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能-徐徐緩緩(玅瑾老師) 

    今天的遊戲要玩的是~"把球放在扇子上,最後從起點走至終點"。。這是培養孩子專注力+平衡感+手眼協調+。。(只要想得出來都對)的方式之一,這遊戲不用花到一毛錢就可以培養孩子很多能力,教育就是這樣,誰說一定要花大把銀子,沒這回事的,多多動腦想一想,其實可以省下不少銀子的!~現在我就利用數顆球再加強他們的邏輯概念(學過不是就算了,孩子的學習是必須靠不斷地複習再複習,如此才能打穩他們的根基)。。我手上拿2顆球,我請詠綦拿"比2顆還多的球",一開始詠綦拿了2顆,我說:"這樣有比老師多嗎?"詠綦想了一秒,立刻再補拿1顆球,也就是他手上有3顆球,3顆比2顆多;接著,我請詠綦拿"比2顆還少的球",一開始詠綦拿了2顆,我說:"這樣對嗎?"詠綦立刻把手上的其中一顆球拿去換另一顆球,也就是說,詠綦換了球之後,他的手上還是2顆球,這時我說:"是要比老師少耶,就是比2顆還要少耶~",詠綦想了好幾秒後,他把手中的2顆球放下其中1顆,當他的手上剩1顆球時,他說:"比你少",我說:"很好,1顆球比2顆少沒錯!";感覺詠綦的概念越來越清楚了,我再測試一次他對"?少,比?"的能力。。我手上拿4顆球,我說:"拿比4顆還少的球",詠綦立刻去拿3顆球,我說:"拿比4顆還多的球",詠綦立刻去拿5顆球,你看吧,多複習就會熟成這樣了,沒騙你們吧。。。換柏誌了,因材施教就是要看孩子的能力給什麼樣的題目,所以接下來我給柏誌的題目及提示絕對會比詠綦的更簡單。。我手上拿2顆球,我請柏誌拿"比2顆還多的球",結果柏誌拿了2顆球,我說:"還要再拿嗎?"我一說完柏誌就想了一下,想完再去拿1顆球,當柏誌手上有3顆球時,我故意說:"這樣對嗎?"我一說完柏誌立刻放下手中的2顆球,也就是他的手中剩下3-2=1顆球,我說:"這樣不對吧,你再去拿2顆起來。。",我一說完柏誌立刻去拿2顆球,當柏誌手中有3顆球後,這時我說:"答對了,3顆比2顆還多~";我手上拿2顆球,我請柏誌拿"比2顆還少的球",結果柏誌拿了1顆球,當他拿完後他跟我說:"這個嗎?!"我說:"是的,就是拿1顆就好,1顆比2顆還少~";我再讓柏誌練習一遍。。我手上拿1顆球,我說:"拿比1顆還多的球",結果柏誌拿1顆球後跟我說:"還要嗎?"我說:"你覺得呢?"我一說完柏誌再去拿2顆球,拿完後他就不拿了,當柏誌不拿後看著我時我跟他說:"你拿了3顆球,3顆比1顆多,答對了!"最後我手上拿1顆球,我跟柏誌說:"拿比1顆還少的球~",正當柏誌要伸手去拿1顆球時,這時我說:"要拿嗎?可以拿嗎?"柏誌聽我這麼一說就把手伸回來了,這時我說:"對,你的手上都沒有球,就是0顆球,0顆就是比1顆少,懂了吧?!"柏誌回我:"嗯!"。。很多大人對於小小孩(約0-3歲)的教育真的不知從何下手?或是不知道要教給他們什麼?。。我的方式絕對不會是填鴨,但卻會是依照"我的個性+我的專業+我的經驗+我的想法",也就是說,我很會變通,什麼樣年齡層的孩子到我手上我就是有辦法教育他們,這就是我的能力,三言兩語道不盡的!~遊戲前還有一點時間,我再幫他們複習一下"連續加減法",我問:"減(-)是什麼意思?"詠綦說:"就是要減掉1個",柏誌說:"減。減。減",我再問:"那加(+)又是什麼意思呢?"詠綦說:"就是要拿起1個",柏誌說:"加。加。加",我說:"加(+)就是~又飛過來了。又滾過來了。又跑過來了。。;減(-)就是~破掉了。跑掉了。融化了。滾走了。。"。。當他們都恍然大悟後,我和他們開始來練習"5-4+3-2+1=?"地上放5顆球,我說:"-4",詠綦拿走4顆球,我再說:"+3",我請柏誌放球,柏誌放1顆我就說:"1顆",他放第2顆我就說:"2顆",當他放第3顆我就說:"3顆,好,停,不要再放了",我繼續說:"-2",於是詠綦拿起2顆球,最後我說:"+1"並請柏誌放1顆球,當柏誌放1顆球後我說:"所以~5-4+3-2+1=3"!~好啦,我們開始遊戲吧。。這遊戲得要有點技巧才能讓球不落地,不過技巧得自己找不是老師给的。。你們看,柏誌從頭到尾就是左手拿扇子右手扶扇子上面的球,這就是他的技巧;詠綦左手拿扇子,右手有放開球,但是他是將右手擋在扇子邊緣不讓球落地,哈哈,這也是另一種技巧。。看吧,只要我堅持不透露任何技巧,他們一定會擠出我們連想都沒想到的技巧的,這就是想像力,這就是創造力,不是天價,是無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