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洗洗米

“沒看過豬,也該吃過豬肉”~因為這句名言,加上老師希望小朋友能多體恤煮飯人的辛苦,所以老師就設計了“沒煮過飯,也該知道生米煮成熟飯之前的步驟~”老師在大家的手中分別放了一些米,先讓大家感受一下米的觸感後,老師就問大家:“你們知不知道,有什麼東西和米一樣,也是長得一粒一粒小小的?”佳勳說“鹽很多很多就像米一樣”;存恩說“像換(飯)”;芽說“像巧連智一樣,一粒一粒的”;小奕說“這個是放下去煮飯的”!...老師請大家將手中的米都集中在一起成為“一堆”,老師再拿“一粒”米到“一堆”米的旁邊,也就是說大家的面前有“一堆”和“一粒”米,這時老師就簡單介紹一下米的單位詞~堆.粒(雖然今天上的是日常,但是日常又可以扯到數概念(單位詞),這也再次證明~學習真的是無國界,只要天時地利人和就都可以讓小朋友學到東西!),為了了解小朋友的腦袋瓜是否正港的聰明,所以老師只介紹“一堆.一粒”2.3次,隨即就指著地上的“一堆米和一粒米”輪流問大家:“這是一..什麼啊?”結果無論老師怎麼問,他們幾乎都會答對,雖然老師知道大家都是為了等一下可以玩水(洗手)才努力擠出正確答案,但不管大家是否真的懂“堆和粒”的定義,反正老師還是以他們為榮啦,請允許老師在此高喊:“金貝比~萬歲,小朋友~成功!”...可以回神了~老師將一堆米倒進水盆中,然後用手搓一搓米.洗一洗米,洗完後老師告訴大家:“稻子是農夫辛苦種的,我們吃的飯(米)就是從農夫那裏買來的,買來的米我們要先洗一洗才能拿來煮飯,現在老師已經將米洗好了,可是老師要怎麼將水裏的米拿出來呢?”佳勳說“給它弄手捏起來”;存恩說“用花盆撿”;芽做抓的動作,然後說“要用抓的”;小奕把手伸進去水裏,然後說“這樣子用手拿”!...老師拿出洞很大及很小的湯匙,她先拿洞大的湯匙去水裏篩米,結果米卻從湯匙上的大洞掉下來,老師再換洞小的湯匙在水裏篩米,結果米真的留在湯匙上,這時老師問大家:“奇怪ㄋㄟ,都是有洞的湯馳,為什麼1支上面有米?1支上面沒有米呢?”呵呵,老師活這麼久,拷問大家這麼多問題以來,小朋友是第一次當場鴉雀無聲,連掰都掰不出個所以然來,於是乎老師就解釋並示範給大家看~“湯匙上面的洞比米大,米在湯匙上面當然就會從洞上面掉下來囉...”,老師再問大家:“等一下老師要讓大家來洗米,洗完米就要拿湯匙篩米,可是老師只有2支湯匙,不夠大家1人1支篩,那要怎麼辦?”大家支支唔唔了半天,最後老師拿出類似網子的包裝紙,然後說:“如果你們家沒有有洞的湯匙,那就可以去找有洞的東西來篩唷(大家看看,只是一個簡單的篩米問題,又可以增加小朋友的一種常識,感覺真的是一舉兩得)!”...開始洗米再篩米~洗米就沒什麼好贅述的了,因為大家都是做同一個動作~ㄑㄧㄡ ㄑㄧㄡ ㄑㄧㄡ,ㄑㄧㄡ完米就開始拿網子篩米...佳勳會把水盆傾斜好讓米都集中,而且這樣也比較好撈(篩),當佳勳成功用網子撈(篩)上米時,她告訴大家“我在撈魚喔~”!存恩的手很巧,因為她一撈(篩)網子上就有很多的米,撈(篩)到米後存恩就將網子上的米小心翼翼倒進盤子裏,存恩倒米的技術好到米都沒掉出盤子外面哩!和存恩一樣,一次就撈(篩)到很多米,只是她倒米進盤子的技術不怎麼樣~因為芽是將米一粒一粒從網子上面撥下來進盤子,看來要吃到芽煮的飯...下輩子再說吧!小奕算是最猴急的了,因為他將米撈(篩)上來之後,就急著將網子倒蓋,導致米掉了滿地而不是掉進盤子內,不過小奕也算是勤撿的了,他趕緊撿掉落一地的米,邊撿還邊說:“飯煮好了!”~呵,看來只有小奕敢吃自己煮的飯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