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章魚(玅瑾老師)
今天的工作課我要讓他們做”章魚”,為了讓他們做出來的成品能夠更逼真,所以我準備了真的章魚讓他們瞧瞧,當我未正式介紹“這是章魚”時,我問詠綦:“這是什麼?”詠綦很正經地說:“香菇”,我說:“香菇?香菇?不是吧?!”詠綦很認真思考後說:“蝸牛”,我說:“這是章魚~”,說完我也順便拿出章魚的圖片來與實物章魚作比對..接著我將真的章魚交給詠綦,我請詠綦數一數章魚有幾隻腳?詠綦會邊數邊說:“1.2.3.4.5.6.7.8”,數完我說:“總共幾隻腳啊?”詠綦說:“9隻腳”,我說:“9隻腳??你再重新數一遍..”,詠綦開始又很認真再數一遍:“1.2.3.4.5.6.7.8”, 數完我說:“總共幾隻腳呢?”詠綦說:“7隻腳”,我說:“什麼?!7隻腳??..來,跟我一起數一遍..”,正當我要開始帶他們一起數時,詠綦突然跟我說:“我來當老師好了!”我說:“好啊!”我一說完詠綦又說:“你先當老師好了,預備起~”,好吧,預備起就預備起,我開始帶著他們數章魚的腳:“1.2.3.4.5.6.7.8,總共有8隻腳!”確定章魚是8隻腳後,我拿出也有8隻腳的玩具並暫時將它當成章魚,因為接下來我要讓詠綦及心怡來練習“分解”,也就是數學中的“減法”..我把假章魚交給心怡,我拿著數字卡1跟心怡說:“拔掉1隻腳”,心怡很順利地拔下了1隻腳,這時我將假章魚交給詠綦並問他:“8隻腳,斷了1隻腳,剩下幾隻腳?”
詠綦一隻一隻數著假章魚的腳:“1.2.3.4.5”,我說:“剩幾隻腳?”詠綦說:“5隻腳!”雖然詠綦數錯了,但至少他數到5時會說“剩5隻腳”,不像剛才明明數了8,最後答案不是說“9”就是說“7”,就是光明正大地把“8”跳過讓過;我為了了解心怡的“數量”發展程度為何,我把8隻腳的假章魚再交給心怡,我拿著數字卡2跟心怡說:“拔掉2隻腳”,心怡順利地拔下第1隻腳後她就沒事了,我說:”還要再拔1隻腳“,說完心怡的手就抓住假章魚的1隻腳,但她都不拔下來,這時我說:”拔“,心怡也說:”拔“,我說:”對,拔“,心怡還是說:”拔“,我說:”不對啦,是你要拔“,心怡一樣說:”拔“,我說:”拔下來,拔“,心怡還是說:”拔“,眼看兩人”拔來拔去“,最後我只好握著心怡的手去將第2隻腳拔下來,順便帶著他們數一數:8-2=6,剩下6隻腳!~”章魚“有個”魚“字,為了讓他們多認識一點有關”魚“的海洋生物,所以我準備了許多??魚的圖卡,例:獅子魚.鯊魚..等,
不過在還沒秀出這些魚圖時,我問詠綦:“魚有章魚,還有什麼魚?”詠綦說:“魚”,我說:“不是,是有什麼魚?”詠綦說:“魚魚”,我說:“不是,是有什麼魚?”詠綦說:“不知道”,我說:“有章魚,還有什麼魚呢?”詠綦說:“章魚”..我看再這樣“魚下去”只會浪費心怡的時間罷了..我把準備的圖卡拿出來並一一跟他們介紹魚的名稱,接著我分別給詠綦及心怡長棍,然我我唸他們指..結果詠綦有八九成都指對魚種,心怡則是隨心所欲的指..我請詠綦放下屠刀,然後牽著心怡的手去指我指定的魚種,當詠綦右手握心怡的手,左手搭心怡的肩時,心怡頓時覺得莫名其妙,還瞄了瞄詠綦搭在她肩膀上的手,所幸心怡還保有理智,瞄完後也還能順著詠綦的手去指指定的魚種,最後安全過關!~好啦,章魚是這樣做的:紙杯杯口剪成八長條當章魚腳,瓶蓋貼杯子上當章魚嘴,最後用筆在杯子上畫出眼睛完成章魚!..“撕下瓶蓋後面的泡棉”及“塗鴉”都難不倒詠綦及心怡,畢竟這些事我們常做,也早已成了他們的舊經驗,倒是作品完成後我要他們來個章魚臉..,而正擔心這功課對詠綦及心怡是否太難時,沒想到他們一秒就能變成章魚臉了,頓時教室就出現了4隻章魚,2隻是冒牌的,另2隻是冒牌做的冒牌章魚,
其實冒牌的也很像,“有像”就好了,對他們要求太多也是一種殘忍,不要也罷!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學-色螺(玅瑾老師)
