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能-大湯匙舀物品(小萍老師) 

  遊戲是這樣玩的:用大湯匙舀起盆子內的球,再走到另一指定位置將湯匙內的球放進盆子內!遊戲很簡單,但它卻可以看出孩子的平衡感.手眼協調或者專注力為何?有人會問:“如果遊戲過程中,孩子常掉球或是連拿湯匙都拿不好...等,代表孩子的平衡感.手眼協調或專注力不夠好,那該怎麼辦?”我會說:“就多練習就好了,沒什麼的!”在此我給大家一個概念,幼兒教育其一目的是在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例:專注力.創造力.協調度.敏銳度.平衡感...,而所謂“培養”就是“有機會就讓孩子多多練習就好了,而不是揠苗助長!”(專業幼教通常很少用“訓練”這名詞,因“訓練”有著“我一定要孩子達成這目標”之意,這就跟“揠苗助長”相似,我們通常會用“培養”這名詞,因其有“就順著孩子的能力來做就好了”,有著“順其自然”之意!)那麼上述提的這些能力,例:專注力.創造力.協調度..對孩子到底有多大影響?如果我說:“小學後,孩子的作業常要寫好久好久,因邊寫邊摸,這就跟”不專心“有關了;孩子的學習常跟不上,那就有可能跟他的”理解力“有關,理解力又跟創造力.敏銳度..有關~!”孩子長大後的很多行為通通跟他學齡前(幼稚階段)的基礎打得穩不穩真的有關,基礎打得穩不穩不是去補習或上各種才藝課,而是在他實歲0-6歲時,大人是否有真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完成應盡的本份,例:自己吃飯且不偏食不吃零食;主動閱讀.收玩具;見人主動打招呼;該玩時就專心玩,而不是在一旁聽大人543的..!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不用花大錢去買昂貴的玩具來培養這些能力,只要我們徹底要求孩子做好他那個年紀就該做那年紀應盡的本份就好,這樣~當孩子再往上爬一層時,也才不會重重摔下來!~~好啦,回正題,“大湯匙”可以把球給舀起來,“那如果沒有大湯匙時,你要用什麼把球給拿起來呢?”邦名說:“用一個盤子把球弄出來~”,說得好,除了盤子外,用“杯子.筷子或手”都是可以把球拿起來的,反正只要可以到達羅馬,你走什麼路都行的!大湯匙把球舀起來~簡單,如果手拿放有球的大湯匙,從這邊走到那邊~那可不見得簡單,只是如果你想拿著大湯匙從這邊走到那邊,“那邊”到底是哪兒呢?“你認為你到底可以拿著大湯匙從這邊走到哪兒呢?”邦名說:“中間,中間的一個地方,把盤子把它倒出來~”!..呵呵,不管你說哪兒都無所謂,“言行一致“才是重點,來實地練習一下才知道你是否言行一致喔?!對了,拿一根湯匙走沒啥看頭,左右手各拿一根湯匙舀球走路更能看出你的實力...呵,”大湯匙拿不穩.球掉了.用手扶球..“~你這些狀況老師早料到了,不礙事的,別忘了,老師可是”順其自然“派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