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鳥籠裡飛舞的鳥(玅瑾老師) 

  實驗:1張方形紙畫鳥,另1張方形紙畫鳥籠,將2張方形紙黏在吸管兩側的中間處,將竹筷子穿進吸管,雙手抓住竹筷兩端,最後吹動方形紙就會呈現鳥在鳥籠飛舞的樣子!~因為不方便抓鳥到教室來,所以我找了一本有各式各樣鳥類的百科書讓詠綦.心怡和珮珮了解“鳥的長相”,詠綦一看到眼前這一堆鳥,他興奮地指著“白色鳥”說:“ㄟ,白露鷥耶!”珮珮看到詠綦去指書上的鳥時,她也學詠綦那樣~隨便指著一隻鳥,然後珮珮再發出:“ㄛ~ㄛㄛㄛ”的驚呼聲,好像怕別人不知道她真的很有學問的樣子;心怡看到詠綦和珮珮都在指鳥,她認為自己也一定要“參一腳”才行,但她知道“用腳去指書”是相當不尊重書的行為,所以她也跟著詠綦和珮珮用手去指書上隨便一隻鳥,只是她不想“驚呼”,因為她是淑女,“驚呼”是會破壞她的形象,所以有指就很不錯了,再多她也做不來!~當我確定詠綦.心怡和珮珮約略了解鳥的樣貌後,接著我帶著他們學鳥叫聲.學鳥飛舞的樣子,還好他們全程都很配合,這就叫“孺子可教也”~!做完上述動作後,我要跟詠綦來玩個“接龍”遊戲,這是我第一次讓他們玩接龍遊戲,其實“接龍”跟之前我們曾上過的“造句”定義很像,也就是我們根本不需要認為“接龍對孩子可能太難了,我們只要”給他們,不要想太多“就好了,這樣孩子自然會去吸收他想要的東西..我拿出字卡,並一個字一個字唸出字卡上的字:“有一隻鳥牠醒了,然後..,接著..,最後..”,唸完我先問詠綦:“然後??”詠綦說:“咕~咕咕咕”,我說:“還有呢?”詠綦就說:“瓜瓜瓜瓜瓜”,我將詠綦的答案套進句子,我說:“有一隻鳥牠醒了,然後咕~咕咕咕.瓜瓜瓜瓜瓜”,說完我再繼續指著字卡問詠綦:“接著怎樣?”詠綦就說:“接著怎樣?”我說:“不是啦,有一隻鳥牠醒了,然後咕~咕咕咕.瓜瓜瓜瓜瓜接著怎樣?”詠綦還是說:“接著怎樣?”我心想:“這句跳過讓過好了,問下句看看..”我問詠綦:“有一隻鳥牠醒了,然後咕~咕咕咕.瓜瓜瓜瓜瓜最後怎樣?”詠綦說:“最後怎樣?”我說:“對啊,最後怎樣呢?”詠綦就說:“最後怎樣?”為了不浪費時間,最後我只好自己接龍給詠綦.心怡和珮珮聽聽看:“有一隻鳥牠醒了,然後咕~咕咕咕.瓜瓜瓜瓜瓜,然後牠飛走了,最後太陽下山了,牠就回家了?”~結束接龍後,我拿出5隻畫好的鳥和字卡1隻 2隻 3隻 4隻 5隻,我先將5隻鳥排成一列,接著邊唸邊將字卡1隻 2隻 3隻 4隻 5隻依序放在鳥的下面,完後我將字卡重新散放,我請詠綦學我剛剛示範的樣子將字卡1隻 2隻 3隻 4隻 5隻依序放在鳥的下面..詠綦做得很好,一張字卡也沒放錯,也都有“按照順序”放,接著我將字卡1隻 2隻 3隻 4隻 5隻交給心怡和珮珮,請她們學剛剛詠綦放的樣子~把字卡1隻 2隻 3隻  5隻依序擺在鳥的下面,結果心怡連放都不想放,珮珮則是想放哪兒就放哪兒,完全無視鳥的存在,看到這幕後,我請詠綦先教珮珮怎麼放,結果詠綦自己去放,我跟詠綦說:“教她放”,詠綦就說:“教她放”,我說:“是你要教她放!”這時詠綦有感我的口氣怪怪的,於是他更緊張地對我說:“教她放!”,我說:“是你~你~你~要牽著心怡的手放字卡!“這時詠綦才趕緊去牽心怡的手放字卡,結果心怡不但不配合,甚至還把字卡給揉爛了,最後詠綦只好自己放..放完後他去牽珮珮的手放字卡,可能珮珮的名字有個”珮“字,所以全程她都很配合詠綦的手勢放字卡,雖然此”珮“非彼”配“,雖然珮珮的手短到差點兒構不到鳥圖,但她真的很盡力,也很配合,因為她要證明給全世界看:”我可是能動能靜,樣樣難不倒我!“~實驗材料半成品我都準備好了,剩下的就靠詠綦.心怡和珮珮”撕下泡棉紙+鳥.籠子貼在正確位置“的工夫了..其實他們的工夫如何我從來都沒在在意的,因為學習的”過程比結果“實在重要太多了,所以對孩子,我眼裏只有”有進步.有吸收“就好,其它就別多想了,多想一點意義也沒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