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消失的杯子(玅瑾老師) 

    我很清楚記得我剛出社會的第一年,某天我去書局買東西,結帳時我看見老闆正嚴格督促著那看似應該只有小班或中班的女兒握鉛筆寫字,我見著了後腦子裏的"幼教專業"忍不住開始對老闆說了一番道理:"這麼小的孩子因為小肌肉發展還沒那麼好,所以建議不要讓她握鉛筆寫字,如果真的要讓她寫,就拿粗一點的彩色筆或蠟筆。。就是讓她只花一點力氣就可以畫出顏色的筆,這樣才不會傷害她的小肌肉和她的心理(挫折感)。。通常我們讓小孩拿彩色筆寫字也不叫寫字,我們都說是"畫字",因為寫字有壓力,畫字就像畫圖一樣,很輕鬆的,沒壓力的。。",當我很認真說完,老闆也很認真聽完,當老闆幫我結帳後,他立刻轉頭跟他女兒說:"鉛筆拿好,握好,握緊,字寫正一點。。",當下的我心如同被劃了一刀,有夠挫折的(年輕的缺點就是這樣,心很容易受傷)~~!~。。十幾年前我開始了自己的工作室,我誓言要幫助跟我有緣的家長和孩子,於是在對孩子的教育上,我花很多自己的時間和心思幫家長很多忙,舉個重要例子:我在家長未注意到的地方不斷替家長找出孩子應該要修正的行為。。,因為我希望當家長把孩子帶到外面世界時,別人不要討厭您的孩子。。,十幾年過去了,我發現有不少家長還是不懂我的用心,

就在幾年前我開始不斷警替自己:當人雞婆到一個程度後,如果發現"自己根本是好心沒好報"時,那麼應該就要叫自己住手了,因為再傻下去只是在浪費自己的生命而已,是啊,人應該多行善,多廣結善緣才是,但人與人之間也應該多一點同理心,多將心比心,不是嗎?。。從我覺悟那刻起,我告訴自己,不管做什麼事,寧可幫助懂得感恩的人,也不要浪費自己的時間去幫沒救的人,這樣的話就可以幫助更多懂得感恩的人了!~【小杯子放進大杯子中,將水慢慢倒入大杯子裏,最後從杯子前方觀察小杯子是不是消失了?"原理:由空氣進入水中或由水進入空氣都會發生「折射」。當小杯子的光線由水中進入空氣時,我們看到的杯子影像會比原來的位置更靠外側,如果大杯子的距離比較近,就可以擋住這個影像看不到了;如果大杯子太大沒有擋住小杯子的影像,看到的小杯子就會變大了~是今天的實驗課。。我們開始上今天終於可以讓我不用花太多心思和時間準備教材的課囉。。寫到這兒我突然想起"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話兒,有時您們看到又文。亦帆和若妘的作品時,"比較像樣"的部份通常都是課前,我利用假日花不少時間慢慢畫出來。做出來。搞出來的,這個叫半成品,估且不論我做得是否完美,但至少是我的"用心",是需要被珍惜的,我覺得這道理有點像~有不少朋友會拿糖果餅乾給您的孩子或是送禮給您時,您會收下?還是不會收?要我我會收下,不是因為貪,也不是因為我喜歡小孩吃糖吃餅乾,是因為我收下的是人家"想了很久的心意","收下想了很久的心意"跟"收下後要不要吃它。用它"就是兩回事了。。,這是很多人會遇到的事,做法沒有一定,而我只是一個很珍惜心意的人罷了!。。上課囉~一上課若妘就推倒坐好的又文,又文真哭假哭一起來,這時亦帆看著又文說:"沒有辦法,不要找老師",然後若妘就一直看著又文哭天喊地,這時又文說:"妹妹不要講話,亦帆不要看我啦,看老師~",亦帆就說:"不要看老師,老師在工作",人與人相處久了是會有默契的,小孩跟老師相處久了也一樣會有默契的,"當我靜靜地在動手"時,他們真的都知道我正在工作,而且我的工作都跟他們有關,所以他們就會很有默契地不吵我工作了,而我們也不會去吵正賴在地上的又文囉。。~我拿出了數個玻璃杯,我說:"這麼多的玻璃杯可以做什麼呢?"亦帆說:"可以倒",若妘拿2個玻璃杯用力互敲,我說:"好可怕",若妘拍拍自己的胸說:"怕怕",怕完若妘就開始去跟躺在地上的又文玩,又文就說:"妹妹,我要上課了ㄋㄟ,你還要跟我玩",說完又文自己從地上爬起來跟我說:"(玻璃杯可以)敲敲敲",我說:"玻璃杯可以做很多事,像~分類,你們覺得這些玻璃杯要怎麼分類比較好呢?",亦帆說:"要倒水",若妘說:"類~",又文說:"要躺。滾",我說:"首先,我們先想一想,正方體是什麼?長方體是什麼?正方體就是像魔術方塊一樣~正正方方的,長方體就像這個積木一樣~長長的。圓圓的"。。,我提示後再問他們一次~亦帆拿著長方形的字卡正方體說:"正方體就是長長的",我說:"是嗎?正方體是正正方方的喔",若妘就跟著說:"正正方方的",又文說:"圓柱體就是長長的",我說:"圓柱體就是長長的,圓圓的,又圓又長就是圓柱體",這時若妘說:"長長的,圓圓的",我說:"這些玻璃瓶有的是正方體,有的是圓柱體,我們一起來分類吧。。",可能是"我們一起分類",可能是"他們智慧開了",所以我們就在短時間內把正方體的玻璃瓶放在魔術方塊這邊,把圓方體的玻璃瓶放在積木這邊,相信這麼清楚的分類一定可以增加他們對"正方體。圓柱體"的印象了!。。玻璃瓶還可以做什麼呢?ㄛ~倒水,從哪裏倒呢?答案是"瓶口","瓶口"在哪裡呢?如果花放得進去玻璃杯裏,放進去的那個地方就是瓶口了→又文。亦帆和若妘有把花放進玻璃杯裏喔,表示~不用說也知道。。再來我們將水從瓶口倒進去吧→又文和亦帆倒得滴水不漏,表示~他們【夠專注+手眼協調夠好】,若妘本來可能會倒得滿地都是水,但她沒有喔,不是她倒得功夫好,而是她先把花拿起來,這樣瓶口就比她的嘴巴大了,所以"倒得滴水不漏"也有她的份,表示~她"夠機靈"啦!。。玻璃瓶還可以拿來做什麼呢?"實驗-消失的杯子"也是一項。。,知道為什麼最後的實驗又文。亦帆和若妘都笑開懷嗎?答案是:他們在笑我~"為什麼笑開懷?"而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成那副德性,我只知道今天我給了他們很多創意方向→【玻璃杯可以做什麼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