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紙上作業~連連看(玅瑾老師) 

    雖然今天進行的是”紙上作業”,但我還是習慣先用“實物”來操作一遍,畢竟“紙上作業”是一種“抽象概念”,孩子要大一點才會發展出這樣的概念,而有的孩子抽象概念發展得早,但有的發展是按步就班,因此我不能帶頭跑,我還是得顧及現階段孩子的發展~以“實物(具體)”為主!~“數出正確數量,最後連上正確數字”..這就是今天的紙上作業,換言之,這就是“數字(量)”對應“量(數字)”的概念,也就是在考驗孩子是否具有“真正的數量概念”!..我拿出3個盤子,接著在每個盤子上放不等量的花生,然後配合數字卡,當我在放花生時我會“慢慢數”花生的數量,目的就是要更加“奠定”他們的數量概念:第一個盤子=1顆花生=數字卡,第二個盤子=3顆花生=數字卡,第三個盤子=2顆花生=數字卡...,之後我將3個盤內的花生再放一起,最後數出它們的“總量”(合成)!我示範後換老哥哥詠綦來演練一次..

詠綦分別先在3個盤子裏放上花生:第一個盤子=2顆花生,第二個盤子=1顆花生,第三個盤子=1顆花生,接下來他開始要擺數字卡了::第一個盤子=2顆花生=數字卡,第二個盤子=1顆花生=數字卡,第三個盤子=1顆花生=數字卡,當詠綦把第二個盤子擺上數字卡時,我跟他說:“盤子裏的花生是3顆嗎?”詠綦知道盤內是1顆花生,但他跟我說:“沒有(數字卡)了啊?”我跟他說:“那你要想辦法啊?”詠綦真的很認真想出一個辦法~他將(第二個盤子=1顆花生的數字卡)和(第三個盤子=1顆花生的數字卡)對調位置..,這個方法真的聰明,但是我一向走正道,看到不對的就一定要糾正,於是我引導大家,既然數字卡是3,當然盤內也要有3顆花生,所以我就在原本就有1顆花生的第二個盤子內再多補上2顆花生..,詠綦見著便笑呵呵,仿佛在告訴我:“他真的懂了”,最後我和詠綦一起數3個盤內的花生總量:1+3+2=6,總共6顆,這時我拿數字卡6給詠綦,詠綦卻把數字卡6轉180度並很認真跟我說:“它彎彎的是9耶!”我再把數字卡9轉180度並很認真跟詠綦說:“它是6!”詠綦就再也不說話了,也許他又多了更常識~“辨別9和6的異同”..;我請詠綦從數字卡2和3中隨意抽一張,然後再請心怡放上正確數量的花生..詠綦先拿數字卡3,心怡就將花生一顆一顆拿出,邊拿還會邊說:“1.2.3”,最後還真的拿對了3顆花生,詠綦見著心怡答對了,心花怒放地想再考考心怡“2”,結果心怡一樣將花生一顆一顆拿出,邊拿還會邊說:“1.2”,最後還真的拿對了2顆花生,賓果兩次,也讓他們兩人笑得合不攏嘴;我先示範拿1顆花生放盤內,接著我讓柏誌也試著學我的動作~將1顆花生從這個盤子放到那個盤子,結果柏誌拿起1顆花生後就開始打量花生,過了約1萬年吧..柏誌就將花生往自己的嘴巴放,我說:“是放盤子還是放嘴巴啊?”說完我將花生從他的嘴巴撈出來,沒想到柏誌竟抓住我的手臂想阻止我他認為我愚蠢的行為~將花生放嘴巴,其實誰愚蠢大家都看得出來吧!~為了讓大家體會什麼叫“連連看”?所以我將已放不等量花生的3個盤子擺左列(依序為:. .. ...),數字擺右列(依序為:3.2.1),接著我先示範用線以“橫”的方式將左列2顆花生的盤子連到數字卡2,剩下的我讓詠綦來練習..照理說剩的兩條線最後呈現的方式應該是要“交叉狀”,結果詠綦卻學我:以“橫”的方式將左列1顆花生的盤子直接連到數字卡3,將左列3顆花生的盤子直接連到數字卡1,這時我說:“這樣連對嗎?”詠綦沒反駁我,他反而認真在思考,最後他直接將數字卡1和3對調位置,這樣就賓果了,看來詠綦的智慧比我還高桿呢;接下來我就讓心怡和柏誌練習“連”的動作就好,我留下2顆花生的盤子+數字卡2,並將它們擺左右兩邊,我請心怡用線將它們“連起來”,結果心怡將線先拉直並擺在她兩大腿間,最後她拿起數字卡2,並將它放線上面,這樣就完成了,看來小孩的思想跟大人真的不一樣;我知道柏誌還不會“連連看”這個動作,所以我就牽著他的手完成這任務,過程中柏誌不但很配合,而且時而會主動去指指數字卡2,時而再去指指盤內的2顆花生,我只能說“主動的小孩永遠在進步”!~我們開始進行紙上作業吧..這作業難不太倒詠綦,但一定難倒心怡和柏誌,不過無所謂的,因為當我在訂正大家的作業時,3雙雪亮的小眼睛都沒離開我手的視線,這也就學習,一種叫無聲的學習,也很好,不是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