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台上台下(玅瑾老師)
前陣子跟某家長聊天,她的小孩目前小一,家長跟我提到,小孩出生至一歲多因工作關係所以白天由公公代為照顧,有好幾次媽媽臨時回家看小孩,公公沒有理由的不讓她看小孩,甚至把小孩抱進房間反鎖,媽媽敘述,當時小孩猛哭,且從小孩眼神中看得出他非常渴望被媽媽抱,而公公卻不肯。。。,現在小孩小一了,媽媽發現到,只要假日小孩跟長輩睡,隔天小孩就會特別早起,小孩只要跟爸媽睡就會睡到自然醒;之前有參觀家長跟我聊到,目前小孩由長輩照顧,長輩照顧的方式就是"整天抱著小孩",長輩會這麼做的原因是認為"這樣小孩才會有安全感",但爸媽卻發現"這樣的照顧方式,長期下來小孩變得很黏大人且怕生"。。。,以下我開始分析幾個重點,這些重點來自學理及我的經驗~~~
1。小時候擁有滿滿安全感的小孩,長大後絕對會比別人更有自信,自信不是驕傲自大,而是他
隨時都能肯定他自己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可以讓他勇闖天下!
2。給與小孩安全感的方式不是"一直抱個不停",而是讓孩子知道"你都在他身邊,而且真的
有在在乎孩子的存在",講白點兒就是"陪伴",陪伴的方式很多,例:雖然孩子在客廳您
在廚房,但是您用"聲音"跟孩子對話或。。,讓孩子體會您不是都只在做自己的事,而是
會隨時關心他。。常陪伴孩子,孩子越有安全感!
3。把孩子一個人關進陰暗的空間作為處罰不叫處罰,這行為只會讓孩子產生更多恐懼感,安全
感全沒了。。,沒有安全感,以後哪來自信?!
4。"抱"可以給小孩安全感沒錯,但給安全感的方式很多,不是只有"一直抱",如果孩子正
逢爬行階段,而一直抱著孩子不讓他有機會練習爬行,反而少了讓孩子"刺激大腦神經的機
會",不是適得其反?!
【結論:要達到某個目標的方式很多,不要執著於某個方式而阻礙了其它發展的機會!】
~"利用平衡木走位的方式了解上下的空間方位"是今天數課程,在進行這活動前我會先利用"積木+人偶"操作"上下"方位讓又文和亦帆知道課程最後我到底要他們做什麼??。。既然用到了積木,那我當然得好好善用這些積木來給又文和亦帆一點兒新經驗,我希望這些經驗能夠培養他們更多的能力,有了安全感有了能力的又文和亦帆,相信某天他們一定能夠像我一樣~擁有一片自己的天!
♥三角體。正方體:我準備了同樣顏色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三角體積木,"同樣顏色"可以讓又文和亦帆不要眼花撩亂,專心注意"形體"就好;"不用太多形體"是擔心又文和亦帆抓不到重點~"三角體。正方體",所以準備差不多形體就好。。。體和形不一樣,形是扁扁的(正方形。。),體是有厚度的(正方體)。。先介紹一定是要有的,但我不介紹長方體。圓柱體,因不是重點,我直接拿起正方體積木簡單地說:"正正方方的正方體",我再拿起三角體積木簡單地說:"尖尖的正方體",完後我請又文拿"三角體"給我看,又文一下就拿對,我請亦帆拿"正方體"給我看,亦帆拿了圓柱體,我說:"答錯了",接著又文就拿"三角體"給亦帆看,表示"正方體"是長這樣啦。。亦帆從不相信又文的話,所以亦帆就自作主張拿起了"正方體",當又文看見亦帆拿起正方體後,又文就將手上的三角體放自己耳朵開始打電話給亦帆,電話聲響了,亦帆就把手中的正方體當成電話接起電話跟又文對起話來,因為我真的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所以我就幫他們配了音,當我在配音時,又文和亦帆還挺配合的~會學著我的話講。。這個也是培養他們語言發展的方式之一,所以我說的話絕對要很得體!
♥紅黃藍綠:我準備了4種顏色,但都是長方體的積木各2塊(也可都是正方體或。。體)(紅▄ 黃▄ ▄ 藍▄ ▄ 綠▄ ▄),原因還是要又文和亦帆只專注在"顏色"上面,所以形體要控制都一樣。。我帶領又文和亦帆將這些散放的積木依顏色分類後準備進行下個小活動時,又文帶頭拿起2個積木開始沒有節奏地敲起來了,雖然又文敲的是"沒有節奏"的節奏,但這動作也讓我靈機一動想教點兒又文和亦帆一點"節拍",我請他們倆一手各拿一塊積木,我以很慢速度一拍一拍地邊拍打積木邊唸著:"ㄅㄥ ㄑ一ㄚ ㄑ一ㄚ ㄑ一ㄚ。ㄅㄥ ㄑ一ㄚ ㄑ一ㄚ ㄑ一ㄚ。。。",又文跟著我的節奏拍到開心到不行,亦帆呢~他只拍了幾下就又開始打電話給阿哪娜答了~~!
。。我們開始走秀吧。。雖然只有走"上下"方位",但既然都站在舞台上了,所以也可以號稱是在"走秀"。。"走上下秀"的過程中我發現了又文和亦帆一個共同的秘密~因他們平衡感還沒那麼好,所以他們都非常擔心自己摔到舞台下去,連天地都不怕的亦帆這時也會怕喔,連平常都會耍一點點小任性的又文也會怕喔,所以就在此刻他們倆都把我的手牽得緊緊的,深怕我這個靠山不讓他們靠了,我這靠山一定會讓他們靠的。。,只是山靠久了也是會倒的,山倒了後又文和亦帆只好找旁邊的櫃子來靠~原來,只要又文和亦帆有得靠,他們也可以笑瞇瞇地自在遊走天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