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被吃光的魚(玅瑾老師) 

   今天我準備了2條真實的吳郭魚,不過1條已經被我啃光只留有"頭+魚刺",另一條魚我留全屍,之所以會準備這樣的2條魚是因為在進行"用彩色冰棒棍當成魚刺並貼在白紙上的魚型骨頭兩側"之前,我要讓他們觀察這2條魚的異同~~當我拿出全屍魚時,詠綦就問我:"牠會動嗎?牠死了嗎?"而芷芊看到魚就笑個不停,只有鈺彤跟柏誌面無表情,仿佛被魚點了穴似的,僵在那兒。。,魚到底是生是死我當然讓他們自己來觀察~我將魚交給他們親自來仔細觀察一番,他們4人真的很認真在打量這條全屍魚喔,這時我問鈺彤:"鈺彤啊,你看到的魚有什麼呢?"鈺彤說:"身體",我說:"1。有身體,還有呢?"鈺彤指著魚尾說:"還有後面尾巴",我說:"1。有身體,2。有魚尾巴,那3呢?"鈺彤再指著魚眼睛說:"還有眼睛",我說:"魚有~1。身體。2。魚尾巴,3。眼睛",鈺彤說:"對",我問詠綦:"那你看到的魚有什麼?1。。"詠綦說:"1。魚有受傷",我說:"2呢?"詠綦說:"眼睛",我說:"再來3呢?"詠綦指著魚鰭說:"3。有一個刺",我說:"還有呢?"詠綦指著魚肚說:"還有生小Baby",我說:"那魚還有什麼呢?"詠綦說:"跟牠死了"。。,為了讓他們增廣見聞,我準備了字卡"魚腮。魚尾。魚鰭。魚肚",邊介紹魚的各部位邊將這些字卡放在魚正確的位置,

完後我交給芷芊和柏誌一人各一支筆,然後請鈺彤和詠綦各出一個題目來讓芷芊和柏誌指出魚的正確部位。。,鈺彤跟芷芊說:"魚腮在哪裏?"說完鈺彤就用手將魚的腮打開來瞧瞧裏面到底藏了什麼?不過儘管鈺彤已經偷吃步地給芷芊一個這麼大的提示了,但芷芊還是拿著筆開懷大笑地去"猛刺"魚肚,奇怪的是,芷芊刺錯魚部位並不會令人生氣,因為她那笑到嘴唇都快裂開的笑容,讓人看都忘了她的錯誤;詠綦跟柏誌說:"魚肚在哪裏?"說完詠綦就去指魚尾給柏誌看,不知是詠綦故意誘導柏誌犯罪?!還是柏誌比詠綦有智慧?!因為即使詠綦說:"魚肚"卻去指"魚尾",但柏誌還是用筆去刺"魚肚",一個刺魚肚一個指魚尾,看來只有一命嗚呼的魚知道誰最懂牠了!~秀過全屍魚後我拿出只剩魚刺的魚,2條魚相比較之下我說:"奇怪耶,這2條魚為什麼一條有身體,一條沒有身體呢?"詠綦說:"因為一個被吃掉!"我反問鈺彤:"那妳覺得呢?"鈺彤說:"因為一個沒有吃掉"。。嗯,這兩位大哥大姐的答案還真不錯,一個的反應這樣,另一個的反應那樣,"一正一反"的答案合起來就嘟嘟好"正確無誤",我就是喜歡孩子這樣,不是永遠等著大人給答案,平常練習自己思考,練習思考的結果才是最完美的答案。。!~"魚刺"是今天的主題,所以在進行工作前,我拿了字卡"魚刺"給芷芊,我請芷芊自己辨識眼前的2條魚,哪條是有魚刺的?然後將字卡"魚刺"放那條魚上面,結果芷芊一直盯著字卡"魚刺"看,連放都不放,我+詠綦+鈺彤齊聲說:"葉芷芊,放。。葉芷芊,放。。葉芷芊,放。。",我們越說芷芊將字卡抓得越緊,最後字卡就葬身在芷芊手中。。沒了字卡也沒關係,反正柏誌還可以用手去指~我問柏誌:"哪條魚有魚刺啊?"結果柏誌用手去指"全屍魚",指完他將手指收回來時竟發現有一片魚鱗停留在他手指上,於是他開始專心鑽研手指上的魚鱗,柏誌這"專心鑽研魚鱗"的畫面可媲美芷千"專心鑽研字卡"的畫面了,這或許可以說~"原來大人想給孩子的,孩子不見得要,孩子要的只有他們自己知道,所以說~揠苗助長行不得,自然發展才值得!"~我們開始工作吧。。。老實說,我是真的一點都不在乎孩子作品的美醜,我比較會去關心的是孩子在進行工作的過程中,他們是用怎樣的方式去完成內心的想法(感覺),這樣的內在是無法評價的,但卻可以讓我去了解"他們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孩子",我覺得這很重要,我無法說出哪位孩子最棒,因為我從不作比較,而我也有自己觀察孩子到底哪裡優勢的方式,這是我異於其他老師的特質,別人學不來的,我很特別,我希望用自己的特質挖掘出每個孩子的潛能,最後孩子善用他們的潛能讓他們的人生發光發熱,這就是我從事幼教的初衷。。而今天的工作過程中我又發現了他們各自的特點,說不上來,但我心裏就是很清楚也更賭定詠綦。鈺彤。柏誌和芷芊個個都很優秀,個個也都能在他們父母的用心下健康正向成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