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家

一、為人子不晏起,衣被自己整理,晨昏必定省。

二、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

三、為人子出必告,反必面。

四、長者與物,須兩手奉接。

五、徐行後長,不疾行先長。

六、長者立不可坐,長者來必起立。

七、不在長者座前踱來踱去。

八、立不中門,過門不踐門限。

九、立不一足跛,坐勿展腳如箕,睡眠不仰不伏,右臥如弓。

十、同桌吃飯不另備美食獨啖。

十一、不挑剔食之美惡。

十二、食時不歎,不訓斥子弟。

(二)在校

一、升降國旗及唱國歌校歌時,肅立示敬。

二、師長上下課時,起立致敬。

三、向師長質疑問難,必起立。

四、路遇師長,肅立道旁致敬。

五、聽講時,應端坐或直立;不支頤交股,彎腰,翹足。

六、考試時,不交頭接耳,或左顧右盼。

七、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

(三)處世

一、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

二、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 

三、口為禍福之門,話要經一番考慮再說。 

四、見失意人,不說得意語;見老年人,不說衰喪話。 

五、交淺不可言深,絕交不出惡聲。 

六、不侮辱人,不向人開玩笑。 

七、與殘疾人會面,須格外恭敬。 

八、於肩挑小販苦力,莫討便宜。 

九、施恩求忘,受恩必報;開罪於人須求解,開罪於我應加恕。 

十、善人自當親近,須要久敬;惡人自當敬而遠之。 

十一、遇事要鎮靜,做不到的事,莫妄逞能。 

十二、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十三、凡事要合理智,不可偏重感情。 

十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十五、凡求教他人的事,必須造門請問。 

(四)聚餐

一、座有次序,上座必讓長者。 

二、入座後不橫肱,不伸足。 

三、主先舉杯敬客,客致謝辭。 

四、主人親自烹調,須向主人禮謝後食。 

五、主人敬酒畢,正客須回敬主人。 

六、舉箸匙,必請大家同舉。 

七、用箸夾菜,只取向己之一方者,不立起向他角器中取菜。 

八、箸匙不向碗盤頂心取菜取湯。 

九、公食之器,不用己箸翻攪。 

十、匙有餘瀝必傾盡,方再入公食器中。 

十一、自己碗中之餚菜,不可反回公器中。 

十二、箸匙所取餚菜,不倍於他人。 

十三、食勿響舌,咽勿鳴喉。 

十四、公食以不言為原則,須言亦應避免唾沫入公器中。 

十五、咳嗽必轉身向後。 

十六、勿叱狗,不投骨於狗。 

十七、碗中不留飯粒。 

十八、不對人剔牙齒。 

十九、客食未畢,主人不先起。 

二十、起席,主遜言慢待,客稱謝。 

二一、宴畢,主人進巾進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