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搧搧風(玅瑾老師) 

“用扇子搧不同形狀的紙,最後再觀察紙會如何跑?”這是今天要進行的簡單實驗,雖然簡單,但我仍設計了希望能多少增廣他們見聞的題目..“扇子”讓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單位詞”,“單位詞“對詠綦不陌生,對鈺彤.芷芊和柏誌應該陌生了些,不過”孩子的陌生.不陌生“對我在設計題目時並不是最大的考量,大家聽過”刺激“吧?!若沒聽過就”把刺激當成可以給孩子的常識+知識“這樣就行了,而”刺激“對每個年齡層的孩子都很重要,所以除課程外,我所額外設計的題目都是以”刺激“他們為考量,”陌不陌生“並不是重點了,畢竟有刺激一定就有差!~我們開始吧..我拿出很多單位詞都是”一把“的物品,例:扇子.鑰匙.牙刷.剪刀.叉子.刀子,我一一介紹它們的名稱,但我就是暫先不介紹它們的單位詞就是”一把“..,我請他們先好好操作這些物品,好讓他們對它們越來越熟悉..,接下來我直接指著扇子說:”一把扇子“,然後我輪流指著”鑰匙.牙刷.剪刀.叉子.刀子“問詠綦和鈺彤:”一什麼鑰匙?一什麼牙刷?一什麼剪刀?一什麼叉子?一什麼刀子?“,詠綦說:”一個鑰匙.一根牙刷.一根剪刀.一根叉子.一把刀子!“而鈺彤是這樣說的:”鑰匙是刀子.牙刷是那個~哇,好聰明.剪刀喀嚓喀嚓.叉子是叉子.2個刀子!“不管誰說的算,我直接指著著些物品告訴他們說:”一把刀子.一把鑰匙.一把牙刷.一把剪刀.一把叉子.一把刀子“,其實有時教育不用想得太複雜,或是一直苦惱該怎麼教孩子?!我的經驗告訴我,有時不用跟孩子解釋太多,尤其教學這個部份,我們就直接告訴孩子:”一把刀子.一把鑰匙.一把牙刷..“,久了孩子自然而然就認識了,就這麼簡單;一次給芷芊和柏誌這6種物品一定會讓他們更分心,所以我刻意挑都有”子“字的物品:刀子.叉子.扇子,我將這3樣物品呈現在芷芊面前,我交給芷芊一支指揮棒,我請鈺彤來當芷芊的小老師(偶讓孩子當小老師也是建立他們成就感的方式之一),鈺彤告訴芷芊:”扇子(在哪裏)?“芷芊一下子就拿指揮棒去指扇子,還沒等鈺彤說:”芷芊真是我的好學生“時,芷芊就拿起扇子,然後拿指揮棒去敲扇子,簡直把扇子當鼓來打了,鈺彤見著立刻豎起她自己的大姆指跟芷芊說:”讚“,詠綦見著也豎起他自己的大姆指對芷芊說:”讚“,這時鈺彤對著詠綦說:”不要跟我比一樣啦!“說完鈺彤就不理詠綦了,繼續豎起自己的大姆指跟芷芊說:”讚“,”讚”不能用說的沒關係,反正方法很多..於是詠綦拿起牌子對芷芊說:答對了~“;換詠綦來當柏誌的小老師了,詠綦跟柏誌說:”扇子在哪裏?“柏誌用指揮棒去指他最愛的刀子,詠綦看到了對柏誌說:”亂指“,詠綦再跟柏誌說:”扇子在哪裏?“柏誌還是去指刀子,最後詠綦乾脆牽著柏誌的手去拿扇子,沒想到柏誌一拿到扇子就學起芷芊拿指揮棒去敲扇子了~!~在進行實驗前,我想讓他們一起”合作“進行分類,我準備了各種紙,例:砂紙.玻璃紙.雲彩紙..,這些紙我分別剪成○□△,也就是:○的紙有砂紙.玻璃紙.雲彩紙..,□的紙也有砂紙.玻璃紙.雲彩紙..,△的紙也一樣有砂紙.玻璃紙.雲彩紙..,我將這些紙散放,並在3個盤子上分別貼上○□△的形狀,接下來我請他們四人一起合作來進行”形狀分類“..詠綦不用說,不用3秒紙幾乎被他正確分類好了,鈺彤把所有的紙通通放到□的盤子裏,詠綦看見還會提醒鈺彤說:”你放錯了,那個不是放那裏..“還好鈺彤聽得進詠綦的苦勸,立刻將放錯的紙正確分類好,至於那兩個小鼓手怎麼都鴉雀無聲??原來他們正互貼玻璃紙在彼此的眼睛上,好感受一下”外面彩色的世界“,或許這”互貼“的動作也算一種”合作行為“吧,”合作”可是一種良好的人際關係呢!~實驗吧..詠綦和鈺彤開心地拿扇子搧地上的各種紙類,搧到一半還突然想到“來搭個火車吧”,於是他們倆就時而搭肩時而開心大步向前走,開心之餘還不忘拿扇子搧紙呢;小鼓手柏誌和芷芊還是對玻璃紙比較有興趣,他們一起研究如何揉濘玻璃紙~芷芊不斷揉爛玻璃紙,柏誌不斷丟玻璃紙,兩人認真的程度使得我都不敢去打擾他們呢..,大家看看,我說的對吧,“刺激很重要,重要的不在於結果,而是對他們每個人有啥樣的啟發”~而這就是我最重視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