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問:”您有沒有想過,何時您才驚覺自己的脾氣真的有夠差的???”我是這幾年才發現"原來自己發起脾氣來~連自己也會怕的",不過朋友說:"雖然妳的脾氣不好,但起碼妳會知道界限(停損點)在哪?(算我還有救..)"..那天跟宸叡媽媽聊到宸叡的脾氣,當然,跟家長聊小孩的脾氣也不是只有宸叡媽媽,我也曾跟不少家長聊過這樣的話題,不過會聊到"小孩脾氣"問題通常是我認為這個小孩真的已經不是"平凡小孩",也不是我用101招就能駕馭的小孩,所以我才會往"脾氣"去著手...這麼說好了,小孩偏差行為因素有分幾類:脾氣差或心理或故意或這年齡本來就有的過程..,有的小孩是"心理因素"導致偏差行為,有的小孩是"故意",有的小孩是"心理+故意",有的小孩是"故意+這年齡本來就有的過程"...,但我覺得最棘手的還是"脾氣差",其次"心理因素",我覺得這兩項是令人感到最耗時最勞心勞力的,但也不能說具備"脾氣差"或"心理因素"或"兩者兼具"的小孩就沒得救了,脾氣差→如果家長承認小孩某些脾氣真的有遺傳到他們,那我覺得事情還比較好辦,至少小孩鬧脾氣時,家長才不會一直怪老師~"不會教",至少會讓老師還有鬥志~我要跟這小孩拼下去;心理因素→因為"心理"看不到,所以真的不太好解,又加上有時家長和老師的觀點不同或老師根本沒參與小孩的家庭生活或過去生活,所以要求老師一定要解出來?我覺得很難,不過我覺得"心理因素"跟"原生家庭"有著很大的關係,即便旁邊的人給這小孩很多的愛,但那種愛也不及原生家庭對這小孩的影響,所以真正要有解真的得靠"原生家庭"愛的關懷,尤其是親生父母親!~"
將左右兩邊相同的圖形連起來"是今天的"對應"課,有"對應"就有"分類(屬性一樣的放一起).序列(按照順序).配對(兩者配成一對可以用來完成某事,例:碗+湯匙=吃飯)",所以這4個數學邏輯概念也是等一下我要教他們的;另一個觀念是"連連看",我就設計一個跟作業類似"對應"(一樣的跟一樣的)的小活動,另外我也想加強他們的"造詞",所以我寫了跟"具"有關的3個詞(看我多用心想):工具.餐具.文具,當然我也準備了這3種的實物(鑷子+螺絲起子;湯匙+叉子;筆+圓規)..我把3張詞先夾我身上,我手上另拿字卡:"餐具",我請定若從我身上的3張詞中找出"餐具",結果定若一下子就找到了;我手上另拿字卡:"工具",我請定鑠從我身上的2張詞中拿下"工具",結果定鑠一下子就把"工具"拿下來了;我身上和手上就各剩字卡"文具",非宸叡莫屬了,如果宸叡還拿錯,先讓我暈倒一下再說吧~~還好宸叡叫我"免暈",因字卡"文具"已經逃不過他的手掌心了...好啦,我把字卡實物擺定兩側,接下來讓他們用線來連連看~~~~
【工具】【餐具】【文具】
(鑷子)(湯匙)(筆)
(圓規)(叉子)(螺絲起子)
【文具】【餐具】【工具】
★【文具】-定鑠用線把【文具】和【餐具】連起來!
★【餐具】-宸叡用線把【餐具】和【工具】連起來!
★【工具】-定若"哈"【文具】的"筆"哈很久了,所以她拿起筆在【文具】上面假裝很有學
問地塗塗寫寫!
★以上我作個大風吹,把對的跟對的用線連起來,算是跟他們作個交代!
~接下來我們進行4個數學邏輯概念,邏輯概念就是一種"思維",很多事都得靠思維去處理,思維靠得就是平常有沒有在培養"邏輯概念"→而我最愛對小孩做這一塊~~
●【對應】-我,"針插.針插""滴管.滴管""貝殼.貝殼",把一樣的跟一樣的放在一起!
●【序列】-定若,很愛拿"針插"的定若被我牽著手,把"大中小"的針筒"按照順序"排一
列!
●【配對】-宸叡,把掃把放畚箕上,我請他先不要急著掃地,因為還有湯匙要放碗上準備吃飯,
可是宸叡故意把湯匙放畚箕上,我"吼"了一聲,他趕緊把湯匙移到碗上放著,準
備盛對他而言,可能美味又不太美味的晚餐!
●【分類】-定鑠,看準了"海.陸.空"的"海"的魚,他把他手中的"章魚"跟"魚"擺一
起,接著把手中的"車"跟"陸"的"車"擺一起,最後"空"中飛的蝴蝶和蜜蜂
他也都擺一起來!
~以上,我不用再大風吹了,因為他們擺得太精采了,有沒有發現我太會教了?~以下,紙上作業除了"尺",我故意多準備"三角板"(本想再準備量角器,但我沒有這東西),因我要讓他們了解,畫直線除了可以使用"尺"外,"三角板"也很好用,..就這樣,我以為他們借助尺.三角板的力量可以畫出完美的作業,但好像白日夢都讓我常常做,定鑠.宸叡和定若依舊想畫什麼就畫什麼,要我別管他們..也好啦,因為我也不喜歡被管,被管的感覺很不舒服的,人好像必須在"自在"的狀況下才有"想要"的人生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