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你要什麼東西?(子昕.云妘.承熹-小萍老師) 

  世間最無奈的事便是~想要的要不到!不過...事情也沒那麼糟,如果轉念一下,把“缺點想成是警惕”,把“不好的看成是種考驗”...,或許“無奈”就會變成“希望”,人生充滿希望,活得就會充實.快活些,不是嗎?再說,每個人都有正向的心態,社會就不會亂到哪裏...上述是我們該教育孩子們的觀念,而且這些觀念就該從孩子很小很小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紮根,這也就是為什麼“幼兒教育”比“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大學教育..”更重要的原因,其實換句話說,“幼兒教育”重視的是“人格教育”而非“填鴨教育(寫字.成績.名次...)”啦!~~我想,說再多,父母如果再不三思,教育永遠都是無解啦,所以,我只管好好教育他們,剩下的~~我無權去管,當然也看孩子自己的造化了~!....來,請你們先告訴大家:“你最最...最想要的東西是什麼?再告訴我們,如果你想要的這個東西都要不到,那是因為什麼原因呢?”子昕說:“我最喜歡車子;(因為)全部的車子都被人家買掉了~”;云妘說:“我喜歡(老師手上那張字卡)”要“;因為日曆都被人家買走了~”;對承熹而言,我想他因為還小,是非一定不分,所以一定什麼都“要”,當然,我們不能讓他為所欲為,剛才我們讓哥哥姐姐發表最想“要”的東西,現在我們反其道而行,讓承熹學習“不貪心”,所以,老師擺了幾樣物品在他面前,例:杯子.毛筆.剪刀..,老師寫了張字卡“不要”,老師邊把不要的物品(杯子)推到一邊,邊說:“不要”,接下來老師問承熹:“你“不要”哪個東西啊?“承熹拿了書,往自己胸前”熊抱“,老師不斷地說:”不要,不要,不要的東西...“,這時承熹才發現自己的貪心被大家發現了,所以趕緊把書往外推,藉此證明他是不貪心而是有良心的男人啦!~前面說過,要不到的東西~~把“缺點想成是警惕”,把“不好的看成是種考驗”...,可能內心的無奈就會化解了,你們呢,是怎樣看待這樣的情況:“如果你想要的東西你要不到,但是拿到的卻是一個長得跟你想要的東西很像的,請問你會要嗎?為什麼呢?”子昕說:“會,因為那個像小老鼠一樣有輪子(,我最喜歡的車子也是有輪子)~”;老師說:“你剛才說你最喜歡日曆,但是如果你要到的是跟日曆一樣的是長方形的”書“,那你會不會想要書?”云妘說:“會,日曆把它包起來放在那個地方就拿到了~”;“很像的東西”,那我們就來考考承熹這樣的題目吧~~老師擺了2樣“很像的物品”在承熹面前~“一本小小又扁扁的書和一張小小又扁扁的紙”,老師手上也拿了一張紙,這張紙和地上那張小小又扁扁的紙是一模一樣的,老師問:“請問地上的東西,哪個跟老師手上的這個(書)是一樣的?請拿給我...”承熹大概覺得“紙”比較吸引他的目光吧,所以沒等人阻止,他又熊抱了,但老師不相信他的智商僅止於此,所以再次提醒他:“咦,是和老師手上一樣的這本書,一樣的,一樣的,一樣的...”,大概不斷聽到“一樣的”,所以承熹頓時智慧大開,立刻放下屠刀,改拿“書”給老師,..呵呵,我就說嘛,以你平常為非作歹的行徑,智商怎麼可能僅止於此呢...!~今天的課程不是只讓大家出出那張嘴而已唷,畢竟“光說不練”是老師最忌諱的事,所以讓大家行動是一定要的啦...來,看好,這裏有2個神秘袋,眼前有數樣物品,例:毛筆.剪刀.書...每種物品皆有2份,把這2份分別放進神秘袋內,也就是說,2個神秘袋內都各有一模一樣的物品,接著2人一組各拿一個神秘袋,A說出想要什麼,最後2人閉眼並在規定時間內把“想要的東西”摸出來並拿出來...,呵,大家別小看活動喔,你的觸覺到啥級數,從這活動看得一清二楚呢,不信的話,你就給我試試看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