張得比龍眼更大顆了。。。我說:"1/32/3就是分數,就是本來是1(完整),然後被分成3等份(不完整),其中1份就是1/3,其中2份就是2/3"。。說完我再跟又文說:"又文,你聽不懂沒關係,因為接下來哥哥們要先示範,你再看幾遍,有看就會懂,不看不可能會懂,這樣你懂不懂。。",聽了這麼多的"懂",又文應該似懂非懂,因為他早就搶走了我手上的分數卡,很想趕快搶先秉耘和柏誌表演給我看,只是若讓又文先表現,我擔心~"又文根本是來亂的,我真的很不想把又文的名字從此刻改成"來亂的"~"所以我只好請又文識相點兒先靠邊坐。。我拿出一張紙,紙上我畫成3等份,我指著其中2等份說:"這2等份合起來總共多少,請你排出算式?而且你還要告訴我,為什麼算式是這樣?"秉耘排出這樣的算式:2/32/31/3,秉耘說:"因為這上面一個都是2(2/3的2),這個是1(1/3的1),合起來就是~";柏誌的算式是這樣:1/32/32/3,柏誌說:"3個(1/3的3)跟3個(2/3的3)跟3個(2/3的3)就是3個3,1跟3跟2不一樣~",我說:"一張紙分成3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3,2等份就是:1/3+1/3=2/3"!我。秉耘和柏誌說了那麼多的1/32/3,又文看懂分數了沒?!還是他只在乎自己的眼睛變龍眼了沒?!管它啥眼的,反正只要又文別跟我乾瞪眼就好。。。我擺了1/32/31/32/3在又文面前,我拿起1/3說:"又文,拿跟老師一樣的1/3給我。。"起初又文側身過去都不理我,但他趁我不注意~突然抓起地上的1/3。。,我說:"對,它就是1/3",我把分數卡通通放回地上,我再拿起2/3,我說:"那2/3呢?"又文想了一下,他直接從我手上拿走2/3,柏誌好心把地上的2/3拿給又文,最後又文把左手和右手的2/3靠在一起。。靠在一起做什麼呢?!當然是"比對比對"啊,最後還真的賓果呢~!~~每次上課時間真的有限,怕上太久反而沒效率,否則我真的有很多東西給他們呢。。不過也沒關係,接下來的"數字拼湊(拼圖)"他們一樣可以學到東西~~像我就在白紙上寫了12,我一張,又文也一張,我請又文看著我如何用"撕"的方式將1和2拆解?又文看得很清楚, 自己卻撕得很辛苦,還好最後他懂得用他這年紀最適合的方式之一~"揉紙","揉紙"也很好啊,至少可以培養他的手指更加靈活;我請秉耘和柏誌在3張紙上分別寫3組數字,完後用剪刀剪開成拼圖,最後再拼回數字。。因為秉耘和柏誌很會寫很會剪,使得又文看了也心癢癢地拿起一枝色筆及安全剪刀跟著哥哥們做寫和剪的動作,又文雖然只是模仿哥哥們的動作

,但這些動作可是模仿得挺逼真的,混齡教學真好,"動口不動手"是我在上課時常有的寫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