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篇-讀經】

【心理篇-讀經】

金貝比玅瑾老師)教育理念在於強調品德教育之重要性,其最終目的是期望國家未來主人翁能帶領社會達到世界大同之境界,所以玅瑾老師參考王財貴教授所推廣之「讀經教育」,並於每日上學時間.自由活動.午餐及放學時間撥放經典音樂(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等四書五經),且於上午進行讀經活動(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等四書五經),讓孩子藉此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玅瑾老師於日常生活中除以身教言教強調品德之重要性外,機緣巧合下,發現了由北辰中華文化促進協會副理長:陳懿瑱老師所著的北辰經http://blog.xuite.net/yijen530219/twblog/126465893),這部經典在強調:如何達到世界大同之境界?因深感北辰經與玅瑾老師教育理念不謀而合,所以便選擇北辰經作為金貝比正式課程的教材之一,期望孩子的品德除了透過平日的身教言教外,更希望透過北辰經內化自身,玅瑾老師深信只要你我他共同努力,夠堅持,夠有原則,社會就會更詳和,世界大同就在不遠處!

◆◆◆◆◆◆◆◆◆◆◆◆◆◆◆◆◆◆◆◆◆◆◆◆◆◆◆◆◆◆

(下文摘自/潛能開發與兒童讀經/主講人:王財貴教授(財團法人臺北市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王財貴先生,王教授於民國三十八年四月出生,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畢業,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畢業,目前擔任臺中師範學院語教系副教授、臺灣漢學教育協會理事長、鵝湖月刊社編審委員、華山書院院長、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董事。))http://www.alpha.org.tw/C1/quan2-neng2-kai1-fa1-wai2.htm..一個人在13歲前是內部成長的時期,也是奠定基礎的時間,包括腦神經.腦細胞的生長每天都快速地成長著,成為他一輩子智慧的基礎..。..13歲之前我們能夠給孩子怎樣的教育呢?首先培養聽覺與視覺,同時給予美感教育。...嬰兒在0歲到3歲是聽覺神經最快速成長的時期,...嬰兒聽覺能力很強,一個聲音或聲波的振動都可以刺激他的聽覺神經,不同的波動他的聽覺神經也會因應產生不同能力來面對,讓他聽打擊樂,聽交響樂,聽豐富旋律的調子,聽不同的音樂與樂器,不管多復雜一般人聽不出,但嬰兒卻可以分得很清楚,每天成長都不一樣,半年或一年後,他的頭腦成長會與眾不同,可以達到一般人5倍、10倍甚至100倍以上,0歲到3歲決定耳朵銳不銳利..。..有了這樣的觀念,讓孩子聽古典音樂,每天至少一、二小時甚至整天,當家裡每天有優美音樂,不久這個孩子自然形成音樂素養,也養成他聽覺的敏銳度,..。..我們的教育觀念常是錯誤的,不能認為孩子聽不懂就不讓他聽,如果孩子已經超過3歲,那3-6-幼兒園階段還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的機會,所以幼兒園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幼兒園的下課時間就可以讓他聽優美的音樂,對他的腦神經有重大的影響...。「讀經教育」是一種語文教育,...根據語言學家研究,人類學語言最快的時機也是從零歲到三歲,稱為語言的天賦。人類有語言的天賦,零歲到三歲是百分之百,過了三歲只剩下百分之五十,六歲到十三歲是人類學語言最後的時機,..。..我們的教育用什麼當教材呢?現在很流行兒童讀經,我們用讀經作教材,何謂「經」?指的即是人類最有價值的書。這種書讀一句就是一輩子,這種書只要讀一本兩本,其它的書幾乎不需讀了,懂了這些書的內容,其它書一看就了解..。...一個會讀文言文、經史子籍的人,卻說讀不懂白話文是不可能的,白話文是不用學的,...會文言文的,白話文程度當然也會高。...如果要讓一個人喜歡讀書,要從什麼時候開始呢?從幼兒園就要讓孩子學習愛看書,教孩子讀經,二、三個月內就可以看到他語文能力的增進,代表思考能力也成長,將來他學數學、學音樂都會較快。...讀經促進兒童頭腦成長,不需多花錢都可以做到,也奠定孩子一輩子語文、文化與品德教養的基礎,將來也可以做一個文質彬彬的人。「經」是最濃縮的人類智慧,中國人學會「論語」與「老子」,也學會一輩子的學問,所以不能只讀三字經,只讀唐詩,因為這些是娛樂性的,不能作人生主題,如果將之作為主題,則會阻礙孩子發展。...讀經教材很多-論語、孟子、老子、唐詩、宋詞等經書,古典音樂欣賞,甚至讀英文、讀聖經。...13歲之前不要強迫他們思考,只要期待他有高度的語文能力與理解能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