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哪一瓶最多(玅瑾老師) 

    我發現有很多"對孩子教育非常有心"的家長,卻在孩子處於某階段時,到底該給孩子什麼?!或不該給孩子什麼?!或家長根本沒考慮這麼多而給了不該給的。。。,家長大體分兩種,一→上述,二→這是我的小孩,你管我給什麼。。,屬"第二種類"的家長我就不管了,我來提供幾個方向給"第一種類"的家長。。我依自己的經驗及學理,大體將孩子分成幾階段,了解每階段孩子大略的發展後,家長大概就能掌握"幾個教育方向",以後孩子在走人生路才不會大錯特錯,錯得無法挽回。。,實歲0-1歲:以吃飽。睡飽。健康為主;實歲1-3歲:1歲開始探索,甚至更早,但也開始挑戰大人極限,所以最慢約1歲半起就要開始教小孩"規矩"~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的原則怎麼訂?家長要想的方向不能只想著"孩子正在探索",而是要考慮到,如果今天我的小孩在公共場所或到別人家做這件事時,別人是不是會不高興(別人只是沒說而已)或是否會造成別人不便?!或是我的小孩會不會妨礙到別人的自由?!(這些我覺得很重要,也是很多家長沒想到的),如果家長有考慮到這些,那教出來的孩子絕對不會是自私的孩子,這就是道德教育,是現代人非常缺乏的。。。,其實家長也可以想想另一層面,這樣更能理解我所說的~"好習慣很難養成的,壞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再改變",如果讓小孩一歲半開始就養成為所欲為的壞習慣,壞習慣一旦定型,以後要改→很難;如果從小孩一歲半開始就慢慢讓他學習判斷是非對錯的好習慣,好習慣一旦定型,以後品格不會差到哪兒去!實歲3-5歲:因小孩邏輯還不夠,所以常把別人的話加油添醋或斷章取意,他們可能善意或故意編謊言,所以請家長找出真相後才來決定要不要相信自己小孩的話,否則誤會別人不是一件好事;實歲5-7歲:邏輯開始有了,也開始聽得比較深奧的道理。。~!~上述總結:1。實歲3歲規矩定八成,好好把握孩子3歲前的黃金期,有把握住→孩子3歲後,包您比較有時間翹腳喝咖啡;沒保握住→孩子3歲後,包您一輩子都會跟孩子挑戰是非!2。每個階段都得把孩子的人格教育和安全感建立擺第一位,而非想盡辦法讓孩子上很多才藝課,"刺激"很重要,但不是來自才藝課,而是來自"陪伴和你自己想教孩子什麼?!"。。我的重點談完了,我也一直在履行我的重點,來看看我的重點之一~如何刺激他們吧。。"把各種飲料分別倒在同一大小的杯子內,再將它們拿到磅上秤,最後觀察誰的容量最多?"這是今天的課,我厲害的地方莫過於。。任何東西我都能把它拿來刺激小孩,靠著"任何東西",所以我希望小孩學習"變通"(任何東西=變通=舉一反好幾),。。,我準備3個杯子及10個10元硬幣,我說:"這3個杯子合起來共100元,那3個杯子分別可以是多少元呢?"我知道又文不懂我在表達什麼,所以我和秉耘各拿幾個<![if !supportFields]>10<![endif]>(我+秉耘=10個<![if !supportFields]>10<![endif]>),我先擺1個<![if !supportFields]>10<![endif]>在任一個杯子下面,換秉耘擺1個<![if !supportFields]>10<![endif]>在任一個杯子下面。。我們倆就這樣輪流把手中的<![if !supportFields]>10<![endif]>放完,結果:<![if !supportFields]>10<![endif]><![if !supportFields]>10<![endif]><![if !supportFields]>10<![endif]><![if !supportFields]>10<![endif]> <![if !supportFields]>10<![endif]><![if !supportFields]>10<![endif]> <![if !supportFields]>10<![endif]><![if !supportFields]>10<![endif]><![if !supportFields]>10<![endif]><![if !supportFields]>10<![endif]>,示範一次應該又文就可以看在眼裏。想在心裏了,於是我給秉耘和又文各幾個<![if !supportFields]>10<![endif]>,我不用,因為是觀察員。。