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變乾淨囉(玅瑾老師) 

   實驗:利用各種材質的物品,例:布。色紙。網子。濕紙巾。菜瓜布。。等,將污水(沙+水)中的沙子過濾,最後觀察污水是否會變清水?!~既然今天的實驗會用到沙子,那麼我就善用沙子來引導他們的"容量保留概念"。。"容量保留概念"就是將胖杯子中的液體倒入瘦杯子時,孩子仍然會覺得液體的容量都是一樣多的,他們並不會因為液體在胖杯子所呈現的刻度是"少的",倒入瘦杯子所呈現的刻度是"多的"而改變液體的多寡,雖說這樣的"容量保留概念"孩子大約國小高年級才會發展出來,但是我提早將這樣的概念來"刺激孩子大腦"沒有什麼不可以的,而我所謂的"刺激"並不是"揠苗助長",而是我知道"用來刺激孩子大腦的東西可以無限多,只要是好的,只要是不傷害孩子的。。都是很好的題材!"~我們開始吧。。我準備了4個杯子,其中2個A+B杯的容量是一樣的,另2個C+D杯的容量是不一樣的,C+D杯的高度都一樣,但C杯是瘦杯子,D杯是胖杯子。。,我在A和B杯中裝入等量的沙子,我說:"這裏有1個瘦杯子,1個胖杯子,A和B杯中的沙子是等量的,等量就是一樣多,現在我要把A杯的沙子倒進瘦杯子裏,把B杯的沙子倒進胖杯子裏,你們想想看,沙子倒進瘦杯子和胖杯子後,到底是瘦杯子的沙子多呢?!還是胖杯子的沙子多呢?!"詠綦說:"是2個都少";鈺彤說:"2個都多";柏誌指著瘦杯子說:"這個多";芷芊指著胖杯子說:"這個多"。。。到底是誰多呢?!倒了才知道~我將裝有等量沙子A和B杯分別倒入瘦杯子和胖杯子後,鈺彤立刻說:"兩個都多",我說:"答案是。。兩個都一樣多",說完我再問:"現在老師要將瘦杯子的沙子再倒回去A杯,將胖杯子的沙子再倒回去B杯,請問A杯的沙子多呢?!還是B杯子的沙子多呢?!"詠綦說:"B多";鈺彤說:"那個A多";柏誌指著B說:"這個";芷芊指著B說:"好多"。。到底是誰多呢?!我將裝有等量沙子的瘦杯子和胖杯子分別倒入A和B杯後,沙子和A和B杯所呈現的刻度是一樣多的(高),這時我說:"答案是。。兩個杯子的沙子都一樣多~",

當我說出答案時,他們的表情是呈現狐疑的,雖然似懂非懂,但至少容量保留概念已經開始活化他們的腦細胞,我認為至少這是一件好事~!~我準備了裝有六七分滿水的保特瓶,我說:"等一下我們要輪流將AB杯的沙子倒入保特瓶中,讓保特平中的清水變成髒髒的污水,可是保特瓶的瓶口太小了,要倒沙子的時候沙子都掉出瓶子外面,那麼要用什麼方法才能讓沙子都不要掉出瓶子外面呢?"鈺彤說:"用蝌蚪",我說:"蝌蚪?蝌蚪?蝌蚪?為什麼要用蝌蚪?!"詠綦對著鈺彤說:"是漏斗,妳講蝌蚪講錯了啦",我說:"ㄛ~原來是漏斗,鈺彤,妳是說漏斗嗎?"鈺彤說:"對,是漏斗",我拿出漏斗說:"這個叫漏斗,蝌蚪是青蛙的小Baby,沒關係,妳有改過來說漏斗就好了~",這時詠綦又對著鈺彤說:"妳講蝌蚪講錯了啦",鈺彤對著詠綦說:"人家老師剛才說沒關係,我有改過來就好了耶",我說:"詠綦,你有時候也會講錯啊,改過來就好啦,人家鈺彤有過來說漏斗就可以了。。"我一說完詠綦就惦惦表示認同!~我讓他們輪流將沙子倒入瓶口放有漏斗的保特瓶裏,這時瓶內的清水立刻變污水,我說:"水變髒了,怎麼辦?!"詠綦說:"要倒臉盆";鈺彤說:"要倒臉盆裏";柏誌說:"水水倒";芷芊說:"轉彎"。。我說:"我們可以用"過濾"這個方法試試看",說完我請他們各自拿著我準備的

布。色紙。網子。濕紙巾。菜瓜布。。,接著我將污水倒在這些東西上面過濾。。可惜效果不彰,可能水中的沙子太多太多了。。,不過沒關係啦,至少他們今天大開眼界,至少他們的大腦又接受了另一種好的刺激~在幼兒教育中我很重視這個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