一般的陀螺大多是木製錐形,今天我要讓他們“在紙卡上先用各色蠟筆畫出不同的圖案,接著在紙卡中間插一根火柴棒當軸芯,最後轉動軸芯,紙卡上的圖案就會因旋轉而產生不同變化,這就是“色螺”!“~由於我一向不喜歡孩子在已經懂的常識上原地踏步,所以今天色螺的形狀我就不用他們已經認識的基本形狀○□△,因此”菱形+梯形+橢圓形“就是今天我要給他們的新經驗,不管他們是否已經認識,我都要介紹,因為學習沒有什麼”已經會了就不用再學“這種事的,以前學習的感覺和現在所學的感受一定不相同,除非沒成長,所以才會無感!..我拿出
”菱形+梯形+橢圓形“的字卡並一一介紹紙卡”菱形+梯形+橢圓形“的形狀,略有概念後我帶著他們唸平常我們很熟悉的手指謠:”1根手指頭,變啊變啊變成毛毛蟲;2根手指頭,變啊變啊變成小白兔;3根手指頭,變啊變啊變成小花貓;4根手指頭,變啊變啊變成大老鷹;5根手指頭,變啊變啊變成小蝸牛!“完後我要讓詠綦來”替換語詞“了,我請詠綦去拿梯形紙卡,詠綦一下子就拿對了,接著我問詠綦:”1個梯形,變啊變啊變成什麼?“詠綦說:”小蝸牛“,
我再請詠綦去拿菱形紙卡,詠綦也一下子就拿對了,接著我問詠綦:”1個菱形,變啊變啊變成什麼?“詠綦說:”小兔子“,我跟詠綦說:”不可以再說動物昆蟲了,要換別的“,我再請詠綦去拿橢圓形紙卡,這也難不倒詠綦,最後我問詠綦:”1個橢圓形,變啊變啊變成什麼?“詠綦說:”大野狼“~呼,還是講動物,算了,至少詠綦對”菱形+梯形+橢圓形“相當熟悉,也算有可取的地方了;我找了”菱形+梯形+橢圓形“3種形狀的實物,接下來我要讓心怡和柏誌進行”實物與紙卡形狀對應“,也就是”菱形“紙卡就要與”菱形“實物放一起..以此類推,為了怕心怡不知道我要她做什麼,所以我先示範給她看,完後我請心怡把”橢圓形“實物擺在”橢圓形“紙卡那兒,結果心怡一下子就擺對了,接著我請心怡把”梯形“實物擺在”梯形“紙卡那兒,結果心怡猶豫好久,最後將梯形實物擺在菱形紙卡處,詠綦見著主動牽著心怡的手去將梯形實物擺在梯形紙卡處,詠綦再主動牽著心怡的手去將菱形實物擺在菱形紙卡處,最後詠綦來主動舉起o牌說:”妹妹答對了!“心怡雖面無表情,內心應該澎湃得很,因為她遇貴人了;我把”梯形+橢圓形“的實物端到柏誌面前,我拿出”橢圓形“紙卡並指著2個實物跟柏誌說:”哪一個是橢圓形啊?“我說完柏誌就頓了一下,接著他就把盤中的”梯形“實物丟掉,這時詠綦大喊:”不行丟“,說完他就乾脆把梯形實物藏了起來,於是柏誌就看看盤中所剩的”橢圓形“實物,不一會兒他撿起它,又不一會兒他又放下它,再不一會兒他又撿起它,又不一會兒他又放下它..就這樣來來回回數千遍,一個決定也下不了,可說是”三心二意的不定男“!~”火柴棒“也是今天的主角之一,所以現在我就讓他們用火柴棒來排形狀,這樣吧,”菱形“看似會比較好排些,所以我就統一讓他們來排菱形吧..我拿了一堆火柴棒給心怡,我請心怡把火柴棒排在”菱形“紙卡上,這樣對她而言應該會簡單些..一開始心怡拿1根火柴棒並將它擺菱形的一個邊上,再來她拿第2根火柴棒並將它疊在第1根火柴棒的上面,這時我說:”是這樣嗎?“心怡回我說:”嗯~“,嗯完她又拿第3根火柴棒並將它疊在第2根火柴棒的上面,這時我又說:”是這樣嗎?“心怡還是回我:”嗯~“,嗯完她又拿第4根火柴棒並將它疊在第3根火柴棒的上面,完後她就不再拿火柴棒了..我想我也不用再問她:”是這樣嗎?“因為再問下去她還是嗯下去,只是心怡竟還知道”菱形只要4根火柴棒就嘟嘟好了“,真的不簡單,可見我剛在示範她都有在看沒在打盹;我要求詠綦利用火柴棒在空白處排出菱形,我想他的能力應該是可以的..