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能-爬吧!孩子(玅瑾老師) 

   “在球屋內暫以爬姿等待,當哨聲開始就用爬的方式使球屋滾動前進!”~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玩的遊戲,而“爬”和“滾動”就是在正式遊戲前我要給他們的“前菜”,我依照前菜的關鍵字設計了以下的題目:

1.“4人排成一行爬”~在進行這個活動前我突然想到,“一行”我懂,但4個小矮人鐵定不懂,所以為了確定我的想法是對的,所以隨口問瀅羽:“什麼是行?”瀅羽立刻回答我說:“行就是火車!”我再問詠綦:“行是什麼?”詠綦說:“行就是球!”..我記得小學時老師有跟我們說:“很多人有時候都會分不清楚”行“和”列”(當時的我就是其一),你們只要記住“列”在唸時你的嘴巴是呈“一字型”,所以“列”就是排成“橫的一字型”, 既然“列”是排成“橫的一字型”,那“行”就是相反地排成“直的一字型!”因為當時的我上課實在是太認真了,所以我把老師的話狠狠地記到現在,沒辦法,這就是“太認真”的下場!~現在我不跟珮珮.心怡.詠綦和瀅羽解釋這麼多,我只想帶著他們用行動來解釋這一切,不過就只行動“行”就好,“列”以後有機會再說..我請珮珮.心怡.詠綦和瀅羽站起來,我跟他們面對面,我說:“把你的左手舉起來,把你的右手舉起來(他們先舉手,我再舉手)~”瀅羽幾乎都舉對了,珮珮.心怡和詠綦刊心情舉..在我大約了解他們對“左右”有沒有真正的概念後,我跑去站在他們的身邊,也就是跟他們排成一列,怕混淆他們的認知,所以我並沒跟他們說:“我們現在站成一列喔!”我只說:“現在向左轉!”結果本來幾乎都舉對左手的瀅羽竟然向右轉,珮珮和心怡則是向後轉主動“面壁思過”,詠綦應該是運氣好,所以跟我轉同方向..我請大家跟我轉同方向,接下來我就帶著他們開始行軍,邊走我說:“我們現在排隊排成一行在走路,行,這就是行..”我邊說珮珮.心怡.詠綦和瀅羽笑得好開心,我想他們應該不是開心“ㄛ~,我們終於懂啥叫行了”,他們肯定是開心:“哈哈哈,我們一起排隊走路真好玩!”..“排隊走路”是呈現“行”的關鍵,所以邊走我邊叮嚀他們要“排隊走”,剛開始的前3秒鐘大家都很遵手這樣的規則走,但第4秒開始“隊伍”就自動“被截斷了”~“詠綦+我“一段,”珮珮.心怡和瀅羽”一段,再過3秒鐘,也就是第7秒瀅羽就跑去抱詠綦的腰,然後完完全全地拋棄”珮珮+心怡“,”瀅羽+詠綦”還是樂得很,”珮珮+心怡“也沒不開心到哪兒去,因為當擔鐵達尼號的男女主角也沒啥不好的~!因為今天的遊戲得用到”爬“,所以我請大家排成一列跪著爬,重點是一定要”排成一行“爬,哪知大家把我的話當空氣,瀅羽是用飛快速度一溜煙自己爬走了,詠綦看到瀅羽這樣~”原來可以偷爬喔“,於是他也學瀅羽一溜煙爬走了,還好他爬到瀅羽的後面,至少他們倆有呈現”短短的一行“,至於”珮珮+心怡“看到”哥哥姐姐“這樣搞,他們全看傻眼,但沒3秒鐘”珮珮+心怡“就開始亂爬一通,空拍這4人畫面”珮珮+心怡“感覺來亂的,”詠綦+瀅羽“應該也很想亂,但他們只是忍住罷了!

2.滾動:因為最後的遊戲會呈現球屋“滾動”,於是我設計了“爬+用頭頂球滾動”這樣的題目..我拿出球,我用手把球推出去,我說:“我們可以用手把球推出去,然後讓球滾動,我們也可以用我們的頭讓球往前滾動喔..”說完我開始示範這樣的動作,珮珮.心怡.詠綦和瀅羽看到我這樣的動作全部驚聲尖叫(原本不叫的(珮珮+心怡)看到在叫的(詠綦+瀅羽)不來叫一叫好像不是同一國的),大家在叫啥?當然在叫“哇~,原來球也有這樣的玩法,真是千變萬化像白雲一樣!”~為了停止這樣的叫聲,我請大家也來玩玩看..還好我做對了,因為詠綦和瀅羽在用頭頂球使球滾動時,可能專注力都在“球+爬+滾動”,所以他們通通忘了叫,珮珮和心怡當然不像詠綦+瀅羽玩得如此“俐落”(我的相機還來不及“卡擦“,球就被他們滾走了,屢試不爽呢!),因為珮珮在用頭頂住球後就再也不動了,我想她應該自己在那兒玩”123,木頭人“吧,心怡大概自知能力到哪兒(算識相型的),所以她不用頭去頂球滾動,她改用”手推動球“,心怡還每推必笑,因為球真的有在動喔..,心怡用這招也行囉,反正條條道路通羅馬,大家要怎麼我無所謂的,反正即使沒到羅馬,至少也學到了”經驗“,”經驗“比”死讀書“可貴啊~!~~好啦,大家既然有前面”爬+滾動“的概念後,我們開始遊戲吧,當然我得示範一遍如何玩,即便犧牲了沒形象或形象屹立不搖我還是要先示範,因為我懂~”孩子一定要先透過實務概念(就是眼見為憑)才會慢慢進入到半抽象及抽象概念“,所以即便我沒色相還是得犧牲一下....犧牲完後換他們來大展身手了,大家一起~”爬吧!孩子“..瀅羽身手之俐落,使得自己爬沒幾步,她就自己滾(爬)出球屋外了,自己拋棄自己後還知道要回到球屋再重爬,算~嗯..會反省?不輕易放棄?..都是吧;詠綦本來爬得很順利,看似“一帆風順”,但他看見瀅羽“出去再進來.出去再進來..”,他自覺“這橋段不學起來不行”,於是他就和瀅羽開開心心.快快樂樂演出~“你進我出,我進你出”的把戲~;“爬”對珮珮當然輕而易舉,只是她很少在爬時被“球屋罩頂”,所以她爬東就撞東,爬西就撞西,爬北就撞北,爬南就撞南,東西南北都撞了,就是不會去撞球屋的“出口”,可能她沒想那麼多吧~;心怡看到大家都在“爬來爬去”就一直笑個不停,好像“人家的事完全不是她的事”,這也讓她忘了“爬吧!孩子”的存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