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水的魔術(玅瑾老師) 

    前天利用假日快速地進行聖誕佈置,之所以能夠"快速",那是因為佈置是我先天能力,當然還有後天專業的養成,加上過去經驗的累積..,不過雖說"佈置"對我來說是小事一樁,但也是花了我私人時間才完成,而前置作業當然還得花腦力"構思","私人時間+腦力"都是台面下得付出的,付出多少真的沒得計算..,這陣子跟莛莛媽媽聊天,當我們聊到某話題時,莛莛媽媽會突然跟我說:"我知道幼教老師真的~很~辛~苦~",從"真的~很~辛~苦~"這句話我可以感受出這是莛莛媽媽的真心話,其實應該說,幼教老師有一半的工作內容很像"媽媽或爸爸在帶小孩",小孩的事務有多繁瑣?有帶過小孩的就知道,除外,幼教老師的另一半工作就是"專業"(設計教案.教學.教具製作.佈置..),1/2+1/2=1,這1還不包括幼教老師私底下所付出的時間跟腦力喔..,但話說回來,不論別的幼教老師,就說我自己就好了,那天我跟莛莛媽媽說:"通常新生試讀第一天我就希望他們讀整天,這樣最可以馬上觀察新生的狀況,而新生剛試讀的那幾天,除非新生身體有異狀我才會立刻通知家長,否則"退貨"或"小事動不動就通知家長"這種事我是不會做的,因為從我創業以來我就告訴自己,既然有能力創業就要有能力搞定出各種狀況的小孩,這是我讓自己成長的方式,也是一種養份..",話說回來,"幼教老師真的~很~辛~苦"嗎?是的,是真的是很辛苦,但我甘之如飴,因為在我國二時就立志當幼教老師了,至今~初衷不變!"裝水的平口包住紗布,取一根牙籤插入倒立的瓶口,最後觀察水會不會流出來?"這是今天的科學,瓶口.倒立.大於.小於.分成是"水的實驗"中,我要教他們認識的語詞,很多人可能會好奇為何我這麼喜歡教小孩語詞,而這些語詞又這麼簡單?我想如果您教過幼兒圓應該就會發現,很多大孩子對於題目的理解力是有限的,把題目拆開就會出現很多語詞,為何大孩子會不懂題意?那是因為他們連簡單的語詞都無法理解..20年前我在幼兒園看到的就是這個現象,雖然我離開幼教職場已經20多年了,但是自我創業以來,我就是用這種方式重頭教小孩,就是~不管幾歲,"字卡"一定會出現在我的教學上,一來讓他們識字,二來引導他們對詞彙的理解力,而"字卡上詞彙的難易度",我則是會視他們的發展狀況作調整..什麼是"瓶口"?我給他們每人一個有蓋子的瓶子,我請他們先打開蓋子,接著把瓶口放嘴巴邊,我說:"嘴巴就是口,瓶子的嘴巴就是瓶口",他們似懂非懂沒關係,還有下一個..我請他們學我把食指放進瓶口內,當瓶子成垂直狀時,瓶口就被"倒立"了,一開始我請他們把瓶子倒立時,定鑠和宸叡就把瓶子當水壺喝,定若就看著定鑠和宸叡喝水,莛莛則是看著哥哥姐姐"到底在做什麼?"(這對莛莛而言也是一種刺激)..當我用我的方式請他們把瓶子倒立時,瞧,他們真的學我把食指伸入瓶口~瓶子就倒立成功了,我想這時的他們應該差不多就能懂"什麼是倒立"了,很簡單吧~!~大於(>).小於(<)是小一數學概念,我不是一個會對孩子揠苗助長的老師,我只是一個把"概念"當成一種"刺激"來刺激孩子的老師而已,孩子受到的正向刺激越多是有助他們大腦發展的,很多東西都可以當成"概念"來教,不管定鑠.宸叡.定若和莛莛會不會,"教就是了"..,在我說:"魚(於)最喜歡吃很多很多的東西(瓶子),如果這邊(左邊)的瓶子多,魚的嘴巴就會往這邊開,我們就說大於(▌▌>▌);如果那邊(右邊)的瓶子多,魚的嘴巴就會往那邊開,我們就說小於(▌<▌▌)..",當我在說明示範時,我聽到定若不斷唸著:"魚魚魚",當我把▌  ▌▌這樣擺,然後把小於<給定鑠,把大於>給宸叡,我請問這兩位小男孩兒,▌中間應該是擺什麼於時,只見定鑠和宸叡各拿著大小於起來在那邊唱著:"魚兒魚兒水中游..",是啦,以兩歲多小孩的理解力,於=魚,無所謂的,等他們長大自然懂得(此於非彼魚);莛莛在幹嘛呢?她時而拿走"數字卡",時而小哭一下,時而拿走大小於,時而又小哭一下,因沒人跟她玩,所以她只好自己爬去玩,好像只有自娛才能滿足自己心中的苦~~!實驗前我利用短暫時間告訴他們:5根牙籤可以怎麼分呢?ㄛ~可以分成...

0分成5(11111)

1(1)分成4(1111)

2(11)分成3(111)

...因時間短促,我無法跟他們解釋太多,但當我示範5根牙籤的分法時,他們4個小不點看得多入神啊,讓我感覺~原來"概念真的不分國界的.."!~好啦,實驗吧,我做得實驗相當成功,但~莛莛.宸叡和定若只對不小心漏在臉盆的水有興趣,只有定鑠會"瞄一下"我做的實驗,雖然只是瞄一下,但~起碼~我跟定鑠比較沒代溝,我跟莛莛.宸叡和定若~代溝不知有多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ly5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