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吸氣功(玅瑾老師) 

    那天朋友向我轉述了一件事,他問我對這件事的看法。。,他說:他認識一位婦人,這婦人目前以撿回收為主,婦人給人的印象是"刻苦耐勞",因為她不但撿回收還會順便照顧婆婆,所以大家對婦人是予以尊敬並支持鼓勵她。。,某天婦人跟他聊天聊到其實她婆婆"私房錢還很多"。。再某天他又從某人那兒得知~"其實婆婆每個月都會自掏腰包2萬給婦人,請婦人照顧她晚年生活,但2萬這事婦人並沒有對外聲稱,算是天知地知只有婦人和婆婆知,某人會知是婆婆趁婦人不在時偷偷告訴某人的。。",自從朋友得知婦人有拿婆婆照顧費2萬那天起,他開始回想過往跟婦人聊天或親眼看過婦人~"白天常把八九十歲的婆婆一個人丟在家,然後到處撿回收

。。",清楚婦人行為後,朋友替婆婆很忿忿不平,之後朋友再也不把回收物給婦人,因為他認為若再把回收物給婦人,他就是在"助紂為虐"!~~這例子很像以前我聽過一個家長轉述的情況,家長說,他請岳母幫忙照顧他的2個小孩(一個一歲多,一個三歲多),有沒有給岳母保母費家長沒提我也沒問,但情理上應該是有的(夫妻倆都是老師),沒想到岳母常把2個小孩丟在家裏(家裏沒大人),然後去田裏種田,導致家長知情後很生氣。。,以下是我的看法:1。撿回收絕對是被值得鼓勵與尊敬的事,畢竟20年前我開始踏入幼教界至今,我都會以身作則引導孩子做資源回收的分類;2。"拿錢不認真辦事"真的不值得被尊敬與鼓勵,甚至會被世人唾棄;3。"拿錢辦事"vs"撿回收"→既然拿了錢就請"認真辦事"(這是責任),事情確定大功告成後,有閒暇再去撿回收;4。"拿錢不認真辦事"vs"撿回收"→那叫作"貪心"不叫作"刻苦耐勞",人(性)會貪心永遠都不自知,因為都只想著:"我只是想怎樣又怎樣而已嘛",這個"而已"就是犯了"貪心",人一但貪心就開始自私,或者說,就是因為自私所以漸漸有了貪念,貪心vs自私→就是難兄難弟,永遠分不開。。。,我分析完了,看得懂的人就知道我的觀點了,課要上,道德更要懂,我期許又文和亦帆可以不用吸收我上了什麼課,但是一定要懂"一輩子都受用的做人道理"。。實驗:玻璃杯口放置燭焰的正上方收集熱氣,再將玻璃杯口貼上氣球,氣球就會被熱氣吸起來;原理:空氣很容易熱漲冷縮,空氣冷卻後體積縮小,瓶內壓力小於大氣壓力,於是造成氣球的一部份被吸進杯子裡。~"蠟蠋。氣球"是主要教材,我從這2個主要教材延伸出2個題目→對應+序數vs連一連,"對應"又文和亦帆不陌生,"序數"他們見過幾次面,"連一連"。。如果我還沒得失憶症,印象中又文和亦帆應該是只見過1-2次面。。,這3種概念會影響他們將來小一的數學題,一歲多至小一。。差好多歲,會不會對又文和亦帆太難了???ㄛ,當然不會,因為我都把這些概念當成給他們的"刺激",我記得以前大學老師在上性教育課時曾告訴我們:"跟小孩介紹生殖器官名稱時不要覺得害羞,因為這些名稱對小孩來說他們只會覺得那只是個"名稱而已"",以前高職上教具製作課時,老師跟我們說:"不要擔心你做出來的教具小孩會嫌好醜,因為其實小孩並沒有什麼審美觀念,所以他們根本不知什麼叫醜,什麼叫好看。。",ㄛ~,"原來在小孩的思想中並不會有怎樣又怎樣的,怎樣又怎樣的全都是大人給小孩的觀念",那我懂了,於是我把這樣的"概念"放到我的教學法中,漸漸地經驗告訴了我這些書本上根本沒有記載的"概念~",還好我運用了老師的話,才能造就如今又文和亦帆的正向成長。。,好吧,既然這些概念對又文和亦帆沒啥難的,那我們從"對應+序數"開始吧。。我準備了5根蠟燭和5根可以放進蠟燭的粗吸管,雖然吸管本該住海邊去,今天沒它們的戲份,但是我為了"讓蠟燭有東西跟它們對應",所以這時不起眼的吸管就變得很重要了。。,我開始準備先將蠟燭一根一根排成一列,當我還沒放之前,又文就說了一聲:"黑白(台語)起",我說:"是預備起"。。於是我就開跑。。,我放下第一根蠟燭時,亦帆就說:"1,3,5",我說:"只有1",接著我把後面4根放完,我邊放邊說:"2根。3根。4根。5根",當我在數著基數時,又文和亦帆只敢遠觀不敢吭聲焉,可能怕被會被我又抓包他們的錯誤吧。。接著我把5根吸管對應5根蠟蠋(對應=一根蠟燭對齊一根吸管)。。,好啦,簡單的"對應"我完成了,"序數"(第1(根)。第2(根)。。。)就交給字典裏根本沒有"難不難"的又文和亦帆。。第1根。第2根→亦帆拿指揮棒來引導又文放。。不知亦帆是來亂的還是來怎樣又怎樣的,我發現亦帆都會亂指一通給又文看,也還好又文腦子應該有遺傳到他爹娘的靈光,所以好險又文沒被亦帆牽著亂走,反而快速且成功達陣,恭喜又文;第3根就交給我,至於我就沒啥好敘述的了,我們就直接跳過我,把目光射向亦帆吧。。亦帆把字卡第4放到第4根蠟燭後又把字卡第4拿起來說:"ㄛ,不對不對",說完他又再把第4放到第4根蠟燭後又把字卡第4拿起來說:"ㄛ,不對不對"。。"第5"(第5根)他用一樣的手法耍著我和又文,還好~"我是老師ㄌㄟ,亦帆是學生ㄌㄟ,亦帆還沒到青出於藍勝於藍的地步啦。。"!。。我利用一點時間讓他們練習"連一連",我在4個盤內分別放了1和2顆氣球。。。。。。。。。

  ●●

                                 

●●   ,我請又文和亦帆分別用線把相同數量的氣球連起來(●●●●)。。,結果他們倆很有默契地將"很靠近他們的一列盤子連起來",又文→●●,亦帆→●●。。。。時間剩幾秒了,我得快速帶著又文和亦帆完成實驗。。當我將蠟燭點燃時,又文和亦帆又很有默契地雙手合十說:"拜拜"。。我驚訝之餘繼續將實驗完成。。。最後我們3人一起將蠟燭吹熄,再最後又文和亦帆齊聲喊著:"Y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