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平衡點(玅瑾老師) 

    每天工作時我身上很習慣夾一張紙(因每天穿的衣服大多沒有口袋,所以用夾的,雖然夾的這張紙時常破壞了衣服的美感,但我還是堅持要"夾"紙。。,那可以不要這張"紙"嗎?!當然不行,因為它很重要。。。),這張紙存在了"我的專業"與每個小孩"每天專屬的行為",我這樣的習慣已經20年了(從少女變少婦都有這樣的習慣,我想~當我是個慈詳的老婆婆時,我也會保有這樣的習慣,習慣是很難改的~)。。每天放學我都會拿著這張紙開始跟家長"討論"孩子的行為。。,前陣子(不同天),當我說到孩子不妥行為時,我現在的家長們(不同孩子的家長)問了我一個"同樣的問題",他們說:"老師,那該怎麼辦?"當下我聽到內心是喜悅的,因為我覺得"家長的提問帶給孩子還是希望無限大"。。不過我的喜悅暫時只有一半,因為~我想看看當我說出我自身想法和建議的"過程和結尾"時,家長的"態度"如何?!。。。可喜可賀的是,提問的家長們"全程"都是很專注地在聆聽我的看法和經驗,這讓我感到無比地被受尊重,因為家長的態度實在太尊重我了,所以我更誓言要花更多時間和心思掏心掏肺拯救他們的孩子。。,以前,曾有參觀的媽媽問了我一個問題,當我說出我的看法到一半時,我發現這位媽媽的眼睛一開始是"專注看著我的,但因為我的答案並不是她所"期待的",所以她立刻將目光轉向別處(當下不被尊重的感覺真的很不是滋味),還好爸爸跟我一樣是正常人類,爸爸專心聽完我的看法後他立刻數落了媽媽一番:"小孩子本來就是要。。。,跟妳說過多少次了。。"。。我猜,這位媽媽應該到處尋求"她想要的答案",有沒有找到答案,我想只有她心裏最清楚~!~零與無限大/許文龍。。書中有篇文章說到一個概念,他從來不浪費時間跟幹部開會,因為他只給幹部一個目標,"目標如何達成?"幹部們自己決定,許文龍只想看"結果-目標達成了沒?"。。幼兒教育方法其實真的很多(過程),只要不危及孩子身(生)心理健康我覺得都可以去試,但是當我們在試的同時,請順便考量~"這個社會不是只有您的孩子,還有別人家的孩子",若擴大一點講,"一個社會是由很多人組合成,這個社會不是只有你一個人而已。。",所以~"請別用自私的想法去教育孩子!"。。會提上述沒有為什麼,只是剛好想到而已,想到~"孩子的行為確實會影響他和其他孩子的學習,而孩子的行為就跟家長態度息息相關,家長教育態度是否過度"自私"就直接影響孩子行為。。,想想,這真的是一種"xx鏈"啊!"~~"線綁在吸管中心點(平衡點)最後在吸管2端的掛勾上掛上有洞的物品使吸管達到平衡"。。"洞""吸管(粗細)"是我抓的重點,我想讓又文和亦帆認識~1。什麼是洞?-所以我要藉由有洞的物品來告訴他們!2。相反詞之一-粗細-所以我要藉由分類吸管粗細加深他們對粗細的概念!。。。又文和亦帆雖然都還不太會說話,但是他們正處於"聽"語言的時期,由於他們年紀很小,所以"簡潔"的語言對他們很重要,太複雜的語言他們會聽不懂,甚至學不來,只有~"簡單明瞭"的語言才能帶給他們對語言的期待。。,我準備了很多有洞的物品,例:茶壺。鈴鼓。玩具。。,我拿著字卡"洞"。拿著指揮棒去指鈴鼓,指時我簡單說了:"洞",我再拿著指揮棒去指茶壺提把的弧度,指時我還是簡單說了:"洞"(不斷"簡單。重覆"說,小孩很自然就會聽懂了並學起來了)。。我交給又文和亦帆一人一支指揮棒,我再交給又文茶壺。亦帆鈴鼓,接著我說:"洞在哪裏?"我一說完,又文就拿著他的指揮棒要跟亦帆的指揮棒"交換",但亦帆根本不知啥是"交換",所以亦凡就傻傻地坐那兒沒動,又文見狀就機靈地將他自己手中的指揮棒給亦帆,再機靈地從亦帆手中很順手地拿走亦帆的指揮棒,而亦帆因為"不知發生啥事了",所以亦帆就傻傻地讓又文拿走他的指揮棒了。。反正都是指揮棒,所以我就沒那麼在意了。。我說:"洞在哪裏?指給老師看。。",我一說完又文就拿指揮棒去指亦帆那顆"沒有洞"的頭,而亦帆就很老實地拿指揮棒學我指"有洞"的鈴鼓。。雖說又文的行徑不夠老實,但他可不是不知道啥是洞喔~瞧,又文指完"沒有洞的亦帆頭"後,立刻去指擺地上的字卡"洞","暫時很老實"的亦帆見狀立刻變"機靈"了~他跟著又文的腳步。。也去指了地上的字卡"洞",呵呵,我的目標達到了~全語文學習就是這樣來的。。我可以去見許文龍囉!~接下來我是如何讓又文和亦帆建立"粗。細"概念?!除了準備"等長"的"粗。細"吸管外,我還準備了"等長"的"粗。細"紙。蠟蠋。筆,"等長"原因是~"因為都是等長=都一樣了,所以小孩的目光就不會去注意長度,他們就會把專注力放在"不一樣的粗細"上",這道理就好比。。一群人中有一人特立獨行就會特別被注意到,旁人印象就深,其實這是教學的小細節(小技巧),但我覺得卻很重要,因為小孩才會知道我要給他們的重點是什麼,學習要抓住重點,這樣才能學更多的重點來豐富人生。。。當我把全部物品的粗細都介紹完後,我開始讓又文和亦帆來放分類粗細吸管。。我幫他們兩人偷吃步一下。。我把裝粗吸管的盤子放又文面前(裏面已經有放一根粗吸管),把裝細吸管的盤子放亦帆面前(裏面已經有放一根細吸管),我另拿1根粗吸管給又文,拿1根細吸管給亦帆,我說:"亦帆,把你的粗吸管放盤子裏面(粗),又文,把你的細吸管放盤子裏面(細)。。",我一說完,亦帆真的把他手中的粗吸管放(粗)盤內,又文也真的把他手中的細吸管放(細)盤內,但是又文才一放下,他立刻把盤內的細吸管全部倒進亦帆的(粗吸管)盤內,亦帆看見簡直傻眼了,因為他頓時覺得~天啊,我前輩子是燒了多少好香啊,怎麼這輩子會收到從旁邊倒過來的禮物呢?!因為亦帆"不敢相信"但也不想"無功不受祿",於是亦帆就把他眼前的粗細吸管從盤子裏全倒出來還給大地。。!~以上真的需要花心思想才能讓又文和亦帆做中學,以下實驗沒有花心思想是騙人的,因為我不是"水昆老師"。。我特地去找洞大一點的玩具方便又文和亦帆掛在吸管兩端的掛勾上,雖然他們掛時不會"(發)抖很大",但是一歲多小孩的行為常不按牌理出牌,洞大一點至少會比洞小一點被套上勾子的機率大,這就是要花心思的地方(老師真的沒那麼好當)。。好啦,我的心意有沒有被又文和亦帆接受?當然有了,他們倆一套就立刻套上我的心了~"要得小孩心,首先要讓小孩得你心,這樣就能大心包小心了!"這是真理,沒在騙你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