一開始詠綦拿2根火柴棒並將它們排成似尖尖的屋頂,接下來他拿第3根火柴棒並將它與第2根形成一個尖角,最後他拿第4根火柴棒並將它與第1+3根形成2個尖角,也就是說,詠綦還真的用4根火柴棒排出一個很標準的菱形,厲害厲害,詠綦的邏輯概念真的了得;我先將3根火柴棒排在菱形紙卡上,最後1根火柴棒我就讓柏誌來排,其實這樣也算是培養柏誌手眼協調能力的方式之一..柏誌一開始將火柴棒擺在離菱形很遠的地方,於是我拿起火柴棒並指著菱形的邊跟他說:”放這裏“,柏誌拿著火柴棒並將它擺在離菱形邊約15度角左右,雖然沒有正中邊,但至少有碰觸到菱形的邊了,這叫作”有上學真的有差!“~好啦,色螺就是要先塗塗顏色再插上火柴棒..詠綦和心怡不用我多嘴,因為他們都是自己塗,至於這位柏誌先生,今天竟然是自己拿蠟筆在紙卡上”點點點“耶,完全不用我出手,看來我可以開始好好輕鬆呼吸了,”倒吃甘蔗“就是這種感覺~甜滋滋的,甜在嘴裏,暖在心裏啦!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居家
一、為人子不晏起,衣被自己整理,晨昏必定省。
二、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
三、為人子出必告,反必面。
四、長者與物,須兩手奉接。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體能-跳房子(玅瑾老師)
“以地墊當房子(格子),從起點以雙腳跳或單腳跳跳至終點!”~“跳”字是我抓出來的重點
,而”與跳同部首”的字我找出了”踢.跑”,也就是說,今天的遊戲是用到“腳”,所以我就找出“踢.跑.跳”也是須使用到腳的字,這3個字我就不示範了,因為我有個小老師~詠綦,有他,我應該可以長命百歲了..,我請詠綦示範這3個字的動作給心怡和柏誌看,嘿嘿,“踢.跑.跳”這3個動作真的難不倒詠綦,雖然心怡和柏誌可能看得霧煞煞,但至少我是看得懂的~,為了公平起見,詠綦做了這3個動作,我也想了解一下心怡和柏誌這方面的大肌肉發展如何?!我請心怡出來做做看“踢.跑.跳”的動作,只可惜周公找她,所以我每要她做一個動作她就哭給我看,既然是哭給我看,那我就請詠綦代我出馬,看會不會有不一樣的效果..詠綦要心怡“踢一踢”,心怡有一踢一下又不踢了,然後繼續哭,詠綦跟我說:“不行踢了,又沒踢了”,我說:“那你去教心怡跳~”,我一說完詠綦就去牽心怡的手做跳的動作,結果詠綦負責跳,心怡負責哭,詠綦跳完後就說:“完成了”,最後他就坐下不想再教心怡做剩下“跑”的動作了;既然剛剛為難過詠綦,那柏誌就交給我了..我抱起柏誌做“踢.跑.跳”的動作,每做一個他就樂不可支,簡直跟剛剛的心怡成了強列的對比,看來一個叫“實驗組”,一個叫“對照組”也不為過!好啦,既然詠綦有能力當小老師,那我就來問問他:這3個字“踢.跑.跳”為什麼都有個足字?(為了突顯我要問的問題,所以我用筆將“踢.跑.跳”的足字分別圈起來)“詠綦說:”你畫的啊!“我說:”還有呢,再想一想!“詠綦想了幾秒後說:”阿,有了,它們(踢.跑.跳)不一樣,它們三個不同的字!“嗯~,雖然答案沒賓果,不過至少詠綦有發現這3個字是不同的,我認為以一個小班生的能力能發現並說出”它們三個不同的字“,這表示他的學習狀況真的上軌道一段時間了,真的很值得嘉許!~接下來我要讓他們的智慧精益求精,所以我出了第二個題目..我跟詠綦說:”你看喔,一個人有2隻腳,那三個人會有幾隻腳呢?“還沒等我請詠綦去數3個人的腳時,詠綦就主動站起來去數”他+心怡+柏誌“的腳,他邊數會邊唸說:”1.2.3.4.5.6“,數完我說:”總共有幾隻腳呢?“詠綦本來說:”5隻腳“,我說:”是嗎?“他再改口說:”6隻腳“,我說:”是的,3個人有6隻腳“,說完我就拿出數字卡6,然後請詠綦模仿數字卡的6寫一遍6(這叫仿寫),詠綦一開始畫了一個O,畫完再在O的上面撇上一條尾巴,是的,雖然寫的不是很正派的6,但還是有八分像呢~!”一個人有2隻腳,三個人有6腳,那兩個人有幾隻腳呢?