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能-人體陀螺(玅瑾老師) 

    前幾天跟栯煾媽媽聊到栯煾哥哥的老師,媽媽說:"她去接哥哥時,老師都會說哥哥怎樣又怎樣..",老師也說:"很多家長都嫌她囉唆,每次去接小孩,老師又在那邊"叨~"我的小孩了,最後嫌老師的家長小孩也不讀了..",栯煾媽媽跟老師說:"您跟我說哥哥怎樣又怎樣的,您盡量說沒關係,因為我們做家長的真的很忙,家庭環境又這樣,所以老師嚴格一點沒關係.."..,我聽過很多老師或保母只要遇到"磁場不合"的家長或小孩,大多數都會選擇"放生",只要還在老師或保母手邊的孩子,"放生"就是只管好小孩的吃喝玩樂,其它一概裝作沒看到;如果孩子不在老師或保母那邊,老師或保母的"放生"心態多為"最好轉走",轉走就不關我的事了...,"怕事.省事"是現代人常見的心態,教育者.照顧者也是,所以如果遇到很會"叨"的老師或保母真的要多珍惜,因為他(她)們冒著可能隨時被家長告的風險還是"管定了"..,宸叡媽媽曾跟我說:"老師,您說宸叡會這樣我真的都沒遇過,會不會是我跟他相處的時間太短了?!"我肯定的說:"是這樣沒錯,小孩憋不了多久的,相處越久馬腳就會露出來了,老師或保母跟小孩相處比家長久,小孩也會跟其他小孩相處,所以家長不能為了"省事"都不信老師或保母的話,信個七八成以上起碼這個小孩走偏的機率還比較小..!"我的觀點可以不用認同,不過起碼可以想一想..,有想有差的!~"線纏住腰部,另一人抽線,腰部纏住線者須快轉使線完全被抽出"是今天的遊戲,而"大小(陀螺).長短(線).快慢(纏線速度)"的相反詞是我要給他們的概念,或者說是幫他們復習的概念,大小(陀螺)→很好了解,纏線→長.短線分別纏繞在吸管上的速度可能會因各種因素而產生"快.慢"..,這概念較難理解,不過讓他們試試體驗就知道了~~原本我的設想是→長線繞很慢(久)才繞完,短線繞很快就繞完,可是事情發生在小孩身上總是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我請他們2人一組,莛莛和定若一組,宸叡和栯煾一組,每一組各持"一長一短"的線,當我說:預備開始纏繞~"時,認真又努力纏繞線的他們讓我等了又等等了又等,等到天慌地老一直在等..,"等"~"遲到的人"是會讓人動怒,但是"等"~"努力不懈"的小孩是會讓人很甘願等的..最後終於讓我等出結果了→手中拿著纏繞線成功的他們個個笑哈哈,雖然大家纏繞的速度"一樣慢",但"有志者事竟成"是他們的寫照,我也因這點感到欣慰許多..誰看到自己的影子能不欣慰呢?!呵~..."人體陀螺"可以進行了~我先將線纏繞在我身上,再請他們暫時把我當陀螺不當老師地甩出去,用力甩不用客氣,因為用力甩我才有辦法360度旋轉出去給你們看,"逼真的示範"才能激出小孩想要模仿的慾望...雖然輪到他們當陀螺時最後下場"一面倒"跟我這個陀螺不斷"旋轉自如"大不同,但我也感到欣慰了,畢竟"不在乎結果,只在乎~至少努力過了"的他們,精神真的跟我太像了,不自我欣慰一下真的太對不起自己了~!

 

金貝比幼兒讀經教育溫馨園(教學點滴)-112.10.27◎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