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紙上作業~仿畫(玅瑾老師) 

  我們常聽到:"學齡前最好不要提早握筆寫字",那是因為這階段孩子小肌肉(細緻肌肉+手力)尚未發育完成,而"鉛筆"需要"標準握姿+用力"才能寫出標準字體,所以學齡前幼兒較不適合提早拿鉛筆寫字,但是,"仿畫"或"仿寫"可不可以?!當然可以,因為不管是"仿畫"或"仿寫",它們都只是一種"模仿","模仿"是輕鬆自在沒壓力的,仿寫或仿畫出來的字或圖不像也行,像也罷,反正就只是一種"寫寫看。畫畫看"而已,不需要太計較成果的,其實也可以這麼說:"仿寫就是寫字的前奏",懂了喔!~"畫出與格子上面相同的圖形"就是今天的仿畫主題,"格子。點。線"是我抓的重點。。首先,我拿出"百格紙",我說:"請你用一句話形容它。。",說完,我突然想到:"搞不好他們不曉得啥是~一句話?"於是我說:"你們先告訴老師,什麼是~一句話?"秉耘說:"就是一個話",柏誌說:"就是~形容",我說:"一句話就是~這句話裏面不要有逗號(,)或頓號(、)或。。,就是講完話,最後直接一個句號(。)就行了",解釋後我說:"現在你們就用~一句話形容它(百格紙)。。"秉耘說:"我帶爸爸去玩。"(雖然跟"格子"話題差之千里,但至少有沾到句號(。)這個邊~),柏誌說:"寫功課",我說:"再講長一點",柏誌說:"寫功課寫功課",我說:"不是,你可以把寫功課的話再講長一點。。",柏誌想了很久很久說:"寫~~功~~課~~",我說:"不是這種長啦,再想一想。。",柏誌認真想了一下說:"寫功課完再去玩~",嗯,"長"的有進步!。。我說:"你們聽聽看老師是用哪些話形容它(百格紙)喔。。1。這裏有好多格子。2。線跟線交叉成直角。3。四條線圍成一個格子。。。"!~"線是由2個點(●●)形成的",接下來我在百格紙上面先畫了2個點,我說:"點跟點可以。。。"問完我把百格紙交給秉耘,讓秉耘也來練畫看看。。秉耘把我剛畫的2個點連成一線並說:"(點跟點可以。。)連在一起",我說:"還有呢?",秉耘再畫出2個點,並把前面2個點和後面這2個點都連起來並說:"一起用一個火箭",我說:"還有嗎?"秉耘再多畫幾個點,並把點跟點之間連起來,最後說:"還有一台火車~",我說:"不錯,換柏誌。。",秉耘提醒柏誌說:"你要說一個字喔~",柏誌沒有在百格紙上面點出任何點,但是他沿著百格紙格子的"邊"畫了不少長短線,

而且他的線會把我或秉耘畫的"2個點"連結起來,不但如此,柏誌畫的長線還會照著格子的"直角"轉彎,從上端格子轉彎到下端格子。。我說:"點跟點可以。。"柏誌說:"彎線",我說:"還有呢?"柏誌說:"彎過來",我說:"嗯,你彎得不錯,那點跟點還可以。。"柏誌說:彎這裏跟彎這裏,到了~停!"我說:"很好,你彎得很長"~~柏誌和秉耘在畫線時都抓到了我想給他們的重點(看來他們漸漸學會抓重點了,太好了,學習就是要學"精華",這樣才有意思~),接下來我挺想知道他們為何知道"連成一線的重點?"。。以前都是我唸題目給他們聽,現在我想讓他們有當老師的感覺,所以我把題目:你為什麼會?擺他們面前,我請他們倆一起討論討論,然後告訴我"題目是什麼?"(其實我在考他們識字能力),秉耘和柏誌手牽手共拿指揮棒指著"你"字,然後說:"我",我說:"你們兩個是誰先唸的?"