“我數著心怡和柏誌的腳說:”1.2.3.4,兩個人有4隻腳!“我一說完把數字卡3和4擺心怡面前,然後我手中再拿一張數字卡4給心怡看(比對用,也可說是”識字“),我指著心怡前面的數字卡3和4說:”4隻腳的4是哪一張啊?“心怡看一下我手中的4後就去拿她”右前方“的數字卡4,為了測心怡是否真識4?!我將3和4對調位置,結果她還是拿她”右前方“的數字卡3;我以同樣的方式測試柏誌,結果柏誌跟心怡一樣都選擺在他們”右前方“的數字卡,只是柏誌再拿起數字卡前會先用食指指一指數字卡再將它拿起,而當他拿錯數字卡我要把正確數字卡給他時,他竟還會ㄍㄞ ㄍㄞ叫表示”我不依了“呢,其實有時想想,至少柏誌已進展到會把專注力放在我的題目上,而不是老想著吃,那就真的安慰些了!玩遊戲吧,這個遊戲應該引起他們很大的興趣,因為無論我用”單腳跳“或”雙腳跳“的方式在示範時,連剛才周公在找的心怡或ㄍㄞ ㄍㄞ叫的柏誌都笑得合不攏嘴,小老師詠綦更不用說了,一點迷你小事就能滿足他快樂的童年了..我示範完換他們來玩..詠綦看見心怡不知如何玩起就主動牽起她的手以”雙腳跳“的方式跳房(格)子,心怡一切順從哥哥,哥哥往哪兒跳她就”走“到哪兒,這就是標準的”哥唱妹隨“,至於柏誌,雖然他什麼都不會跳,但是他光看著哥哥姐姐在地墊上來來回回跳和走的樣子就足以讓他的眼睛發亮,上揚嘴角的口水也跟著閃亮了,這對他就是一種無言且良性的刺激,棒得很呢!~”環境是否造就一個孩子的成敗?!“就是這樣來的!~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言古詩
感遇四首 張九齡
孤鴻海上來 池潢不敢顧
側見雙翠鳥 巢在三珠樹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材:托盤.有裝水盤子1個.未裝水盤子1個.海棉1塊
示範:一.詞彙說明 二.師生示範
◆鋪地毯
◆雙手擠海棉
《擠海棉》:有裝水及未裝水的2個盤子同時放托盤內→雙手握住海棉並把海 棉放到有水的盤子裏→用手壓一壓海棉→翻面,觀察海棉剛才吸 完水後的狀況→雙手提起海棉兩端並放(移)到未裝水的盤子上 方→雙手擠海棉,讓水流至盤子內→..同上述方式,再做一 次!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篇立命之學》
餘童年喪父,老母命棄舉業學醫,謂可以養生,可以濟人,且習一藝以成名,爾父夙心也。 後餘在慈雲寺,遇一老者,修髯偉貌,飄飄若仙,余敬禮之。 語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進學,何不讀書?」
餘告以故,並叩老者姓氏里居。
曰:「吾姓孔,雲南人也。得邵子皇極數正傳,數該傳汝。」
餘引之歸,告母。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紙上作業~連連看(玅瑾老師)
雖然今天進行的是”紙上作業”,但我還是習慣先用“實物”來操作一遍,畢竟“紙上作業”是一種“抽象概念”,孩子要大一點才會發展出這樣的概念,而有的孩子抽象概念發展得早,但有的發展是按步就班,因此我不能帶頭跑,我還是得顧及現階段孩子的發展~以“實物(具體)”為主!~“數出正確數量,最後連上正確數字”..這就是今天的紙上作業,換言之,這就是“數字(量)”對應“量(數字)”的概念,也就是在考驗孩子是否具有“真正的數量概念”!..我拿出3個盤子,接著在每個盤子上放不等量的花生,然後配合數字卡,當我在放花生時我會“慢慢數”花生的數量,目的就是要更加“奠定”他們的數量概念:第一個盤子=1顆花生=數字卡1,第二個盤子=3顆花生=數字卡3,第三個盤子=2顆花生=數字卡2...,之後我將3個盤內的花生再放一起,最後數出它們的“總量”(合成)!我示範後換老哥哥詠綦來演練一次..
