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吹紙糰(Q.安安.存恩.佩芸*...*...*令雪老師)

原本課程是設計讓大家把紙糰塞進玻璃瓶裡,再對著瓶口猛力吹氣,看看紙糰是否會被吹出瓶外?可是用瓶子的話瓶口太小.大家可能會吹到臉紅脖子粗.而且不容易成功.所以老師打算給大家簡單一點的東西.就用平常常用的塑膠杯代替玻璃瓶就好了.因為杯口比較大.成功率較高成就感也比較大(*^^*)一開始老師先請大家比"一糰"一糰長什麼樣子?請大家用雙手比比看.大家比出來的"一糰"都不太一樣.不過都有像"一糰"啦!既然知道一糰的形狀.那接下來的問題就不難囉!"有什麼東西是一糰~一糰~一糰的??"QQ說“球疊上去就溶化了.就變成水的球~”;安安說“就是水彩擠下去~就是一糰~”;存恩笑咪咪的說“水加麵粉攪拌~攪拌~攪拌~然後滾來滾去.就變軟軟的~很好吃!(ㄚ你確定.不用煮喔!o(")o)”;佩芸說“把水加進去黏土.然後捏一捏就會一糰~一糰~一糰~...”;除了大家說的東西會"一糰~一糰的"老師知道還有一種東西也是"一糰~一糰的"老師把紙張揉一揉~瞧!這不也是一糰一糰的了嗎!這個叫做一糰紙.接著老師從身後又拿出一個杯子.一支吸管.一把剪刀.一塊尿布.一條三角褲..."ㄟ~為什麼它的單位詞都不一樣啊?有糰.個.支.把.塊.條...為什麼啊?!"QQ說“因為就是一串杯子掉到水裡沖走了~”;安安說“因為人家覺得那個杯子叫這樣的名字(一個杯子~)會比較好聽”;存恩說“因為如果怪怪的人家都不買.人家會說都沒有名字很好聽~”;佩芸說“因為這樣怪怪的名字.人家都不會買~”;對啦!如果叫一"支"杯子.一"塊"吸管.一"條"剪刀.一"個"尿布.一"把"三角褲...老師一邊說大家已經一邊笑得東倒西歪了.所以單位詞還是要正常嘛!接下來讓大家自己把紙糰揉一揉以後放進杯子裡,再對著杯口猛力吹氣,看看紙糰是否會被吹出杯子外面?一瞬間口水漫天飛舞啦!我的天啊!請大家收斂一下好不好別那麼拼命啦~吹不出來就算了啊!老師不會怪你的啦!

\ ( >O< ) / 

 

◎科學-吹紙糰(子昕.芽-小萍老師)

千萬別把“科學”想得很難,其實簡簡單單的動作都可能是科學的一環,換句話說,有時“異想天開或不起眼的動作”都會讓人有不錯的“靈感與收獲”呢~,就像今天的“吹紙糰”,就是正當老師在拉完屎.擦完屁股準備將那“屎紙糰”丟垃圾桶時所引發的靈感呢,咦...別作嘔,我說過,就是因為那不起眼的動作才可能讓我們再學習上更上一層樓呢!~“糰”?“糰是什麼?”不用說,你們只要用雙手比給老師看就好,因為你們說了老師也聽不懂,有說等於沒說,那倒不如別說,“用比的”老師可能會活得比較久...!~嗯..還好你們比的“糰”,老師有看也有懂,那既然你們都知道“什麼是糰了”,可否請大家想一下:“有什麼東西是一糰一糰的?”子昕說“就是給一個球剝開,再加”冰塊“加”黑黑的攪拌就變水水軟軟的,很好吃“”;芽說“就是有一張紙,然後再把它加上水,再揉一揉,再撕破就變成一糰一糰的”!~“把一張紙揉一揉”就變成“一糰紙”了,對了,“一糰”可以形容紙,那“支.罐.條.件.把.塊..”這些單位詞呢?它們是用來形容什麼東西的呢?看這裏:“一支筆.一罐藥.一條內褲.一件衣服.一把剪刀.一塊尿布..”,ㄛ~,原來不同的物品所用的單位詞就都不一樣的,那..“為什麼不同物品用的單位詞就要不一樣呢?”子昕說“因為如果沒有這樣的名字(單位詞),別人就擋住,就不可以進去買”;芽說“因為單位詞本來就要這樣子了,不然很怪”!~為什呢?今天老師願意告訴大家“標準答案”..因為如果沒有規定”單位詞,那大家就會亂唸,亂唸就會搞不清楚,搞不清楚就會引起糾紛,有了糾紛就會馬上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如果大家不想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那就請專心看著老師“如何將手上的這糰紙丟進杯子後,再用力吹氣.將杯中的紙糰吹出杯外..”,如果你“不專心”看老師,那等一下的好戲你就不會演了,接下來的戲有多好演?那就看你的功力了,如果你的吹功已經不賴了,那就請你再用腦筋變通下~除了老師剛教你的“吹紙糰”實驗,你還會利用“紙杯+紙糰”來搞啥把戲?...咦,別跟老師吹噓你真的有發明新的把戲,因為你所想出來的把戲永遠都會烙印在你腦海中,永遠跟隨你到天涯海角,一點都跟老師無關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