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能-穿越拱門(玅瑾老師)   

    “2張椅子中間空出一條走道,最後踢球讓球通過走道!”~這就是今天要上的遊戲,不過要上遊戲前我想跟詠綦和心怡先介紹寬和窄的概念,除此外,寬和窄也是一種相反詞,我記得才不久前上課時我就跟詠綦和心怡介紹過左和右等的相反詞,今天再多跟他們介紹另一種相反詞寬和窄,我覺得對詠綦和心怡的學習是有幫助的,至少他們的常識又變“廣”(多)了,我一直認為~人的學習不僅要讓自己的智慧有“廣度”,“深度”也一定要有的,因為有了“深度”,您就會變得更有修養,單單只有“廣度”,長久下來就會有種“好像還不夠”的感覺,我的教育很重視孩子的廣度與深度,因為我希望~孩子不會讀書沒關係,但“智慧+修養+氣質”一定要有,因為這樣會讓旁人感覺“這個孩子真的很不一樣!”~好的,到底我要如何介紹“寬窄”概念讓詠綦和心怡了解呢,是這樣的,今天的遊戲既然用到了2張椅子,那麼我就透過這2張椅子讓他們了解“什麼叫寬?什麼叫窄?”其實我在教育上有個習慣(原則),只要是孩子剛接觸的新知識新常識,通常我都不會嚴格要求他們得一教就會,我只希望他們“認識了解”就好,當然對於舊知識舊常識我也不會嚴格他們“我教過好幾遍了就一定要會”,因為我覺得這種東西每個人開竅的時間點都不同,“鞭策”也不見得他們就開竅了,搞不好還會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倒是我相 當重視且很嚴格要求孩子的“學習態度”,也就是“專心.禮貌和規矩”,我覺得這個才是真正影響孩子“未來成就”的最大主因!~我準備了字卡寬和窄,首先我將2張椅子的間距拉很開,我拿著字卡寬跟詠綦和心怡說:“寬,這是寬喔~”,接下來我再將2張椅子的間距拉很近,我拿著字卡窄跟詠綦和心怡說:“窄,這是窄喔~”,我就以這樣的方式來來回回介紹了“寬.窄”, 大家應該有發現“我上課好像很喜歡用字卡?!這樣孩子看得懂嗎?!”我說:“其實不是我喜歡,而是我正透過這樣的上課方式”順便“讓孩子透過字卡,然後讓他們可以再次練習”唸一個字指一個字“的機會!”懂了喔,若要讓孩子的學習根基越穩紮穩打,那麼~“逮到機會就要讓他們多練習,最後就能熟能生巧,不是嗎?!”...當我介紹完“寬窄”概念後,我先請詠綦出來示範,我一個口令他就得一個動作,剛開始我唸“寬”,詠綦就把2張椅子間距擺成“窄”, 我唸“窄”,詠綦就把2張椅子間距擺成“寬”,還真的百試不厭,而過程中我不斷引導他“對的擺法”,詠綦就漸漸開竅漸漸擺對了,當詠綦最後“成功達陣”後,這隻心怡突然跑出來指著椅子說:“這個”,我回心怡說:“你也要來玩”這個“喔~”,心怡就笑笑的,接下來我也不想浪費太多時間,於是我就直接協助心怡操作“如何將椅子間距變寬變廣”,心怡很配合喔,寬就寬,窄就窄,她弄得不亦樂乎呢,“配合度高的孩子終究會學到東西的”~這是我的經驗!.. 剛剛我利用字卡寬和窄+實物(椅子)讓他們了解“寬窄“,現在我暫將椅子擺一邊,我多準備了字卡寬和窄,因這2張字卡都有著相同部首”宀”,所以我將這2張字卡各自從”宀”下面剪下來,接下來我要讓詠綦和心怡對應完整的字卡寬或窄,然後將被我剪掉的字卡拼成寬或窄,這樣的活動稱”文字配對 “(註:這個字和這個字配起來成為一個字稱“文字配對”;讓他們對應完整的字卡寬或窄,這也算是“自我錯誤控制”的方式之一(就是自己去找出自己的錯誤,不用靠別人來訂正)!)..我知道這活動對詠綦和心怡可能難也可能簡單,但無所謂啦,反正玩玩至少又可以增加他們對“寬窄”的印象嘛~~剛開始我拿出字卡窄及宀,並要詠綦從另兩張被我剪下來的不完整字卡中找出正確的,並和宀拼湊成窄,剛開始詠綦找錯了,而且他還開玩笑地把另一張放自己鼻子聞一聞說:“好香”,接著再把它放心怡耳朵當成電話,因為我看得出詠綦在“開玩笑”而且可能對這活動沒啥興趣,但是我說~“學習態度很重要,不管你喜不喜歡或有沒有興趣,”認真的態度“代表尊重,”開玩笑的態度“代表不尊重.放肆!”..所以我立刻扳起臉對詠綦說:“不准開玩笑,找出窄在哪兒?!”詠綦看到我好像“來真的”,於是他立刻垮下臉,開始很認真去找..,雖然詠綦窄和寬找得2266,但是我看得出~他似乎已經開始意識到”做什麼要像什麼,絕對不可以亂來!”(我想這應該是今天體能課他最大的收獲!);因為時間寶貴,所以接下來的心怡我就不要讓她去選了,我直接挑對的字卡讓她去擺就好,這不叫“偷吃步”的方式,這叫“因材施教“,面對不同年齡及不同發展的孩子要有不同的教法,只要孩子有參與到就是好事,別看我用這麼簡單的方式對待心怡,人家心怡真的聽得懂我的口令喔,我說:”拿去擺好“,心怡真的將不完整字卡拿去擺宀那兒,雖然她擺得歪七扭八,但就是有沾到邊,我覺得真的很棒了,當我拍手為心怡叫好時,心怡也樂得為自己拍手叫好呢,只差沒順便翹尾椎而已!~好啦,我們開始玩遊戲囉..”將2張椅子擺得很寬時,踢球進走道是輕而易舉的事;將2張椅子擺得很寬時,踢球進走道靠得真的是技巧!“但我發現”2張椅子怎麼擺“對詠綦和心怡似乎都沒差,因為詠綦都用手去”撥球“,球滾到哪兒他就撥到哪兒,還以他的”撥功“為傲呢;心怡看到詠綦球是用”撥“的不是用”踢“的,她也學起”撥功“來撥球了,這還不打緊,心怡不僅撥到桌子下面了,她邊撥還會邊發出”ㄜ∖“的聲音呢,深怕我不知道她真的撥得很辛苦呢,其實我是沒差啦,只要他們有”運動“到我是不會跟他們計較這麼多的,誰叫他們是”小人“,我是”大人“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