詠綦分別先在3個盤子裏放上花生:第一個盤子=2顆花生,第二個盤子=1顆花生,第三個盤子=1顆花生,接下來他開始要擺數字卡了::第一個盤子=2顆花生=數字卡2,第二個盤子=1顆花生=數字卡3,第三個盤子=1顆花生=數字卡1,當詠綦把第二個盤子擺上數字卡3時,我跟他說:“盤子裏的花生是3顆嗎?”詠綦知道盤內是1顆花生,但他跟我說:“沒有(數字卡)1了啊?”我跟他說:“那你要想辦法啊?”詠綦真的很認真想出一個辦法~他將(第二個盤子=1顆花生的數字卡3)和(第三個盤子=1顆花生的數字卡1)對調位置..,這個方法真的聰明,但是我一向走正道,看到不對的就一定要糾正,於是我引導大家,既然數字卡是3,當然盤內也要有3顆花生,所以我就在原本就有1顆花生的第二個盤子內再多補上2顆花生..,詠綦見著便笑呵呵,仿佛在告訴我:“他真的懂了”,最後我和詠綦一起數3個盤內的花生總量:1+3+2=6,總共6顆,這時我拿數字卡6給詠綦,詠綦卻把數字卡6轉180度並很認真跟我說:“它彎彎的是9耶!”我再把數字卡9轉180度並很認真跟詠綦說:“它是6!”詠綦就再也不說話了,也許他又多了更常識~“辨別9和6的異同”..;我請詠綦從數字卡2和3中隨意抽一張,然後再請心怡放上正確數量的花生..詠綦先拿數字卡3,心怡就將花生一顆一顆拿出,邊拿還會邊說:“1.2.3”,最後還真的拿對了3顆花生,詠綦見著心怡答對了,心花怒放地想再考考心怡“2”,結果心怡一樣將花生一顆一顆拿出,邊拿還會邊說:“1.2”,最後還真的拿對了2顆花生,賓果兩次,也讓他們兩人笑得合不攏嘴;我先示範拿1顆花生放盤內,接著我讓柏誌也試著學我的動作~將1顆花生從這個盤子放到那個盤子,結果柏誌拿起1顆花生後就開始打量花生,過了約1萬年吧..柏誌就將花生往自己的嘴巴放,我說:“是放盤子還是放嘴巴啊?”說完我將花生從他的嘴巴撈出來,沒想到柏誌竟抓住我的手臂想阻止我他認為我愚蠢的行為~將花生放嘴巴,其實誰愚蠢大家都看得出來吧!~為了讓大家體會什麼叫“連連看”?所以我將已放不等量花生的3個盤子擺左列(依序為:. .. ...),數字擺右列(依序為:3.2.1),接著我先示範用線以“橫”的方式將左列2顆花生的盤子連到數字卡2,剩下的我讓詠綦來練習..照理說剩的兩條線最後呈現的方式應該是要“交叉狀”,結果詠綦卻學我:以“橫”的方式將左列1顆花生的盤子直接連到數字卡3,將左列3顆花生的盤子直接連到數字卡1,這時我說:“這樣連對嗎?”詠綦沒反駁我,他反而認真在思考,最後他直接將數字卡1和3對調位置,這樣就賓果了,看來詠綦的智慧比我還高桿呢;接下來我就讓心怡和柏誌練習“連”的動作就好,我留下2顆花生的盤子+數字卡2,並將它們擺左右兩邊,我請心怡用線將它們“連起來”,結果心怡將線先拉直並擺在她兩大腿間,最後她拿起數字卡2,並將它放線上面,這樣就完成了,看來小孩的思想跟大人真的不一樣;我知道柏誌還不會“連連看”這個動作,所以我就牽著他的手完成這任務,過程中柏誌不但很配合,而且時而會主動去指指數字卡2,時而再去指指盤內的2顆花生,我只能說“主動的小孩永遠在進步”!~我們開始進行紙上作業吧..這作業難不太倒詠綦,但一定難倒心怡和柏誌,不過無所謂的,因為當我在訂正大家的作業時,3雙雪亮的小眼睛都沒離開我手的視線,這也就學習,一種叫無聲的學習,也很好,不是嗎?!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示範:一.詞彙說明 二.師生示範
◆穿衣服
外套朝上-衣領朝向自己-打開鈕釦(拉鏈)-左手深入左袖子-右手深入右
袖子-雙手一起將衣服往後甩過頭-整理衣領
◆脫衣服
衣領往後拉-左手拉出右手袖子-右手拉出左手袖子-一手拉住衣領-一手同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繫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