,秉耘先放1個<![if !supportFields]>10<![endif]>在第一個杯子下面,放完秉耘對又文說:"弟弟,換你放,放",又文聽到"放"這字兒,立刻拿起1個<![if !supportFields]>10<![endif]>放在一個杯子下面,秉耘再放1個<![if !supportFields]>10<![endif]>在第一個杯子下面,放完秉耘對又文說:"弟弟,放",又文聽到"放",立刻把裝在盤子的數個<![if !supportFields]>10<![endif]>全倒出來,這時秉耘對又文說:"不是全部倒出來啦,要放1個<![if !supportFields]>10<![endif]>就好",又文聽到此話,立刻從被倒出來的數個<![if !supportFields]>10<![endif]>中拿1個放<![if !supportFields]>10<![endif]>到杯子下面,放完再拿1個<![if !supportFields]>10<![endif]>放到杯子下面。。就這樣來來回回把全部的<![if !supportFields]>10<![endif]>都放到3個杯子下面:<![if !supportFields]>10<![endif]><![if !supportFields]>10<![endif]><![if !supportFields]>10<![endif]> <![if !supportFields]>10<![endif]><![if !supportFields]>10<![endif]><![if !supportFields]>10<![endif]><![if !supportFields]>10<![endif]> <![if !supportFields]>10<![endif]><![if !supportFields]>10<![endif]><![if !supportFields]>10<![endif]>,結論不厲害,厲害的是又文竟能把倒出來的數個,<![if !supportFields]>10<![endif]>一個一個拿去杯子下面擺,我有感,這幾個月又文沒白白被刺激了;承上,我請秉耘寫出:?元+?元+?元=100元,方式有。。1。6(我批改成→60)+4(我批改成→40)+3(我批改成→30)=100,2。70+30(秉耘寫錯自己打x)+10+20=100,3。80+10+10+((秉耘寫錯自己打x)=100。。上述是我刺激又文和秉耘學習變通的方式,下面我們繼續讓他們通一通。。我準備了4種飲料2組(1組4種),2種瓶罐顏色類似(蘋果西打-維他露),2種瓶罐顏色類似(舒跑-寶礦力),1組給秉耘(蘋果西打。維他露。舒跑。寶礦力),1組暫給我,我請秉耘把4種飲料先排一列,接著我拿"蘋果西打"放秉耘放的"蘋果西打"上面,我把"維他露"交給又文,又文一下子就把"維他露"放秉耘放的"維他露"上面,接著我放"舒跑"在"舒跑"上面,剩"寶礦力"了,我把"寶礦力"交給又文,起先又文把"寶礦力"往"維他露"那邊放,但他發現"維他露被放滿了",於是他不假思索往"寶礦力"方向移動,又文一發現"寶礦力"其實等他等很久了,所以他立刻將寶礦力"歸位",最後也得到如雷的掌聲: 蘋果西打。蘋果西打維他露。維他露-寶礦力-舒跑。舒跑蘋果西打。蘋果西打維他露。維他露寶礦力。寶礦力舒跑。舒跑!秉耘的程度雖然已經超越同儕,但他還是需要被刺激,因為好還要再更好。。。我說:“3杯飲料分別是~9cc+7cc+4cc,它們合起來是?cc。。請你先將7cc分解”。。一開始秉耘不知道要如何分解,我提醒他:"9cc和?cc合起來就是10cc?",秉耘說:“1cc”,我說:"6cc和?cc合起來就是10cc?",秉耘說:“4cc”,我說:"所以7cc就可以分解成?和?”,秉耘說:“1和6”,我說:"對,所以9+1=10,6+4=10,9+7+4=?"秉耘很快寫出"20"!能力不是一天就培養出來的,它得像我們這樣,一點一滴慢慢累積而來的,下面用量杯測容量,用磅秤秤重量也是可以培養他們的能力的,秉耘負責測飲料的容量,又文因為是鹹蛋超人的化身,所以他還挺想知道他的那兩顆鹹蛋有多重呢,不過量杯是測容量。磅秤是秤重量,又文兩種工具都用,莫非。。"總包"總會有賓果的機會?!

,也對啦,這跟小時候寫考卷時通通寫同一個答案的原理是一樣的,又文很早熟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