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數量66-70(Q.安安.存恩.佩芸-小萍老師)

別以為教孩子認識數量66-70很簡單,要讓孩子“悟到”數量的真正意義不是要他們唸唸.背背就好,如果教育這麼簡單,那孩子根本不用上學了,而大專院校也無需設立“幼保係或幼教系”了!教育要有方法,方法不是打罵就好,而是教育者要用很大的心去思考~用何方法,讓孩子能對無聊的數量66-70產生極大的興趣,這也是金貝比老師感到最腦人但最用心的地方,因為每教一段數量,我們就得想出不同的花招來引起孩子的注意,注意到今天的“66-70”!“用報紙捲成5支棒子(紙棒),長度分別為66.67.68.69.70,最後再用尺量出它們確定的數字!“~老師先取出”最長和最短“的2支紙棒,她問大家:”你們會用什麼方式來知道,哪支紙棒最長?哪支紙棒最短?“ Q說“天秤裏面的小熊,把它(紙棒)放天秤裏面,看小熊有沒有停住”;佩芸說“我用阿嬤的棒子量量看,看阿嬤的比較長?還是老師的棒子長?;安安把杯子當磅秤,然後再把紙捲放杯子上說”用賣菜的那個(磅秤秤)”;存恩把2根擺在一起比(底部對齊),然後指著多出來的部份說“這裏(短的那支)沒突出來,這邊(長的這支)有(突出來)”!~“磅秤.天秤”是在秤重量的,如果要比“長度”,那可以擺在一起比,但記住,比的一邊一定要對齊,這樣才會準確!其實用“尺”量也可以知道長度,這裏有很多款尺~皮尺.角尺.伸縮尺...,你們先觀察一下這些尺~!瞧完尺,你們再告訴老師:“為什麼每根尺上面都有好多數字?”Q說“數字本來是圓圓的,在磁鐵上掉下來就飄到外面去了”;佩芸說“因為量的時候要看人家有多高;安安說“因為這樣量下去的話,我就知道做的紙衣服到哪裏了,高的衣服就剪這樣高”;存恩說“如果沒有那個的話就不能量了,就會被抓去警察局了”!~好啦,在量5支紙棒的長度之前(66.67.68.69.70公分),你們一定要再認識一次數字1-65,我們不要一個一個數,我們來用5的倍數或10的倍數數...,還不錯,你們的挺行的嘛,但是,現在老師要變個花招,請你們猜猜看,被老師蓋起來(?)的數字是多少~5.15.?.?.45.?.65!...呵,老師不是要耍各位,只是要讓大家早點清醒,數數不限於1.2.3...或5.10.15...或10.20.30..這樣數,“敏銳的觀察力+變通”才是你的生存之道!~說到這個,老師順便一提~當尺的長度不夠量紙棒時,你該怎麼辦?....這個問題就交給你去思考,因為~

1.老師希望你們遇到困難時,不是永遠把老師當靠山,而是應該靠自己的腦袋! 

2.“死頭腦”-活不久,“變通腦-想死都死不了!”

 

◎數-數量66-70(子昕.芽令雪老師)

老師先用報紙捲出不同長度的紙棒,放在大家面前再請問大家"你要用什麼方法才會知道.這2根紙棒誰長?誰短?"子昕說“把棒子放這樣(平的→ =)這裡(尾端)沒有用(擺)在一起就輸了~”;芽芽則是站著把紙棒立起來說“∥←這樣就知道這根長.這根短了~”;小朋友的回答裡一堆這樣?那樣?這裡?那裡?...實在都需要畫面.所以有一半都是老師自己用心靈~用默契~來串場的~重點是子昕跟芽芽的方法雖然不同.可是用法都是對的喔!其實這個長短的問題.老師有更好的方法可以來確定.只是如果一開始就直接說出來.那大家根本就不會動腦筋去想了.那老師就變成只會"填鴨"的老師了.我可不想這麼做咧~現在老師就可以把工具秀出來了.就是尺~長尺.短尺.皮尺.伸縮尺.做衣服用的角度量尺...老師都有.當然先讓大家摸一摸看一看是必要的.看過!摸過!就準備接招囉!注意到沒有.尺的上面都有數字對不對"那為什麼尺的上面會有好多數字呢?為什麼?"子昕說“這樣量你的身體~如果沒有數字就不能量了~”;芽芽說“人家看他(尺)數字有多高.才可以找到第一名的數字~”;最後老師把報紙捲成不同長度的紙棒有66公分67公分68公分69公分70公分,拿尺來量一量做比較~順便練習66~70的數字.再讓大家從各式各樣的尺當中選一把自己來量.來量紙棒.量櫃子.地板.門...都可以.把量到的數字告訴我.別唬爛喔!66說成99老師一樣抓包.絕不放水~仔細看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