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有趣的線(玅瑾老師) 

  連放3天假,可喜可賀的是,秉耘。柏誌和又文上課如同往常般~"該有的規矩還是有",(連僅來讀2個多月書的又文也知道"上課不得胡作非為,否則下場會很慘"),看來他們已經很習慣"上學就要收心,上課就要有上課的樣子。。",其實不管有沒有上學的孩子,我覺得每個大人或小孩做任何事情都得像樣,這不是老古板的想法,而是一種"修為(養)",一種對自己負責的行為,有句話說:"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修正行為不只修口修身,還要修那個"心",

"修"不是修給別人看,而是"端正自己",先把自己弄好,再來談別的。。前幾天跟一位家長聊天,他們的小孩以前是我的家教學生,小孩還是學生,家長跟他小孩說:"你的書桌亂成這樣,你連一根筆都找不到,你是要讀什麼書啊?!"我說:"如果小孩的基本學習能從小細節著手四去培養他們的分類。歸類習慣,例:收玩具。書。。等,我認為長大後他們的邏輯組織能力絕對不會太差,而且做事會比較有條理。。,當然不是沒有分類習慣的孩子長大一定就慘兮兮,應該說,如果從小習慣分類,腦袋至少比較清析(至少我是這樣),這樣至少能少走很多冤枉路~!"~怎麼一個連假就能扯那麼多,我得趕快回神,別讓秉耘。柏誌和又文等太久了。。我拿一本裏面記載很多跟"線"有關的期刊先給他們翻翻瞧瞧,看得差不多後我把期刊收起來,我跟秉耘說:"來吧,說個10種你剛剛看到了什麼?"秉耘說:“沙坑(漠)。老虎。毛線。捲頭髮的。還有人在溜冰。國字。烏龜。毛線球。大樹。草地”,我說:"秉耘,你記憶力不錯,柏誌,換你~",柏誌說:“蜘蛛。蜘蛛網。圓形。拼音。線。裏面有很多故事。蝸牛。大樹。很大的草”,我說:"很好,秉耘和柏誌都說得很好,那你們兩個跟老師說,你們所看到的都有一樣的什麼?"秉耘說:“都有捲的”,柏誌說:“都有大樹的”,我說:"你們有沒有發現你們所說的都有"線",你們看~龜殼上的紋路有線。草地也是有線(條)。大樹幹像一條很粗的線。。",解說完後,我想了解又文懂不懂我和秉耘。柏誌到底在聊什麼?!於是我再次翻開期刊(看!線在跳舞)的某頁,那頁有斑馬。烏龜。老虎。蜘蛛網。蠶絲,我對又文說:"老虎身上的紋路有線,又文,老虎在哪裏?"我才一說完,又文在眾多圖案中立刻指老虎給我們看,我高興地說:"對,牠就是老虎",我心想:"又文把自己裝得傻傻的,原來他什麼都知道~",我再測又文:"蜘蛛網",我一說完又文立刻指"老虎",我不相信自己看錯人,我再測一次又文:"斑馬",我一說完又文立刻指"老虎"。。難道又文什麼都不知道,只知道老虎?!這次我相信自己看錯人了,但下次我相信自己一定不會看錯人的!~我準備了3條等長的線,我先問:"什麼是等長?"秉耘說:“表示很長的意思,它們都很長”,柏誌說:“3個都長”,我說:"等長就是通通一樣長",我再說:"告訴老師,為什麼這3條線會等長?"秉耘說:“因為它們都對齊”,柏誌說:“因為它們都變短的,它們很快就變長”。。我拿出尺來請秉耘和柏誌各自去量其中一條線的長度,我也牽又文的手去量線的長度,結果我們3人量出來的線長度都是28公分,我說:“因為它們都是28公分,所以等長。。還有別的方式,如果你沒有尺可以量,那3條線的起點都對齊,3條線都拉直,最後3條線的終點也都對齊了,"起點。終點都對齊",表示3條線等長~”;我擺一條50公分的線在又文面前,我拿出5根10公分的尺,我說:"1根10公分的尺不夠量50公分的線,怎麼辦?。。光是在那邊炒雞蛋只會浪費時間。。你可以多準備幾根尺,最後看看這條線大概是幾根尺長?"到底幾根尺我們陪又文一起來放~我交給秉耘1根尺

。柏誌1根尺。我1根尺,又文是主角,所以他得拿2根尺才像個主角~我先把10公分的尺從50公分線的起點開始放,接著換秉耘放,然後換柏誌放,最後我們請又文把手中的2根尺放在線的最後,但又文卻是拿2根尺一直在敲敲打打。。。,我說:"放",又文敲敲打打,我說:"放",又文敲敲打打,事不過二,我快速拿走又文手中的1根尺,並把這根尺放線下面,最後我跟又文說:"放",我一說完,又文立刻把他手中的那1根尺放在他面前的地上(不是線下面),不過"有放"總比"沒放"好,"不再把我的話當耳邊風"總比"裝傻"好。。結論:1。線約有5根尺長,2。我不會讓自己有"裝傻"的學生,3。我不直接給孩子魚吃,我教他們釣魚方法,我引導他們"路不轉人轉"的觀念與態度,這是他們長大後吃飯的能力,想裝傻的也要有這種能力!~我找了2。3。7。10公分長度的4條線,我說:"相-(減)之後是5公分的是。。"秉耘說:“本來是10(公分),再減2個數字,減3(公分)減2(公分),就是5(公分)”;柏誌說:“7跟(減)2就是5”。。呵呵,我覺得秉耘和柏誌還挺厲害的耶,我都沒提醒他們,他們就會用"心算"的方式把數字互減後剩5,而且有沒有發現,他們倆的算式都不同

?!這就是因材施教的實例囉~!~!我留下最長10公分和最短2公分的線在又文面前,我指著10公分說:"最長",我再指著2公分說:"最短",我把字卡"最長"給又文,我説:"把字卡"最長"放在最長的線那邊~",我一說完又文就把字卡"最長"放在他的"腳下",我說:"不對,失敗",我把字卡"最短"給又文,我説:"把字卡"最短"放在最短的線那邊~",我一說完又文還是把字卡"最短"放在他的"腳下",這時柏誌說:"失敗",秉耘跟著說:“兩次失敗”,我說:"又文多失敗幾次最後一定會成功的,我們相信又文以後一定辦得到!"!~"用紙遮住多款線的中間,露出線頭與線尾,最後依線頭線尾的特徵找出相同的線"。。這個活動我相信我們一次就會成功,因為秉耘和柏誌的程度好到沒話說,而秉耘和柏誌的程度好,又文的程度也會跟著好,因為~~~又文都有在偷看秉耘和柏誌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