秉耘說:"是我",柏誌說:"我",秉耘對柏誌說:"你3歲,你不會認國字",柏誌說:"是我,你輸了~",我說:"你們連這個也在吵,而且你們兩個都唸錯了,錯了也在吵,這個字是唸"你"~",這時秉耘對柏誌說:"我知道了,我先唸~你,換你(唸第二個字)。。",柏誌想了很久說:"。。。我不會。。。",我說:"ㄨㄟˋ(為)。。",柏誌說:"ㄨ",我說:"不對,ㄨㄟˋ",柏誌說:"ㄟˋ",我說:"是ㄨㄟˋ,為,題目:你為什麼會(點跟點連成一線)?"秉耘說:"因為我小時候就會了"(老師怎麼都不知道你是神童啊,你未免也太低調了吧),柏誌說:"因為我叫小學生(你跳級喔),還有中學,還有學校~",秉耘對柏誌說:"你有朋友嗎?",柏誌說:"有,我有去買飯給媽媽吃,還有蛋~",秉耘說:"我奶奶也在煮飯,原來我爸爸媽媽大伯二伯都不會煮飯,只有我奶奶在煮~"。。我怎麼感覺他們倆個越聊越離題?!我看他們再聊下去應該會相邀去餐廳邊吃邊聊邊學烹調,最後再跑回來告訴我:"老師,我們知道我們為什麼會了(點跟點連成一線)?因為我們才是台灣正港ㄟ總舖師~"ㄛ,如果真到這地步,全世界可能會知道~我跟秉耘。柏誌的秘密:"代溝像世界這麼大。。"!~我一直覺得要活絡孩子的思維。強化孩子的邏輯。激發孩子的潛能,"逆向思考"會比"順向思考"還重要,因為"順向思考"大家普遍都會,例:順唱1-100。。比較簡單;"逆向思考"大家比較會卡住,例:逆唱100-1。。比較有難度。。"點跟點連成一線"是一個概念,是一個口訣,也是一個"順向思考",那它的"逆向思考"是什麼?看我的。。既然柏誌和秉耘都有"點和點連成一線"的概念了,那麼他們倆到底知不知道"一條線是由幾個點連結而成的呢?""知道的話"表示柏誌和秉耘的邏輯概念暢通無阻,想去羅馬就去羅馬,想去騎馬就去騎馬,沒人攔得了他們~";相反地,如果他們不知道的話,那就換我去羅馬騎馬(我沒去過羅馬,也不知道羅馬有沒有馬可以騎?!),柏誌和秉耘就在夢中哈在羅馬的我就行~~我用數條線在地上排出不規則形,接著我拿出數個方塊,我要他們把方塊當成"點",然後一起合作把點放在對的位置上。。。結果出爐~他們倆真的會在線與線的交界處放上"1個點",不僅如此,當我要開始檢查他們的成效時,柏誌大喊:"那裏沒有放點",秉耘也跟著說:"我也有看到~",秉耘說完對著柏誌說:"呵,我們倆個都有看到~",柏誌附和秉耘說:"對啊,呵呵呵!"哈哈哈,誰先來?誰後到?老師假裝沒看到,因為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你們可以去羅馬騎馬了,沒有馬騎的話記得會來喔!~~今天的作業總是要有點"空間概念"才有辦法勝任,因為樣本圖形是畫在眼花潦亂的方格中,真的要靠一點"眼力+腦力"(但不用靠神力)才能仿畫出雙胞胎圖形,"2力"是你們的,老師真的給不起,如果你們的2力真的不給力的話,那麼,老師只能請你們"繼續加油", 因為當老師不行時,路人甲乙丙。。也都只是告訴老師"繼續加油"而已,剩下的老師也都靠自己打拼。。你們看,老師現在還在拼呢,因為你們的邏輯還沒有被我激完,等激完老師就要功臣身退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