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能-漁夫捕魚(玅瑾老師) 

   小時候我們都玩過這樣的遊戲:2人面對面用雙手搭座橋唱歌,其他人穿越橋下,當歌曲結束看誰被抓住。。,今天我就要讓"1歲多。2歲多。4歲多"的他們一起來玩這樣的遊戲~~同一種遊戲擺在任何年齡層都可以玩,但差別就在"大人到底要用什麼樣的標準去判斷不同年齡的孩子在玩同一種遊戲時可能會發生的狀況?"也就是說,10歲和1歲的孩子玩同一種遊戲時(他們當然可以玩同一種遊戲),10歲孩子就會"遵守遊戲規則",但1歲的孩子根本不懂得遊戲規則,這時大人就得把標準放低再放低再放低,最後用1歲階段孩子應該有的生心理發展去看待孩子遊戲時"本來"就會有這樣的玩法。。。,簡單說,大人的心態非常重要,這也是影響孩子是否健康成長的最大關鍵?!~今天的遊戲動作"2人用雙手搭座橋",2人之所以能搭橋主要也是得"面對面",而"面對面"的相反就是"背對背",據我近20年的教學實務經驗發現,"詞彙真的會影響孩子的理解力",也就是說,我發現~一般懂得"比較多比較深詞彙"的孩子,理解力真的有比較好。。,也就是因為我有這樣的體悟,所以在我跟他們相處時,我會常引導他們認識符合他們程度的"廣+深"的詞彙,就像今天雖然上遊戲課,但"面對面。背對背"這樣的詞彙或許有人懂,有人不懂,有人懂得2266,其實都無妨,反正遊戲一開始我就是要介紹這樣的詞彙讓他們認識,已經懂得就當複習,不懂得就當常識~~我拿出字卡"面對面"及"背對背"並請鈺彤出來當麻豆,我指鈺彤的胸前說:"這是(前)面,老師的(前)面跟鈺彤的(前)面相對就是"面對面"",我再指鈺彤的背說:"這是背,老師的背跟鈺彤的背相對就是"背對背""。。,介紹完我請鈺彤回座,接著我請兩隻小不點芷芊和柏誌站起來,我跟他們兩個說:"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兩個,聽好了喔。。面對面~",芷芊和柏誌杵在那兒不動,我說:"面對面,你們兩個要面對面~",芷芊和柏誌還是杵在那兒不動,我說:"好,沒關係,那你們兩個~背對背",芷芊和柏誌一樣杵在那兒不動,我心想:"我高估他們了~",沒關係,混齡最大的好處就是"大的教小的"。。我請詠綦出來引導柏誌,鈺彤引導芷芊,一開始我說:"面對面",詠綦馬上轉過去面對柏誌的肩膀,但柏誌都沒轉過來面對詠綦,詠綦一直對著柏誌說:"弟弟,面對面啦,面對面,要面對面~",但柏誌依舊沒轉身面對詠綦,不過柏誌嘴巴可是一直唸著:"面對面。面對面。面對面。。"呢;鈺彤很認真地轉身面對芷芊的肩膀,我說:"芷芊,妳要轉過來面對姐姐,面對面。。",我一說完芷芊想了一下,接著她就落跑了,鈺彤看見芷芊落跑了,鈺彤也跟著跑了。。,我說:"妳們兩個回來"背對背"~",鈺彤和芷芊真的有回來喔,不過鈺彤卻是跑去"面對牆壁",芷芊就去"面對鈺彤的背",這兩位感覺有沾到邊又沒有沾到邊~;詠綦的辭彙理解能力挺不錯的,背對背~詠綦立刻轉身用他的背面對柏誌的肩膀,眼見柏誌都不動,詠綦一直回頭跟柏誌說:"弟弟,你要背對背啦,背對背,聽到了沒有,背對背~",柏誌嘴巴一直唸著:"背對背。背對背。背對背。。",但他仍究沒有跟詠綦來個背對背呢~!~這4人對於我今天要給他們的名詞"面對面+背對背"好像不是大多數都能理解,原本要再給他們"方向概念"的,我看我就放慢速度,今天不給他們太多東西,給太多他們吸收不了也沒啥意義,所以我們開始遊戲吧。。詠綦+鈺彤=搭橋。。當芷芊才剛過橋,鈺彤就急著吹哨子,然後立刻和詠綦套住芷芊,被套住的芷芊不但沒有嚇破膽,反而笑開懷,柏誌見芷芊被套住後一步也不敢向前走,一直站原地不動;詠綦主動去找芷芊搭橋,我準備引導柏誌過橋,但柏誌卻是莫名地大哭,或許他不想被套牢?或許他有他的想法。。所以~就不免強他了。。。一直不見鈺彤身影,轉身一看,原來她正忘我地邊唱歌邊吹哨子邊散步呢,看來全場最樂的就屬鈺彤了,最悲的莫過於柏誌,至於詠綦和芷芊~情緒拿捏得剛剛好,該樂就樂,該停就停,算是最有理智的一組了~,我就說嘛,同一種遊戲讓不同年齡層的孩子玩鐵定出現好幾樣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